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异地高考 > 正文

北京什么时候放开异地高考

时间:2017-05-24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北京异地高考改革的制度合理性分析

龙源期刊网 .cn

北京异地高考改革的制度合理性分析

作者:周桐

来源:《法制与社会》2014年第15期

摘 要 北京异地高考过渡政策已经开始正式实施,然而针对于大学本科的政策仍未开放。文章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北京异地高考政策所内涵的一系列问题与矛盾,探究了其对户籍制度的影响,并对完善北京异地高考政策、实现教育公平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旨在为完善我国教育政策的改革、缓解地域间教育资源的矛盾做出双重贡献。

关键词 异地高考 均衡 户籍 人口

作者简介:周桐,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4)05-154-02

随着近年来京外来务工人口的不断增多与北京户口的发放愈发谨慎之间的矛盾,使得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高考问题成为了社会关注的一个新焦点,为了响应国务院办公厅要求各地限时出台异地高考具体办法和迫于随迁子女对异地高考强烈诉求的压力,北京出台了异地高考的过渡性政策。然而过渡政策是否真正满足诉求,从制度经济学角度来看,其合理(本文来自:WWw.DXF5.com 东 星 资 源 网:北京什么时候放开异地高考)有效性还有待商榷。

一、北京异地高考方案的内容及实施情况

北京市于2012年12月30日颁发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京参加升学考试工作方案》,其中异地高考仅限于高等职业学校,相关的过渡措施有:“自2014年起,凡进城务工人员持有有效北京市居住证明,有合法稳定的住所,合法稳定职业已满6年,在京连续缴纳社会保险已满6年,其随迁子女具有本市学籍且已在京连续就读高中阶段教育3年学习年限的,可以在北京参加高等职业学校的考试录取。”(京政办发〔2012〕62号)。而针对本科的异地高考方案,则最快能在2014年内出台,至少三年后才能实施。

2014年北京的高职考试,共有409名考生提出申请,而最终通过审核的仅有114人,被淘汰者主要是被“在京连续缴纳社会保险已满6年”的条件挡在高考门外。由此可见北京的异地高考过渡政策由于其针对地域的特殊性而条件严苛,适用面还很小。

二、北京异地高考方案对户籍制度的影响

(一)缓解短期户籍矛盾

尽管条件苛刻,但异地高考方案的实行为在京务工群体的子女高考开通了一条道路,在短期内缓解了他们对北京户口迫切渴望的程度,使得许多随迁子女学生得以享受到优质的高等教

篇二:异地高考有三大条件,你晓得了吗?(教育部公布)

异地高考有三大条件,你晓得了吗?(教育部公布)

据介绍,截至2011年秋季开学,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随迁 子女约有47.8万人,创历史新高。目前在公办学校就读的随迁子女约33.9万人,占总数的70%。2015年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比2010年同 期增长了4.4万人,比2000年同期增长了39.3万人。 ●家长:有稳定工作、稳定住所、稳定收入,缴纳各种保险,系常住人口

●学生:要在迁入所在地就读

●城市:发展需这个行业群体

“随迁子女‘当地’高考须满足三项条件。”近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做出上述表示。

“异地高考”有准入条件

袁贵仁介绍,目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79.4%在公办学校就读,初步解决了随迁子女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的问 题。“2003年出台文件,允许随迁子女在当地进行义务教育。现在,当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孩子开始要考高中、考大学,这是一个客观的、不能回避的现实问 题。”袁贵仁说。

为了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当地的升学问题,教育部会同发改委、公安部、人社部经过深入调研,起草了一个文件。2012年8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该意见通知。 袁贵仁说,文件主要精神有三点:一要积极解决。文件规定各地在年底前要出台解决办法。

二是要有条件准入。首先家长要符合条件,学生还要符合条件。家长基本条件是,你在地方有稳定的工作,有稳定的 住所,有稳定的收入,并且缴纳各种保险,你是这个地方的常住人口,尽管你不是户籍人口。学生本人条件是,这个学生有可能在这里学了小学、初中、高中,也可 能只是高中才来,也可能高中三年都在这里,也有可能高中一年在这里,因此各地会根据实际情况,什么样的学生跟我的本地学生是一样的。还有一个是城市条件, 这个城市发展需不需要这个行业,需不需要这个群体,我这个城市能发展到多大规模,不是说城市越大越好,要根据城市的发展需要和承载能力。

三要因地制宜。各地根据人口流动的具体状况,制定具体的办法,提出具体的条件。 奥数热因优质资源不足

针对社会热议的奥数培训与小升初利益链挂钩问题,袁贵仁近日表示,“奥数热”涉及中小学择校问题,根本原因是优质教育资源不足。

预计4%的目标能实现

袁贵仁表示,2012年预计我国教育总经费投入将达2.2万亿,比2014年增加约6000亿,4%的目标能够如期实现。

■ 进展

教育部:尽快明确“异地高考”时间表

确保年底前出台;制定政策要把握三原则

教育部6日召开座谈会,邀请北京、上海、广东、福建、山东、湖北、黑龙江、安徽、云南等9个省(市)有关方面负责同志研讨“异地高考”政策。

合法稳定住所包括租赁

会议指出,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升学考试问题要把握三大原则:一要坚持以人为本,把解决随迁子女升学考试问题作为重大民生问题来抓。二要统筹考虑,多方协调,积极稳妥推进。三要以地方为主实施,不搞“一刀切”,因地制宜解决。

会议强调,要尽快明确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升学考试问题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制定好实施方案。一要进一步摸 清底数,掌握非本地户籍人口变动和随迁子女就学等情况,为

方案制订提供可靠依据。二要按“三个根据”要求,即:根据城市功能定位、产业结构布局和城市资源 承载能力,根据进城务工人员在当地的合法稳定职业、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和按照国家规定参加社会保险年限,根据随迁子女在当地连续就学年限等情况,进一 步细化准入条件,确定操作办法。三要严格落实文件要求,确保各地实施方案2012年底前出台。 京沪介绍了工作打算

会议要求,各地有关部门要共同研究制订方案,流入地和流出地要积极配合,做好政策衔接,保障考生回流出地顺利参加升学考试。

座谈会上,福建、山东、湖北等已公布初步方案的省市代表,交流了他们的思路和做法;北京、上海、广东等人口流入集中的省市代表,重点介绍了初步考虑和工作打算;黑龙江、安徽、云南等省市代表,重点汇报了做好政策衔接的思路和举措。

■ 北京情况

北京“异地高考”方案正在研究

截至2011年秋季开学,北京市义务教育随迁子女约47.8万人,创历史新高 近日,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市的“异地高考”方案正在研究中。

对于教育部提出的将采取适当增加高校招生计划等措施,确保流入地入学率的意见,这位负责人表示,增加招生计划可以解决录取率的问题,却难以解决城市面临的其他困难。 据介绍,截至2011年秋季开学,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约有47.8万人,创历史新高。目前在公办学校就读的随迁子女约33.9万人,占总数的70%。今年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比2010年同期增长了4.4万人,比2000年同期增长了39.3万人。

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在随迁子女数量急剧增加的情况下,北京市坚持以“流入地政府、公立学校为主”的方针,目前在全市公办学校就读的约33.9万人,占总数的70%。 ■ 个案

“绿卡族”最关注实施时间

住房、工作、保险、学籍一应俱全,小学、初中、高中一路绿灯,却翻不过高考这道坎。这是很多在北京打拼的“北京绿卡族”家长心中的痛楚,金女士就是其中之一。

金女士2000年开始到北京打拼,并在2005年买房,同时把在哈尔滨的女儿接到北京,女儿当时上五年级。作 为一名外企财务人员,金女士的单位为她办理了“北京市工作居住证”(俗称“北京绿卡”)。持卡人员的子女就读小学、初中、高中,都与北京市民享受同等政 策,但就是高考没有放开。

2010年,金女士的女儿升入朝阳区一所重点高中。不过,无法在京高考,一直困扰着金女士。事实上,初中毕业时,她曾与女儿讨论过回乡读高中的问题,不过女儿坚决反对,甚至以死相逼。“老家没有任何亲人,让一个女孩子孤零零地回去,我也下不了狠心。” 今年3月,金女士回老家帮孩子联系高中,不过由于两地教材差异,孩子回乡考试的成绩很不理想,在毕业年级中垫 底。学校以接收孩子会影响升学率为由,拒绝为其办理学籍。目前,对于孩子而言,最有可能以社会人员身份参加高考,但这个身份又会使孩子在报考高校时受到一 定限制。

近日,听到教育部公布的异地高考准入条件后,金女士说,目前她和女儿已满足了条件。至于是否符合城市需要,她 认为自己持有“北京绿卡”,这就证明自己是城市发展需要而引进的人才。但就算一切符合,北京市的政策究竟何时出台、何时实施,自己的子女究竟能否享受,这 才是她最关心的问题。

■ 对话

“条件设置不能过于苛刻”

记者:教育部公布随迁子女当地高考三项条件,多少孩子会受益?

张千帆(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曾就解决“随迁子女就地参加高考”问题向国务院递交建

议书):教育部刚公布的数 据显示,去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随迁子女达1260.97万人,2010年为1167.17万人。因为各地制定时间表和条件,可能很多孩子无法受益,如果能有 一半孩子受益就不错了。同时,留守儿童可能会转换为随迁子女,这个规模也在不断变化。

记者:把制定时间表的权限交给各地,是否会有一批随迁子女仍要掉在不同时间表的夹缝里?

张千帆:普遍有这个担心,怕地方设定的条件过高,过于苛刻。社会各界尤其是随迁子女的父母要盯着当地政府,不 能在年限设置上搞得太长。山东的方案比较好,2014年实施这一政策,绝大多数省份都可以做到这一点。即便京沪要“进一步摸清底数,掌握非本地户籍人口变 动和随迁子女就学等情况”,但我认为不应延迟太久。

记者:对父母、孩子设置诸多条件,这些设定是否苛刻?

张千帆:这本来是对随迁子女的一项政策,不能对家长要求过于苛刻,不能在这些问题上要求年限过长。如果父母不在当地工作,小孩很难在当地就读。父母工作的性质不是那么重要。对学籍也不能要求年限太长,否则会导致相当一部分随迁子女享受不到这个政策。 欢迎大家加入高考家长

篇三:全面开放异地高考政策弊大于利

谢谢主席,各位评委,观众,对方辩友大家晚上好!

刚才对方辩友涛涛陈词,。。。。。。,我方实在不敢苟同,下面来看我方观点,所谓当今中国,指现行教育体制与环境并未有大的变动之前的中国,异地高考政策则是指异地考生在非户籍所在地高考并享有与本地考生相同的高考和录取待遇,所以当今中国全面开放异地高考政策,需要从他的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进行考虑,所谓广度是指在全国范围内的开展,而深度是指各地执行异地高考的门槛。那么,在当今中国,全面开放异地高考政策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

我方对弊大小的评判标准是:该政策全面开放对于社会整体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若整体影响是消极的,便是弊大于利,反之则反。

下面,我方将从该政策的全面开放对考生个人,城市以及国家教育发展的影响,来证明其弊大于利。

其一,就考生个人而言,追求教育公平却带来了更大的不公平。每个考生都有追求高考和录取公平的权利。然而事实却是,最终能享受到这个政策的人只是极小部分。以京津沪地区为例,要在当地上学需要办齐就业证,住房合同等六证。普通外来务工人员要办齐六证谈何容易?而全面开放异地高考,使得意图进行高考移民者混淆其中。看似给了我们追求公平的道路,却未能给真正需要公平的人带来福音。所以,对于考生个人而言,其影响是消极的。

其二,就政策影响较大的城市而言,外来考生的涌入,将会挤占当地资源,加大城市负荷。当今中国,教育资源并不充沛。而全面开放异地高考,使得那些具有教育或录取优势的城市,吸引更多外来考生,势必加大竞争,使得当地考生录取难度增大,他们的就学还使得当地教育资源紧缺。外来人员的涌入同时还会会加大城市的负荷,使城市生活成本以及住房压力加大,可见所带来的不仅是教育资源的紧缺,更加波及到了城市的生存资源,虽然解决了一小部分随迁子女的高考问题,整体影响却是消极的。

其三:就国家教育发展而言,加大优势地区教育投入,进一步增大了省市间教育不平衡。由于大量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涌入,所带来的教育资源的需求是需要当地政府和中央共同负担。递增的教育资源使得国家不得不加大对这些本发达地区的投入。然而国家整体教育投入有限,一方要增加投入,另一方却往往不变甚至加以削减,这将加大当今中国教育资源不均衡。对于国家长远发展而言,后患无穷! 综上所诉,我方坚定地认为:全面开放异地高考政策弊大于利。

标签:高考 什么时候 异地 北京异地高考政策 北京异地高考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