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大学生 > 学习 > 正文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时间:2017-05-1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和方法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和方法

学习兴趣是学习积极性中很现实,很活跃的心理成分,它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兴趣有时能弥补智力发展的不足。当一个学生对某一学科发生兴趣时,他总是积极主动、心情愉悦地进行学习,而不会觉得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否则,学生就只能是勉强进行表面化地学习。

同时,兴趣又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情感,他是发展人的智力的重要心理条件,也是影响一个人学习效率的重要因。只有当学生对所有的知识产生了浓厚兴趣和热爱的情感时,学习积极性才有可能进入最高阶段,才能达到最佳学习状态。

每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都会主动去探索,希望去了解,这就是说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学习家”。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但是,由于家庭的、学校的、社会的种种原因,很多孩子给我们留下了不喜欢学习的印象。其实,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是与生俱来的,是最值得珍惜的美好天性。但是如果孩子成了被动的学习机器,好奇心被打压,兴趣被打压,学习变成了被动的任务,又有谁会喜欢这样的“学习”呢?

个性化教育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可能性。下面以永成个性化教育为例,谈一谈个性化教育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和方法。

一,“德”“识”“爱”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

1. 个性化教育中,以德服人

人格之师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正所谓:“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学生往往是敬佩有学识的老师,爱戴有修为的老师,折服于有人格魅力的老师。

一个有人格魅力的老师,有时就像一支悠扬清远的曲子,安抚学生躁动的心;而有时侧像一首意蕴隽永的小诗,抚慰着学生多愁善感的灵魂。

一个具有人格魅力的老师,给予学生的是一堂堂灵活多变,妙趣横生的课,更是一道道学生一生都享用不尽的“珍馐”-----淡泊平和的心情,乐观豁达的态度,坚忍不拔的意志,以及昂扬饱满的热情。

2. 个性化教学,以才服人

博学之师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学高为师,有学识不仅仅是指掌握本专业本学科的知识,更是指见闻广博,甚至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唯有如此,教师在课上才能带动学生触类旁通,学生也才能驰目骋怀,心游万仞。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思路打开了,知识面逐渐拓宽了,就会很自然的打破以往那种孤立的学习每一门功课的局面,将各学科联系起来,并在脑海中形成一个知识的网络。这样,学生认识到学科知识之间的相互渗透与融合,便会对学习产生好感,引发兴趣。即使是面对新知识,也会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的游刃有余,乐此不疲。

个性化教育中,学识广博的教师能在课上牢牢把握各个层次和基础水平的学生。教师的旁征博引也

同样能带动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真正地让他们做到善于思考,勤于思考,并在思考的过程中收获自己的知识。

3. 个性化教育中,以情感服人

仁爱之师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爱,再教育的理论中一直被人们放在核心位置,甚至视为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也无所谓“个性化”。爱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个性的差异,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其学习热情的关键所在。爱学生就是要给学生以充分的肯定和关注。注重细节,精心呵护。有了爱就有了尊重,爱与尊重是教育工作的最重要的前提。

二.激发学习兴趣的策略和方法

1. 学生自身学习兴趣和学校教育内容之间总存在一定的差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需要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爱好和特长,通过适当的方式因势利导,弥合差距,达到激发学习兴趣的目的。

案例:韩颖的作文课

韩颖爱画画,只要有时间就画画。在一节永成教育1对1作文辅导课的间隙,他又画上了。

“韩颖,开始上课了!”老师对他说,他好像没有看见。

“马上就画好了”。他说

原来,这个孩子正在给老师画像呢。

“老师,像吗?”孩子问。

老师说:“像,尤其是发型特别像”。

“哎,你怎么给我图个红脸蛋呢?”老师接着问

孩子顽皮的说“我是有目的的呀。”

“呵呵,可以说给我听吗?”

“哦,对了写在作文里吧,题目叫《我为什么给老师涂红脸蛋》。”老师说。

孩子说:“好吧”

孩子在作文中写道:“老师的工作是辛苦的,神圣的。我愿我的语文老师永远年轻,脸上永远看不出皱纹,那他就能永远叫我了,所以我就给他涂了红脸蛋。

2. 鼓励鞭策,树立信心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此言不虚,对孩子而言,老师的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可能带来的是命运的根本转变。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的作用就是激发孩子内在的动力和信心,而这往往就是在某个瞬间发生的。

案例:一句话的作用

快到下课的时候,我对他说:“还没听过你读英语课文,能给我读一段吗?”我翻开我的书递给他,他很高兴的读起。他的声音特别好听,我表扬了他:“你的声音很像英语节目主持人的声音,好听极了!”看的出来他很高兴。

我给他布置了作业,每天朗读英语半小时,每周背诵一篇课文。

下一次课他来的很早。我检查他的作业,完成的特别好,我当面表扬了他。他的母亲告诉我,孩子最近每天都抱着英语书看,我很高兴。

3. 目标向导,分步推进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目标的指导,学习更是这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需要有目标作为导向,对远期的目标进行适当的分析,在阶段性的学习中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

个性化教师应不断的向学生提出新的课题和内容,他的水平应稍高于学生的原有水平,以激发学生内部矛盾的发展,不断的把最近发展区的水平转化为现有的发展水平。也就是说,教师对学生提出的目标要求时,要使学生能“跳一跳就摘到桃子”

案例:提高10分——王杨的目标

王杨同学来永成的时候,他的二模英语考了90分(他说是超常发挥,平时考不到这个成绩)。通过沟通和测试,我知道他英语虽然有一定的基础,但是知识水平并没有形成系统,而且完形填空也没有找到解题的方法,失分很多。针对他这样的特点,我们共同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并且确立了高考英语的目标分是110分,我知道王杨只有英语达到这个分数,他才能考上重点大学,并且,这个目标是适合他的。

经过高考前的“艰苦奋斗”。王杨高考英语考出了130分的好成绩,并如愿靠上了它梦想已久的重点大学。上星期他打电话告诉我,多亏老师高考前设计了适合他的学习计划和目标,使得他的英语不仅经过了系统的复习,而且完形填空进步很快,在短时间内不仅学会了解题的方法,而且掌握了解题技巧,这对他现在的大学英语学习帮助很大。最重要的是,他现在会为自己树立适中难度的目标了,他非常感谢永成教育的老师。

4 营造氛围,创设情境

要是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和求知,必须是民主,平等,友好,合作的师生关系基础上,创设愉悦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只有以真诚和关怀的态度和学生平等交往,对他们尊重,理解和信任,才能激发他们的上进心,使他们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精心设计各种教学情境,将学生置于乐观的情感中,这样才能够与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情境创设可以以问问题为核心,通过故事,游戏,生活中实际问题等切入。例如,在数学教学中向学生介绍富有教育意义的数学发展史,数学家故事等;在英语教学中,介绍有趣的英语典故,猜一猜某些英语单词的来历等。

案例:趣味题的功效

有个学生学习没有兴趣,他讨厌数学,我问他为什么,他说书写难学。我出了一道数学趣味题:一只蜗牛向12米高的树上爬,白天爬了2米,到了晚上睡梦的时候滑下1米,问几天能爬上树?我边说边画一棵大树,让他画一只蜗牛,他边想边画说:“老师,每天也就爬一米,12天就能爬上大树树顶。我让他再想想,当他爬到距树顶两米的时候,白天爬上去了,晚上还会滑下来吗?”他说不会了,那么11天就能爬上去了。”我说:“对呀,真聪明。学数学就是这么简单,我又教他解题的方法,他学的很认真。当时正学习小数的加减法,我说,如果把整数换成小数会算吗?我把整数又换成小数,他又做出来了。很得意。我告诉他:你很有学数学的天赋,他听了后很高兴。以后没到他上课的时候,我都给他出一道数学的趣味题,,他很感兴趣。开始留作业的时候,尽量少留,出简单的题,下一次来时,作业几乎全对,我给她画个笑脸。孩子渐渐喜欢上了数学。

篇二: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双湖峪镇中心小学 康丽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两位伟人的话,都强调了兴趣对学好一门功课的重要性。学生只有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才能主动积极地把认识活动指向并集中于学习的对象。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下面我谈谈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一、把舞台留给学生,让语文教学不再是一个套子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考,学生背”,就是教师主动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一个套子式的过程。而要打破这种机械、沉闷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得把“舞台留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只充当“导演”。如此,课堂气氛才能融洽、热烈,学生才能乐学、好思,教学活动才能顺利进行,教学任务才能按质完成,课堂教学效率才能真正提高。例如我在讲《雷雨》时,课前先让学生在了解课文的基础上,自编自演小品《雷雨》,让他们都动起来,都参与进去;上课时演员用心演,观众用心体会;演完后,我趁热打铁,有目的地提出一系列问题让大家讨论。如:①周朴园对侍萍究竟有没有感情? ②周朴园知道站在面前的正是30多年前被自己赶出家门的侍萍时,为什么会惊恐万状呢? ③周朴园已经知道了鲁大海是他的亲生儿子,那么他对鲁大海是什么态度呢?从他的态度,你看出什么问题? ④你怎样理解周

朴园“(厉声)不要打人!”???让学生们都动脑筋思考,动口回答,并逐层深入地从现象到本质进行分析。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都学进去了,教学质量得到了提高。这就避开了那种对人物形象分析贴标签的传统套子式做法,把学生放到主体地位,倾听他们的见解,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这样,可以充分发展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注重导入,激发兴趣

教学之道,贵在善导。一个良好的导语,让课堂幻化成课文中的各种意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一但出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局面,就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荷塘月色》一文是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全文通过描绘肃静、淡雅、冷清的荷塘月色,表现了作者不满现实而又无法超脱现实的一种淡淡的哀愁和苦闷的心情。我首先引用宋朝诗人杨万里的一首诗导入,即,“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接着引入课文,我说:六月的西湖荷叶满湖,别有一番情趣。那么,夏日的夜晚漫步在清华园的荷塘边,在朦胧的月色里又是怎样一种风韵呢?这样引用诗句来导入,无疑在学生心中激起了波澜,激起了强烈的求知欲,同学们兴趣陡增。这节课大学非常认真,都努力去品味夏夜荷塘的风韵。

我曾在教授陈廷一的《“布衣总统”孙中山》时,结合学生熟悉的话题来引入课文,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学们三年后就要考大学了,如果是考广东省的学校,要考就考广东最好的大学——中

山大学。同学们知道中山大学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吗?它是为了纪念广东省历史名人中最有影响力,贡献最大的一个人——孙中山。提起孙中山,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位资产阶级革命家和政治家,他领导了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并倡导了三民主义。那么,孙中山在日常生活中又是怎样一个人呢?今天,我们就通过陈廷一的《“布衣总统”孙中山》来看看孙中山的日常生活怎么样。

事实证明,注重导入,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可以发挥他们的巨大的潜能,可以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

三、利用电教媒体,引导学生进入“主体”角色

素质教育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新课标鲜明地提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很难调动学生的思维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然而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利用电教媒体,便可引导学生进入“主体”角色。

电教媒体可听可视,形象直观,辅以音乐和动态画面,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和氛围,会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会让学生充分感知文章的内容。例如在教学《荷塘月色》时,利用软件和录像展现宁静幽美的荷塘,淡雅朦胧的月色,“亭亭的舞女的裙”般的荷叶,“袅娜地开着的”、“羞涩地打着朵儿的”荷花,逼真的形象,美妙的意境感染学生。

又如我教学《长亭送别》这篇课文时,为了让学生体会主人公“厚嘴辱”、“英子”的形象,我根据课文内容播放相关视频文件。学生看

后都作品的内容理解得非常到位、深刻。

这种直观、生动、形象的动态教学、化难为易,使学生多种感官同时受到刺激,学习兴趣大增,似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如此,学生不但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还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四、注意激励,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林斯基说过:“教育教学的全部目的在于如何爱护学生。”

因此,在生活方面对学生爱护体贴,在思想行为上理解尊重,在学习方面培养指导,让学生 “亲其师,信其道”,形成一种积极、和谐、愉快的教学心理环境,以产生浓厚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我在作文评讲中,决不放过学生的每一处“优点” ,例如“你的作文语言活泼自然,如同你的人”,“读你的作文,简直是一种享受,谢谢你”,“你的文采真棒!”等等。在语文活动中,我及时地表扬、鼓励,“你的记忆力惊人”,“你的字好漂亮”,“你的音质真好”,让他们在参与中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唤起学习语文的热情,培养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值得大力探讨和研究的,在具体教学中的途径很多,关键在于我们如何运用。

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双湖峪镇中心小学2014年12月28日

篇三:为何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何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是一种好的情绪,是一种人们想要从事某种活动的内在动力。一个人只有当他对某一事物发生兴趣时,才会对其产生好奇心并产生对其进行探究的心理欲望。这种欲望一旦被激发,它就会成为一种学习的自觉性和内动力。一旦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者就会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把学习看成是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负担。反之,如果对学习散失了兴趣,它不仅会成为学习的阻力,甚至还会引发心理障碍。学习者学习兴趣的高低、求知欲的强弱都会对学习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心理研究表明:当人们对某一事物发生兴趣时,其学习活动是愉悦的、主动的,这时往往会将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和信息储存在大脑的“长期记忆库”里。由此可知,兴趣与教学的成败是密不可分的,对教学和学习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实践证明: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丰富广博的知识信息、和谐轻松的教学气氛都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正如孔子所说:“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会导致勤奋,而勤奋又往往和塌实、自信、坚韧、刻苦联系在一起的。 所以,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和保持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如何将学生的兴趣和知识学习融为一体,如何体现“寓教于乐”和“ 以人为本 ”的精神,是每个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也是促进和提高英语学习效果的关键。《新的课程标准》也特别强调小学阶段英语教学要

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他们对英语学习有持续的兴趣和爱好。

研究证明:3-12 岁是儿童学习语言能力最强的阶段,也是儿童可塑性最强的时期。从生理和心理特征看,这一时期的孩子具有好奇、好动、爱表现、模仿能力强,口齿伶俐,发音器官可塑性较大,喜欢新鲜事物,对陌生语言的好奇心能激起他们对外语的兴趣;他们喜欢引起别人的注意,重视老师的表扬,不怕犯错误,很少有羞怯感;他们的身体各部分器官还在发育,尚未定形,发音器官较成人的灵活,模仿外语的语音语调远比成年人容易;他们的记忆力好,形象思维好。这一特点就决定了小学阶段是培养儿童英语语感和兴趣的最佳时期!所以,如果把握好了,对他们今后的英语学习将会是受益无穷。而一旦兴趣被扼杀,就无疑会产生一种对英语的心理抵抗,这种抵抗所可能造成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

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而教师的教法又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并对教学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为此,《新课标》对教师的角色也重新进行了定位:课堂教学不再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不仅仅是以前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而是要充当课堂教学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同时还要充当导演和指挥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文教育理念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