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小学生作文 > 正文

小学生作文这个办法真妙

时间:2017-05-0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作文实用小妙招10条

作文实用小妙招10条

2016-05-10孩子学习写作一般要走过4个阶段:1、写作并不神秘;2、写作需要技巧;3、写作强调个性;4、写作就是生活。一些孩子在大量读写中,在老师的帮助下会顺利走到第三阶段,甚至第四阶段;但是也有很大一批孩子无法跨越第二阶段。传授的技巧就是针对这些部分孩子。家长完全可以在家里运用以上技巧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而对于那些已经走到第三、第四阶段的孩子,爸爸妈妈需要做的就是保证他们大量的阅读,鼓励他们的个性创作。具体而言,让孩子写好作文,可以尝试以下10条。

一、写外貌不用“有”

作文如何写外貌?孩子的作文里总会看到类似这样的名子:“XX可漂亮了,她有一头卷卷的黄头发,有一双乌黑的葡萄般的大眼睛,有一个高高的鼻子,还有一张樱桃小嘴。”

如果你试着让他们去掉文中的“有”,把文字重新串联一遍,会发现作文顺了很多。写上段文字的同学经蒋老师指导后修改如下:“XX可漂亮啦。一头卷卷的黄头发自然地披在肩上。她的眼睛太吸引人了,乌黑乌黑葡萄一般。高高的鼻子,和樱桃小嘴配合起来,有点混血的味道,同学们可喜欢她啦。”是不是读起来舒服多了?

二、写说不单写“说”

让孩子比较以下三句话。

张三说:“??”;

张三无可奈何地说:“??”;

张三摊了摊手,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

显然,让人物说话有多种方式,写语言可以不用出现“说”而是在语言前面加上动作和神态,通过一定的训练掌握这样的技巧让孩子的写作水平切实得到提升,让他们学会细节描写,不会仅干巴巴的地写“某某说”。

三、写想不出现“想”

遇到描写心理活动时,这样的句子已经被孩子们写滥:“我脑子里跳出两个小人,一个小人??另一个小人??”不用这个句子又该怎么写?最常用的就是“我心想”。如某学生写:“数学老师出了一道难题要带回家写的。我心想:天哪!这该怎么办呢?”

按照蒋老师“写想不用想”的技巧,去掉:“我心想”三个字如何?“数学老师出了一道难题要带回家写的。天哪!这该怎么办呢?”是不是更简洁精练?别忘了提醒孩子要给心理描写加上适当感叹词。

四、不用成语

作文为什么写不长?都是成语惹的祸!蒋老师此言一出震惊四座。不是说多用成语才显得有文采吗?其实不然,在“就是不用成语”写作技巧中,蒋老师指出:当作文中只会按照套路使用成语时,文章细节就没了,还不如让孩子老老实实把自己看到的感受都写出来。什么天高云淡、风和日丽、桃红柳绿、炯炯有神、心旷神怡??这些被用滥的成语还是少出现为妙。

比如,写春天别用“风和日丽”,而是这样写:“风儿拂过林梢,原本平静的湖面漾起了圈圈涟漪,湖边的柳树轻摇着身姿,我也忍不住张开双臂,任风抚过我的每一寸肌肤,暖暖的,痒痒的。”想办法用具体的句子替换掉别人用滥的成语,解决孩子作文写不长写不细的难题。

五、遇到“很”和“非常”想一想

对于文章写不长的孩子,可以训练的另一个技巧是:遇到“很”和“非常”想一想。看过无数学生习作,蒋老师发现出现频率最高的字眼包括“很,非常”,请家长提醒孩子,遇到要写这几个字时不要轻易下笔,停下来想一想,是不是非要出现这个字眼?

比如写热,别出现“很热”两个字,学会用其他的描写来体现热:骄阳似火,没有一丝风,树叶低垂毫无生气??文章自然就能写长。

六、环境里面有“真”“情”

到了五六年级孩子都要学习环境描写。如有的孩子会写:“早上天气还挺好的,放学回家时,却哗哗下起雨来。雨珠在下,泪珠在滴,老天也好像在为我哭泣。” 孩子能用环境衬托自己的心情首先要表扬。但是很多孩子只要一写环境,肯定就是小花微笑,小草点头、小鸟歌唱、小雨哭泣,成了套路,难道世界上只有小草、小鸟、小花吗?为什么不能写身边更真实的东西呢?云、雾、桌子,哪怕是电线杆都可以写,这个技巧是提醒孩子不仅要让人活在环境里,还要让人活在真实的环境里。

七、要动连着动

文章要一波三折才好看,但现在的孩子生活都很平淡,你不能强求他们写出一波三折的内容,那就让他们学会一波三折地使用动词,就这是要动连着动——学会连续使用动词,某学生写一场乒乓球球赛:“他发了一个旋转球,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一句话把文章就给写完了)

学会动词技巧后将修改成:“只见他高高地将球抛起,眼睛死死盯着,球接触球板的一瞬间,他手腕轻轻一抖,脚一跺,球高速旋转着,向这边飞来,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一个动词转瞬变成六七个,文字即刻灵动丰富起来。

八、一秒钟的事写三百字

还是针对作文写不长的一种技巧训练:用三百字来描写1秒钟内发生的事。如关于破校运会跳高纪录瞬间的描写原本只有几十字:只见某某纵身一跳,一下子飞过横杆,新的校运会纪录诞生了!

怎么变成三百字?可以有条理地加上动作解剖:如何助跑、起跳、翻越、落地;加上联想:往届校运会有人挑战失败,平时如何一次次练习等等;还可以加上细节来充实,起跳前如何与同学们进行眼神交流,成功后同学如何向他祝贺??家长可以找一些1秒钟的素材让孩子进行写作练习,学会了这个技巧还怕考试写不出四五百字吗?

九、一段话里至少出现6个标点

很多孩子不会用标点,习作中常只有逗号句号,甚至逗号都没有,把老师读到断气为止。针对这个现象,可以让孩子进行“一段话至少出现6种标点”的技巧训练。 比如,。?!??:“”这些标点你的作文中都有吗?没有的话请尝试用起来。经过几次训练后,你会发现孩子的惊人变化:意味深长的句子会写了、人物语言会加进去了,心理活动结合进去了,还会用反问句了,这些句子加进去后,文章当然生动起来。一位作家就曾用这种方法对自己作文写不好的孩子进行训练,收效明显,进步很快。

十、字数三四五

这个技巧说白了就是学习写短句。学了一段时间写作的孩子容易在作文中写长句,而长句写不好就变成病句。事实上很多作家也是以写短句见长的,像沈从文、汪曾祺。家长要提醒孩子注意控制每句话的字数,建议把十几个字几十个字的长句改成只有三四五个字的短句,孩子们会发现这样的作文有语感会舒服很多。 如某学生的原文:“高高的绿绿的草散发着诱人的清香。一根一根都看得那么清楚,很挺拔的样子。”经指导后改成:“草绿了,高了,散发着清香。一根一根,看得清清楚楚,很挺拔的样子。”是不是很有节奏感?

篇二:教小学生学写作文的方法

教小学生学写作文的方法

王强

写作能力的培养是细水长流,绝对无法立竿见影马上见效的。很多家长往往不知道该如何指导自己的孩子,部分家长以为指导孩子写作,是学校老师的责任,或以为将孩子送到作文班,一切问题及可解决,自己也尽到了责任。

事实上,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随时指导孩子。今天我们要讨论的话题是学写作文的途径。可是我又怕有的家长会理解成是在短时间内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其实写作文光靠几个死板板的方法,不多看些课外书是写不好作文的。学写作跟学任何一门技术一样,都要下工夫。下面我就从几个不同的角度谈谈自己的看法。

对于学习写作,我最推崇这样几句话:写作的源泉是生活、写作的基础是课堂、写作的关键是阅读、写作的秘诀是多练。

一、 写作的源泉是生活

小学生怕写作文、写不出作文,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小学生缺乏对生活的观察,没有积累的习惯和兴趣造成的。其实,作文的材料就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我们生活在社会上,每天会碰到许多人,遇到许多事;碰到的人、遇到的事就是作文的材料。如果能仔细想想这件事包含了什么道理,正确认识后将它写下来,就可能是篇好作文。

例如,有一天早上去上学,背起书包就走,妈妈忙说:“你忘了说什么了?”孩子赶紧说:“噢,我忘了道别了。妈妈,再见!”“这才对了,路上要小心点儿!”妈妈说着笑了。像这样的事似乎司空见怪,而小朋友却忽视了。而这恰恰也是个作文材料。再如,晨会课上老师表扬了调皮大王,大家都很奇怪。原来一向被批评的调皮大王也有优点,也会做好事,也有值得大家学习的地方。从这么个事例又可看出老师对他的关心及老师善于调动每个小朋友学习积极性的特点。所以作文的材料就在我们身边,关键看孩子们是否做了有心人去寻找、去发现。

因此家长要善于引导孩子去感受、体验、认识生活,要注意留心周围的事物,观察人、观察事、观察景、观察物,这样才能不断得到作文的新鲜材料。观察是

获取写作材料的重要途径之一,只有学会悉心观察,写文章时才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写出来的文章才会真实、具体、生动。反之写出来的文章则有可能枯燥乏味,缺少真情实感,甚至还会闹出笑话。 例如有一位学生在写《我最敬佩的一个人》这篇作文时,其中有这样一句话:我叔叔是位出色的警察。有一次,叔叔发现一位小偷正鬼鬼祟祟地朝山坡那边奔跑,叔叔立即跨上摩托车,用脚一踩油门,便“呼” 的一声飞了出去。这一句话咋一看似乎并没有错误,但只要仔细想一想,便会发现摩托车的油门并不是用脚踩的,而是用手拧的。再如另一位学生在写《美丽的秋天》这篇作文时,其中有这样一句话:“菊花颜色可真多呀,有红的,有黄的,有白的,还有黑的呢!菊花的形态可真奇呀,有的像少女的卷发,有的像儿童的笑脸,还有的像初升的朝阳,连那些五彩缤纷的蝴蝶也经不住引诱,翩翩飞来,与它们比美。” 这段话看似很精彩,但也只需稍加思考,便会发现,这段话也犯了与事实不符合的错误:一般来说,菊花要到深秋时节才会竟相开放,而那时几乎就没有蝴蝶了。这些学生所以会犯这样的错误,主要原因是没有好好地观察,都在想当然写作文。第二位学生可能去看过菊花,只是把自己没有看到过的事物也写到文章中去了,原本是想让文章增色添彩,结果反而适得其反。

因此,教孩子观察,首先要教会孩子们如何积极启动耳、目、鼻、舌等感官去感知事物的声、形、色、味等表象,而不是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样写就怎样写,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会符合实际。我们的眼睛就要像摄影机,耳朵要像录音机,记下周围的事物,积累写作的素材。“一滴水里能见到太阳”,这句话说的是生活中一些看似平凡的小事,却能反映出深刻的道理。

怎么学会观察呢?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

学会“跟踪观察法”。这可以培养孩子的观察习惯,也可以培养孩子的观察兴趣。用这种观察法了解小生物的变化最有趣了!比如,你孩子养了一只小鸭,天天看它怎么吃食、怎么叫、怎么长毛,那他的观察日记肯定生动!又比如,让孩子去看春天里一棵玉兰的开花过程,那也很妙,看着那白玉兰花一朵一朵绽开,记下它的开花史,很有内容可写。还有,记一个实验的过程,记一粒种子发芽的过程,

都回让人觉得有内容可写。这样,不仅让孩子学会了用笔记录,而且也让孩子更全面地了解一种事物。

第二,观察还要学会找窍门,那便是抓住特点观察。无论哪一种事物,各有自己的特点。比如写风景,景的特点必须把握,春、夏、秋、冬都有不同的观赏景物。还有,不同的景点也有不同的特点,到孤山赏梅,去满觉陇赏桂,到曲院风荷赏荷……观赏的重点不同,文章的内容也就不同了。写人物的外貌神态,也一样要善于抓住特点。要用敏锐的眼光,去发现观察对象的与众不同。

第三,希望能抓住事物的形态变化。世上的万物都在发展变化,抓住了变化,也就抓住了与众不同的特点。比如夏令营安排去海滨看日出,太阳慢慢地从出现到升高,天际变化无穷。又如观察人的神态变化,小弟弟怎么从哭闹到安静;比赛场上的观众怎么从平静到紧张,到激动……还有气候的变化,马路上车流量的变化等等。许许多多事物的变化都在一刻不停地进行着,只有当我们学会观察这些变化,记载和积累这些变化的资料,我们文章的内容才会丰富和生动。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歇。”叶老的话形象地说明了生活与作文的关系。我们要抓好作文训练这个流就必须抓好生活这个源。让学生观察大自然、接触社会,与各种人打交道。总之,我们应当把作文训练的触角伸向学生的每一个角落。让学生在生活中长知识、受教育、得到启发,用情感的波澜、生活的需要,激起他倾吐的欲望。

二、 写作的基础是课堂。

为什么要上好语文课呢?这与写作有什么关系呢?上语文课就是平时老师讲的上阅读课,阅读就是读一篇篇的课文,这些课文就是一篇篇写得很好的作文,有作家写的,有诗人写的,或有名望的人写的,这些文章都是好范文。鲁迅的《一件小事》,冰心的《再致小读者》,叶圣陶的《记金华双龙洞》、《赶集》,老舍的《养花》、《猫》、《林海》,朱自清的《春》,巴金的《海上日出》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值得借鉴的好文章。老师在上课时把这些范文作为例子分析给学生听,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事,他是怎么写下来的,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接着写

什么,最后写什么?他为什么要这么写?为什么要用这个词儿?老师在课堂就是讲这些道理。语文课就是老师把一篇最好的作文分析给我们孩子听,好在哪里,怎么去学习它。

这段话语言质朴、生动,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真挚朴实的情感。像这样的好文章,一定要孩子们好好学习,积累词汇,积累句子,了解课文的写作方法,把好的文章背诵,成为自己的语言,以后要用到了,就自然会联系上的。因此上语文课时必须认真学习,反复体会。

作文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我在这里跟家长们提到这一点,就是希望各位家长能让自己的孩子认识到上好语文课的重要性,能时常督促自己的孩子要认真上好语文课。因为课堂是老师的教育阵地,所以我在这里就讲得简单了一些。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六年级毕业的时候,每位学生要有150万字的阅读量。虽然语文课本中有不少精美的课文,但是量太少。一本语文课本收集了约三十篇课文,都是好文章,但毕竟数量有限,只有三十篇左右,还不够,那怎么办呢?要得到更多的方方面面的知识,就要到课外去寻找,读课外书籍。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对小学生来说,要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增加自己的知识量,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就要广泛地阅读课外书。天文、地理、历史、常识都要知晓一点。世界十大文豪之一的鲁迅说过:文章应该怎么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读多看,此外并无心得和方法。读书好比蜜蜂采蜜,只有采很多花,才能酿出更多更好的蜜。如果孩子们寻找课外书籍,广泛地阅读各种各样的书,《儿童时代》、《少年文艺》、《小伙伴报》、《少年报》、《中国少年报》,各种各样的刊物,读得多,得到的知识也多,懂得的道理也多,提高了自己的思想觉悟,就能写出一篇一篇的好文章,所以要广泛地读课外书。<BR< p>我从一年级就鼓励学生去看课外书,但是也有家长和我反映,说:“我的孩子看书是真要看,每天捧着本书,看个没完没了,可就是作文水平不见提高,写来写去就那么回事,那是怎么回事啊?”这不就跟我说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相违背吗?

读和写,究竟是什么关系呢?有的人读了不少书,可是不太会写文章,有的人读的书不多,可是很会写文章。前者被人讥为书橱后者被人誉为天才。写作需要的思想、知识、语言等积累,固然跟阅读中的记忆有关,过目不忘与过目即忘,一字之差,天壤之别!然而,阅读中的悟性更重要!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读过之后,你领悟到些什么呢?

孔夫子教诲我们要温故而知新,是很有深意的。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的领悟,大概是一个没有结束的过程,常读会常新。小学读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到中学再作研究性阅读,肯定有新的发现,新的体会,这就是领悟的层次和深度不一样了。如果今天有同学写篇《幸福的女孩》,文章里很自然地谈到那个卖火柴的女孩,或者运用类似《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幻想场面的描写,这种积而后发就体现了阅读是基础。

篇三:习作教学《一盒牛奶》教学实录

兴趣为先,快乐引导

——五年级习作《一盒牛奶》课例实录与评析

武汉市江夏区法泗小学王青枝 设计理念: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作文教学只有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亲身体验、真切感悟,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强烈的表达欲望,学生才能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本次教学设计着力创设话题情境,精心设计参与过程,引领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习作热情,增强学生习作的自信心,让学生拥有轻松的习作心态,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热爱习作,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激发学生习作的热情。

2、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学习按一定的顺序把活动经

过写清楚、写具体。

3、引导学生在活动体验的过程中学习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等描写方法。 教学重点:

结合活动的体验,把活动的经过和自己的感受写具体。

教学难点:

领悟和学习描写的方法。

教学准备:

一盒牛奶、一个信封。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情境,大胆猜测。

师:今天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礼物,能猜猜我给大家带来的礼物是什么吗? 生:我猜可能是一本故事书,因为今天我们上作文课可能与书有关。

师:你真是一个富于想象的孩子。还有哪位同学可以接着猜一猜吗?

生2:我猜可能是一些糖果。

师:哈哈,看来你嘴有点馋了哦!还有谁能大胆的猜一猜?

生3:我猜可能是玩具。

师:发挥你们的想象,大胆的猜想。

生4:我猜可能是一种水果。

师:提示一下,这份礼物是一种可以喝的液体。

生:我猜可能是一瓶可乐。

生2:我猜可能是一盒牛奶。

生3:大概是一瓶矿泉水。

师:到底谁猜的是正确的呢?我想请一位同学来揭晓答案。谁愿意上台来揭晓答案。(生争先恐后地举手)

师:同学们都想第一个知道答案啊。这样,王老师先卖一个关子,刚才同学们说出了自己的很多猜想。下面我想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刚才同学们都猜了哪些东西?谁能记得最多,并能清楚地表达出来,我就让谁来揭晓答案。

(点评:将引导学生学会倾听渗透在无痕的游戏教学之中,使学生在轻松的教学氛围中懂得倾听的重要性。)

生:(边指学生边回答)他猜的是故事书,她猜的是玩具,他猜的是可乐,他猜的是水果??

师:你说了那么多“他”,我们平时可不能用这样的语言来表达意思。有哪位同学能用一些连接性的词语把意思表达得更清楚吗?

生:大家的猜测五花八门,有的同学猜是故事书,有的同学猜是糖果,有的同学猜是玩具,还有的同学猜是水果。当老师提示这是一样可以喝的液体时,同学们更踊跃了,有的猜是牛奶,有的猜是矿泉水,还有的猜是可乐??大家的想法各不相同。

(点评:关注学生语言表达的规范性,让学生有意识地学会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明白。)

师:说得真好。你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这组词语把同学们的猜想连成了一段话。真棒!那老师能请问一下你是怎么想的吗?

师:你此刻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我很期待能马上知道答案。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位同学为什么能把大家的猜想记得这么清楚吗? 生:因为他认真听讲了。

师:是啊,在生活中我们学会倾听很重要。(板书:学会倾听。)

下面我们就请这位同学来揭晓答案。

生打开礼物盒:真的是一盒牛奶。

师:刚才谁猜对了?(某学生举手)真棒,来,掌声送给她。

(点评:游戏猜测活动将学生的好奇心引向极至,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点燃了学习的欲望。)

二、快乐尝试,激发体验。

师:今天王老师只带了一盒牛奶,这说明只有一位同学能得到它。怎样才能得到它呢,方法其实很简单,谁能第一个用一口气将它吹倒,这盒牛奶就送给谁。谁愿意来挑战呢?(生争先恐后举手)好,请你来试一试。其他的同学注意观察这位同学是怎样吹这盒牛奶的?

(生做了一个准备式的动作,然后使劲吹向牛奶盒。)

师:尽管这位同学用尽了所有力气想要击倒这盒牛奶,可是这盒牛奶依然纹丝不动。大家再推荐一下,你们认为我们班谁最有实力击倒这盒牛奶呢?

生:周杰。

师:为什么你们都推举他呢?

生:因为他个大,是我们班的大力士。

师:看来你可是众望所归啊,来,请你试一试。其他同学注意观察这位同学是怎样吹牛奶的。(周杰上台试吹)

师:看看,这盒牛奶倒了吗?

生:这盒牛奶仍然纹丝不动。

师:看来光靠蛮力可不行,因为这盒牛奶很重,不想办法是很难吹倒的哦。 师:人多力量大,我们请两个同学一起来吹吧。谁愿意来帮帮他。

(请两名学生一齐上台来试吹),

师:我们一起来给他们鼓劲:一、二、三,吹。

师:看看,吹倒了吗?(没有)

师:看来此刻人多也不能击倒这盒牛奶啊。很多我们平时看来不起眼的事物,其实我们并没有真正的了解它。看,一盒普普通通的牛奶居然也变得强大起来了。 (点评:此处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在趣味活动的引导下不知不觉进入到教学情境中,让学生关注到活动中人物的表情、动作、语言,积累了写作的素材,为学生的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巧设悬念,引导表达。

师:同学们看,老师这有一个信封。三国时期诸葛亮喜欢用锦囊妙计,今天看王老师用的是信封妙计。吹倒这盒牛奶的秘诀就装在这个信封里。谁愿意来揭晓这个秘诀呢。这样,我们还是来一次PK,刚才老师要求大家关注同学们吹的表情。现在呢,我就请同学们再回忆一下,刚才几位同学是怎样吹这盒牛奶的呢?如果谁能把刚才同学们吹牛奶的情景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我们就让谁来揭晓答案,好吗?

谁来说一说。

生1:我看到王星双手做了一个运气的动作,仿佛要运足所有的力气来击倒这盒

牛奶。

生2:我关注到周杰吹牛奶时脸上的表情。我看到他吹牛奶的时候瞪圆了双眼,鼓起了腮帮,憋足了气,然后猛地吹向那盒牛奶。

生3:当几位同学一齐吹这盒牛奶的时候,只见周杰首先和几位帮手悄悄合计了一下,接着他们三个人分别站在了牛奶盒的左边、中间和右边,看来他们是要从三个方向上来突破。我们一起喊到一、二———当我们喊到三的时候,三位同学同时向牛奶盒猛地吹了一口气,可是牛奶盒还是纹丝不动。这时三位同学就像斗败的公鸡,耷拉着脑袋,失望极了。

师:你说得既完整又生动,真棒,来,掌声鼓励一下。

师:这几位同学之所以能把台上几位同学试吹牛奶的情景表达得这么生动,是因为他们做到了一点:认真观察。在生活中,我们就应该学会关注身边的事物,学会观察。(板书:学会观察)

师:同学们认为谁说得最好呢?(第三位)好,那我们就让这位同学来揭晓答案。 (点评:老师借用诸葛亮善用“锦囊妙计”这一典故,让学生对“信封妙计”充满了神秘感和期待感,学生在好奇心的同时,不自觉地追求表达的生动准确性,将学生的好奇心转化成一种学习期待,增强了学生习作的动力。)

四、揭晓谜底,激情习作。

师:在你揭晓答案之前,老师想采访一下你,你此刻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我很期待,也很激动。我想拿到秘诀,然后(本文来自:www.dXF5.com 东 星资 源 网:小学生作文这个办法真妙)马上击倒这盒牛奶。

师:呵呵,这样牛奶就可以归你了,是吗?好的,来,请你来揭晓吹牛奶的秘诀。(生拿到秘诀,一脸茫然)

师:看看这位同学是什么表情?你知道怎么吹倒这盒牛奶了吗?

生:我很失望,我本想拿到答案第一时间击倒牛奶的,可此时我不知如何下手。 (点评:情境的预设,一波三折,使学生的情感也随之起伏,强化了学生的内心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在心理的变化过程中,学习用外在的表现来表达人物内心活动的表达方法。)

标签:小学生作文 办法 这个办法真好作文 这个办法真好作文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