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心得体会 > 正文

[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制度视角的分析]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时间:2019-01-1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是举世瞩目的,但同时中国的收入差距扩大速度也是惊人的。近十年来,不断扩大的地域发展差距、城乡收入差距及行业差距等受到了社会各界普遍的关注。造成这一特殊二元经济结构的原因是复杂、多方面的,有经济的以及社会制度变迁方面的原因,也有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自身的特点,还有政策上的一些原因。因此,本文拟遴选若干对城乡收入分配有重要影响的制度因素作为切入点,分析中国当前的城乡收入差距。
  一、中国收入差距现状
  自1978年以来,经济体制的改革变更了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配置机制和城乡各自内部的收入分配制度,我国经济获得迅速增长,但同时城乡收入差距却持续扩大,已成为现今社会的敏感问题。城乡之间收入水平的明显差异可能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因而社会各界对城乡收入差距问题都表现了很大的关注。
  根据中国各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比值,城乡收入差距在1993年至1997年期间有逐步缩小的趋势。但是从1998年开始,城乡收入差距又呈现出逐年扩大的趋势,自2002年开始城乡收入比值超过3,为3.11,即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农村居民纯收入的3倍之多;2008年达到了3.31,而2009年更是达到了历年比值的最高3.33。
  二、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分析
  当前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而城乡间在社会保障制度、教育制度、户籍制度、税收政策等方面的差异是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水平持续扩大的重要原因。本文拟从制度视角来分析城乡间的收入分配差距。
  1. 社会保障制度
  中国的二元社会保障制度通过转移性收入与支出两方面直接影响了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从而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陶纪坤,2008)。一方面,从收入角度看,城镇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远远高于农村居民;而另一方面,从支出的角度来分析,城镇居民可以享受到各类保险,可获得的社会保障项目比农村居民多,其社保水平也要高于农村居民的相应水平,这使得他们在医疗、生育等支出上要低于农村居民。
  由于农民在医疗、失业、养老等方面得不到切实有效的保障,便无法完全脱离土地去从事第三产业、非农产业的生产活动。历史上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曾滞留在土地上,使农村劳动生产率持续低下,难以提高农民收入。改革开放后,农村城镇化步伐有所加快,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村人口也有所增加,但是在城镇务工的农村居民在就业机会、福利保障等方面依然受到不平等的待遇。
  农村缺乏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还影响到了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农民必须将收入的相当一部分用来养老、治病、生育等生活的基本需要,这样必然减少了对自身的教育投资,而且还影响到他们对下一代的培养,难以满足下一代对于教育等社会公共品的需求。
  2.教育制度
  近年来,虽然从数量上而言,农村地区接受各级教育的人数有了大幅度提高,教育覆盖面也不断扩大;但是,数量上的增长并不能保证农村地区教育质量上的提高。首先,因为政府对农村教育的资金投入在不同地区间分布不平衡,所以部分农村地区教育经费仍然处于严重不足的状态,使得农村地区学校教师中民转公教师、代课教师的比例较高;其次,农村地区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城乡教师的文化程度、学历差别较大;另外,由于农村地区教师工资较低、待遇较差,优质师资流失也较为严重;此外,在中国的教育制度安排中,还存在义务教育和非义务教育投入比例失调的问题。
  城乡教育制度方面的差异使得农村地区对人力资本投资不足,进而影响到劳动力的生产率及劳动报酬,农民较低的收入又不得不减少对教育的投资,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3.户籍制度
  1958年,我国二元户籍制度正式确立后,农民便很难将农村户口转为城市户口,这意味着建国以来的户籍制度实际上在城镇与乡村之间筑起一道壁垒,阻碍了中国农村与城镇之间人口的自由流动。虽然近几年以来我国的户籍制度进行了一些改革,并且对农民进城务工的限制也有所放松,但是户籍制度对于城乡收入差距的负面影响还是显而易见的。
  在农村,户籍制度曾经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土地上,阻碍了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与合理配置,使得本来就在各产业中居于弱势地位的农业生产率越来越低,农村地区政府缺乏足够的资金进行农业技术革新或者推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生产,农民的收入和支出也受到影响。
  近年来,随着户籍制度的放开,虽然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能够在城镇务工,但问题依然存在。一方面,农村地区的人才、青壮年劳动力纷纷涌入城镇,造成智力外流,使得农村地区的发展缺乏人力资本上的支持,影响其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虽然能够在城镇地区工作,却无法改变他们的农村户籍,自然无法享受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相对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也不能够获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就业条件和报酬收入,这种城乡二元体制的制度性约束使得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依然在扩大。
  4.税收制度
  我国税收制度也有不尽合理之处,历史上曾实行过的部分税收制度对当前的城乡发展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后遗症。1994年政府实行分税制的税收改革,其消极后果便是地方预算外资金膨胀和农村税费迅速增长,农民不得不承担与其收入不相称的税收负担,包括公共产品开支、名目繁多的杂费等等,违背了税收公平的原则;而与之相反,在我国的城镇地区则已经建立并完善了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现代税制。长时间以来,虽然农村居民的平均收入水平低于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但是农村居民却承载着相对更重的税收负担。税收似乎起着逆向调节的作用,反而扩大了城乡收入分配的差距。
  当然,我们也可喜地看到我国在农村税费改革方面的措施:2004年减免农业税,2006年完全免征农业税等。这些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农业的发展,有利于缓解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
  三、相关政策建议
  针对以上讨论的构成城乡收入差距的因素,笔者在这一部分中拟从制度因素和社会因素等角度为改善城乡收入差距提出适当、合理的改革建议。
  1.完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
  在数量上,我国政府应加大社会保障项目对农村地区的覆盖,加大农村社会救济金、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自然灾害救济金等各项社保项目的投入。在质量上做到专款专用,加强监督管理,以防止资金在各个行政等级层层下拨过程中的流失和浪费。
  要有效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对农村居民的实施效果,还可以尝试先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医疗保障项目。考虑到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情况,可以对不同地区的医疗保障项目设置不同的缴费比率和保险金的给付标准,在政策同一性的前提下兼顾地区差异性。
  此外,也可以尝试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使用的社会保障个人账户,推动社会保障体系的城乡整合。如果这一措施能够成功实施,将进一步促进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城乡、产业、地区之间的自由流动,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即使劳动者个人在农村和城镇之间迁移,其个人账户积累的保险金也可以酌情划拨;劳动者在异地只要符合相应条件,就能享受统筹保险的待遇。同时,统一的社保障户也可以减少政府机构的行政管理成本。
  2.改善农村教育条件
  当前中国城乡人力资本水平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要改善农村的教育质量,首先可以考虑从农村的教育投入开始。
  国家应继续保证对农村地区、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经费的转移支付,改善农村相对落后的教学设施,并提高农村地区的教师待遇,加强宣传并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优秀教师赴农村地区的学校工作。在追求入学率的同时,要从软硬件方面提高农村地区学校的教学水平。
  此外,国家还可以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鼓励各种力量投资农村教育。在教育领域,除了政府部门的财政拨款外,社会团体、公民个人等也可以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通过扶持农村地区民办学校的发展可以鼓励教育市场上的竞争,从而提高农村地区的教育质量。考虑到农村地区经济相对落后,资本回报相对较低,政府可以出台相应措施,对农村地区进行教育投资的团体或个人实行税收、准入政策等方面的优惠,以鼓励更多的资本投向农村地区、贫困地区。
  3.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针对中国当前的户籍制度,可以在社会能够承受的范围内进行一些渐进的改良和纠正。例如,可以对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清除相关的政策性障碍,提高农民工的报酬。在政策法规上可以保证农民工和城镇居民拥有相同的就业地位和待遇,即同工同酬,取消限制农村居民进城镇工作的不合理的地方性规定,保证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等等。
  另外,有学者指出可以分步骤地进行户籍制度改革(余攀,2008):首先可以提高进城农民工的报酬水平和福利待遇,达到同工同酬的标准。接着,对于那些已经在城镇工作满一定年限,并且拥有稳定住所的农村居民,可以给予正式的城镇居民身份;同样,对于那些有较高的学历或者一定专业技术的人员,若其与城镇用人单位签订长期合同,可在其申请城镇户口时酌情给予加分或者颁发城镇户口;最后,在条件成熟时,放开户口限制,实现城乡户口一体化管理。
  近两年来,各地大城市均不同程度地加快了户籍改革的步伐,结合中国目前的实际,虽然完全放开户籍制度尚需时日,但根据各地城镇不同的情况,降低农村居民申请城镇户口的门槛,实现同工同酬等改革,还是切合实际的。
  4.加快农村税收体制改革
  此外,我国还应不断加快农村税收体制改革。农村地区各级政府需要依法治税,加强政策宣传,进一步规范各类农业税收的征管,改进税收征收方式;要不断推进我国乡镇机构的改革和精简,严格核定和控制乡镇机构人员编制和数量,从而降低乡镇地区行政开支成本;相关部门应继续清理乡村债务,解决农村地区的历史遗留问题;要坚持中央财政继续向农村税费改革地区转移支付的政策,并不断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从制度上保障中央财政资金不被地方政府截留;此外,还应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政府对农村地区物质资本的投资,并完善社会对公益事业的投入体系。
  参考文献:
  [1]陈宗胜.《收入差别、贫困及失业》.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
  [2]王培刚,周长城.《当前中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实证分析与动态研究――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阐释》,《管理世界》,2005;第11期
  [3]陶纪坤.社会保障制度与城乡收入差距.兰州学刊,2008年第12期
  [4]谷成,李俊毅.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整合.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4;第4期
  [5]余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分析.科技创业月刊,2008;第7期
  (责任编辑:李孟明)

标签:中国 视角 城乡居民 收入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