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大学生 > 学习 > 正文

大学生求职渠道

时间:2017-05-1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大学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的主要渠道

(1)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

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是学校的一个职能部门,其主要职责是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政策咨询与就业指导;收集、整理、发布用工单位的就业信息;毕业生基本情况的收集、整理、发布;向用人单位推荐毕业生;编制、上报就业计划;毕业生派遣及遗留问题的处理等。整理和发布就业信息,是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的主要工作。(高校的毕业生就业指导部广,是高校学生毕业就业工作的行政管理部门。学校的毕业生就业指导部门专门从事毕业生就业工作,与用人单位建立了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在长期的工作交往中与各部委和省市的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及用人单位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是用人单位向学校寄送需求情况的信息集中地。)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在与用人学位的多年交住中,与用人学位取得了相互信任,并建立起了良好的、相对稳定的关系。经过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的筛选和分类的用人单位,其可信度高、信息量大。可以说.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是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的主 要渠道。

通过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获得的信息有以下几个特点:

A、针对性强。一般用人单位是在掌握了学校的专业设置、生源情况、教学质量等信息后,才向学校发出需求信息的,这些信息是完全针对该校应届毕业生的。而在人才市场和报刊杂志上获得的需求信息,大多是面向全社会的,往往都要求求职人员具有几年以上的工作经验,不能适用于应届毕业生。

B、可靠性高。为了对广大毕业生负责,在把用人单位发送给学校的需求信息公布给学生之前,学校就业指导部门要先对就业信息进行审核,从而保证了就业信息的可靠性。 一般情况下,毕业生只要符合条件并善于把握好自己话,在学校召开供需见面会时,供需双方面谈合适,马上就能签下协议书。

(2)学校老师

毕业生所在学校工作、任教的教师,比一般人更了解本专业毕业生适合就业的方向和范围,以及近几年来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在与校外的研究所、企业、公司合作开发科研项目或兼职教学、培训活动中,教帅会熟悉这些用人单位的经营状况、工作环境和人才需求情况,他们提供的信息针对性强,更能满足学生对专业发展的要求。因此,毕业生可以通过自己的老师获得有关用人单位的相关信息,从而不断充实自己的信息库,且可以直接通过老师作为推荐人或引荐人,以此增加自己求职成功的系数。用人单位在发布用人信息后,通常希望较多的求职者前来应聘,能够有较大的选择空间。但是,招聘者又往往难以在众多的求职者中挑选出最佳人选,因为他们毕竟对求职者的过去不太熟悉。这时.如果自己的老师稍加推荐,那么被录用的概率就会大幅度增加。据介绍,近年来,高校教师参与社会活动日益增多,经常性地深入企事业单位搞调研、搞课题,为促进经济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河北省鼓励利用院系以及班主任、辅导员、专业导师等的社会人脉资源帮助大学生开拓就业渠道,并不是增加他们额外的任务负担,而是倡导教师们在教学工作之余自愿承担“推荐者”的角色。这样不仅为政府分了忧,还提升了自身威望。此外,教师们也可以把为大学生推荐工作的过程当成一次调查研究,哪些专业学生受欢迎,哪些专业人才过剩,做到心中有数,便于为调整高校 学科设置建言献策。

(3)校友

校友是指那些已经毕业并参加工作的“师兄”、“师姐”们。他们大多在对口的单位工作,对所在单位、行业的情况比较广解。通过他们,毕业生可以寻求去他们单位实习的机会,以获得许多具体、准确的就业信息。校友提供的就业信息,其最大特点是比较接近本校、尤其是本专业的毕业生,对人才市场上的供求状况及其在具体行业中的实际工作、发展状况更了解。尤其是近几年毕业的校友更有着职业倍息的获取、比较、选择、处理的经验和竞争择业的亲身体会,这比一般纯粹的职业信息更有参考、利用价值。由于校友和求职者曾经在同—所学

校学习、生活过,有共同熟悉的师长、近似的专业,他们容易将对母校、老师、校友的情感扩散,常会不遗余力地为“师弟”、“师妹”们提供有用信息和种种帮助,尽可能多地 从自己的社会关系中获取有用的就业信息。

具体的做法是:首先,应该列出社会关系网中能够直接或者间接帮助求职的人的名单。然后,通过打电话、写信、拜访、E-Mail等各种力式,与他们取得联系,确定会晤和电话交谈的目的,尽量争取和对方会面,作好每一次会晤的准备,事先难备好想了解的问题,现场做好笔记。另外,别忘了让对方提供更多的联系人、在联系被推荐者的时候,是否可提及推荐者的名字等等:同时,对帮助过自己的人,一定要表示衷心的感谢,对无意或无法帮助白己的 人,也要礼貌待之。 (4)家长、亲朋好友

对于尚未步人社会的大学生而言,家长和亲友是他们社会关系网的主要构成。而他们也都非常关心自己家庭亲友的就业问题,又来自社会的各个行业、各个阶层,与社会有多种联系,可以从不同渠道带来各种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家长亲友一般比较了解毕业生本人的求职意向,提供的信息也就比较直接、有效、可靠;毕业生一旦接受家长亲友提供的信息,由此进入就业岗位的可能性也比较大。毕业生的家长和亲朋好友在不同的岗位上工作,他们十分了解自己工作的单位,并与各部门有着较广泛的接触。知道本单位哪个部门要进人、待遇如何,其至相关单位的用人需求信息,家长和亲友们都可以直接告知毕业生本人。所以.这也是毕 业生获取就业信息的一个重要渠道。 (6)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与毕业生就业指导部门

全国的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是教育部,且县级以上的教育和人事部门都成立了毕业生就业的管理机构或指导机构。这些部门会定期收集所在地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经过整理,分单位和专业汇编成册,然后通过多种渠道发布出去。这些信息几乎涵盖了当地各行业的需求信息,因此地域性较强:对于有明确的就业地点要求的毕业生来说,这种渠道的就业信息显得尤为 重要。

(7)供需见面会及人才市场

高校单独或联合举办的毕业生供需见面洽谈会,各地市举办的主要面向本地区的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供需见面会及定期举办的人才市场招聘会,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汇集众多用人单位和大量的需求情息,因而时效性很强。对于毕业生来说,高校举办毕业生供需见面会的针对性更强。让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直接见面、洽谈的一种择业活动方式,毕业生将直接面对招聘单位,通过彼此的交流可以获得更为丰富和全面的信息,而且可以当场拍板、签订协议,比较简捷有效,可以大大提高毕业生应聘的成功率,用人单位也可以挑选列自己满意的毕业生.目前,各地的人才市场越来越重视高校毕业生这一极具潜力的市场资源,也纷纷举办毕业生 专场招聘会。部分省市已经建立了毕业生就业固定市场.毕业生可以常去查询。 供需见面会有多种形式,如:

学校举办的供需见面会,一般规模适中,效率较高;

各地有关主管部门每年也要组织几次大型供需见面会,有的还分季节、分专场等,这些供需见面会组织正规、规模大,参加的用人单位多,信息量丰富;

还有社会各级人才市场举办的与大学毕业生有关的招聘会,人才市场在一定的时间向用人单位提供场地,让他们进场招聘所需要的毕业生,组织者向用人单位收取摊位费,向毕业生收取门票费。这类招聘会往往以赢利为目的,规模较大,但参加单位成分较复杂,有时难免鱼目混珠。

毕业生参加供需见面会和招聘会应注意以下几点:

(1)精心准备。毕业生事先应准备好个人简历等有关应聘材料,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把自己的基本情况、学习经历及求职意间表达清楚。在材料中别忘了注明自己的联系方式,使用人单位能及时与你取得联系。除了书面材料的准备,特别要提醒毕业生注意自己的精神和精力准备,在与用人单位洽谈时要表现良好的精神面貌,充满自信,精力充沛,志在必得。 (2)

整体把握。毕业生要及早进入招聘会现场,以充分的时间收集信息,了解行情,整体掌握到会单位的情况。注意不必太早与招聘者交谈,先测览一遍整个会场,对到场的单位情况做了初步的了解以后。再根据自己的求职意向,确定重点应聘单位,按主例顺序进人交谈。 (3)详细询问。毕业生在与用人单位面谈时要仔细地询问招聘单位的详细情况,包括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所有制的形式、招聘的岗位和工作的内容、用工形式、工作的时间、薪金待遇等等,同时注意听一下招聘者向其他求职者介绍的情况是否与你了解的情况一致,倾听其他求职者的议论,或征求别人的意见,待确认用人单位的情况比较适合后,再报名参加面试。 (4)注意形象。毕业生参加招聘会时要适当打扮,"包装"自己。在招聘现场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特别是在与用人单位交谈时要运用必要的礼仪和谈话技巧。面谈时,最好不让家长跟随在身边,以免会给用人单位一种缺乏独立性的印象。

(5)谨防受骗。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人才招聘会行骗的事时有发生,一些毕业生被骗钱财,对其求职就业造成了很大影响,在心灵上也留下不小的阴影。虽然一些骗子的手法往往并不高明,但却屡屡得手,其主要原因是不少毕业生涉世末深,又求职心切,缺乏必要的自我保护意识。

(6)及时联络。离开人才市场后要及时整理在人才市场搜集来的求职信息,并将其中重要的加以标记和摘录,对约定的会见要准时赴约。毕业生在招聘会后不能被动等待。因为用人单位会收到很多简历,可能有所遗漏,及时采用电话联系的方式,一方面表示自已对用人单位的尊重,另一方面传递出自己的诚意,给用人单位以深刻印象。

(9)国际互联网。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用人学位,高等院校和其他一些企事业单位,在互联网上发布了大量的技术、资金和用人信息,与毕业生就业相关的网页也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一些网站以就业政策咨询为主,一些网站以提供就业需求信息为主,还有一些网站为毕业生介绍求职经验.提供就业指导,帮助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分析。通过网络求职是近年来在大学毕业生中比较流行的方式。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将招聘信息与求职信息上网公开,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可以通过网络互相选择、直接交流。网上求职,最大的优势在于即使毕业生身在异地也能获得大量招聘信息及就业机会,它跨越时空界限,突破了人才信息与招聘信息难以沟通的种种限制,打破了单向选择的人才交流传统格局。随着我国就业工作信息化进程的加快,网上搜寻就业信息已成为如今大学毕业生最常用的求职手段之一 互联网收集信息的注意事项

A、有选择地进人适合自己情况的正规、权威的网站。目前,人才招聘类专业网站不下数百个,但相当一部分的招聘网站是"滥竿充数。有效信息量少得可怜,所谓的"最新招聘"常常是一个月前的信息。现在政府教育、人事部门所属的人才机构和高校就业指导机构纷纷上网,为毕业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信息,这些正规网站发布的信息比较可靠,值得毕业生留意。 B、及时下载重要信息。在求职招聘的高峰期,招聘网站上的内容特别多,岗位、条件罗列一大堆。为防遗漏,又节省时间,最好是把网页上的内容先分门别类地下载到自己建立的专用文件夹的各目录中,等下线后再细细"品味"。从网上下来后,要及时整理、处理信息,把网上有用的求职信息及其来源网站记录在笔记本上。有的网站需要登录密码或设有个人信息记录密码,要及时把密码记在本子上。

C、仔细分辨,谨防受骗。参加网上招聘活动,一定要提高警惕,认真辨析。

(10)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

这些传统媒体历来关注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一些用人学位的简介、需求信息、招聘启事等都会在当地主要媒体登出、播报,或在报纸辟出专栏登载招聘信息。—些专门针对毕业生

就业的期刊汇集了就业政策、就业指导和就业需求信息。由于是当地就业主管部门创办的,所以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每年在大学生毕业择业之际,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上都会有大量关于大学生就业的信息,包括就业政策、行业现状、职业前景、人才需求等方面的报道和分析。这些信息从不同侧面和角度反映了当年大学生就业的整体情况,受到招聘机构和求职者们的共同青睬。近年来,随着国家和社会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视,有关大学生就业的专业媒体不断增加。

比如,由国家教育部主管,全国高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高等教育出版社主办的《中国大学生业》,各地的《就业指导报》、《人才市场报》、《劳动信息报》等等;电台、电视台也都辟有专门的栏目,成为毕业生收集就业信息的一种可靠途径。新闻媒介不仅传播速度快,而且涉及面广,信息传播也很及时,是毕业生不可忽视的一条重要的就业信息搜集渠道。

(11)实习、社会实践、社交等活动。

毕业生在实习、社会实践中可以直接与用人单位接触,可以更清楚地了解有关需求情况,让用人单位更多地了解自己。无论是现在“北京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的建立,还是各地纷纷建立的见习机制,都是大学生社会实践重要、可靠的途径。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自我开发职业信息的重要途径。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努力赢得用人单位的好感、信任,取得职业信息甚至直接谋得职业的大学生不乏其人。因此,大学生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在了解社会,提高思想觉悟,培养社会能力的同时,也要做一个收集就业信息的有心人。

此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实践环节是毕业实习,毕业实习是学生踏人社会的前奏曲,是参加工作的预演,所以每个毕业生必须充分认识到这是一份非常难得也是很有价值的经历。通过实习,一方面使用人单位对你有所认识和了解,另一方面使学生对择业领域有了更深的了解。

(12)通过黄页掌握各单位地址、电话,通过打电话、写求职信或登门拜访获取用人信息。 这种渠道主动性强、盲目性大、准确性低。但是,偶然的机遇,也有成功的可能,在缺乏就业 信息的情况下,这也不失为一种获取信息的渠道。

个人走访收集是指毕业生采取上门走访的方式,直接到自己感兴趣或向往的企业、公

大学生求职渠道

司等,面对面地和人力资源部主管进行交流,表达愿望的一种信息收集途径。

有关研究表明,漫无目的地随便把个人简历邮寄给用人单位,这种方法成功率最低。但是,直接上门走访,叩响每个令你感兴趣的工厂或公司的门,这种方法的成功率将成倍地提高(当然对那些明确表示谢绝来电、来访的单位,就不必选用这种方法)。

这样不仅可以节省识别信息准确性的时间,还能通过实地考察,对用人单位的地理环境等外部条件有清晰的认识,待决策时参考。如果,主管人员因事务繁忙或其他原因不能接待你,你可以事先准备一个求职函件,当面交给他或转交给他,并附上一个贴好邮票的回函,以显示你求职的诚心和求职的急切心情。

(13)通过各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人才服务机构及其组织的有关活动获取信息。 各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和人才服务机构,是沟通用人单位和大中专毕业生的桥梁和纽带,是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的专业机构。毕业生可通过他们组织的定期或不定期的人才交流洽谈会、大中专毕业生供需见面会等活动获取需求信息,这也是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

2、就业信息处理的过程

(1)鉴别获取的信息。信息既蕴藏着机会,也可能潜伏着陷讲;有无比珍贵,有时却是一堆"垃圾"。鉴别获取的信息是信息处理的第一步,也是一个重要的前提。由于所获取信息不一

定都全面、准确,因此要对信息进行严格的鉴别和判断,并加以澄清和剔除,使之更好地为自己的求职择业服务。鉴别信息,首先,要确定信息的可靠程度,对于不可靠和心里不踏实的信息要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和知情人士去打听;

其次,要鉴别信息的内容是否齐全,特别是发现自己所想知道的细节没有或者不清楚时,耍抓紧时间进行一番实际考察,旁敲侧击地询问一些情况,或通过其他渠道了解,还可以在应聘时向主聘人提出。总之,要等信息基本准确之后再作决定,这步工作做好了,才能保证随后的工作按照正确的方向进行下去。相反,这步工作判断错误,则会让毕业生的求职过程一开始就处于被动,很可能对自己心理和行为带来许多负面影响。

加:第二步:招聘信息的分类整理——就业情息收集到后,毕业生就应该对它们进行分类、分析。搞清楚哪些是国家的规定,哪是省市的规定,哪些是所在高校的规定,哪些是就业需求信息,哪些是供需见面会的信息,哪些是用人单位的具体规定——把这些情息分门别类地摘抄到专门的本子上,或保存在计算机里,以后用时就能非常方便地查找到,从而使信息发挥其应有的作用。a就业信息的专业分类。即根据招聘单位的所有制特点、专业性质及对毕业生的专业要求、学历程度、特别要求等进行分类,然后,以白己的现实情况为标难进行排序。b就业传息的时效分类现在是信息经济的时代,面对大量的就业信息,特别是从报刊、互联网上收集来的信息往往令人眼花缭乱。仔细加以辨认,就会发现有许多已经过时的信息,所以首先要对信息的时效性进行分析,剔除那些已经过时的信息,然后按时间的远近顺序排列整理。c就业信息按地域类即根据招聘单位所在省、市进行登记分类,然后采取不同的应聘方式

(2)按照自我标准,将信息排序,重点把握。在信息加工之前,先给自己草拟一个职业选择提纲,确定择业标准;再按照标准进行初选,即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对剩下的信息耍进行再一次的分析和处理。因为,即使真实的信息,也不是每条都适合毕业生自己的实际情况的,毕业生要对所掌握的信息进行比较和选择,看看自己的性格、兴趣、特长与哪个单位更匹配,哪个单位更符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目标,从中选出重点。对重点单位的内部信息要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分析它需要的人才的特点,它对人才使用的方向,以及该单位未来发展的前景等等。在把握这些情况以后,毕业生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用人单位的要求,有针对性地设计自己的应聘材料,从而提高应聘的成功率。

(3)善于挖掘潜在信息。许多信息的价值往往不是浮在表面上的,必须经过深人挖掘才能发现。比如,根据有些单位的现状,可能还难以判断、预测单位和自己今后的发展;有些单位虽然目前可能条件差一些,但从长远看是有前途的,能够给人才较大的发展空间。这就要求毕业生既要站在高处,从长远的、大局的方向看职业、单位的趋势,又要留意信息的细枝末节,由表及里地挖掘信息的内涵价值。有时,还需要有一些专业知识和经验。譬如,从单位的组织结构发现其管理模式和运作机制,从单位的人事、财务报表分析它的人力资源状况和经济状况,从单位历年的招聘岗位和人数的变化了解它的经营方向变化。

(4)及时反馈信息。在当今变化万千、节奏加快的时代,就业信息由于其传播速度快,共享程度高,毕业生得到的信息仅仅代表着一种可能的机会,而且充满着竞争,机会稍纵即逝。因此,毕业生获取信息后,一定要尽快分析处理并向信息发布者反馈信息,早动手未必一定 能得到这个岗位,但反应迟钝几乎肯定就会失去这个岗位的。

3、用人单位发布就业信息的途径

毕业生在收集用人单位需求信息前,有必要弄清用人单位发布需求信息的一些方式或 途径,以针对性的进行就业信息的收集工作:

1、网络(目前上网登记毕业生需求计划的大多数都是企业单位,涉及医学毕业生的 都是一些医药单位,毕业生在选择时注意加以区分)

2、各级各地人才交流中心 3、书刊杂志以及各种媒体

篇二:浅论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多种渠道

浅论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多种渠道

[摘要]就业观念滞后或知识能力欠缺是造成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之一。我们必须及早对他们进行就业指导,从大学生入学开始就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课堂教学、社会实践、专家讲座等多种渠道对他们进行就业指导,转变他们的就业观念,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多渠道 大学生 就业指导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形势比较严峻。如何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是摆在高校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应该说,上至党中央和国务院、下至地方各级政府部门和各个高校都非常重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党中央和国务院及地方各级政府部门对大学生就业工作问题作过各种指示、发过各种文件,很多高校也把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当做头等大事来抓,层层落实责任制。就拿笔者所在的学校来说,从学院到系一级都成立了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不仅把就业工作任务落实到相关系、相关部门、相关负责人和每位教师,而且把学院的其他职能处室列入毕业生就业工作协作单位,做到每个毕业生都有专人负责其就业指导。此外,学院还建立了毕业生就业工作例会制度,隔周召开一次会议研究部署毕业生就业工作。

然而,时至今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未能如人所愿。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乡镇以下的基层单位仍然呈现人才短缺的局面。出现这种人才短缺与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同时并存的局面,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有的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滞后或是知识能力欠缺。其中滞后的就业观念突出地表现为“精英意识”“城市意识”“公有制意识”“专业对口意识”。

“精英意识”即大多数大学毕业生仍抱有“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认为考上了大学就是“天之骄子”,毕业时必须找到一个声望好、待遇高的工作,否则就是个人事业的失败。如有的毕业生非国家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作不做,非高级、专门性质的工作不做等。“城市意识”即大学毕业生过分地把就业区域局限于城市,不愿意到基层特别是艰苦地区就业。如有的大学生毕业时把自己的档案托管在所在城市的大学生服务中心或人才交流中心,伺机在城市寻找工作岗位,而无心到其他地区就业。“公有制意识”即有的大学毕业生在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下,都希望到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或国有大企业谋职,而不愿意到集体企业或民营企业求职。如有的老师已成功地将毕业生推介到外地或本地一些集体或民营企业单位,但由于毕业生的原因而最终没能实现就业目标。“专业对口意识”即大学毕业生认为学了什么样的专业,毕业时就应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比如,有的师范类的毕业生,一定要从事教师这个职业,哪怕当地教师指标有限,也要苦等几年,白白浪费不少时间。知识与能力不足的原因部分是学生自身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部分是课程体系设置与教师教学方法失当,部分是学生缺乏实际锻

篇三:求职的主要途径

求职的主要途径

一、主要途径:

1

2、参加招聘会(主要是学校和人才市场)

3、网络、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媒体渠道

4、个人的社会关系渠道

5、个人社会实践、毕业实习或业余兼职等

6、直接联系用人单位,自我推荐

7、参加公务员选拔

二、就业途径特点分析:

1、大学生求职途径招聘会排第一,调查显示:大学生选择网上求职的占31.84%,选择校园招聘会的占30.94%,选择专场招聘会的占22.57%。

2、网络是大学生求职利用最多、最有效的工具。

3、公务员是个香饽饽,但僧多粥少,竞争非常激烈

第三节 就业信息的收集和处理

一、就业信息的内容

1、供求信息

(1)用人单位的信息。一些毕业生在选择单位时对用人单位情况不甚了解,在择业时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如只挑选大城市而不问用人单位的性质、业务范围;有的只图单位名称好听就盲目拍板等等,要避免这些现象,做到对用人单位有个比较客观的评价,关键在于掌握用人单位的信息。

(2)职业情况。了解产业分类与结构,以及随着社会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变化趋势;了解职业的分类与结构,以及该职业发展的趋势,使自己总揽全局,以便更好地把握自己,在国家建设的大背景下找到自己的正确位置。

(3)当年毕业生总的供求形势。如全国当年毕业生的总人数,同类高校、同类专业的毕业生的情况,哪些专业紧俏,哪些专业供大于求等等。

(4)本专业培养目标、发展方向、适用范围、对口单位的情况。

(5)同自己专业直接对口或相关的行业、部门和单位的现状和

发展趋势。

2、就业政策和相关规定

(1)了解国家就业方针、原则和政策。不仅仅可以了解当年的就业政策,更重要的是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和对策。

(2)了解相关的就业法律法规。不仅可以取得合法权益,而且可以捍卫自己的正当权利,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作为大学毕业生来说就必须清楚地了解就业法规、法令,学会用法律来保护自己。

(3)地方的用人政策。 如外地生源进沪、进京户口的申请政策和程序、参加选调生和西部志愿者的相关政策等。

(4)学校的有关规定。为了保证毕业生就业的顺利进行,学校一般会根据国家的政策要求制定若干补充规定,这也是毕业生应该了解和遵守的,如毕业生协议书使用和签订规定,毕业生派遣程序,毕业生该派程序等。

二、就业信息的收集

1、收集信息的原则:

"真实性(单位存在、有无招聘的需求)、准确性(人数、岗位、条件)

"实用性(实在、有效)、针对性(适合自己)

"时效性 (起止时间)

2、方法:

直接收集(电话、实习)、间接(学校、人才市场)

"互联网、媒体(行业报纸、电视等)、年报、上游供应商、下游渠道、熟人(亲戚、师兄师姐、老师及各种会议上结交的业务经理),一般来说,8个小时即可得到你需要的资料。关键是你要开口寻求帮助,用心准备。有人帮你是你的努力,无人帮你原因是在你。 "了解企业所在行业的整体状况、发展趋势,对该企业的发展过程、产品结构、竞争优势与对手、行业地位与领导人等有一定的理解,与企业有基本的谈话共同点,并已经有行动,如:相关实习、数据整理、调查报告学习,这就叫以企业为导向。

三、就业信息的处理

去粗存菁,去伪存真,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加以筛选处理,使获得的信息具有准确性、全面性和有效性的特点,使之更好地为自己的求职服务。

步骤如下:

1、鉴别信息,辨别真伪

2、筛选信息 ,掌握重点

3、灵活运用,敢于尝试

4、及时行动,莫失良机

建议:

1、平时主动收集信息,养成阅读、浏览信息的好习惯。

2、朋友多了路好走,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树立健康的个人形象。

3、尽可能利用假期、周末到单位实习,了解用人单位的工作流程。

4、拓宽个人的知识面,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第四节 自荐材料的准备

一、准备自荐材料的作用—通行证

1、宣传介绍作用

2、接洽联系作用

3、指导作用

二、自荐材料编写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目的性 、针对性 、实用性

现实性 、真实性 、创造性

三、准备资料包括:

1、个人简历表。这种表格设计各不相同,从要求上讲,以简单明了为好。主要内容应有:本人自然情况,主要经历,所学主要课程,个人特长,担任社会工作和取得的各种荣誉、成绩等。表格上方要贴上一张一寸近照。

2、学校推荐表或推荐信。一般由系里填写推荐意见,因为是组织对你的全面评价,招聘单位一般是比较重视的。

3、学习成绩单。这时反映毕业生大学四年学习成绩的证明,应由学校教务部门填写、盖章。

4、各种证书。如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外语、计算机、会计等级证书,荣获的各种荣誉称号证书,获奖学习以及各类竞赛的证书等

5、参加社会实践、毕业学习的鉴定材料

6、有关科研成果证明、在报刊发表的文章(数量较多的可选有代表性的)。

7、推荐、引荐信。如果是通过老师或亲友介绍你去某个单位,最好带上一封推荐、引荐信

标签:渠道 大学生求职 大学生求职渠道有哪些 大学生求职自荐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