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潮故我在】故我在

时间:2019-02-2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90后”们的娱乐关键词      ●郭敬明   “90后”听到这三个字会有两种表情,兴奋不已说明他们正在读郭教母的书,嗤之以鼻说明读完此人的书已过三月。
  ●《最小说》
  “85后”读《萌芽》和《STORY100》,“90后”读《最小说》。郭教母在恰当的时机抛出一个《小时代》,说,“90后”的孩子们啊,你们以后都跟我混吧!教母会给你们庇护!哈雷路亚!
  ●百度贴吧
  70混天涯,80混猫扑,“90后”都爱去贴吧凑热闹,嘿!那儿没人管呀!
  ●QQ
  QQ签名、QQ空间、QQ相册、QQ秀、QQ家园……这个网络大头一直在无所不尽其极地为“90后”提供蜜糖体和火星文的展示平台,他们日复一日地重复几乎相似的主题:“今日明媚忧伤,快来踩我空间。”
  “90后”的QQ签名档
  1.我以后生个儿子名字要叫“好帅”,那别人看到我就会说“好帅的爸爸”。
  2.工作,退一步海阔天空;爱情,退一步人去楼空。
  3.工作的最高境界就是看着别人上班,领着别人的工资。
  4.钱不是问题,问题是没钱!
  5.我就像一只趴在玻璃上的苍蝇,前途一片光明,但又找不到出路。
  6.大师兄,你知道吗?二师兄的肉现在比师傅的都贵了。
  7.如果多吃鱼可以补脑让人变聪明的话,那么你至少得吃一对儿鲸鱼……
  8.我身边的朋友们啊,你们快点出名吧,这样我的回忆录就可以畅销了。
  9.不要和我比懒,我懒得和你比。
  10.农夫三拳有点疼
  11.只有在火车站大排长龙时,才能真正意识到自己是“龙的传人”。
  12.有情人终成家属
  13.吃自助最高境界:扶墙进,扶墙出。
  14.上Google上百度一下。
  15.你的丑和你的脸没有关系。
  ●湖南台
  不论是超女快男还是台湾偶像剧,不管你为这些节目掉了几斤的鸡皮疙瘩,基本上这些都是90后最爱看的节目。别去嘲笑他们吧,当初您不是也为琼瑶剧心疼抹泪的么,现在还不是当喜剧看?
  ●劲舞团
  这个游戏见证了“90后”的无知无力与青春欲望激烈冲撞后的结果,这时候你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Cosplay
  当年轻的COSER穿上精心剪裁的服装,在熟悉的动漫音乐中踏起排练过无数次的舞步,不论是台上的还是台下的“90后”都觉得这一刻他/她不是一个人!
  
  
  ●火星文
  这是多么土的东西啊,现在已经成为前90后玩剩下的,后“90后”不屑于玩的玩意儿。
  ●肥猪流
   “非主流”已经变成一个连90后提起也要牙齿泛酸的死句,“90后”也开始觉得“肥猪流”比“非主流”叫起来更亲切和朗朗上口。
  ●点卡
  没有点卡怎么充Q币?没有Q币“90后”的QQ秀岂不是要没衣服穿了?!这简直太可怕了!
  ●大头贴
  拍大头贴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小小的一板照片背后,是“90后”们对于无穷变幻的卡通背景与花样百出的可爱动作的无限追求。
  ●200万像素的摄像头
  只要有它在手,任何时候都可以满足“90后”的自拍欲。还不赶快把今天拍的照片传到QQ空间里!
  ●内八字
  不知道谁说的内八字比较天然呆,于是“90后”的装可爱和内八字从此撇不清关系。据说内八字搭配平底鞋加黑色小腿袜还可以大幅增加可爱效果呢。
  ●光影魔术手
  想要让皮肤白皙?按“磨皮”吧!想要朦胧感?按“影楼效果”吧!一键傻瓜式的操作让“90后”彻底抛弃了工序复杂的Photoshop,也让网络上一夜之间多了成堆的“非主流美女”。
  ●蜜糖体
  “偶素乖乖滴糖糖,偶粉稀饭、粉稀饭小叮当滴哦……小叮当滴脸粉圆粉圆滴好口爱捏,八过糖糖滴脸蛋也素粉圆粉圆滴捏!”――看不明白这段话吗?看来你已经out了,直译就是“我是乖乖的糖糖,我很喜欢、很喜欢小叮当,小叮当的脸很圆很圆好可爱,不过糖糖的脸蛋也是很圆很圆的呢!”
  无语了吧?总之,不甜到你发酥誓不罢休。
  ●美瞳
  眼睛不够大不能出门,眼睛不够黑不能出门,戴上美瞳,现在我是“90后”清纯大眼小美女!
  ●大黑框眼镜
  你的黑框眼镜不够大、不够粗、不够黑、不够可爱、不够拽、连半个脸也遮不住怎么能和“90后”的大黑框眼镜相提并论?
  ●甜美假发
  原生头发永远不够立体,贴上假发,马上就会有甜美的蓬松感觉哟!
  
  “90后”沙龙
  
  艾水水(女,18岁,“90后”新锐导演。):我不是天才,我只是擅长。
  个人档案:
  巨蟹女,独立电影导演。
  独居,多神论,患有强迫幻想症。1/4印尼血统。
  自负、自卑、两面、幼稚、自我、情绪化、不安分。
  电影胶片、相机、男人、少女、烟熏、奶茶、缺一不可。
  曾任苏格映画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执行导演。
  被媒体称为“亚洲最年轻的少女导演”“‘90后’导演第一人”“‘90后’女王家卫”等。
  代表作:
  2006年导演《亲爱的,某某某》
  2007年导演《他叫苏格》
  “90后”女生很自我,是矛盾体。大多女生都是超乎实际年龄的成熟。但是大家用“脑残”这个词形容“90后”其实比较偏激。每个时代都有一个过渡期。“80后”的概念刚刚出来也受到很多质疑,而渐渐地也得到大家的理解。
  小v(女,15岁,学生):我们“90后”是一场独特的轮回
  都是零碎的片断交织在一起,极像在洗衣机里的衣服,彼此纠结绞缠,感觉不到疼痛。这就是我们“90后”的青春吧。
  每个青春,都是一场轮回吧。可能是帮助我们成长,也可能是毁灭。
  在我看来,“90后”的成长和毁灭是个同义词。
  我们的成长,因为寂寞无处发泄, 我们的毁灭,因为发泄过久而不能挽回。
  这些词语都是那么的残酷, 就是属于我们的过去。
  那个时候,看着莉莉周,看着看着。就是有莫名的毅力和坚强,在经历了很多事情之后在大家面前不好意思地摸摸自己的头。 我真的就是这么的坚强。
  记得莉莉周的片尾,写着: 那么多的田地,走过春夏秋冬。
  那么多的青春,走过春夏秋冬。
  最后的答案是:我们谁也无能为力。
  在这个时候,你会发现,那些自以为是的救赎和那些一味批判别人的嘴脸显得是那样的可笑。
  一苇(男,16岁,学生):我们“90后”狂得有资本
  当我痴迷于“80后”这个新鲜的字眼时,“90后”已经站起来,走在了时代的最前面。没错,我就是完完全全的“90后”小P孩。 在我爸妈还渴望这一个随身听的时候,我已经把MP3之类的东西整坏好几个了。在他们还在街上疯跑的时候,我已经在电脑前聊QQ了。在他们哼唱着几句革命歌曲就心潮澎湃的时候,KTV已变成我宁可宅在家里也懒得去的地方。这就是我们――“90后”。
  当然我知道,我们和那些两岁就会PSP的小孩没发比。但至少我们在吃了国家十多年的口粮后,终于拼到了时代的前端,我们容易吗,人到了我们这样的年龄,总有种天不怕,地不怕的狂妄。更何况我们有青春,这最重要的资本。
  好吧,狂吧。初中开始考托福,高考后没几天GRE也绿灯通行。国内大学,不屑,就是麻省理工,也看看环境再说。
  要中考的孩子:妈,我不去A校,我要去B校,B校足球场好。此两校可都是城市中顶尖的学校。
  很狂,是吧?有头脑,我们努力,我们狂得起。可你同样要知道,在我们的爸妈们闲逛时,我们还在课堂上强行自我洗脑。在他们进入梦乡时,我们还在灯下苦读。当他们不读书就能找到好工作时,我们的时代中,过饱和的职场已经导致大学生、研究生连小学教师都没机会做。
  对,我们狂,狂得起。“90后”的时代,正蓄势待发。
  林多(女,18岁,学生):我们到底惹谁了?
  “90后”的我们到底是什么样子?为什么别人谈起我们这代人总会摇头?我们90后到底招惹了谁?为什么抨击我们的人会那么多?不经意间“90后”已经成为了非主流的代名词,这是何其的悲哀。我们已经长大,我们已经从所谓的非主流变成了主流,为什么社会对我们的眼光不能变一变呢?“你们‘90后’能干什么?”每次我们犯错误,人们总会这样说我们。以偏概全,我们中是有“脑残”者。可是,那毕竟只是一部分人。谁的青春又没有犯过错?父母们没有过吗?老师们没有过吗?
  网上抨击的“90后”各种丑陋的“门”事件,“90后”的情爱事件,通过手机视频传播,惊了几代人,那只是因为发生在网络如洪水猛兽的年代。难道60、70、80年代出生的人就没有类似的事吗,只是因为当时没有网络,也没有手机罢了。
  身为“90后”是不争的事实,我们中也有很多优秀的人,他们有梦想,有激情。再多的解释只能是徒劳的, 让我们一起来改变我们非主流的形象吧!
  
  怀旧不算老
  “90后”的大多数孩子是伴着电脑长大的,不知是幸还是不幸。大多数“90后”们都建有班级QQ群和博客圈,大家经常在群里讨论消费风向,比如新出的手机有什么功能,学校附近又开了哪家小吃店,哪个网络游戏很好玩,周杰伦有什么新唱片,哪个品牌店哪款衣服很酷……
  他们在享受高科技的产品带来的新奇,享受他们觉得本应如此的生活的同时,是不是也曾羡慕“80后”的童年?
  
  “80后”们的经典童年游戏
  
  1.打弹珠(打波子)
  打弹珠也被称作打玻璃球、打琉璃弹,这是一项流传最广的儿童游戏,有些成年人也喜欢玩。打弹珠的“博弈”性质非常显著,赢者将得到“物质回报”,这显然区别于其他的仅有“精神奖励”的游戏。
  2.拍纸牌(拍公仔纸)
  一页作业纸或者一个烟盒都能成为儿童的“掌中宝”,拍纸牌游戏是课余的经典之作。
  3.滚铁圈
  如今这种游戏方式在繁华都市中已经逐渐“失传”,很多人甚至从来没有见过这种游戏工具。 4.丢沙包
  5.跳房子
  这是一项最简单易懂的游戏,只需要一支粉笔和一块石头,游戏者就可以享受运动的快乐了。
  6.跳皮筋(跳橡筋)
  7.打陀螺
  8.踢毽子
  
  新老游戏之最
  最无成本的游戏
  跳马:这个游戏不需任何的玩具辅助,两个人就能玩,所以是绝对的零成本。玩时,一个人蹲在地上把头抵在胸前,别的人排队依次从他头上跳过去,每跳完一轮便升高一点也就是站起一点,直到这个人完全站起来,谁要是不能从这个人的头顶上跨过去就输了。因为大多数人都是先助跑再起跳的,因此跳不过去的人经常把当马的人撞得人仰马翻,这个游戏是禁止胖子玩的,因为当马的人谁都不愿意被泰山压顶。姚明小时候肯定也是被禁止当马的,除非有人练过轻功。
  
  最容易被请家长的游戏
  弹弓:孩童时代的男孩子们通常都是“尚武”的,而尚武不能赤手空拳打天下,手里总得有家伙才行!男孩子们最常规的“武器”莫过于弹弓了。其主要包括三个部件,即树杈、弹器、裹片。树杈成本最低,两个分叉均匀线条流畅的树杈,橡皮筋或自行车内胎做的弹器,加上车胎、凉鞋或塑料制成的裹片,裹上一粒碎石子作为子弹,瞄准目标,把弹器拉开,猛一松手,石子就发射出去了。目标除了小鸟,剩下的一小部分就是邻居家的玻璃了,所以玩这个游戏通常要冒着被请家长的“危险”。
  
  最锻炼撞击力的游戏
  撞拐:撞拐在全国各地都很流行,但在各地的称谓略有不同,大体有:斗鸡、斗拐、撞拐和碰拐等。这项运动被誉为“最具男子气概的战斗”。最近这个草根游戏的比赛居然堂而皇之地上了中央五套了,开始还觉得不可思议,不过想想也对,卡巴迪那样的比赛都可以进多哈亚运会,那么撞拐上个央视有何不可?想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前后,那些“臭小子”们不都以此为乐吗?
  
  最回归自然的游戏
  摔泥巴:这是大家小时候都玩过的游戏,主要装备就是泥土,所以非常地回归自然。找一些黄黄软软的泥巴,把它们反复地往地上使劲摔,当泥巴变得又软又特别有弹性的时候,掰下其中一块儿,捏成锅的形状。然后丹田运气,全神贯注,眼瞧地上一点,嘴里喊着“新锅破锅大窟窿呀!”,把泥巴猛摔在地上,看谁的泥巴上漏的洞大,谁就赢了。记得小时候邻家的小男孩,简直绝了,每次都能把“锅”摔得七零八落。后来,小朋友们给了他一个封号,叫“泥巴王”。果然,“泥巴王”后来成了一名职业铁饼运动员。
  
  最能和外国玩家同乐的游戏
  魔兽世界:在“魔兽世界”中,玩家们都是为了力量和荣誉团结起来同敌人战斗。因这款游戏是“大型多人在线游戏”,所以玩家通常能在这里交到不少全国各地的朋友,甚至是外国友人。一位“魔兽世界”的忠实追随者,有一次居然遇到了一位冰岛的玩家,虽然两人相隔千里,但配合得相当默契。
  
  最能锻炼智力的游戏
  魔方:四四方方六个面,要把六个面的图案全部凑成,才算过关。孩子们很喜欢玩,记得还出过一个动画片《魔方大厦》呢!一边看一边玩,真是不亦乐乎。为了让自己的魔方以最快的速度凑齐六个面,很多孩子都有秘笈,不过,一分多钟能对好六个面的人总能让大家佩服。

标签:故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