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小学生作文 > 正文

论西方人口理论对我国人口政策的启示 中国人口矛盾即将爆发

时间:2019-02-0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我国的人口政策制定依据在改革开放前经过几次大的论战,改革开放后则主要受“适度人口理论”的影响,发展出 “三步走”人口发展战略,目前我国处在这一战略落实的关键阶段。本文旨在通过回顾“适度人口理论”的主张,阐述“三步走”人口发展战略的制定背景和完善方向。
   【关键词】适度人口理论;人口发展战略;人口政策体系
   2011年11月25日,新修改的《河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夫妻双方为独生子女,要求生育的,经批准可以按计划生育第二个子女。”这一改变意味着,目前我国的各个省份都开放了“双独生子女可生二胎”的政策,完成了我国现行“计划生育”人口政策的一次微调。与此同时,河南省还加强了对独生子女家庭的帮助扶持,以配合政策调整。可见,人口政策虽然在宏观上以控制人口数量为基础,但是人口质量的提高也是重要内容。因此,人口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应当在控制我国人口总数的同时,也注重人口结构的调整与优化。还应注意的是,人口政策虽然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但是也并非是一劳永逸的。事实上,人口政策的稳定性更大程度上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也就是说,人口政策应当在人口理论的指导下,在既定的人口发展战略的基础上,根据各阶段人口、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特点进行微调,保持一种动态的稳定。鉴于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科学的人口政策需要科学的人口理论作为支撑、我国的人口变化受人口政策影响大等特点,综合各种人口理论,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坚持我国的人口发展战略并时时审视并调整我国具体的人口政策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我国人口发展战略和政策制定的理论依据
   建国以来,伴随我国人口从1949年的5.5亿增加到1980年的10亿,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凸显,我国出现了几次关于人口问题的论战。从对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支持到对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批判,我国学者对于人口政策的观点,先后出现了人口节制主义理论、富有积极意义的节制主义理论、马寅初的新人口理论等。这些理论无疑都致力于解决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并且不同程度上对我国当时的人口政策产生了影响。但是,这些理论在当时的政治环境、社会条件下,都有其不可回避的局限性,首当其冲的局限就是对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片面批判和对苏联人口理论的生搬硬套,在这样的背景下即使是马寅初的新人口理论颇具前瞻性也因为当时的社会环境而惨遭批判。理论依据的混乱和不科学,使得我国当时的人口政策失去了连贯性、稳定性和科学性。然而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人口政策的理论依据终于得以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更多地向西方经典人口理论借鉴。
   西方国家的人口理论的分类,也可以像为人熟知的经济学研究一样,依据研究视角的不同大体分为微观人口理论和宏观人口理论。微观人口理论的着眼点是家庭,包括对生育率、人口迁移、人力资本等方面的分析。宏观人口理论则涉及适度人口理论、人口老龄化、人口分布与城市化、人口转变等问题。面对我国人口增长快于经济发展的矛盾,我们的目光首先集中到了人口数量的控制上,在制定人口发展战略和政策时,我们先从宏观角度看看适度人口理论的观点能给我们哪些启示。
   适度人口思想很早就有,但是作为一种独立的人口理论产生于19世纪末,其基本主张是: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上,需要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劳动力是一定的,也就是说,人口数量过多或过少都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因此,任何一个国家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都有一个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和人口规模。早期的适度人口理论是从静态的角度进行分析,以爱德文?坎南、纳特?维克塞尔等为代表。坎南主张,土地与人口保持相对平衡的比例,人口增加不是一定会使生产率下降而是人口增加到一定程度才会使生产率下降。坎南是适度人口理论的奠定者,他首先对适度的人口规模进行了探讨,明确了从经济学角度提出的适度人口的衡量标准。维克塞尔则是在坎南的基础上,将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科技水平与最适宜的人口规模结合起来。他认为,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成果主要用于改善人口质量和人民生活水平,如果人口数量的增长耗费了经济发展成果,那么将来的人的生活水平就会下降。
   进入现代,适度人口理论也走向了多元化,代表人物索维和赫茨勒所进行的适度人口的动态研究使适度人口理论更贴近实际。首先,索维考虑了非经济因素,他认为适度人口就是“一个以最令人满意的方式达到某项特定目标的人口”,这些特定目标包括:个人福利、财富增加、就业、健康、知识等,而个人福利又是首当其冲需要考虑的。其次,索维考虑了科技进步的因素,提出人口的适度增长,将适度人口由静态转变为动态,即随着生产技术条件的变化,适度人口规模随着经济增长而增长。同时,索维提出应该在人口增长产生的负担和效益之间寻找均衡点,确定人口增长率,人口增长率会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降低最后趋于零增长,达到稳定状态。赫茨勒则提出了人口压力理论,并将人口年龄结构、性别结构、人口素质等考虑到人口要素中。
   根据上述理论,我们可以看出,在制定我国的人口发展政策时,应当注重社会动态变化,评估我国的人口规模承载能力,并注重从福利角度制定一系列政策,配合我国人口规模的调整。这既是我国制定人口发展战略和人口政策时的一个思路,也是检验一国人口政策是否科学的评判依据。
   二、理性选择下的“三步走”人口发展战略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人口政策也趋于稳定,我国现在制定的“三步走”人口发展战略,很好地受到了适度人口理论的启发。“三步走”人口发展战略有两点优势:一是,“三步走”发展战略突破了一个时间点或者短期内的人口政策方案,使我国的人口政策具有长期性和全局性,这无疑使我国的人口发展战略有更长的适用寿命,既可以引领我国人口政策的发展也可以紧跟社会的发展变化;二是,我国的人口发展战略是要解决人口压迫生产力的问题,从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调整人口结构等角度出发,符合适度人口理论的要求。具体说来,“三步走”人口发展战略的内容包括:第一步,降低高生育率至更替水平(生育率2.1左右,满足人类自身的简单再生产)以下,实现人口出生、死亡、增长从高-低-高类型向低-低死亡-低类型的转变;第二步,以人口的零增长为目标,稳住低生育水平,同提高时人口素质、合理调整人口结构;第三步,鉴于人口具有惯性作用,人口会顺势减少,届时的理想适度人口应再作抉择以建立健全我国的人口政策体系。
   “三步走”人口战略发展目标,第一步完成于20世纪90年代,生育率水平降至更替水平以下,当前处在实现第二步的过程中,因此人口发展战略应锁定在以人口零增长为主要目标,包括人口数量、素质、结构的全面性和合理性上,并且为下一步全方位的理想适度人口目标的实现创造条件。当前阶段,学者称之为人口发展战略的“着陆点”,基于我国人口现状和人口预测,在本世纪的头三十年人口发展战略应建立在“软着陆”的方案基础上,既要照顾到人口结构的合理,同时注重人口数量控制的效果。这一方案的理想状态是人口总量在2030年达到14.65亿的峰值后缓慢下降,人口老龄化65岁以上老年比例2050年达到23.07%的峰值后逐步缓解。上文提到的“开放双独生子女家庭可生二胎”的人口政策,正是对这一方案的落实和呼应,适应人口增长在其造成的负担和效益之间寻找平衡的理论要求。
   三、建立健全我国的人口政策体系的启示
   适度人口理论提到人口要素中人口结构、性别结构、人口素质等与人口数量配合形成适度人口规模,而我国人口发展战略中也把人口结构、人口素质的影响纳入政策制定的考虑因素,这就更需要完善一个有关人口调整的政策体系,以保证我国人口发展实现与经济、社会条件相平衡的目标。这一系列政策体系,我认为可以包括人口与劳动就业、人口老龄化与社会保障、人口流动与城市化和人口与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
   首先,人口与劳动就业方面的政策。适度人口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的索维认为,“如果人口过剩,若不能进行国外移民,最好的办法是增加就业机会,提高适度人口,而不是减少实际人口,降低个人效率和福利。”强调了保障就业在适度人口政策中的地位。具体到我国在制定提高就业率的就业政策时,不仅要关注生产力发展等经济发展状况,还应该结合我国的人口结构和教育水平,多方面协调配合制定并完善适当的就业政策。尤其要制定政策应对目前出现的因“教育过度”带来的“超级招聘”问题。
   其次,人口老龄化与养老保险的政策。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同上次次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29%,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3.36%,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据此,我国在生育政策控制人口老龄化加速,缓解超速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矛盾的同时,应当配合适当的社会保障政策,以应对“空巢老人”、“老无所养”等社会问题。
   再次,人口流动与人口城市化的政策。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表明,同上次相比,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增加116995327人,增长81.03%。与此同时,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07137093人,乡村人口减少133237289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人口流动加剧,城市化进程迅速,因此我国关于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的政策,应该特别注意调整劳动力的合理分布,并配套相关的居住和户籍管理政策。
   最后,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政策。这一政策突出表现在资源开发与利用方面,但同时也应注重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目前较为重视通过一系列有关协调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法规和政策解决这一问题,但是同时也应当注重通过一系列政策改变我国消费结构的不合理的现状。在我国消费结构不合理仍旧是影响经济协调发展的突出问题,并且消费会引导生产,消费结构不合理会带来生产时资源的无度浪费以及环境破坏等问题。调整消费结构,应当引导消费者改变消费方式,改善消费心理,将消费结构侧重转化为文化消费、精神消费等绿色消费,这也是基于适度人口观所带来的政策启示。
  
  
  
  参考文献
  [1]刘亚辉.河南允许双独夫妻生二胎独生子女奖励政策更多[EB/OL].
  大河网, https://news.省略/2011/11-26/100961765.html
  [2]田雪原.人口大国的希望.[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4)
  [3]田雪原.要建立科学的社会主义人口理论-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关于人口问题的几次论战[J].人口问题论丛.1979
  [4]邓宏兵,张毅.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M].科学出版社,2005(8)
  [5]田雪原.“三步走”:中国人口发展战略的理性选择[J].东岳论丛.2010(10)
  [6]胡青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J].企业导报.2009(10):6
  [7]李仲生.中国的人口与经济发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7)
  [8]刘雯.适度人口理论的发展及当代启示[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

标签:启示 人口 理论 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