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大学生 > 心理 > 正文

心理与养生

时间:2017-03-2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心理养生

的策略

一、有氧运动法:采用提高心率、促进血液循环的运动方式,改善人体和大脑吸氧与利用的机能,每周进行3-5次,每次20分钟以上的持续运动,并形成规律性锻炼,从而达到自我改善情绪、稳定心理状态的效果。

二、音乐等同法:在情绪不快和消沉低落时,先选听与当时的情绪相一致的音乐。如刚生气时选听快节奏的摇滚乐,使情绪得以宣泄,但时间不易过长。而后转换自己情绪正常时爱听的音乐,并由低沉向欢快过渡,让音乐渐渐唤起你的好心情。

三、饮食调节法:在情绪激动和紧张的时候,进食以面粉、土豆、玉米类食物为主的碳水化合物食物,因为这些单纯碳水化合物食物含有“安抚物质”。还可通过进食时的细嚼慢咽方式来缓解和转移对有关事物的注意力。而咖啡碱却能使人沮丧、烦燥和焦燥不安,心情不好时应避免食用有这类物质的作物。

四、睡眠做梦法:人的睡眠不足会影响情绪,情绪激动或低落时通过睡眠或做梦可进行调节。睡眠时采用侧身弓背的右卧体位,脚和脚踝、小腿和膝重合在一起睡姿,无论白昼和黑夜,若是一时不易入睡,可用右手大拇指按摩左手神门穴5至10次,接着同样用左手大拇指按摩右手神门穴5至10次,便会很快打着哈欠入睡了。研究表明,人在做梦时可承受一些紧张和压力,对心情的平静起着很大作用。

五、兴趣转移法:生活节奏的快慢对情绪影响极大。要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足够的休息时间。休息的方法很多,除去睡觉之外,可采用一些积极的休息方法,如打牌下棋钓鱼逗鸟等。

六、逆境适应法:这种适应包括生理机能和心理素质方面的训练,可在训练中努力承受包括皮肤冷热痛痒,肌肉酸胀忍耐等各种生理刺激,并辅之以吃苦、耐劳、默默忍受的心理暗示,也要在对抗性的训练与比试中,体验落后,遭人议论、责怪和挫折,承受由于个体意图目的受阻而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从而培养具备 “逆来顺受”的心理素质,提高应付各种不利因素的应变能力,保持情绪稳定。

排除心灵寂寞的方法

战胜寂寞的方法是成熟一点,接受它,面对现实。但若然你真的是到了寂寞难耐的地步,不知如何是好,但又不太习惯与别人诉说,何不考虑以下提议:

找点事做:喜欢做什么便做什么,按你的心意而行,有助你驱除寂寞。当你全情投入在自己最喜欢的事情上,自然能忘掉一切,再没有多余的空间让你自叹寂寞无奈。缓步跑、写作、做小手工、甚至弹琴等;最紧要是你所钟爱的玩意儿。其次你更藉此认识到其他志趣相投的朋友;而将你的喜恶,感情与人\"分享\"。

回归自然:大自然被誉为人类心灵深处的归宿,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心灵处以平静安稳、和谐快乐。闲时在公园散步、缓步跑或踏单车,可驱走所有闷气;重新注入新的生命力量。

工作勿过量:朝九晚五的八个小时,可能仍不足,加班就会增加你繁重的工作,但切忌过量,凡事适可而止,过分的工作量只会加重你的孤寂感!因而不少人只终日埋头工作,久而久之,减少与他人相处的时间,只会加重个人的孤寂感。

工作并不是逃避的良方,更佳的其他途径有:看话剧、听音乐会、与友其聚,积极面对孤寂吧!

血缘的力量:如果你的居所邻近父母、兄弟姐妹或熟亲戚的家时,切记要把握机会,时常往访。因为毕竟你们有着相同的背景、历史、相同的血脉,家人每每都会站在你的一边,支持着你。

助人为乐之本:世界上需要你伸出同情之手的人数以万计,除了金钱上的资助,他们的心灵同样需要别人的关怀。选择适合自己的时间计划,参加各类的义工服务,这有助于你不再过分执着寂寞的烦恼。

活力之泉:运动有助身心发展,更有驱走忧闷之妙,到附近的泳池游泳或打一小时球,可令你身心舒畅,而且更有助保持健康。

现代白领的七个养心之道

由于日渐加快的社会节奏、竞争激烈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白领们的心理负荷日益加重,由此造成的心理疾患也越来越多。

医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快节奏会使人产生紧张感、压力感和焦虑感,引起心理应激反应。这种心理应激反应具有两重性:其一是能使人学会通过多种因素的调节,产生较好的适应能力,提高心理素质,有利于事业的成功。其二是如果持续的应激状态难于解脱,则易于引起身心疾患,贻害身心健康。因此,缓解心理上的紧张状态应是现代白领自我保健的一项重要内容。以下建议可助您“一臂之力”。

劳逸结合,有张有弛

白领们应该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承受能力,把握机遇,发挥自己的长处,并学会在快节奏中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在各种事件中基本保持心理平衡。要科学安排工作、学习和生活,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或目标,并适时留有余地。无论工作多么繁忙,每天都应留出一定的休息、“喘气”的时间,尽量让精神上绷紧的弦有松弛的机会。对待事业上的挫折不必耿耿于怀,亦不要为自己根本无法实现的“宏伟目标”白白地呕心沥血或累得筋疲力尽。

身心功能,平衡利用

篇二:情绪与养生(改)

一、 健康、养生及情绪

(一) 为什么要选择这个主题。

---健康是幸福人生的保证

健康是人的基本权利,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健康是生活质量的基础;健康是人类自我觉醒的重要方面;健康是生命存在的最佳状态,有着丰富深蕴的内涵。世界卫生组织(WHO)给健康所下的正式定义:

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

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任务,不挑剔;

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各种环境变化;

对一般感冒和传染病有一定的抵抗力;

体重适当,体态均匀,身体各部位比例协调;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

(二) 对养生的理解。

★大家平时有哪些养生心得? ★养生指身心灵三个层次。

养生的含义。当下,最流行的名词是“养生”。那么怎么样才能算是最正确的养生?养生的最高境界是有一个健康、快乐、智慧的人生。

“养生”一词始见于《庄子内篇》。所谓养,就是保养、养护的意思;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的意思。养生,包括保养身体和涵养精神两个方面。

我国是一个非常重视养生的国度,数千年来,形成了许多门类的丰富的养生理论和方法,其中道教养生偏重身体修炼,儒家养生偏重道德涵养,佛教养生偏重身口意即三业转化,医学养生偏重临床,民间养生偏重实用,武术养生偏重技击。

有学者预测:心理养生将成为二十一世纪的健康主题。所谓心理养生,就是从精神上保持人的良好状态,以保障机体功能的正常发挥,来达到防病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 (三)情绪调节和管理是心理养生的重要内容。

《情绪智商》一书而成名的丹尼尔〃戈尔曼提出,认为这是一种善于掌握自我,善于调制合体调节情绪,对生活中矛盾和事件引起的反应能适可而止的排解,能以乐观的态度、幽默的情趣及时地缓解紧张的心理状态。

情绪管理就是善于掌握自我,善于调制合体调节情绪,对生活中矛盾和事件引起的反应能适可而止的排解,能以乐观的态度、幽默的情趣及时地缓解紧张的心理状态。 情绪管理能力即提高情商我们幸福人生的保证。 减少不愉快情绪,乃至超越情绪,实现心灵的净化和道德的提升。

(三)什么是情绪

◎情绪的心理学定义(通俗表达)。

情绪就是人对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情绪,是对一系列主观认知经验的通称,是多种感觉、思想和行为综合产生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无论正面还是负面的情绪,都会引发人们行动的动机。尽管一些情绪引发的行为看上去没有经过思考,但实际上意识是产生情绪重要的一环。

★情绪的功能在社会生活上,情绪帮助我们:

? 与其他人交流感情(如婴儿不会说话也能成功交流),影响其他人对我们的态度。 如只能意会,不需言传。面部表情和体态可以突破距离和场合的限制,发挥独特的沟通作用。心理学家发现人们日常交往中55%信息是非言语表情传递的,38%信息是言语表情传递的,只有7%信息是靠言语传递的。

? 动机。如快乐、热爱、自信等积极增力的情绪可以提高人们的活动能力,而恐惧、

痛苦、消沉的情绪则会降低我们活动的积极性,但有些情绪具有双重性质,如悲痛让人消觉,但可化悲痛为力量。

? 人对社会的适应是通过调节情绪来进行的,情绪的变化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身心状态,情绪调控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身心健康。表示善意(如不是出于喜悦,只是礼貌性的微笑)。

★情绪的分类

最普遍、通俗的情绪有喜、怒、哀、惊、恐、爱等,也有一些细腻微妙的情绪如嫉妒、惭愧、羞耻、自豪等。情绪常和心情、性格、脾气、目的等因素互相作用,也受到荷尔蒙和神经递质影响。

情绪可以被分类为与生俱来的“基本情绪”和后天学习到的“复杂情绪”。基本情绪和原始人类生存息息相关,复杂情绪必须经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才能学习到,因此每个人所拥有的复杂情绪数量和对情绪的定义都不一样。情绪最基本的4种表现:快乐、愤怒、恐惧、悲伤。

正面情绪、负面情绪(情绪本无所谓好坏,重在情绪的表达以及行为倾向性)。以及正常情绪或异常情绪(情绪障碍)

情绪正常与异常的区分要看情绪对当事人生活影响的方向和程度,正常的情绪能让当事人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融、冷静观察、理智判断、保持健康的人际关系、高效工作和学习,从而促进事业发展、提高生活品质;异常情绪是当事人夸大或忽视现实世界对自己的影响、情绪与现实生活不能紧密相融的结果,表现为过度紧张或抑郁,形成神经症、人格障碍、性变态等各种情绪障碍,不能建立正常人际关系,影响学习和工作,损害前途,降低生活品质,甚至丧失生命。异常情绪不仅损害当事人自己的生活,还会对社会安定造成负面影响

◎情绪的构成及如何产生的。

情绪的构成包括三种层面。众多的情绪研究者们大都从三个方面来考察和定义情绪:在认知层面上的主观体验,在生理层面上的生理唤醒,在表达层面上的外部行为。当情绪产生时,这三种层面共同活动,构成一个完整的情绪体验过程。

1.主观体验

情绪的主观体验是人的一种自我觉察,即大脑的一种感受状态。人有许多主观感受,如喜怒哀乐爱惧恨等。人们对不同事物的态度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喜欢的人或事或生起爱之情,不喜欢的人或事生起厌恶之情。人对自己、对他人、对事物都会产生一定的态度,如对朋友遭遇的同情,对敌人凶暴的仇恨,事业成功的欢乐,考试失败的悲伤。这些主观体验只有个人内心才能真正感受到或意识到,如我知道"我很高兴",我意识到"我很痛苦",我感受到"我很内疚"等等。

2.生理唤醒

人在情绪反应时,常常会伴随着一定的生理唤醒。如激动时血压升高;愤怒浑身发抖;紧张时心跳加快;害羞时满脸通红。脉搏加快、肌肉紧张、血压升高及血流加快等生理指数,是一种内部的生理反应过程,常常是伴随不同情绪产生的。

3.外部行为

在情绪产生时,人们还会出现一些外部反应过程,这一过程也是情绪的表达过程。如人悲伤时会痛哭流涕,激动时会手舞足蹈,高兴时会开怀大笑。情绪所伴随出现的这些相应的身体姿态和面部表情,就是情绪的外部行为。它经常成为人们判断和推测情绪的外部指标。

我们总是有低估他人他人负面情绪的倾向,因为过于关注自己的负面情绪。 ◎情绪与中医说的情志是不是一回事

人的心理活动,中医学将其统称为情志,或叫做情绪。

中医很早就有“情志”致病的说法

1.《素问》中“怒伤肝、恐伤肾、思伤脾、忧伤肺”,说明情绪可以导致疾病。中医讲喜伤心,怒伤肝,悲伤肺,思伤脾,惊伤胆,恐伤肾,就是此类。

2.早在春秋战国《管子》中的《内业》篇,可说是最早论述心理卫生的专篇。内,就是心;业,就是术。内业者,养心之术也。《管子》将善心、定心、全心、大心等作为最理想的心理状态,以这些作为内心修养的标准。具体地说是三点:一是正静,即形体要正,心神要静,如能这样,就有益于身心;二是平正,也就是和平中正的意思,平正的对立面,就是“喜怒忧患”;三是守一,就是说要专心致志,不受万事万物干扰则能心身安乐。

3.特别值得重视的是《黄帝内经》——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释文:我已经知道许多疾病的发生,都是和气的变化有关。大怒使气向上逆行,大喜使气涣散,大悲使气消损,大恐使气下沉,受惊使气紊乱耗损,思虑过度使气郁结。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释文:心是五脏六腑的主宰,所以,悲伤、哀怨、愁苦、忧伤的情绪会牵动心神,心神不安就会使五脏六腑都受影响。

4.在身与心的关系中,佛教认为心具有更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心为身主。“一切法从心想生”。

《法句经》说“心为主使”,《华严经》说“一切唯心造”,依据佛教的道理,由物质的色身与精神的心识等两大部分组成的生命,心为法王,心起到统帅的作用。

二、 情绪与养生

(一) 情绪与养生可能有人认为没多大关系或者认为有点关系,但关系不大。这是否符合科学结论呢?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心情舒畅,精神愉快,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最佳功能状态

,那么,这个人的内脏及内分泌活动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处于平衡状态,使整个 机体协调、充满活力、身体也自然健康。

◎关于情绪的故事与试验

1.艾尔玛情绪效应实验-致命杀手“生气水”。

最近,美国生理学家爱尔玛为了研究情绪状态对健康的影响,设计了一个很简单的实验:他把一支支玻璃管插在正好是0℃的冰水混合物容器里,然后分别注入人们在不同情况

下的“气水”,即用人们在悲痛、悔恨、生气时呼出的水汽和他们在心平气和时呼出的水汽作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当一个人心平气和时呼出的水汽冷凝成水后,水是澄清透明、无杂质的;悲痛时呼出的水汽冷凝后则有白色沉淀;悔恨时呼出的水汽沉淀物为乳白色;而生气时呼出的“生气水”沉淀物为紫色。他把“生气水”注射到大白鼠身上,几十分钟后,大白鼠就死了。由此可见,生气对健康的危害非同一般。

2.2001年的一项重要研究叫做“修女研究”,探讨早年正面情绪与我们整体寿命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员找了180名修女,(修女是很好的研究对象,因为他们生活在比较规律的环境里)。心理学家研究这180名修女在20几岁时所写的日记,一一找出里头所透露出来的正面情绪的线索。

他们把修女分成两组:一组正面情绪比较多,以及另一组正面情绪比较少。然后比较年轻时的正面情绪以及60年后的死亡率,这时还活着的修女们大约是80到90岁。研究人员发现,正面情绪比较少的那组修女,只有10人还活着;但是正面情绪比较多的那组修女,还活着的人高达25人!当比较全部180名修女时,正面情绪比较多的修女比一组平均多活10岁!

◎现代科学研究说明情绪与生理疾病与心理疾病的关系

1.与生理疾病举例;

事实证明,现有50%~80%的疾病与精神因素有关。国外有学者统计,因情绪不好(本文来自:www.dXF5.com 东 星资 源 网:心理与养生)而致病者占74%~76%;美国某医院对就诊病人统计,发现65%的病人的疾病与社会逆境有关。当任何恶劣情绪的刺激超过一定限度时,就有可能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紊乱,主要是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皮质和垂体前叶激素分泌增加,胰岛素分泌减少,从而引起体内神经对所支配的器官的调节障碍,出现一系列的机体变化和功能失调及代谢的改变,包括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植物神经系统和其他方面异常现象的发生。

如:

情绪与心血管疾病。情绪持续紧张和精神过度疲劳是高血压病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在日常生活中,常有些人由于暴怒、恐惧、紧张或过于激动而引起心血管病,甚至导致死亡。有学者观察到医务人员一句不慎的话,甚至他们的表情和动作都可以造成病人的血压波动。我国有医学工作者曾对323例高血压病人研究发现,发病前不良的个性情绪在高血压的病因中占74.5%。

如果处于长期而反复的过度紧张,或者在强烈的情绪激动状态下,则容易发展为高血压病。例如,消防队员较易罹患高血压病。医学院学生中,毕业班高血压患病率是低年级学生的3倍。

尤其要提出的是,消化系统对情绪的反应也相当敏感。据研究统计,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因情绪不良而致病者占70%~80%。诸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胃痛、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结肠过敏、腹痛腹泻等。动物因受焦虑、恐惧、不安、紧张情绪的持续影响,几乎都患了胃溃疡。可见不良情绪对胃肠疾病的发生有很大的作用。

举例:

有害的情绪---可怜的小羊。

历史上有个著名的医师叫阿维林纳,他对动物的生存环境做过一个试验。他把两只小羊同样喂养,其中一只放在离狼笼子不远的地方,由于经常恐惧,这只小羊逐渐消瘦,身体衰弱,不久即死了;而另一只小羊因为放在比较安静的地方,没有狼的恐吓,而健

康地生存下来了。(摘自:《不高兴了你怨谁》,徐瑞海著,作家出版社,2003年9月版)

在呼吸方面,精神因素亦有影响,当受到较大的打击,心理失去平衡时,可引起胸闷、气急、心率改变、面色苍白、头额冒汗、哮喘等。当换气过度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成分降低,则可出现手指发麻、肌肉颤抖、头晕,甚至昏厥。

对于内分泌系统来说,强烈的刺激可导致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等病。升学、出国、晋级、提职等,可导致情绪波动,而工作、学习过度劳累引起精神持续紧张,与发病更有密切关系,农村的“甲亢”病人就较少。

引起癌症的原因尽管很多,但近年来大量科学实验证实,不良的心理一社会刺激因素是一种强烈的促癌剂。

2.与心理疾病关系。 情绪持续障碍指的是情绪反应强度和持续时间方面的障碍。情绪障碍可以分为情绪持续障碍、情绪发生障碍、情绪协调障碍等。

情绪持续障碍有以下一些形式:

情绪高涨:患者情绪活动增强,愉快、幸福等情绪经常占优势,表情喜悦开朗,语言行动增多,喜欢与人交谈,对人爱说什么就说什么,别人讨厌也不在乎。

情绪低落:患者心境忧郁低沉,悲观失望,不愿与人交往,语言行动减少。不管是喜事或患者平常喜欢的事,只能使患者悲哀。如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境障碍,可由各种原因引起,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且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临床症状典型的表现包括三个维度活动的降低: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另外一些患者会以躯体症状表现出为主。

情绪淡漠:患者对周围环境的变化缺乏情绪反应,对人对事冷淡,满不关心。面部表情经常处于无情绪状态。对意外事情不惊,受到捉弄不怒。

焦虑:患者表现紧张不安,惶惶不可终日,常常有着大祸临头的不幸心境。患者常常伴有心悸出汗、手足发冷等植物神经反应。比如快考试了,如果觉得自己没复习好,就会紧张担心,这就是焦虑。这时,通常会抓紧时间复习应考,积极去做能减轻焦虑的事情。这种焦虑是一种保护性反应,也称为生理性焦虑。当焦虑的严重程度和客观事件或处境明显不符,或者持续时间过长时,就变成了病理性焦虑,称为焦虑症状,符合相关诊断标准的话,就会诊断为焦虑症(也称为焦虑障碍)。

情绪发生障碍主要表现为情绪的发生过程失调,一般持续时间比较短。情绪发生障碍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情绪不稳:情绪易波动,喜怒无常,患者自己难以控制。

情绪易激惹:对很小的刺激引起强烈的情绪反应,通常表现为激动、愤怒,因此出现毁物伤人的行为。

情绪脆弱:患者极易伤感,对很小的事情也易感动或哭泣。虽然患者有时自己感到对那样的小事情不必大动感情,但自己却控制不住自己。

情绪协调障碍表现为环境刺激与情绪体验不相符合,或内心体验与外部表情相矛盾。 情绪倒错:情绪活动与一般人不一样,对喜事产生悲哀情绪,对不幸的事则高兴。 表情倒错,表现为表情与情绪的内心体验相矛盾,如内心很高兴,但表情上却痛哭流涕。

矛盾情绪,对同一事情同时产生相反的或两种不同的情绪,如患者对同一个人又爱又憎,对同一件事又喜欢又讨厌。

介绍一下心理咨询的有关知识。

篇三:睡眠与养生

>一、睡眠的规则

战国时名医文挚对齐威王说:“我的养生之道把睡眠放在头等位置,人和动物只有睡眠才生长,睡眠帮助脾胃消化食物,所以,睡眠是养生的第一大补,人一个晚上不睡觉,其损失一百天也难以恢复。”

晚21点到凌晨5点为有效睡眠时间。人是动物,和植物同属于生物,白天(凌晨5点到晚上21点)活动产生能量,晚上(21点到凌晨5点)开始进行细胞分裂,把能量转化为新生的细胞,是人体细胞休养生息、推陈出新的时间,也是人随着地球旋转到背向太阳的一面。阴主静,是人睡眠的良辰,此时休息,才会有良好的身体和精神状态。这和睡觉多的婴儿长得胖、长得快,而爱闹觉的孩子发育不良是一样的道理。

睡觉是养生的一大功能,养就是用大量的健康细胞去取代腐败的细胞,如一夜睡不着就换不了新细胞。如果说白天消亡一百万个细胞,一晚上只补回来五十万个细胞,这时你的身体就会出现亏空,时间

长了,人就糠了,像糠萝卜似的。为什么世上有百岁老人呢?因为他们每晚都在21点钟准时睡觉。

植物吸收阳光的能量,夜里生长,所以夜晚在农村的庄稼地里可听到拔节的声音。人类和植物同属于生物,细胞分裂的时间段大致相同,错过夜里睡觉的良辰,细胞的新生远赶不上消亡,人就会过早的衰老或患病,人要顺其自然,就应跟着太阳走,即天醒我醒,天睡我睡。人在太阳面前小如微尘,“与太阳对着干”是愚蠢的选择,迟早会被太阳巨大的引力催垮。这是客观真理。

现实生活中,不少人有入睡难,睡眠质量不高的毛病。睡眠不好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如肝火过盛,睡觉警觉;胃火过剩,睡觉不安;肝阴不足,睡觉劳累。

二、睡眠与疾病

现代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给人们的身体

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形成“四大病”:水果病、冰箱病、电视电脑病、熬夜病。肝脏有一特点:卧则回血,坐立向外供血。

子时(23:00—1:00),其实23点就是新的一天的开始,并不是0点开始的,这是我们犯的误识。肝胆相表里,互为一家,23点胆经开了,如若不睡,大伤胆气,由于脏腑皆取决于胆也,胆气一虚,全身脏腑功能下降,代谢力、免疫力纷纷下降,人体

机能大大降低,胆气支持中枢神经,胆气受伤易患各种精神疾病,比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强迫症、躁动症等。子时胆要更换胆汁,胆经渐旺人如不卧,胆汁更替不利,过浓而结晶成石,久之即得胆结石,如果把胆给摘了,一摘就胆怯了,全身的免疫力下降了50%以上,所以不能摘,要用它本系统的巨大潜能把它化掉。

丑时肝经最旺,丑时(1:00—3:00)不眠,肝无法解除掉有毒之物,产生新鲜血液,因藏血不利,面呈青色,久之易患各类肝病,现在有些人肝不太好,特别在欧洲平均4个人就有一个大三阳或是小三阳,大都是因为违反自然规律过了子时不睡觉造成的。甲肝比较好治,乙肝就很难治。乙肝病毒携带者,是由于晚上经常不睡觉,人太虚弱了,也就是说秩序太乱了,病毒已经到了细胞里了。也就是说乙肝的病毒已经到了细胞里面,但是现在它还没有能力造成肝炎,当人身体处于最薄弱的时候就形成肝炎,乙型肝炎就意味着将来40%——60%的肝硬化。聪明的人是应该了解天、地、人之间的关系,不聪明的人就是应该被淘汰的人。

肝主疏泄,过子时不睡,可引起肝疏泄不利,肝气郁结,可见易怒,头痛头晕,眼红,眼痛,耳鸣,耳聋,胸肋胀痛,女性月经不调,便秘,也可引起肝气升发不足,人会目倦神疲,腰膝酸软,晕眩,失眠,惊悸,精神恍惚,重则会晕倒在大街上,不省人事。

肝有藏血、调节血液的功能,过子时不睡,会造成肝血不足,还会引起吐血、流鼻血、皮下出血、牙龈出血、眼底出血、耳出血等出血证状。

肝开窍于目,过子时不睡,易引起肝虚,则出现视力模糊、老花、夜盲、畏光、迎风流泪,等症状,还会形成青光眼、白内障、眼底动脉硬化、视网膜病变等眼疾。

标签:养生 心理 心理养生ppt 心理养生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