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大学生 > 心理 > 正文

如何考心理学

时间:2017-05-24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心理学考研需要什么条件才可以报考?

心理学考研报考条件

时间:2015-01-21 10:13:21 来源:勤思教育小芳老师 扣me 1165405382

心理学考研报考同一般考研报考条件,具体条件参考其他即可。但心理学也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心理学本身是一门交叉学科,本身并不歧视其他专业考生,甚至还欢迎一些跨专业的考生报考。心理学考研实行全国统考后,对于任何考生都是公平的。所以凡是满足报考研究生条件的考生,都可以选择心理学专业。

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学习心理学,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心理学报考条件专业知识。第二部分为勤思心理学老师进行心理学考研扫盲视频,包括心理学考研初期各种需要的知识。第三部分为相关的资讯推荐,你当前需要的内容,我们为你推荐好。

篇二:心理学考试

一、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心理观 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在心理领域清除了各种旧的哲学对人的心理所做的错误解释,提供了科学说明心理现象的理论和方法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心理观,是以人的心理事实为基础,承认人的主观能动性,“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把意识仅仅看作是他们的意识”。

马克思主义认为心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把心理看作是“脑的机能”,说明心理对脑的依存关系,这就从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即所谓本体论方面,解决了心理的本原问题。把心理看作是外部世界的反映,说明心理对客观世界的依存关系,这就从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即通常所说的认识论方面,解决了心理的特性问题。对清除唯心主义和庸俗唯物主义在心理领域的影响,对建立唯物主义心理学,是有重大意义的。

马克思认为,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存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产物,是人的本质力量打开了书本,是一部可以感觉到的人的心理学。他要求必须联系人的本质力量来研究心理学。只有这样,心理学才能成为真正内容丰富的科学。就心理学来看,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把人的本质力量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和课题。

从历史联系看,人把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和动物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也就是说人是社会的动物,人在现实生活中,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这点出发,心理学就是要透过人的社会关系,或社会本质,来研究人类的本质,或人的有意识活动。一句话,马克思主义心理观认为心理学必须以社会关系的研究为理论基础,研究人的类的本质,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的类的本质,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有意识活动。

马克思主义心理观认为人的心理系统是一个矛盾的系统,各因素之间对立统一的系统。人的心理的基本矛盾是心理或意识的内部状态和外部活动的矛盾,是心理的内部状态和外部活动的对立统一,这两个方面的相互对立而又统一的矛盾运动,就是人的有规律的心理活动系统。马克思主义心理观认为科学的心理学必须十分重视人的活动在心理学中的地位,必须从人的心理系统出发,把心理的外部活动作为心理学的一块基石,揭示这对矛盾的运动规律。 总之,马克思主义科学心理观坚持把人的有意识的活动放在心理学的视野之内,这才是心理学的出路,才是考察研究心理活动的客观依据。

二、联系实际分析影响个性形成和发展的

因素

人的个性就是在行为、人的内部认知因素和环境相互作用下形成的。一个人行为的产生首先依赖于他对环境榜样的观察,同时也依赖于他自身对观察的榜样的认识,依赖于人活动的内部诱因。行为、个人认知因素、环境三因素在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发挥作用,呈三角模式。环境的影响只是潜在的现实,它是否发挥作用决定于人的主体条件和行为。班杜拉认为,在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既存在着人影响自己命运的机会,也存在着对这种自我定向的限制。人既受环境的影响,同时又能作用于环境,主动影响环境。人能通过符号作用,超越现实,对未来有所预测。

人的认知就是在这三者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人具有认知能力,自我调节系统才能在观察学习过程中有选择地接受环境信息,有选择地反应这些信息,不断地形成和改变内部的认知结构,不断地形成人的个性的差异性。所以一个人可以反应此活动,也可以抑制操作此活动;在同样场合,一个人可以这样做,另一个人也可以那样做。

人的个性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先天遗传是个性形成与发展的自然前提或物质基础,它提供了个性发展的内在可能性;后天环境是使这种可能性逐渐变为现实性的桥梁。

下面我们具体来谈一谈:

(1)家庭环境:家庭被称为“制造人类性格的工厂”,它是儿童最早接触的环境。包括父母教养方式和态度、家庭自然结构状况。

(2)学习环境:包括教师的教育态度、思想教育、校风、班风、体育锻炼和劳动。

(3)同伴群体。

(4)重大生活事件。

(5)大众传媒和社会风气。

学校教育对人的性格的形成,特别是人对社会、事业、人的看法和态度的形成,对人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理想、奋斗目标的确立,具有重要的意义。学校对人的影响不同于家庭和一般社会环境,不是偶然的、零碎的,而是系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的,包括学校领导、老师提出的要求、方向,加上必要的奖惩措施,课堂上传授的知识内容,学校环境和班集体的影响,有同学之间的相互交往,还有老师对学生的态度等等。学校德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而品德包含在性格之中,是性格的有机组成部分,与性格的其他部分紧密相联。品德不可能离开其他性格成分而单独发挥作用,因而学校也不可能离开良好性格的培养而孤立地培养品德。因此,学校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就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

影响人的性格的家庭因素有很多方面,比如父母的观念、思想、职业、性格、文化水平,父母对子女的态度,即对子女的哪些行为给予鼓励,哪些行为予以批评,希望子女成为怎样的人,如此等等,集中地表现为父母的养育态度、方式。不同的养育态度会直接影响子女不同性格特征的形成。父母对子女采取严厉型态度,子女容易容易形成执行拗、冷淡、粗暴、依赖、自卑等不良性格特征;采取放任型的态度,子女容易形成冷酷、攻击、情绪不安或消极、与世无争和玩世不恭的性格特征;采取溺爱型的态度,子女容易形成任性、幼稚、以自我为中心、撒娇放肆、缺乏独立性、胆小怕事、对人没有礼貌等消极的性格特征;采取民主型的态度,子女容易形成独立、直率、积极、协作社会适应性强等积极的性格特征。可见,父母的态度对子女性格形成至关重要。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具体的文化特征,比如不同的语言、不同的道德理想、不同的价值观念、不同的生活方式。这些都会在人的性格上打上不同的烙印。比如,中国人含蓄、内倾的偏多,沉静,三思而后行,善于节制;西方人直率、外倾的偏多,好动,情绪波动强烈,容易冲动。这种情况与中国历来倡导的礼仪、节制、忍让、和谐,与西方主张竞争、冒险、强调个人愿望的满足有一定的关系。不同国家也有各自民族的性格特征。比如,俄罗斯人的坚忍与淡淡的忧郁情调,英国人的绅士风度、聪明、保守,法国人的浪漫、激情澎湃,美国人的求实、幽默,德国人的严谨、深沉,如此等等。每个民族的性格都与其文化传统、生活方式、生活环境有一定的关系。

南北方因为气候不同,高原、平原、海岸地带由于地势不同,对人的性格形成也有很大的影响。北方人往往粗犷、豪迈、外向,南方人往往细腻、含蓄、内向,高山地带的人意志坚毅,海岸地带的人心开阔,平原地带的人多克制。自然因素对人的性格的影响带有普遍性。人们在现实生活、社会交往中也会感觉得到这种影响。但是,这是就一般情况而言的,并不是绝对的。比如,不论是高原、平原、海岸、北方、南方都有意志坚毅、善于克制、含蓄内向、粗犷豪爽的人。否定自然因素对人的性格的影响是不对的,而自然决定论也是不对的。任何事物都有普遍性和特殊性、一般与个别。自然因素对人的性格的影响也是这样,既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既有一般也有个别。

环境包括家庭、自然、社会因素,对人的性格的形成和发展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只

是对不同的人起着不同的作用罢了。人的体态、成熟程度和气质是性格形成的生理条件,而家庭、学校和社会是性格形成的社会条件。这些生理条件和社会条件因个体内在心理活动的差异而对性格形成发挥着不同的功效,致使人们形成独特的性格特征。同样处于逆境,为什么消极者消沉、悲观、退缩,而积极者坚强、奋发、进取,就在于两者内在心理活动的不同。由此看来,外部因素对性格形成的影响首先取决于个体对自己与外部因素之间的认识,而这正是个体自我意识和动机等内在心理因素的问题。因此,自我意识和动机等内在心理因素与外部因素的深度整合便构成了某个人的性格特征。

三、行为学派的心理发展观

行为主义是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它的兴起是对传统心理学的反叛。行为主义者将行为界定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把意识逐出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强调现实和客观研究,否认内省是心理学研究方法之一。行为主义作为心理学的一个理论体系,其本身也是不断发展的。华生、斯金纳、班杜拉分别代表了行为主义发展的三个阶段。

一、华生的经典行为主义

华生受到巴甫洛夫的启发。把条件反射引入心理学,并以之为他的理论的基石。华生认为心理本质是行为。心理、意识被归结为行为。虽然,各种心理现象也只是行为的组成的因素或方面,而且可以用客观的刺激(S)—反应(R)术语来论证的,其中包括作为高级心理活动的思维。华生的发展心理问题上突出的观点是环境决定论。

在教育上,他强调对儿童行为的控制,主张从小培养儿童的良好习惯,但是他否认遗传的作用,夸大了环境和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忽略了儿童的主观能动性。

二、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

在斯金纳的理论体系中,与华生的刺激—反应心理学的不同点,在于他区分出应答性和操作性行为。华生的S—R心理学认为,发生反应而指不出其刺激时也假定有刺激物的存在,只要实验者想出办法就能找出这些刺激。斯金纳把这种行为反应称作应答性行为,开始注意到心理内部过程的中介,提出S—O—R的公式。而在发生时看不到刺激的行为反应称作操作性行为。

斯金纳认为,强化作用是塑造行为的基础。儿童偶然做了某个动作而得到了教育者的强化,这个动作后来出现的几率就会大于没有受到强化的动作。强化的次数增多或强度增大,几率也随之增大,这就导致了人的操作行为的建立。如果一个动作发生后,未能得到及时的强化,那么强化的作用就不明显,甚至没有任何作用。如果在行为发展的过程中,儿童行为得不到强化,行为就会消退。所以对于儿童的不良行为,如无理取闹和长时间啼哭,可以在这些行为发生时不予强化,使之消退。对于儿童好的行为,就应该给予强化,使之得以巩固。强化分为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在实际的教育中,常常运用多种强化的方式。如一个不爱洗手的儿童,每次都用各种借口逃避洗手。对于这一不良行为的矫正,既要运用积极强化,又要运用消极强化。当儿童一旦洗手,立即予以表扬,并允许给他看卡通片,这属于积极强化;如果儿童坚持不洗手,就不准他看卡通片,这属于消极强化。两种强化的目标都是为了促使儿童养成讲卫生的习惯。

需要指出的是,消极强化作用不同于惩罚。消极强化是为了增强行为,激励行为,而惩罚是为了企图消除行为,两者目的不同。有时在惩罚之后,反应会暂时地得到压制,但并不导致消退过程中反应总次数的减少。因此,斯金纳建议以消退来取代惩罚,提倡发挥强化的积极作用。

斯金纳将他的强化控制理论运用于教学,采用了机器教学或程序教学的方法。这就是将学习的内容编制成一套程序,逐步提供给儿童。儿童答对了,给予反馈,告诉儿童答对了。

采取强化手段,使儿童掌握知识。斯金纳主张,在程序教育中应把握好三个原则:①小步子前进;②主动参与;③及时反馈。

三、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

班杜拉不同意人类社会学习是由刺激—反应的联结所形成的行为主义观点,也不同意是由人的内部认知过程所决定的认知理论观点,而是对两种理论进行综合,试图从外在条件、内在认知因素两方面来解释人类社会学习。班杜拉认为,那种通过自己的行为反应的结果所进行的学习将是非常吃力的。而人类的大量行为都是通过对榜样(或示范者)的观察而习得的。这种学习就是观察学习或模仿学习。观察学习就是指人通过观察他人(榜样)的行为及其结果而习得新行为的过程。

在观察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可以不直接作出反应,也不需要亲自体验强化,只要通过观察榜样在一定环境中的行为,以及榜样所接受的一定的强化,就能完成学习。

直接强化是观察者的行为直接受到外部因素的干预。例如,幼儿园小朋友做一件好事,老师就给他一朵小红花,激励小朋友做好事的动机。替代强化是观察者自己本身没有受到强化,在观察学习的过程中,他看到榜样的行为受到强化。这种强化也会影响观察者行为的倾向。例如,幼儿看到榜样攻击行为受到奖励时,就倾向于模仿这类行为;当看到榜样攻击行为受到惩罚时,就抑制这种行为的发生。自我强化是观察者根据自己设立的标准来评价自己的行为,从而对榜样示范和行为发挥自我调整的作用。儿童在发展过程中通过观察学习获得了自我评价的标准和自我评价的能力,当他认为自己或榜样的行为合乎标准时就给予肯定的评价,不符合标准时则给予否定的评价,这样儿童就能够对行为进行自我调节。儿童就是在这种自我调节的作用下,改变着自己的行为,形成自己的观念和个性。

社会化过程就是儿童在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中学习社会规范,以社会规范行事,成为社会认可的成员的过程。在社会学习中,社会引导成员用社会认可的方法去活动。班杜拉认为,攻击性的社会化是一种操作条件作用。当儿童用社会许可的方式表现攻击性时,比如竞技运动、自我防卫等,成人就表扬、奖励儿童;当攻击性以社会不许可的方式表现出来时,比如打架、骂人、破坏财物等,成人就制止、责罚儿童。这样就会增强儿童模仿得到正面强化的行为的动机和频率。

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具体是指分享、合作、帮助等利他行为。班杜拉认为,采用训练、斥责等方法对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几乎没有效果。强制命令或许能一时奏效,但效果难以持久。只有正面的榜样示范才对促进儿童亲社会行为的习得和表现有持久且有力的作用。此外,班杜拉还研究了性别作用和自我强化。班杜拉认为男孩和女孩的性别角色的获得,也是通过社会化过程的学习,特别是模仿作用获得的。研究发现,儿童倾向于模仿和自己性别相同的成人的行为。

班杜拉主张,个人(尤其是儿童)的行为是通过观察学习而获得的。观察的对象来自周围环境、他人以及各种媒体。观察学习更加接近儿童的真实学习过程。班杜拉认为人的个性是在观察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模仿榜样的行为而形成的。他十分重视榜样的作用,这对于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的实际教育工作者有重要意义。我们应当给儿童树立有利于儿童身心发展的榜样,榜样必须具有积极性,符合社会的道德规范;榜样必须具有代表性,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榜样必须具有典型性,特征鲜明、突出;榜样必须具有生动性,感染力强;榜样必须具有权威性,易于接受。

四、你认为高中阶段的学生具有怎样

1、高中生的学习以掌握系统的理性的间接经验为主:高中生所掌握的间接经验比小学生、初中生更系统、更复杂、更理性化、更加接近科学文化知识的完整体系,但又不同于大学生

的专业化的间接经验。2、全面提高身心素质,为升学就业打好基础:高中教育属于基础教育,不是专业教育,也不是职业教育。

——高中生应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知、情、意、行协同发展,身心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为学习的目标,形成知识、能力、个性和特长协同发展的高效能的学习系统。3、高中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学习目的更明确;学习动机更强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显著提高;学习的选择性有所发展;学习的计(本文来自:WwW.dXf5.coM 东星 资源网:如何考心理学)划性进一步增强。

4、学习策略和学习技巧更完善:元认知能力逐步发展起来了。

5、学习的途径、方式和方法多样化:课内课外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重视学习知识的系统化和综合化。

五、你是如何理解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的?......

1、特点:

(1)心理发展是迅速的,尤其是思维、记忆、知觉等能力。

思维:小学四年级以前——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四年级以后——逻辑抽象思维为主。 记忆:一是有意识记忆增强;二是意义记忆迅速发展。三四年级是记忆发展的关键期。

(2)心理发展是平稳协调的。

是发展和谐个性、品德和社会性的大好时机。

(3)心理发展是开放的。

小学阶段极易与师长沟通,关系融洽,对心理辅导开展极其有利。

(4)心理发展是可塑的。

人生观、世界观等尚未形成;性格未形成;习惯未定型。

(5)心理发展中的矛盾性。

潜在的矛盾和危机。(心理矛盾:勤奋进取对自贬自率)

2、辅导:(1)帮助小学生适应学校生活,做好入学准备;

(2)帮助小学生适应集体生活,学会交往,培养合群性、责任感;

(3)帮助小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激发兴趣,培养求知欲,促进思维、记忆等智力因素发展;

(4)帮助小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心理问题,树立勤奋,克服自卑,变危机为转机;

(5)帮助小学生初步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与良好的品德行为规范。

篇三:我是非心理学专业的,心理学专业证书可以考吗

我是非心理学专业的,心理学专业证书可以考吗 非心理学专业也是可以报考心理咨询师三级和二级的。不过还有一些学历和专业的要求。

心理咨询师新的报考标准条件 :

(一)心理咨询师三级(以下条件具备一条即可)

1、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

2、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专业大专学历,经心理咨询师三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3、具有其他专业本科以上学历,经心理咨询师三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二)心理咨询师二级(以下条件具备一条即可))

1、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专业博士学位。

2、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专业硕士学位,经心理咨询师二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3、取得心理咨询师三级职业资格证书,连续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满3年,经心理咨询师二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者。

4、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业任职资格,经心理咨询师二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连续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满3年。

不过目前心理咨询师证书的报考还不接受个人报名,需要委托机构进行报名。而且不是相关专业毕业的或者学历没有达标的,需要培训标准学时的情况,所以还是建议你选择由人社部批准的、正规的机构进行报名和学习。

报名所需材料如下:

(1)学历证书1份,身份证复印件2份;

(2)从事本工种连续工龄的单位人事劳动部门的盖章证明;

(3)免冠近照1寸、2寸蓝底彩色照片各3张。

(4)职业资格鉴定申请表。

考试内容为:

心理咨询师三级

1、鉴定内容:理论知识和专业能力两部分。

2、题型:理论知识为选择题( 满分100分)、专业能力为技能选择题+案例问答题(满分100分)

心理咨询师二级

1、鉴定内容:理论知识、专业能力和综合评审三部分

2、题型:理论知识为选择题(满分100分)、专业能力为技能选择题+案例问答题(满分100分)、综合评审为论文撰写(口头答辩形式: 满分100分)

考试方式如下:

(1)本职业各级别的鉴定都包括理论知识综合考试和专业能力考核两项内容,采用闭卷笔试,考试题目从题库中随机提取,按标准答案评分。考试成绩采用百分制,达60分以上者为合格,心理咨询师还需进行综合评审。

(2)单项成绩合格者,成绩可以保留1年。

(3)已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专业正高职称,正在从事心理咨询临床和教学工作的人员可不参加理论知识综合考试,由单位推荐并直接向专家组提交个人业绩资料申报心理咨询师一级资格,由专家组进行综合评审。

标签:心理学 如何考心理学证书 如何考心理学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