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大学生 > 心理 > 正文

心理学在中国

时间:2017-04-0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心理学的第一故乡在中国

心理学的第一故乡在中国

我们都知道,一般而言都认为现代心理学产生于西方,并发展成熟。然而,许多西方著名的心理学家,在其理论和体系的形成中,竟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深刻影响,心理学家布雷德等人都有一种想法,那就是其实心理学的第一个故乡在中国。卡尔·荣格和其分析心理学便是一个例证。荣格及其分析心理学,对于我们国内的心理学和人文科学都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是,荣格心理学本身,却与中国文化有着内在的联系,也就是说,荣格正是在充分吸收了中国文化的基础上,才完善与发展了其分析心理学的思想体系。

荣格充分肯定了中国古代文化理论体系,尤其注重中国古代的心理学。在他看来,中国古代心理学早在上周时期便形成了雏形----《易经》,荣格认为在《易经》中包容着中国文化的精神和心灵。尽管《易经》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但是它从却不曾被淘汰,这充分说明了其积淀的精华之气是如此深厚。

众所周知,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易经》素有“众经之首”和“大道之源”的称誉。然而细看其中,便能看到《易经》之中蕴含的古人最初的朴素心理学思想,例如《易经*系辞》中有“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吉凶与民同患”的描述,基中涉及到了“心”,意为“洗涤去除心中杂念,即使隐退遁迹到秘密处,也能深刻洞察体悟民心”,反映着《易经》心理学的深刻意蕴,即为政者时时刻刻都应该体察民情,以民为本,与人民同吉凶、共患难。这也就从一个侧面说明古代研究心理学是要关心民生疾苦。《易经*系辞下》中还有说“能说诸心,能研诸虑”,即能概括诉说所有人的心理特点,能提供研究所有人的疑惑。再如,“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我们知道,“卦与象”是《易经》的精髓,“意”与“情”都由“心”构成,这也属于心理学的基本范畴。汉字“心”的心理学意义,它可以“在心身、心理和心灵三种不同的层次上,不同的心理学的意义:但以‘心’为整体,却又包容着一种整体性的心理学思想体系。”

而说到中西方心理学,也就不得不提到中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了。

一方面,中国历代的思想家也有过不少涉及心理问题的论述。这些论述散见于“经”、“史”、“子”、“集”等典籍之中。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的几个主要范畴和重要特色体现在人贵论、形神论、天人论、性习论、知行论、情二端论和主客论等思想理论之中。

从商周时期起,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在漫长的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演变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时间和对象都跨度很大,因为从先秦时期一直到鸦片战争前,这段时期可以说是中华民族人格和心理形成由幼稚到成熟的最重要的一个章节;另外,古代的心理学思想是在中国土生土长,生根发芽的,而又因中国在此期间并没有被外来文化所侵略而受到外域心理学思想的影响,因此其符合中国人的传统伦理观念,哲学思想和思维习惯,能真正反映中国人心理发生、发展及变化的规律;此外,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中所蕴藏的许多理论观点,几乎都是历朝历代的大文豪,大思想家,大历史学家在不断深入研究中国人心理与行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这些理论观点大都从不同程度、不同侧面反映出中国人的心理发展变化规律,这些思想观点只需后人加以提炼,并加入现代心理学观念,就很容易形成一门独特的心理学理论体系,而这对我们了解

今天中国人的心理规律也是很有启发意义的。再者,由于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尽管其中有些内容反映了全球人类文化的共性,但多数内容应该都是与西方心理学思想有区别的,故而这些理论也就最能反映出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因素对中国人心理与行为的影响;也就是说,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自成体系,有自己的范畴、理论和概念等,故而通过挖掘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最易发现中西方人心理的差异所在,从而也有助于心理学者通过中西方心理对比而对心理学有所开拓创新,这样,也就能提高理论观点的科学性。因此,“当代中国心理学研究者在研究中国人的心理时,若能从挖掘与整理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入手,则是从纵贯的历史观点来研究当代中国人心理的最好手段,并且能综观各历史阶段内中国人心理的形成与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历史间的具体关系”。在此基础上再从事中国人的心理发展规律的研究,就会使研究成果既有广度,又有深度,或许还能揭示出中国人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线索进而推测其大致走势。

而另一方面,西方心理学的早期发展其实一直都侧重的是一种生理心理学,如实验心理学的创立者冯特的代表作,便是《生理心理学大纲》。其后来的发展是以意识和行为为研究的主题,尽管仍然把人的生理学作为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基础。而之后的如弗洛伊德。荣格分析心理学,以及人本主义第三势力心理学之后的第四势力心理学等,却明确地要以人的心灵或灵性作为心理学研究与发展的主题。而作为这后来的发展,近现代的心理学家,他们却是要在中国文化中吸取他们所需要的营养与支持。即使是作为认知心理学代表的学者如茄德纳,以及以其情感智力理论而闻名的学者高尔曼等,也都直言不讳中国文化心理学对他们的影响,尤其是“心”的心理学的意义与价值。因此,正如西方学者所言,“《易经》中包含着中国文化的精神和心灵;几千年中国伟大智者的共同倾注,历久而弥新,仍然对理解它的人,展现着无穷的意义”。而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心理学的第一故乡在中国’这一值得思考的观点。

篇二:中国文化心理学

1、“中国文化心理学”不是指中国的文化心理学,而是指中国文化里的心理学,即中国文化里所蕴含的心理学;广义的中国文化指中国人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

2、评判方法:专家评判法、特色比较法、历史考察法

3、证明中国文化里有心理学: (1)内容相似论证法(简便易行) 弱点:它只能从中国文化里找出与西方心理学思想类似的心理学思想,而不能找出与西方心理学思想不同的、体现中国文化自身特色的心理学思想,因内容相似论证从方法论上属于一种求同研究。所谓求同研究,指在研究中国文化心理学时,以现代心理学的概念与体系为参照,找出中国文化里与外国的心理学思想类似的心理学思想。

求同研究的优点是较易做,并且在全球化大背景下,求同研究易让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研究者找到“对话”的语境或桥梁,从而使得不同研究者在研究同一主题时,尽管研究的角度可以不同,但可以彼此相互”对话“,而不是各自”独白“,这既有助于来自不同文化圈的心理学研究者彼此认识到各自研究的独特文化价值,也有助于文化心理学的健康成长。

(2)基本问题论证法(最佳) 这就为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里所蕴藏的、具有自身特色的心理学思想留下了生存空间,也使在中国文化心理学的研究中贯彻求异研究原则称为可能。

4、社会化:是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适应并吸收社会的文化,称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5、“做人”,实指一个生物性个体(自然人)通过自身的努力而转变成一个社会性个体(社会人),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6、社会化中中国文化有三种观点:一是习性论;二是慎染说;三是童心失说 (1)习性论突出了个体心理社会化的“结果”,即“性与习成”

(2)“染不可不慎”:慎染说,指谨慎对待环境的教化对个体品行的影响的一种

观点。“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3)“然童心胡然而邃失也”:童心失说,一个人只有保持童心,才能做一个真人;反之,一个人一旦失去童心,就变成假人,说假话,做假事。 7、中国人的社会化理论 (1)它所持的是多因素论。(遗传、环境、教育和主体性) (2)重视环境在个体社会化中所起的巨大作用。

(3)推崇“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的道理。

(4)突出了双主体的作用。(充分认识到不同环境对人的人格影响不一样)

8、自我,又叫自我意识,指个人对自己身心状况、人—我关系的认识,情感以及由此产生的意向。包含三种成分:自我认知,它指对自己各种身心状况、人—我关系的认知;自我情感,它指伴随自我认知而产生的情感体验。自我意向,它指伴随自我认知、自我情感而产生的各种思想倾向和行为倾向。 9、“我”的称谓:

(1)从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显示出中国文化强调做人要有“共生”取向)

(2)重素质尤其是品质:寡人、不才

(3)推崇自谦乃至自贬:小可、奴才、老朽、在下

中国文化为了彰显社会我的的地位与价值,不惜忽略乃至压抑个体我的地位与价值;西方文化则相反,为了凸显个体我的地位与价值,很少花力气去讲社会我的地位与价值。

10、中国人自我表现的特点 (1)重礼节,“油多不坏菜,礼多人不怪”;重视长幼尊卑之序,提倡在适当的“场合”做适当的“行为”——“场依存性” (2)怕“出格” 指一个人在自我表现时,惧怕与多数人不一样

的心态。“人怕出名猪怕壮”、“枪打出头鸟”

(3)好兜圈子:

~1习惯用带有模糊或弹性空间的词语来与人交流。“一语双关”、“锣鼓听音,听话听声”、“这是我同学”

~2喜用间接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虽然,但是”

~3习惯用复数代词来称自己与他人。不用“我、你、他”,多用“我们、你们” (4)喜含蓄

~1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与人交往里。 ~2表达心情如喜悦之情的方式中。“笑不露齿”、“会心一笑”

~3体现在审美观念和所创造的艺术品里。中国建筑一般都用照墙、照壁或者假山之类的装饰物,室内有屏风。 (5)表里不一。“不坐、不坐” (6)内外有别。“圈子心理”指一个人在与他人交往时,有意无意地产生一种划圈子的心理习惯。

11、“真和”指真正意义上的和谐人际关系。一是交往双方都从心底彼此尊重并接受对方合情合理的个性特征,并相互鼓励对方发展自己的健全人格;二是做到“心和”,即交往双方都要从心底彼此友爱,从心底彼此理解对方合乎道义和法律的所作所为,在此基础上再通过民主协商对话、互融互让或适度竞争等方式来寻求一种协调一致的关系。“管仲和鲍叔”

12、“伪和”指虚假的和谐人际关系。 (1)“面和心不和”:交往双方表面关系和谐,但心中彼此怨恨对方,或一方对另一方心存不满甚至怨恨。

(2)以“同”代“和”:以自我为中心,抹杀其他人的个性,从而谋求一种无差别的一致性人际关系。

产生原因:一、交往双方或一方没有真正理解“和”与“同”的本质差异,误将“同”视作“和”;二、在特定场合或特定群体内部(军队),有时“同人心”往往能产生巨大力量,“二人同心 其利断金”;三、管理者出于方便管理的需要,往往喜欢以“同”代“和”;四、受中国传统“群体优先”思维方式的深刻影响。当群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矛盾时,一些人自愿或被迫放弃自己的个性。

产生严重后果:它抹杀了弱势群体的鲜活个性,使得一个群体内部由于缺乏不同的声音而显得单调,也使民主、协商、对话等沟通方式失去了生存的空间,从而极易滋生专制的管理方式。同时,容易让被抹杀了个性的弱势群体在心里产生积怨,进而于无形中削弱本群体的凝聚力,甚至给本群体的生存与发展留下无穷后患。

13、尚“和”心态的表征:

(1)和为贵:“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企盼和事老

(3)畏争:畏惧与人发生争论或争议的心理。“将相不和,国有大祸” (4)随大流:个体按照大多数人的做法来行动。“树大招风”、“枪打出头鸟” (5)迁就:一个人为了不失和,尽管心中不同意他人意见或做法,表面仍对他人曲意求全。“得饶人处且饶人” (6)迎合:指一种猜度别人的心意而投其所好的心理或行为。

14、实现真正和谐人际关系的策略 (一)人格修养:努力通过个人的心性修养,尽量使自己向“君子人格”的方向发展。

(二)诚待人:在待人态度上要遵循真诚待人的原则

(三)行中庸:妥善处理好一切人际关系

1、向人提要求应遵循心理换位的原则 2、对待诺言应遵循诚实守信的原则 3、对待对方过错应遵循委婉劝说的原则

4、与人意见不一致时应遵循宽容谦让的原则

(四)求诸己:与人发生矛盾后应遵循调和沟通的原则

15、“来而不往非礼也”之所以是“人情”,正在于这种人际互动方式合乎情理;“匿怨而友其人”之所以是“世故”,在于这种人际互动方式违背了情理。 16、从心理学的角度界定“人情”的内含

广义的人情,本是泛指生活在同一地区的人们通过约定俗成的方式所共同认可的一套待人处事的、合乎情理的行为规范或法则,而不是指别的东西;狭义的

人情,指一个人对待熟人的一套合乎情理的处世法则。 17、在中国,人与人之间的典型关系大体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直系亲属关系;第二类是熟人关系;第三类是陌生人关系。 (1)以至爱法则对待自己的直系亲属

“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 (2)以人情法则对待自己的熟人

(3)以“当场算清”和“依情景与心情而定交往方式”的法则对与自己素不相识的陌生人 18、恰当的消除人情压力的做法

(1)君子之交淡如水 (2)对事不对人

(3)区隔的策略(指将人情法则的使用限定于某些特定的范围之内。坚持原则:公平处理自己只拥有支配权的资源,对于自己拥有所有权的资源则可以用人情法则予以处理。) (4)保持适当的距离 (5)亲兄弟,明算账

19、m=f(Anm*Aa):Anm的全名是“non-moral achievement”,意指“非伦理道德性成就”;“Aa”的全名是“acceptance by appraising”,意指“经评价后产生的社会认可度”或“经评价后产生的社会接受度”

20、l=f(|Am|*Aa):“Am”的全名为“moral achievement”,意指“伦理道德性成就”,也就是一个人的德行;“||”指绝对值;“Aa”的全名为“acceptance by appraising”,意指“经评价后产生的社会认可度”或“经评价后产生的社会接受度” 21、“孝”的表征

(一)孝心:一是孝敬之心;另一是顺从之心。

1、“爱亲敬长之心”:孝敬之心 2、“无违”:顺从之心 (二)孝行

1、“顾父母之养”:奉养父母

2、“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不做祸及父母的事情

3、“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生儿育女 4、“扬名于后世”:建功立业

5、“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珍惜生命

6、“三年之丧”:善待仙逝的长辈 22、为什么中国人注重孝道? (一)农业经济的影响

五千多年以来,中国一直都是以农业经济为主,以农立国。用文化生态学的眼光看,以农业为重心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势必以家族为主要的行动单位,因此,对家族的保护、延续、和谐与团结就必然倍加重视,结果,就使中国人形成了凡是以家为重的家族主义的思想和做法。

(二)家国一体的社会结构

漫长的中国古代社会是一种宗法社会。宗法社会以家族为本位,个人几乎没有什么权利可言,一家之人皆听命与家长。宗法社会尊重家长,故教人为孝;进而,宗法社会的国家组织、政治生活,也如同一个大家族,尊皇帝,故教人为忠。于是,忠孝成为宗法社会、封建社会的主要道德规范。

(三)孝道文化的深刻影响

作为一种文化设计,孝道的形成与变迁主要受两大因素影响,一是自古以来经由人们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而逐渐演化而来;二是收到历史上有心之人基于济世的或政治的目的所提出的思想理论或意识形态的影响。 23、孝的功能

1、维持长幼之序:道德功能

2、成为众德的根本与载体:道德功能 3、以孝导忠:政治功能 24、忌讳心理 (一)忌讳“死”

1、忌讳“死”的几种心理表现形式:第一,忌讳与“死”读音相近的数字。“4、14”“死、要死”;第二,讳言与“死”含义相近的字或词。“门前不栽桑,屋后不种柳”,因“桑”与“丧”谐音,“柳”与“溜”谐音,合而言之,有人死财散之义;第三,在一些普通民众心中,“好死不如赖活着”之类的谚语深入人心;

第四,中国人某些其他忌讳心理,“翻”鱼,翻船;

2、讳言“死”心态产生的文化背景:儒家思想从现实主义出发,其人生观是积极的,他们不以死后的彼岸世界为归宿,而以治理好人的现实生活为目标,重生不重死,道家对生死的问题看法都比较潇洒自如,这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变化,没有必要太在乎。

(二)讳言“性”:万恶淫为首 (三)讳言“心病”(第一印象,此人思想道德有问题) 25、盲信心理 (一)盲信“天”

在中国传统社会里,人们对高深莫测的“天”不仅充满了好奇,而且更是顶礼膜拜。“天命”、“天子”、“天意” (二)盲信“命”

与“天”字紧密相连的是“命”字,事实上,无论在中国传统的经书里或是中国人的口语中,“天命”二字常常联系在一起。“万事皆天命,半点不由人”、“命该如此,命中注定” (三)盲信“报”

“报应”指人的行为所必然获得的凶吉应验。“完事到头终有报”

(四)盲信“缘”:“有缘千里来相会”、“一见钟情” 26、崇拜心理

(一)鬼神崇拜:生病不看医生,请法师或巫师做法事;发生水灾,得罪龙王爷

(二)数字崇拜:“道生一、三皇三思后行、五音五色、六六顺、七律七绝、八阵八方、九重天九州”

(三)图腾崇拜:对“龙”的崇拜 (四)颜色崇拜:黄色,黄袍、皇冠 27、选择良好的学习策略

(1)修学务早策略:主张早期教育与学习的策略。

(2)循序渐进策略:要有系统有步骤的进行的策略。

(3)自求自得策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策略。

(4)熟读精思策略:强调记忆与思维紧密结合的策略。

(5)触类旁通策略:学习的迁移策略。 (6)博约结合策略:学习中广博与专精

相结合的策略。

(7)反复练习策略:熟练程度是影响学习效率的重要条件。 (8)“猛火”与“微火”相结合策略:“猛火”高强度学习,“微火”低强度学习。

篇三:国内心理学核心期刊

我国心理学学术期刊简介

1 心理学报

《心理学报》(Acta Psychologica Sinica),双月刊,中国心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主要发表我国心理学家最新、最高水平的心理学科技论文。现任主编为陈永明研究员,曹日昌、潘菽、徐联仓、匡培梓、林仲贤曾任该刊主编。《心理学报》1956年创刊,1966年因"文革"而停刊,1979年复刊,至2000年共出版32卷122期。从2001年起改为双月刊。1989年以前,《心理学报》由中国心理学会主办;1989年以后由中国心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共同主办;1995年以后,香港中文大学心理系成为《心理学报》的协办单位。《心理学报》是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心理学报》是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CSTPCD);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南京大学社会科学数据库研究开发中心“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源期刊;被北京地区高校期刊工作研究会和北京大学图书馆选录为心理学类核心期刊,编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纵览》(2004年版)。 作为反映我国心理学研究水平的主要窗口,《心理学报》不仅在中国心理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在国际上也有一定影响。该刊的文章摘要被美国心理学会主办的《心理学文摘》(Psychological Abstracts)和心理科学数据库(PsycINFO Database)所收录。《心理学报》的读者对象为从事心理学、工程、生物学、医学、教育学及哲学的科技工作者、大专院校师生及其他有关人员。

《心理学报》刊号:ISSN 0439-755X,CN 11-1911/B。国内邮发代号82-12,国外发行代号Q147。 通讯地址:北京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学报》编辑部

心理科学

《心理科学》(Psychological Science),双月刊,中国心理学会主办,华东师范大(本文来自:WwW.dXf5.coM 东星 资源网:心理学在中国)学承办,香港大学心理学系协办的综合性心理学学术期刊。该刊是国务院学位办审定的核心期刊。

《心理科学》全面反映心理学各个分支的成果,论文涉及心理学各个领域,反映国内外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理论建设和实验研究的同时,加强对应用研究的重视,特别是心理学教学的研究。为适应心理学发展的需要,在保证论文质量的前提下,特设专栏刊登一定数量的中、短篇论文,形成该刊的特色之一。《心理科学》被国内多家权威检索机构收录,并收入于美国心理学会主办的《心理学文摘》( Psychological Abstracts)和心理科学数据库(PsycINFO Database),在心理学界和相关学界享有声誉。

主要版块栏目:研究报告与论文、综述、研究方法、应用心理、教学研究、短篇论文和学术动态与问题讨论等专栏。

3 心理科学进展

《心理科学进展》(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原名《心理学动态》,2002年改为现名,季刊,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办,主要发表能够反映国内外心理学各领域研究新进展、新动向、新成果的理论性和综述性论文。1983年创刊。现任主编为杨玉芳研究员,徐联仓、匡培梓、张侃曾任该刊主编。至2000年,《心理科学进展》共出版62期。该刊是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认定的《中国

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该刊还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选录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被南京大学社会科学数据库研究开发中心选录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统计源期刊。

4 心理发展与教育

《心理发展与教育》(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季刊,国家教育部主管,北京师范大学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承办。是国内唯一的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专业学术刊物,主要发表儿童青少年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领域的高质量研究报告与论文。下设5个栏目:认知与社会性发展、教与学心理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理论探讨与进展、研究方法与工具。 刊物简介:儿童心理学方面的学术性刊物。主要为儿童教育工作者提供相关专业的理论文章及实验报告,介绍国内外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最新进展及最新研究成果。内容包括儿童心理与社会性发展,儿童心理与行为问题,家庭、学校与儿童发展,研究方法与测量工具,特殊儿童心理,心理健康等。

《心理发展与教育》创刊于1985年,已故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朱智贤教授曾任该刊主编,现任主编为林崇德教授。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是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认定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还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选录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被南京大学社会科学数据库研究开发中心选录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统计源期刊。

5 应用心理学

《应用心理学》(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季刊,浙江省心理学会和浙江大学主办。主要刊登心理学应用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论文、评述、研究报告和学术动态。特别欢迎认知心理、管理心理、工程心理、教育心理、社会心理、心理测量、医学心理、心理卫生和咨询、体育运动心理、文艺心理、司法心理及心理学在其他领域的运用等方面的文章。

6 心理学探新

《心理学探新》(Exploration of Psychology),季刊。1981年创刊。江西师范大学、中国心理学会"理论和史"及"学校教育心理学"两个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南京师范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共同协办。被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选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1998)来源期刊。该刊着力发表心理学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方法研究的探索性文章。主要内容为:心理学理论和史研究、认知心理学研究、发展和教育心理研究、心理测量和心理学研究方法、应用心理研究、心理学教学改革。主要面向专业心理学工作者和广大业余心理学爱好者。

7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英文刊名:Chinese Mental Health Journal,国际刊号:ISSN 1000-6729,国内刊号:CN 11-1873/R。创刊于1987年2月,初为双月刊,2002年起改为月刊。主管单位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单位为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挂靠单位为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1991年起被纳入R74神经病学和精神

病学类学术核心期刊。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涉及学科包括精神病学与精神卫生学、健康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是跨学科的学术期刊,全面反映我国心理卫生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学术水平。年发行量在10万册左右。不仅拥有国内相关领域的大量作者,权威的专家评审队伍,还有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香港地区的作者和特约编辑。

该刊多年以来被美国心理学文摘(Psychological Abstract, PA),美国精神卫生文摘(Mental Health Abstract, MHA),美国ULRICH国际期刊,及英国皇家图书馆收录。在国内被收入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disc),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CMCC),和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在全国期刊评比中,该刊连续4年获奖,1998,1999,2000,2001年均获得中国科协专项资助,属择优支持的基础性和高科技学术期刊。

8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1993年创刊,季刊,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主办,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承办,香港大学心理系协办。该刊属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和《中国生物科学引文数据库》的来源期刊,美国心理学会主办的(Psychological Abstracts)和(PsycINFO Database)定期收录本刊发表论文的英文摘要,曾被中国科协评为优秀科技期刊。《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主要发表应用心理学的论文及相关的基础和理论研究成果,内容包括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与教育测量、神经心理、健康心理、病人心理和儿少学习和行为问题等。主要面向的读者为临床心理学工作者、心理学工作者、医务人员、儿童保健、教育、司法鉴定、学校卫生、人事管理、人才开发以及其它特殊职业(体育、航空、军事)工作人员。《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刊号为ISSN 1005-3611, CN 43-1214/R,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邮发代号 42-122,国外发行代号 4619-QR。

9 心理与行为研究

《心理与行为研究》(Studies of Psychology and Behavior),2003年创刊,季刊,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中心主办。现任主编为沈德立教授。《心理与行为研究》主要发表认知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生理与医学心理、心理学史与基本理论、心理测量与研究方法、管理心理等心理学研究的论文。主要面向心理学教学科研工作者、教育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和医学工作者等。

除了以上介绍的8种期刊外,我国的心理学学术期刊还有《健康心理学杂志》、《四川心理科学》。我国还有台湾出版的《中华心理学刊》(Chinese Journal of Psychology)、香港出版的《华人心理学报》(Journal of Psychology in Chinese Society)。

标签:中国 心理学 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 中国心理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