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大学生 > 心理 > 正文

群体与群体心理

时间:2017-04-13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群体心理与管理

第七章 群体心理与行为

本章主要内容

1. 群体的概念与分类

2. 群体的结构与规模

3. 群体规范、群体压力与群体冲突

4. 群体的凝聚力

5. 群体沟通

群体是社会分工与协作的产物,是人类最普遍的社会现象。人的大多数行为都以某种方式与群体行为相联系。群体可以满足人们的归属需要、人际关系的需要和地位的需要,也使单个人无法完成的工作得以完成。群体是社会的构成单位,也是组织的基本构成单位,它对群体的成员、其它群体乃至整个组织都有极大的影响。因此,加强对组织中群体的研究,是管理心理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第一节 群体概述

群体并不是单纯的人群集合体。候车室的乘客、商场的顾客、影剧院的观众、节日广场上的游人等萍水相逢、偶然聚在一起的人,虽然在时间、空间甚至在目标上有某些共同点,但他们之间在心理上没有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因而不能称为群体。群体作为一个特定概念,有其独有的内容和特征。群体不是若干个体的相加,而是使个体有机地组织起来,形成一种新的力量,以完成个人无法完成的任务。

一、群体的概念与分类

(一)群体的概念

群体是具有一定结构和共同目标的,在心理上相互影响、行为上相互作用的人群集合体。著名心理学家霍曼斯(G.G.Homans)认为,任何一个群体中,都存在着相互联系的三个组成要素:活动、相互作用和情感。并提出群体应该具有以下特征:

1. 群体具有共同的目标,并由群体成员通力合作来达成这个目标。这是构成和维持群体存在的基本条件。

2. 群体一般都有自己的规范、规则和领导人,每个群体成员应该遵守这些规范和规则。群体的规范和规则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因群体成员的去留而改变。

3. 群体成员在心理上相互依存,彼此都能意识到对方的存在,也能意识到自己与其他人之间的关系。有心理上的联系和接触,这是群体区别于一般人群的特点之一。

4. 群体成员间在行为上互动,即彼此的所作所为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人们之间有信息、思想、感情的交流。

(二)群体的分类

群体的种类很多,可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1. 依据群体是否实际存在,可以把群体分为假设群体和实际群体。所谓假设群体,是指实际上并不存在,只是为了研究和分析需要而划分出来的群体。例如,为了调查了解全国各类人员年平均工资收入情况,可对工人、农民、教师等进行抽样调查,这些被调查的工人、农民、教师等人群就是假设群体。它是我们调查研究、了解情况的有效手段。实际群体是指实际存在的群体,这类群体的成员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内发生直接或间接的接触和联系,彼此之间发生实际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2. 依据群体规模的大小分为大型群体和小型群体。凡是群体成员有直接的、个人间面对面的接触和联系的群体属于小型群体;而人数众多,成员间不能直接联系、接触、认识、交往,仅能以间接的方式,如通过群体的共同目标,通过各层组织机构等联系在一起的群体属于大型群体。管理心理学研究的重点是小型群体,小型群体中心理因素的作用相对来讲要大于大型群体。在大型群体中,由于其成员间的联系是间接的,所以社会因素比心理因素有更大作用。

3. 依据构成群体的原则和方式不同,可以把群体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两种。正式群体是由官方组织正式设立的一种组织形式。正式群体是为了组织的特定任务,达到特殊目的而设立的。正式群体中有组织任命或选举的领导人,有严密的组织结构,每个成员有明确的分工,承担规定的职责和义务。工厂里的车间、科室和学校里的教研室、学生班集体以及各单位的党团支部、工会小组等都是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不是经过官方组织正式设立的,它没有明确的目的和任务,是在工作和生活中自然形成的无形的组织。在许多正式群体中都存在着各种形式的非正式群体,它们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正式群体的目标实现和心理氛围等产生重要影响。

4. 依据群体在人心目中的形象不同,可以把群体分为一般群体和参照群体(reference group)。参照群体亦称榜样群体,是个体自觉接受其规范准则并以此来指导自己行为的群体。应当指出,个体所参加的群体不一定是个人心目中的参照群体。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一个人参加了某个群体,却把另一个群体作为自己的参照群体。另外,参照群体也可能是想象中的群体,它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参照群体不等同于先进群体,只有一个人把先进群体的行为规范与自己的行为相对照,并按其标准行事,先进群体才会成为参照群体。研究参照群体很重要,先进群体能不能发挥榜样的作用,关键在于他们能不能成为人们的参照群体,也就是使人们用他们的规范和准则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否则榜样树立的再多,也不会起什么作用。

二、群体的结构与规模

(一)群体的结构

群体的结构是指群体成员的组成成分及这些成分的有机组合。群体成员的结构可根据不同纬度进行划分,如年龄结构、能力结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性格结构以及观点、信念的结构等。群体结构对于群体成员的工作效率有很大影响。群体成员搭配不当,会使群体涣散,经常发生冲突,降低工作效率。

群体结构根据其成员在群体组成成分的接近性程度可分为同质结构和异质结构。同质结构指群体成员在能力、性格、年龄、知识等方面都比较接近。研究表明,在以下三种条件下,同质群体可以达到最高的生产率:(1)当工作比较单纯,而又不需要许多种类的资源来完成工作时,同质群体有较高效率;(2)当完成某一件工作需要大量合作时,同质群体往往有效。因为,在这样的群体中冲突和竞争较少;(3)如果一个群体在工作时需要连锁反应,那么群体的同质性对群体完成任务较有帮助。

异质结构指群体成员在上述各个方面有很大差别。以下三种情景中异质群体会有较高的生产率:

(1)异质群体适合于完成复杂的工作,因为在该群体中有各种能力和各种见解的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样有利于复杂问题的解决;(2)当在较短时间就做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有可能产生不利后果(过于仓促,考虑不周全,不成熟)时,异质群体就有优点,异质群体往往需要从多个角度,不同侧面,通过较长时间争议,最后才能统一思想,做出决策。而同质群体,则会由于意见一致,工作进行的较快而对短时间内所做出的决策论证不足。比如,法庭审判中异质的陪审团要有较长的时间才能做出决定,这样有利于对案件的证据作更加深入的分析;(3)凡需要有创造力的地方,由不同类型的成员组成的群体较为有利,不同的见解有助于提高这个群体的创造力。

管理者应当懂得,为完成某一任务或达到某一目的从事组织工作时,必须注意寻求你所组成的工作群体中,对于这种工作可能会有的那种最适当的同质成员与异质成员对比的平衡。也就是说,

如果群体成员过于参差不齐,他们彼此之间就难以和谐地相互作用,因而抑制了生产率的提高;与此相反,如果群体成员过于整齐划一,很快达到一致,听不到不同意见,或有意见也不说,这样群体的智慧就很难充分发挥。总之,管理人员要注意研究工作群体成员的素质结构及其作用。

(二)群体的规模

群体规模的研究涉及到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确定群体人数的上限和下限。一般认为小群体的下限应为2人或3人,但大多数主张不能少于3 人,因为2人往往只能构成个人间的纯感情关系,如果发生争执,没有第三者仲裁,矛盾很难解决,不能体现群体的特征。对于上限的人数则存在不同看法,如多数人认为7人最佳,但也有人主张20、30甚至40人的,总之,群体的规模不能太大,因为规模太大,使群体成员间彼此不能见面、接触和了解,心理上没有相互联系和影响,行动上没有相互作用,也就没有对某一群体的归属感,因此也就失去了群体的质的特征。二是群体成员数是奇数还是偶数。主张群体应为奇数的人认为当群体成员发生意见分歧时,奇数群体可以采取投票表决的方式使问题迅速得到解决;主张偶数群体的人则认为有时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因而只有在深入讨论的基础上使问题得到解决,才能更好地发挥群体的力量。

现在管理界普遍认为,群体规模最终应根据生产任务的特征而确定。它的确定应遵循以下原则:

1.群体规模的下限保证能按时、定量地完成生产任务。

2.群体规模的上限应保证不会因规模过大而造成生产效率的下降。

3.必须努力寻求使其生产效率达到最佳水平的适度的群体规模。

目前,在我国企业中,对于生产班组的规模还缺乏有科学根据的成员定额标准。生产班组的规模应根据生产任务、工程的区别、机械化程度、工人的熟练水平等确定。群体规模对群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群体内的相互作用

群体内成员的数目必然会影响到群体成员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交流。一般来说群体成员超过8人时,群体中的每位成员就很难同时和其他各个成员进行相互交往并做出反映。因此,由5人至7人组成的小组,往往有利于深入考虑某些特殊的需要决策的问题。

2.工作满意度

工作群体的规模与工作满意度呈负相关,也就是说工作群体的规模越大,员工的满意度越低。这可能是由于工作规模的加大,使得个人受到关注以及与他人交流的机会减少,个人的归属感、群体对个人的吸引力降低等因素使得员工的满意度不高。

3.生产效率

工作规模与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受生产任务性质的影响。工作任务可以有两种性质:一种是“相加性”工作,整个工作任务的总效果是由从事该工作的个体的工作相加得到的。例如,生产某种零件,1个人生产10件,那么10个人就是100件。第二种是联结性工作,在完成一项任务时,每个成员必须共同合作,例如组装一辆汽车。在第一类工作中,人越多工作成效越大。在第二类工作中,人过多工作效率反而会下降。

4.缺勤或旷工

国外对蓝领工人的研究表明:工作群体规模与缺勤或旷工成正相关。工作群体规模越大,缺勤率越高。而在白领管理人员的研究中没有发现二者之间有关系。

5.离职

国外研究表明:工作群体规模与离职率成正比。这也就是说工作群体规模越大,人们离职的可能性越大。这主要是由于群体规模的加大,削弱了群体对个体的吸引力和归属感而造成的。

三、非正式群体

所谓非正式群体,是指那些相对于正式群体而言的群体,非正式群体不是由组织正式组建,而是自然或自发形成的,由于情趣一致或爱好相仿,利益接近或观点相同,以及彼此需要等原因把人

们联结在一起,并且依靠心理、情感的力量来维持的群体。非正式群体在组织和正式群体中的作用也是客观存在的,其作用有好有坏。研究非正式群体的目的,在于把其视为一种可开发的人力资源,加以正确引导,发挥其积极作用,抑制消极作用,避免其破坏作用,这对于工作群体的行为合理化及提高绩效,具有重要意义。

(一)非正式群体的特征

非正式群体一般具有如下特征:

1. 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和维持是以某种共同利益为基础、以感情为纽带的;

2.正式群体有自己的领袖人物,他是一群人中最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人物。非正式群体往往是围绕某个领袖人物形成起来的;

3.非正式群体有自己的行为规范和一套不成文的规章制度,对群体成员有一种无形的约束力。这种力量往往迫使群体成员“一致对外”,具有强烈的自卫性和排他性;

4.非正式群体中的成员间信息传递灵敏,沟通渠道畅通无阻;

5.非正式群体存在于正式组织或群体之中,它和正式组织或群体同时并存,一般不起主导作用。

(二)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原因

非正式群体是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自然形成的一种人群集合体。其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种:

1.共同的价值观念和共同的利益与风险。个体在交往中,如果价值观一致,会使双方的心理距离迅速缩短;如果价值观不一致,心理距离便越拉越长。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企业中的员工虽然都有各自的利益,但往往部分员工的利益会趋于一致。这些利益一致的员工容易形成非正式群体。

2.共同的兴趣爱好。人有各种兴趣爱好。正当的兴趣爱好,有助于陶冶情操,丰富业余生活,增长知识,促进身心平衡,提高休息质量。兴趣爱好的一致,会促进一些员工经常聚在一起,形成非正式群体。

3.共同的经济与社会背景。这里的背景主要是指以往的学历、当前的处境、出身、家庭、年龄、性别、职业、生活地域等等,特别是当前的处境尤为明显。一般而言,背景相似的人相互之间的共同语言较多,相互沟通比较容易,较容易形成非正式群体。

4.时间与空间上的接近。时间和空间上的接近会使个体之间有更多的接触和交往的机会,从而加深彼此之间的了解,较容易形成非正式群体。

(三)非正式群体的分类

1.按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原因划分

(1)利益型。因其成员利益上的一致而形成,凝聚力最强,作用明显,是否是非正式群体也容易判定。

(2)信仰型。因其成员共同的信仰和观点而形成,凝聚力较强,但由于是思想上的结合,除与信仰、观点有关问题外,群体作用并不十分明显。

(3)目的型。因其成员要达到一定的目的而形成,这种目的的动机可能各不相同,一旦达到目的,群体也就可能解体。

(4)“需要互补”型。因其成员在某些方面,譬如品质、性格有相似、相近之处,“同类相求”,或虽不相同,但能互补。这样的非正式群体比较松散。

(5)“压力组合”型。因外驱力或压力作用而形成,如果外力消失或改变,群体本身也就可能发生变化。

(6)“家族亲朋”型。因其成员有家庭亲朋关系而形成,凝聚力强,内部相互帮助和对外自卫的作用明显。

(7)“娱乐”型。因兴趣爱好相同而形成,凝聚力不是很强,群体作用也不明显。

2.按非正式群体的作用性质划分

(1)积极型。对组织目标、正式群体的建设及成员成长起积极作用,如技术人员自发形成的攻

关小组、技术能手小组等。

(2)消极型。对于组织目标、正式群体的建设及成员的成长,有着消极的影响,如有的非正式群体经常聚在一起发牢骚之类。

(3)中间型。对于组织及正式群体,都没有明显的积极作用或消极作用,如业余诗词协会、篮球队等。

(4)破坏型。对组织目标和任务及正式群体的建设有明显的破坏、干扰作用,如有些非正式群体鼓励成员怠工、破坏工具、赌博、打架等等。

这里需要指出:第一,非正式群体的群体作用性质不是固定不变的,可以发生转化。比如,起积极作用的非正式群体,如果引导不利,或对其采取不正确的态度,可能使其作用发生转化;起消极作用的非正式群体,经过适当的工作,也可能转为起积极作用的非正式群体。第二,非正式群体的作用往往不是绝对地积极或绝对地消极,比如,有些非正式群体的作用对组织是不利的,但可能对正式群体却有一定积极作用。

(四)非正式群体的作用

心理学研究表明,群体有两项基本功能,即工作性功能和维持性功能。任何组织都有自己的工作目标和特定任务,要实现目标、完成任务,必须通过群体动员,组织其成员积极努力工作,这种组织生产工作,并取得成果的活动,称为群体的工作性功能。对于非正式群体来说,它的工作性功能不是很强,但它在满足个人心理需要的维持性功能方面,却有独特的作用。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和需要结构,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有社会的,也有心理的。有些需要可以通过工作性的活动得以满足,例如,通过工作取得成绩,获得报酬,可以满足人的某些物质需要、成就需要以及自我表现的需要等。但是人的有些需要,如社会交往、尊重、亲和等需要,则是通过群体内人际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交流得以满足的。这种需要的满足可以维持群体的存在和正常运转。群体满足人们的合理需要、协调人际关系、维持自身团结和健康发展的活动,称为群体的维持性功能。

群体的维持性功能是通过满足人的心理性和社会性需要得以实现的。研究证明,群体可以满足个人的下列需要:

1.安全需要。求得安全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一个人参加并属于某一群体时,就能避免孤独恐惧感,从而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

2.合群的需要。广交朋友,建立友谊,获得他人对自己的支持、帮助,这是人的社会交往的需要。谁都需要朋友和友谊。在群体中可以保持与他人之间的联系,获得择友的机会,满足人的社会交往的需要。

3.尊重的需要。自尊是每个人都有的基本心理需要。谁都希望别人尊重自己、承认自己,并在群体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包括职务上的地位和心理上的地位。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赞许,可以满足人尊重的需要。

4.增强自信心。在群体中,对某些问题可以通过讨论,充分交换意见,得出一致的结论,使个人不明确、拿不准的看法获得支持或订正,从而增强个人的自信心。

5.增强力量感。群体可作为个人的后盾和一种可依靠的力量,使其成员不会感到孤单,并增加力量感。

6.自我确认的需要。个人参加并属于某一群体,不但使个人体味到自己是社会的一分子,而且能认识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

7.其它需要。如遇到困难时得到帮助,苦恼时得到安慰,失败时得到鼓励等等。

以上这些非正式群体的作用是正式群体无法代替的。因此,管理者应正确对待非正式群体,使它们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篇二:读《乌合之众》,浅论群体心理

浅论群体心理——读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群体是我们人类生存的一种必然状态和存在形式,群体活动在社会生活中是不可避免的,而群体行为也是影响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从勒庞的《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出发,认知有关群体心理方面的知识,了解个人是如何淹没在群体之中以及群体心理特征主要有哪些表现,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关注群体的状态。

一、群体心理的定义

聚集在一起的一群人并不会因为聚集就变成乌合之众(所谓“乌合之众”,是指聚合在一起丧失自觉的个性、受集体精神支配的人群)。比如传统节日的聚会、交易商品的集市,又比如协作劳动的集体;也不是所有的集会都使人丧失个性而成为乌合之众,一次物理学家参与的科学会议,他们是以独立的个人参加的群体,讲演者陈述自己的观点不是表演自己或蛊惑人相信任何意义上的绝对真理,而是要使听众思考他提出的问题;课堂也是一样,老师以讲解引发学生思考;法庭与会议和课堂群体虽不同,但法律的尊严、律师以逻辑而进行的推理、法官对法庭秩序的维持保证了法庭中群体基本在理性状态。

那是什么使人群成为了乌合之众呢?勒庞用群体心理来进行解释。群体心理是指个体集聚成群体后的心理状态,突出表现为群体中个体的明显从众心理,勒庞称之为“群体精神统一的心理学规律”。在这个状态下,有意识的人格消失殆尽,无意识人格得势,“他不再是他自己,他变成了一个不再受自己意志支配的玩偶”。但又是什么造就了群体心理呢?

二、群体心理的产生

群体心理是个体在集聚而成为群体时形成的一种心理状态,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结果,它的形成是受群体基本特征的影响的。

从平常的含义上说,“群体”一词是指聚集在一起的个人,无论他们属于什么民族、职业或性别,也不管是什么事情让他们走到了一起。但从心里学的角度看,“群体”一词却有着完全不同的重要含义。在某些既定的条件下,并且只有在这些条件下,一群人会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它非常不同于组成这一群体的个人所具有的特点。

1、群体力量意识。勒庞说:“孤立的个人很清楚,在孤身一人时,他不能焚烧官殿或洗劫商店,即使受到这样做的诱惑,他也很容易抵制这种诱惑。但是在成为群体的一员时,他就会意识到人数赋予他的力量,这足以让他生出杀人抢劫的念头,并且会立刻屈从于这种诱惑。出乎意料的障碍会被狂暴地摧毁。人类的机体的确能够产生大量狂热的激情,因此可以说,愿望受阻的群体所形成的正常状态,也就是这种激奋状态。”作为一个群体,即使只从人数上考虑,也能让个人感受到一种势不可挡的力量。个人基于群体的庇护,原始的欲望得到极大程度的宣泄,所谓法不责众,个人会很容易的放弃道德意识,社会赋予的责任感与羞耻感也就不复存在。自然而然的,群体也就成为了个人的一种生存方式,而自愿被淹没于群体之中。

2、传染现象的普遍存在。勒庞认为“在群体中,每种感情和行动都有传染性,其程度足以使个人随时准备为集体利益牺牲他的个人利益。这是一种与他的天性极为对立的倾向,如果不是成为群体的一员,他很少具备这样的能力。”群体中,个体不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组成群体的相互关联的个体,群体的传染性能在短时间内使群体感情迅速达到一致,思想意识的倾向会立刻成为既定事实。

正是由于传染,使群体之中的个体不可避免的产生从众心理。

3、易于接受暗示。大体上说,群体心理中的个人处于一种催眠状态中,他不再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他就像受到催眠的人一样,一些能力遭到了破坏,同时另一些能力却有可能得到极大的强化。在某种暗示的影响下,他会因为难以抗拒的冲动而采取某种行动。群体中的这种冲动,比被催眠者的冲动更难以抗拒,这是因为暗示对群体中的所有个人有着同样的作用,相互影响使其力量大增。在群体中,具备强大的个性、足以抵制那种暗示的个人寥寥无几,因此根本无法逆流而动。一旦进人群体,个体就无法抗拒群体的暗示从而导致个体的普遍从众。

三、群体心理的特征

正是“群体统一规律”,群体行为发生时表现出一种普遍无意识的基本心理状态。勒庞在其书中对此有着精辟的论述“群众等同于无意识集体。因为无意识,所以力量强大”。这种“无意识”是指群体的冲动和急躁、缺乏理性、低劣的推理能力、少有深思熟虑而混沌懵懂。在群众聚集、情感亢奋的特定事件中,个人的思想感情一定会弱化甚至泯灭,会不自觉地加入到集体意识中去。即使平时独处冷静清醒的佼佼者,一旦汇入群体,个人都会被感性所支配,被群体所裹挟,意识趋于群众的平均水平。

1、群体心理的冲动、易变和急躁。根据让群体产生兴奋的原因,它们所服从的各种冲动可以是豪爽的或者残忍的、勇猛的或者懦弱的,但是这种冲动总是极为强烈,因此个人利益,甚至保存生命的利益,也难以支配它们。刺激群体的因素多种多样,群体总是屈从于这些刺激,因此它也极为多变。这解释了我们为什么会看到,它可以在转眼之间就从最血腥的狂热变成最极端的宽宏大量和英雄主义。群体很容易做出刽子手的举动,同样也很容易慷慨就义。正是群体,为每一种信仰的胜利而不惜血流成河。

2、群体心理的易受暗示和轻信。群体心理通常总是处在一种期待注意的状态中,因此很容易受人暗示。最初的提示,通过相互传染的过程,会很快进入群体中。所有人的头脑群体感情的一致倾向会立刻变成一个既

群体与群体心理

成事实。群体总是漫游在无意识的领地,会随时听命于一切暗示,表现出对理性的影响无动于衷的生物所特有的激情,它们失去了一切批判能力,除了极端轻信外再无别的可能。

3、群体心理的夸张与单纯。群体心理所表现出来的的感情不管是好还是坏,其突出的特点就是极为简单而夸张。在这方面,就像许多其他方面一样,群体中的个人类似于原始人,因为他不能做出细致的区分,他把事情视为一个整体,看不到它们的中间过渡状态。群体情绪的夸张也受到另一个事实的强化,即不管什么感情,一旦它表现出来,通过暗示和传染过程而非常迅速传播,它所明确赞扬的目标就会力量大增。群体心理的简单和夸张所造成的后果就是,它全然不知怀疑和不确定性为何物。

4、群体心理的偏执、专横和保守。群体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提供给他们的各种意见、想法和信念,他们或者全盘接受,或者一概拒绝,将其视为绝对真理或绝对谬误。用暗示的办法加以诱导而不是做出合理解释的信念,历来都是如此。对何为真理何为谬误不容怀疑,另一方面,又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强大,群体便给自己的理想和偏执赋予了专横的性质。个人可以接受矛盾,进行讨论,群体是绝对不会这样做的。在公众集会上,演说者哪怕做出最轻微的反驳,立刻就会招来怒吼和叫骂。

5、群体心理中的道德。群体可以杀人放火,无恶不作,但是也能表现出极高的献身、牺牲和不计名利的举动,即孤立的个人根本做不到的崇高行为。群体

虽然经常放纵自己的本能,他们也不时树立起崇高道德行为的典范。如果不计名利、顺从和绝对献身于真正的或虚幻的理想,都可算作美德,那就可以说,群体经常具备这种美德。

四、总结

群体一旦接受暗示把某种东西作为真理,其专横不仅表现在群体自身行为的野蛮专断和智力低下,而且表现在压抑一切个体的智能和天才。群体生存作为个体存在的一种方式,它的价值在于人类自古以来本能的选择,是任何现代化的生活状态都不可替代的。这些决定了我们必须了解群体,了解群体心理状态,也决定了我们不可以忽视群体的存在,不可以放弃对群体的关注和管理。

篇三:大学生群体心理分析

课程论文

——大学生群体心理特征分析

【摘要】 大学生是中国青年中的优秀群体,近几年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受到各方面的重视。他们正处于逐步走向成熟,但又没真正成熟的阶段。他们在许多方面较青少年更为成熟,但是又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对大学生群体心理特征进行阐述,希望能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所帮助。

关键词: 大学生群体心理特征

大学生的心理现象是多种多样的。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得到迅速发展,大学生的数量也在逐步增多。在校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由于其生活环境、活动的主要目标和特点,其年龄以及所处的社会地位的特殊性。大学生群体有自己的心理特征。 大学生群体心理特征分析

一、情绪波动大,对情绪的控制能力有待提高

大学生活与中学完全不同,校园活动更为丰富,大学生也开始逐步接触社会。 大学生的情绪控制能力与他们对周围环境和对个人的认识的发展有密切关联。 如果受到内心需要和外界环境影响的强烈刺激,他们的情绪又容易产生较大波动而表现出两极性,既可能在短时间内从高度的振奋变得十分消沉,又可能从冷突然转为狂热,乃至造成消极的后果。这种情况常使一些大学生陷入理智与情感的 矛盾和冲突之中,从而感到十分苦恼。

大一新生基本上刚进校,对学校的认识还处于比较模糊和较为谨慎的阶段,情绪波动的原因多为远离家乡独自求学的孤独和对新生活的不适应。这个阶段他们为了尽快适应环境,加上刚入校进行各种入校教育,加强了他们的组织性和纪律性,会对周围的人群和自己不满的事情有意忍让,不会轻易让自己的情绪暴露出来,因此他们对自我情绪的认识和控制处于较高的水平。

而大二大三的大学生情绪波动尤为明显,自我怀疑的频率显著提高。经过了大一的适应和对学校环境的认识不断深入,这个时候各种问题开始暴露出来,在处理诸如人际关系冲突或者其他类似问题的时候遇到的情况更为复杂,再加上他们对自身要求较大一有显著提高,因此情绪波动较为明显,挫败感、自我怀疑是最常见的问题,达不到自己的预期标准常常让大二大三学生无比困扰。

处于大四阶段的学生,经过了大学四年的洗礼,他们的社会化程度相比较而言可能更高,对社会的认识和自我的认识也相对较为深入,对自我情绪的认识和掌控水平较高也是可以理解的。由此可见大学生对自我情绪的认识和掌控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还会表现不同阶段的特点。

二、自我认知进一步发展成熟

自我认知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如果一个人不能正确的认识自我,低估自己就会产生自卑,丧失信心,相反,如果一个人过高地估计自己,也会骄傲自大、盲目乐观。因此,恰当地认识自我,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是自我调节和人格完

善的重要前提。

目前大学生对自身的认识总体比较清楚,同时对自身的评价也较为积极和正面。大学生对社会性自我的认知状况较为良好。社会性自我指的是一个体对自己在社会生活中所担任的各种角色的认识和评价,同时包括对社会规范、社会道德、个人的责任和义务等方面的认识和评价,它是自我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大学生作为受到良好教育的人群,对各种社会规范、个人的责任和义务都能够较好的认识和遵从。

大学生自我意识增强,但还不能很好的给自己定位。他们迫切要求深入了解自己和发展自己。十分重视维护自己的名誉,更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理解。有少数人难以充分了解和正确认识自己,不能坦然承认自己和欣然接受自己,欣赏 自己,常又缺乏自信而妄自菲薄。他们一旦遇到自己无力解决的困难或遭遇到某种挫折时,容易产生对现实不满的过激行为或强烈的自卑感,自暴自弃。甚至导致行为失控和做出不理智的事情来。

三、抽象思维迅速发展但主观片面性较强

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大学生的抽象思维获得了迅速发展,并逐渐在思维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他们不再听从老师和家长所灌输的思想,而是遵循逻辑的规律,自己试图对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尝试全面地看问题,独立地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有所增强。

抽象思维能力有所提高固然是好事,但大学生群体对信息的接收快、但略带盲从,对于媒体上纷繁复杂的信息缺乏准确的判别力,如大学生常常在社交网络上盲从转发不真实消息。“虚假信息转发500次可定罪”也对大学生的盲从敲响警钟。

大学生的社会阅历不够丰富,他们常常把问题看得过于简单而陷入主观,片面和“想当然”的境地。大学阶段他们的思维能力发展尚处初级阶段,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和辩证性都需要进一步提高。

四、心理承受能力较弱,意志薄弱

大学生群体遭遇的问题主要有:学业压力、人生规划、人际关系,恋爱、家庭关系、经济问题等。由于能力和经验的不足,大学生中的相当一部分人面对问题心里承受能力较差,情绪受到严重影响,不知所措。一些从小父母娇生惯养、过度溺爱的大学生身上,一旦遇到不如意的事,则表现得蛮横无礼、不讲道理,或者做出一些违反社会规范的反常举动。而一些性格内向的大学生,由于不善于与人交往,面对挫折则会感到抑郁。

由于意志不够坚定,部分大学生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常常需要借助老师、家长即朋友的帮助。向他人求助本没有错,但不能因此产生长期依赖性, 这对于日后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增强心理素质和意志力是大学生群体所不能忽 略的。

五、强烈的独立意识和批判精神

大学生追求独立的成人意识,在学习和生活中往往表现出矛盾的两方面。一方面,独立意识增强使他们表现出顽强、刚毅、坚忍不拔、办事有主见、有头脑、不愿随波逐流、有一定的自控能力。这对学习、生活和成长无疑是大有好处的;另一方面,独立意识的增强(准确地说是被扭曲的独立意识)可能使他们过分相信自己的能力,妄自尊大,不善于接受不同观点和意见,以“成人”自居,不乐意接受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批评教育,甚至产生反感,表现出情绪上的对抗。一旦这种缺乏基础的、盲目的自信受到挫折或其“独立性”受到挑战时,就易于感到沮丧、自卑,或对人、对事采取不负责任的态度,或退缩到依赖他人的状态。

六、强烈的参与意识

大学生的参与意识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积极参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二是指大学生个体积极参与校园内的各项活动。

大学生参与社会事务的领域是十分广泛的。“希望工程”的捐款里有他们的

真挚爱心;捍卫祖国主权和尊严的活动中有他们刚毅的面容;他们为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热情讴歌;他们为成为一名青年志愿者为社区服务感到自豪??积极的参与意识来自当代大学生日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这都标志着大学生心理的社会性的发展和成熟。

大学生的参与意识,更多地表现在参加校园内的各项学习、社会工作、文化体育活动中,如果说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事务是责任感和使命感所驱使,那么参与校园内的各项活动则多是成长动机和表现欲所驱使。绝大多数的在校大学生都希望能够担任一些社会工作或参加各种社团活动,是因为他们认识到从事一些社会工作、参加社团活动,能学到更多的专业之外的东西,锻炼和提高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扩大知识面,使身心得到更全面的发展。同时,通过参与各项活动来表现自己的才能,获得他人的赞许,以满足个人归属、 尊重、自我实现等方面的心理需要。

七、强烈的情感和交友需要

人是社会性动物,人与社会的联系实际上是通过一系列的人际交往活动来实现的。一般人都会有和他人交往和建立某种关系的倾向。当代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环境的变化自我意识有了新的发展,他们十分渴望获得真挚的友谊,进行更多的情感交流。所谓友谊就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建立发展起来的真挚情感,它反映着人际关系的状态。大学生一般都远离家乡父母,过着集体生活,与其他同学处在平等位置,失去了以前那种对父母的“血缘上的”、“无条件的”依赖。因此,人际交往活动,在交往过程中获得友谊,是适应新的生活环境的需要,是从“依赖于人”的人发展成“独立”的人的需要。事实上,在大学期间,能否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友谊是宝贵的。

渴望友谊和情感交流是大学生心理的一个重要特点。但是,也有不少大学生却不同程度地表现出“自我封闭”的倾向,时常出现“孤独寂寞”、“没有朋友”的情绪体验。产生这种情况的较为普遍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没有真正理解什么是友谊,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没有真正走出早期人际交往中形成的“依

标签:群体 心理 群体心理效应 群体心理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