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写物的作文 > 正文

【“感恩节”随想】感恩节是几月几号

时间:2019-02-1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什么是感恩?感恩是一种内心体验,是一个言传身教的过程,它缺少的是行动上的实践。独生子女需要正确的影响和榜样。    【关键词】感恩节;独生子女;言传身教
  
   周围一些人谈论起感恩节,查了网络,得知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是感恩节。感恩节是美国人民独创的一个古老节日,也是美国人合家欢聚的节日。
   改革开放,青年人放眼看世界,西方的文化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不知道什么时候,在学校里,“感恩节”也悄然流行起来。社会上成立了专门的感恩教育公司。于是乎,演讲、歌咏比赛、黑板报、手抄报、广播、主题班会、等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在校园里纷纷而动。各种利益集团也瞄准了“感恩教育”的市场。 前不久北京感恩励志教育讲师团专家凌宇老师在全国范围巡回感恩教育报告会也来到我校。演讲不能说不成功,全场无不动容,老师、家长、学生都是激动万分,或热泪眼眶,或抱头痛哭。可是,一周后,二周后,孩子照样去游戏厅,作业仍然不按时交,洗脚水还是由母亲准备好端到孩子跟前……“感恩”的激动早不知道飞向何方。显然,几次感恩教育活动可以在学生内心产生一个“阵痛”,可是这份感动能够持续多久?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问题思考: 为什么感恩?怎么才叫感恩?感恩与孝道有什么关系吗?感恩什么人? 为什么要搞这些活动?我们的孩子不知道感恩吗?你知道感恩吗?
   感恩不是我们的合家欢乐,感恩也不是搞一系列的活动。实质上感恩是一个内心体验过程,是一个情感的转化过程。没有内心体验的感恩,只能切痛在皮肤上,停留在口头上,书写在纸面上;而缺少的是行动上的实践,是心灵深处的忏悔。这样的“感恩”是表演。
   中华民族的骨子里都是念情的。试想,绵绵五千年历史,种族里没有“感恩”情结,能够延续至今吗?“卫道者”不要过于担心。感恩需要体验,感恩需要理解,感恩需要内心的动力。
   现在 30-60 多岁的人都是在红旗下出生、成长的一代,在这以前,对西方的“感恩节”大多数人一定是不知道的,在学校里也没有受过专门的感恩教育。可是,这些人对社会、对国家、对老人、对孩子、对他人都是负责的,担当着社会、家庭的重担,能说他们不知道感恩吗?事实上,是他们传承了民族的感恩的灵魂。
   感恩是一个言传身教的过程,更多的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受。西方之所以设置感恩节,与他们的历史有关,与西方人的性格特征有关,他们喜欢将内心的感受表露在行动上,体现在外表。而中华民族的从来没有缺少感恩,不需要说在嘴上,因为感恩是民族的烙印,它深深融在每个人的血脉之中。
   感恩是不能强求的,感恩是一个自觉的行为,是一个内化的过程。社会上出现个别捐赠者要求受捐者对他们表示感谢的现象,感谢确实应该,但是要他人自觉表示而不是强制。施恩者要摆正自己的心态,不求回报,才是感恩的社会精髓所在。
   90、00后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由于他们处在社会的转型过程中,他们接受的恩惠是比较多的。一个家庭, 6 个长辈呵护他(她),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而忽略了他人的感受,往往表现出一些自私的言行,缺少对他人付出的回报,于是大家呼吁我们的孩子需要感恩教育。我们的孩子的许多行为是需要教育、需要纠正的,这是不容质疑的。但是,责任不在孩子,不在于上课、活动,而与孩子的父母、教师、以及其他人的做法对孩子的影响有关:做好事不留名,施恩不求报,这样的人才是感恩教育的榜样,而这样的榜样需要孩子仔细的感受,体验。
   (责任编辑:张丽)
   来稿日期:2011-12-05

标签:感恩节 随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