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大学生 > 学习 > 正文

人民日报学习

时间:2017-05-1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人民日报五论四个全面学习资料

人民日报五论 “四个全面”学习资料

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

—— 一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

2015年02月25日 08:07:21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评论员

再没有什么使命,比引领一个民族走向复兴更光荣;再没有什么事业,比团结十几亿人民共圆梦想更崇高。

这是一个崭新的起点。2012年11月,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人民接续奋斗的基础上,继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谋划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续写这无上的光荣。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中思接千载,追寻中国梦。深圳莲花山,邓小平铜像前再展宏图,激荡改革潮。纪念“八二宪法”颁行,重申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塑造法治魂。力行八项规定,以上率下言出必果,坚守生命线??履新第一个月,起笔落墨之际,前进航标已然确立。两年多来,从党的十八大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全面深化改革”,再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要求“全面依法治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宣示“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清晰展现。

历史,从来都是在直面问题中展开其波澜壮阔的画卷。经济总量领先下的人均落后,先富起来之后的共富挑战,资源环境约束下的转变压力,创新能力与发展需求脱节,国内外安全风险叠加交织,治理现代化目标任重道远??习近平总书记坚持问题导向和科学思维,以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全局视野和战略眼光,坚定中国自信、立足中国实际、总结中国经验、针对中国难题,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这“四个全面”,是从我国发展现实需要中得出来的,是从人民群众

的热切期待中得出来的,是为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立足治国理政全局,抓住改革发展稳定关键,统领中国发展总纲,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方向、重点领域、主攻目标。

第一次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定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第一次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确定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第一次将全面依法治国,论述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姊妹篇”,形成“鸟之两翼、车之双轮”;第一次为全面从严治党标定路径,要求“增强从严治党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实效性”,锻造我们事业更加坚强的领导核心。每一个“全面”,都是一整套结合实际、继往开来、勇于创新、独具特色的系统思想,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光辉。“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方略与时俱进的新创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

马克思说:“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和战略布局,正是中国“发展起来以后”,更加注重发展和治理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必然选择。两年多来,统筹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举措力度空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破局开篇,公平正义成为全面小康的重要着眼点;推进治党治国治军,反腐倡廉纯洁队伍,正风肃纪凝聚人心;运筹内政外交国防,中国梦与亚太梦、世界梦同频共振??短短两年多时间,科学统筹、协调推进重大决策部署,让局面为之而变、气象为之而新、民心为之而振。事实充分证明,“四个全面”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战略抓手。

“既要注重总体谋划,又要注重牵住‘牛鼻子’”。2015年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的阐述,也是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哲学基础的揭示。“四个全面”,既有目标又有举措,既有全局又有重点,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和世界各国的共同追求,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和时代潮流,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

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从严治党是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必然要求。四者不是简单并列关系,而是有机联系、相互贯通的顶层设计。建成小康社会、焕发改革精神、增强法治观念、落实从严治党,“四个全面”的主线,勾绘出的是社会主义中国的未来图景。

很多时候,只有站在历史的峰峦之上,才能更清晰地洞察时代风云,更准确地把握前进方向。90多年来,从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基础;到确定改革开放这一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广阔道路,几代共产党人接力探索的过程,如此艰辛,也如此壮阔。“四个全面”的关键就在于坚持中国道路、增创中国优势。这一战略布局,统一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统一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统一于我们正在进行的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它兼顾中国特色和世界潮流,体现中国与世界的深刻互动,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中国和中国人民阔步走向未来的关键抉择。

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更伟大的征程正在我们面前展开。谋小康之业、扬改革之帆、行法治之道、筑执政之基,这是一场艰苦的奋斗,也是一次豪迈的进军。行走在复兴之路上,中国的昨天,雄关漫道真如铁;中国的今天,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国的明天,直挂云帆济沧海。

让全面小康激荡中国梦

——二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

2015年02月26日 08:13:05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评论员

梦想是最令人心动的旋律,又是最引人奋进的动力。人民的梦想是什么样子?

“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

人民日报学习

、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2012年11月15日,刚刚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用朴实的语言,道出了人民心中的梦想,拨动了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心弦。这个梦想,是人民对民族复兴的美好憧憬,是全面小康的群众表达,是党的十八大描绘的全面小康蓝图的生动呈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的庄重承诺,展现的是我们党执政的宗旨信念和奋斗情怀。“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实现这个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把全面小康放在中国梦的大格局中,把全面小康目标升华成民族复兴的重要里程碑。今天的神州大地上,全面小康与中国梦相互激荡成人民生活的幸福图景,凝聚为全社会的“最大公约数”,在中国梦的交响曲中增添了更优美的旋律,成为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时代主题。

然而,全面小康怎样建成?难点如何破解?这不仅关系全面小康的实现,更关系中国梦的奠基,是推进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必须回答的重大课题。两年多来,习近平总书记足迹遍及甘肃、湖北、湖南、内蒙古、新疆、福建、江苏、云南等

20多个省区市,念兹在兹的是亿万人民的小康生活,奔波谋划的是当代中国的发展大计。总书记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准确把握当代中国实际,精准聚焦全面小康难点,科学回答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诸多重大问题。全面小康,核心就在全面。这个“全面”,体现在覆盖的人群是全面的。它是不分地域的全面小康,是不让一个人掉队的全面小康。踏访河北阜平“看真贫”,给独龙族乡亲们回信希望“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延安座谈“革命老区脱贫致富”,从就任总书记之初到羊年春节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不能丢了农村这一头”“决不能让一个苏区老区掉队”??这一系列论断,充分体现了把13亿多人全部带入全面小康的坚定决心。

这个“全面”,也体现在涉及的领域是全面的。我们要建成的全面小康,是“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的全面小康,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的全面小康,是“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的全面小康,是“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全面小康,是“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全面小康,是“以改革创新精神开拓国防和军队建设新局面”“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坚强力量支撑”的全面小康??方方面面,着眼的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民主权利如何保障?贫困洼地如何弭平?三农难点如何攻克?文化挑战如何应对?生态瓶颈如何突破?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就是补齐发展短板的过程,就是提升小康水平线的过程。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根本上说是发展问题。在发展进入新阶段、经济进入新常态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论述,抓住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瞄准的是经济、社会和人的素质的全面提升。发展是当今世界潮流,发展是当今中国主题。无论是“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篇二:人民日报评论员7篇文章学习心得体会

党内生活新常态学习心得体会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党内政治生活是党组织教育管理党员和党员进行党性锻炼的主要平台,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的党内政治生活新要求,同时也表明了党中央在全党严肃认真开展党内政治生活,将成为从严治党新常态的决心。

10月8日,局党委针对组织学习《人民日报》在头版如需刊发的七篇评论员文章活动在系统内进行了统一部署,并下发了组织学习、开展“党内生活新常态”充分思考和大讨论、撰写学习心得体会的专项通知,按照通知精神要求,我原原本本、原汁原味的研读了七篇文章,文章分别从“新、严、实、廉、清、敢、党”7个方面论述了党内生活新常态的全部内容,社论从不同的角度切入,直面我们近年来党内生活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富有成效的开展,使广大党员干部在思想上、行动上补了课、充了电,在为民务实清廉和提升为民服务理念方面得到了进一步提升。“通过践行群众路线,思想受到了洗礼,灵魂受到了触动”,这是很多党员干部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的感慨最多的话语。在查摆问题、开展批评环节,很多同志的对照检查材料数易其稿,自我剖析触及痛处;真诚的互相批评指正并开诚布公的提出合理化建议,为民务实清廉专题民主生活会充满辣味,与会人员脸红心跳揭短亮丑,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让党员干部经历了一次规模之大、要求之高的党内政治生活锻炼,本着“团结

---批评---团结”的目的相互批评帮助,发扬了批评和自我批评优良传统,探索出新形势下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有效途径。

有什么样的党内政治生活,就有什么样的党员和党风,严格党内政治生活,严肃政治纪律,领导干部是关键。上行下效,源清流洁,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直接关系到党内生活的质量,具有重要示范和导向作用。我个人认为,领导干部要坚持以上率下,做好表率和引领作用的发挥,要带头贯彻并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带头强化监督约束,带头遵守各项纪律,带头发扬民主作风不高人一等,用好一票之权,不搞一人专断,积极营造健康民主、风清气正的党内生活浓厚氛围。小平同志指出:对党内制度“要当作法律一样坚决执行”。不论是历史经验,还是教育实践活动,都表明:党的建设的成效来自从严要求、从严管理,党内存在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失之于宽、失之于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严肃党内生活,不是我党目前的权宜之计,而是党的建设治本之策。对于党内生活新常态,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扎实做到适应它、契合它、维护它,做好了这些,才像评论员指出的:才是一种站在更大视野里的思考。因此,严格党内政治生活,要突出一个“严”字,制度要严、纪律要严、执行要严、检查落实要严,对各种违法违纪现象必须做到毫不留情、决不手软,依照法律法规严肃惩处,实行“零”容忍,真正使严格的党内生活成为解决党内自身问题的重要途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3月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展开以来,党内政治生活得到明显加强。以前存在

的党组织软弱涣散、政治性淡薄、原则性缺失、战斗性减弱的现象通过自查自纠和问题整改,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强和转变。一度盛行的好人主义得到了有效遏制,民主生活会流于形式、批评和自我批评开展不起来、缺乏辣味,通过群众路线教育得到了整改,过去的“你好我好大家都好”一团和气及变相表扬、相互吹捧变成了真刀真枪的批评帮助指正,民主生活会久违的“麻辣味”又回来了,起到了红红脸、淌淌汗的效果,使长时间以来的务虚的政治生活变成了为民务实的工作作风,通过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风清、气正、心齐、事成的良好氛围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加强。

目前,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基本结束了,但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历史进程永远不会结束,践行群众路线实践活动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永远在路上。每名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更要增强角色意识和政治担当意识,在严格的党内生活中,锻造政治品格、坚定做人准则、激发信念精神,我们的党就一定能够成为领导伟大事业的坚强核心,我们才能更好的构建和谐城乡打造民生城建!

篇三:“一带一路”人民日报学习文章

“一带一路”根本不同于马歇尔计划 ?一带一路?与历史上的马歇尔计划存在本质区别,把?一带一路?类比于马歇尔计划,称之为?中国版马歇尔计划?或?新马歇尔计划?,不仅不科学、有违事实,而且会对?一带一路?的价值认同及实施效果带来消极影响。

首先,设计构想不同。二战结束后,欧洲经济凋敝、百废待兴,迫切需要外界援助。美国提出并实施?欧洲复兴计划?,也称为?马歇尔计划?,帮助西欧国家恢复重建、发展经济,并确立自己的全球经济霸主地位。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的本意是,通过援助欧洲恢复经济,使欧洲成为抗衡苏联的重要力量。这一计划对冷战的激化和两极格局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即?一带一路?,是推动和平发展的大国方略,是一条合作共赢之路。亚洲是当今世界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地区,也是国际战略竞争和博弈的一个焦点。面对周边领土主权争端、大国地缘政治博弈、民族宗教矛盾等问题交织叠加的安全态势,中国坚持?亲、诚、惠、容?的理念,积极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努力走出一条共建、共享、共赢的亚洲安全之路。?一带一路?有助于亚洲及其他地区相关国家通过合作促进共同安全,有效管控分歧和争端,走上和平发展之路。

其次,根本目的不同。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不仅有经济目的,而且有政治目的。美国为向全球扩张、与社会主义阵营抗衡,迫切需要稳定和复兴的西欧盟友,并借拯救欧洲来发展自己。通过附加条件的援助,马歇尔计划也在事实上造成了美国控制西欧和西欧依赖美国的结果。

古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亚、非、欧国家开展经贸往来、文化交流的通道,对东西方文明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中国提出并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就是要弘扬古丝绸之路和平友好、开放包容的精神,探索新形势下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的新模式。特别是推动实现互联互通,为沿线国家加强经贸往来创造物质基础和便利条件,在平等、包容、合作、共赢的基础上续写共同发展的新篇章,最终形成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正如习近平主席所强调的,这种互联互通是基础设施、制度规章、人员交流三位一体,是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大领域齐头并进,是全方位、立体化、网络状的大联通。这与以帮助西欧重建为名、行巩固自身全球霸主地位之实的马歇尔计划有着本质区别。

第三,参与方式及参与国所处地位不同。马歇尔计划是以美国为主导、通过《1948年对外援助法》单方面向欧洲国家投资和输出产能的经济援助计划。这种援助建立在不对等的关系上,附加诸多条件,受援国处于被动接受与附属地位,

不能自主决定经济政策。这一计划还将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排除在外,所谓?欧洲复兴计划?实际上是?西欧复兴计划?。

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战略建立在平等互利基础上,基于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共建发展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谋求互利共赢。?一带一路?涵盖东亚、中亚、南亚、西亚、东南亚和中东欧等国家和地区,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约占全球的63%和29%。?一带一路?提供的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发展平台,坚持合作共赢,追求共同发展,倡导平等对话,尊重道路选择;既欢迎沿线国家自愿平等参与,也欢迎域外国家为本地区发展稳定发挥建设性作用。

(3月18日《人民日报》)

“一带一路” 奏响合作共赢最强音 今春,《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正式公布。自此,备受关注的?一带一路?建设蓝图清晰呈现在世界面前。?一带一路?,合作共赢,唱响沿线国家迈向命运共同体的最强音。

新理念

和平合作 互利共赢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

一年多来的实践证明,?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契合中国、沿线国家和本地区发展需要,符合有关各方共同利益,顺应了地区和全球合作潮流。

放眼全球,世界经济正发生前所未有的复杂深刻变化,各国面临的发展问题依然严峻。?独行快,众行远?,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成为各国人民心声。

共建?一带一路?,致力于亚欧非大陆及附近海洋的互联互通,建立和加强沿线各国互联互通伙伴关系,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互联互通网络,实现沿线各国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续的发展。

共建?一带一路?,将推动沿线各国发展布局的对接与耦合,发掘区域内市场的潜力,促进投资和消费,创造需求和就业,增进沿线各国人民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相逢相知、互信互敬,共享和谐安宁富裕的生活。

?一带一路?,开启了一扇沿线国家和平合作、互利共赢的机遇之窗。

这是一条开放合作之路——

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秉持开放的区域合作精神,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中国的态度一直都是开放的,?一带一路?提出以来,已有来自60多个沿线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回应。亚投行?人气?一路攀升,?朋友圈?扩容消息接连不断。

这是一条和谐包容之路——

从中国丝绸、茶叶、瓷器和四大发明,到西域香料、珠宝、医药、汗血马,古丝路连通的不只是商品贸易,更是东西方两大文明。?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一带一路?倡导文明包容,尊重各国发展道路和模式的选择,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求同存异、兼容并蓄、和平共处、共生共荣。

这是一条市场导向之路——

去年12月,丝路基金正式运行。?不是援助性或者捐助性的资金,而是坚持市场化的原则,投资有效益的项目,实现中长期合理的投资回报,维护好股东的权益。?丝路基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金琦说。?一带一路?坚持市场导向原则,遵循市场规律和国际通行规则,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臵中的决定性作用和各类企业的主体作用,同时发挥好政府作用。

这是一条互利共赢之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