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英语作文 > 正文

【浅谈阅读教学中学生“读出问题”能力培养】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

时间:2019-01-1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当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这些能力的培养从某种意义上说,“读出问题”是起点,更是关键。那么,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读出问题”的能力呢?
  一、 在阅读目标中引导学生“读出问题”
  教育心理学认为,“问题”就是指在给定的信息和目标状态之间有些障碍需要加以克服的情境。实际上,问题即“距离”。“读出问题”就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己产生的阅读目标和原有认知结构之间的“距离”。因此,让学生自己定向阅读目标,就是引导他们“读出问题”。
  1.让学生在感知中初步“定向”。阅读应该有目标,不同的阅读目标有不同的要求:常规性的目标旨在学习和欣赏的阅读,通过阅读教材,感知篇章,领会意旨,进入情境,唤起学生和作者的思想共识、感情共鸣,实现阅读目标和写作目标的重合,达到“作者得于心,览者会以意”的境地。创造性的目标旨在研究和评价阅读,通过阅读教材,批评匡正,扩大认识,实现阅读目标的超越,创造“作者以为然,读者到不以为然”的境界。因此,阅读教学不仅应该让学生自定阅读目标,应该激发他们探究创造性的阅读目标。笔者在实践中作了这样的尝试:学生打开课本,让他们带着“写什么”、“怎么写”、“学什么”、“怎么学”、“悟什么”、“怎么悟”等抽象问题进行阅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用这些抽象问题将三维目标进行分解和整合。这种自定的目标与其达成度之间的“差距”,就构成了实质性的“问题”。
  2.让学生在探究中完善“定向”。学生在阅读教材过程中进行初步定向,在定向中产生了“问题”,这些问题成了他后继学习的“知识生长点”、“能力形成点”、“方法生成点”、“情感点燃点”和“动力发源点”。他带着形成的“认识问题”、“方法问题”、“情感问题”进一步阅读教材,提出假设验证认知,得出结论。同时,还带着“写什么”、“怎么写”、“学什么”、“怎么学”、“悟什么”、“怎么悟”等问题,根据自己新的认知结构中图式,进一步调解、探究,并思考为什么这样“定向”?应该怎样“定向”更合理,通过不断探究,不断修正,不断发掘,在进行再“定向”的过程中形成新的“问题”。这样反复不断地阅读中“形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新问题”。学生完善定向的过程既是解决问题、积累知识的过程,也是再“读出问题”的过程。要求学生“定向”阅读目标实质就是让他们“读出问题”。
  二、 在问题的落点中引导生“读出问题”
  学生初学探究问题,往往把目光盯在字、词、句、篇的读和理解上,只纠缠一些浅显的知识性问题,抓不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实质性问题。教者应设法引导他们学会从问题落点中探究有价值的问题。
  1.抓重点,找难点。阅读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学生读懂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的意旨多数隐含在重点部分,因此,教者应引导学生抓住重点段认真研读,努力探究作者的“言外之意”、“味外之味”、“弦外之音”。探究的过程是将教材客体内化为学生主体知识和观念的过程,也是“读出问题”的过程。
  2.抓矛盾,找疑点。学生阅读教材,用自己的阅读经验和生活经验去按照文章:一方面通过同化将新知纳入个体知识,另一方面,还会发现与原有认识结构相异的、相反的、相悖的信息。这些信息引起认知冲突,产生内在矛盾。因此,要引导学生学会抓住教材知识和个体知识的矛盾点,从“疑点”处提出“问题”。
  3.抓省略,找空点。作者认为,有相当一部分知识是他们与读者所共同具有的。如果读者能够推论出他所省略掉的那些共有的知识,他就不会在写作进提到他们。当学生阅读时,应引导他们抓住那些省略掉的“空点”――缺少一些特定的、实质性的信息的名段,运用某一图式、“缺少的价值”去满足那些特殊的变量。学生选择图式和“缺少的价值”过程,实质就是“读出问题”的过程。
  三、 在方法中让生“读出问题”
  学生阅读教材,形成问题,其思维过程对于自己和他人来说都是值得学习的经验。教学中引导他们在探究过程中逐步掌握设问技巧。
  1.借“题”发“问”。阅读前,教师往往会带着预设学生的阅读中可以产生的“感知盲点”,以“引读的形式”引导学生;或者按照以问引读的策略以“问题的形式”启发学生,让他们与教材之间形成一定的“认知距离”,调动他们的阅读兴趣,并且产生问题的心理趋势。阅读中,有些学生也会提一些“问题”,让同伴之间形成一定的“心理距离”,激发同伴探究“问题”的欲望。因此,应让学生学会借助教师或同伴的“问题”启发自己产生新的“问题”。
  2.睹“文”思“理”。许多文章的意旨比较隐蔽,往往不是和盘托出,有的是和盘托出,有的是“以物比德”、“托物言志”。学生阅读时,要让他们探究其道理:用什么“物”比什么“德”,用什么“物”言什么“志”,力求从“字面”读到“字里”,从“纸上”读到“纸后”。探究道理的过程实质就是“读出问题”的过程。
  3.“同”中求“异”。学生阅读教材时,教材中的新知识和个体知识发生碰撞,通过趋“同”求“异”后,方可接纳。趋“同”建立“联系”,求“异”形成“个性”。另外,学生对教材中同一问题的认识,往往也会受“第一印象”影响,“固化”先前形成的“认识”,这样不利于认识水平的提高和思维方式的创新。因此,阅读时,当他们读到和自己“个体知识”一致的“现象”或教材同一问题前后相近的“描述”,要引导他们寻求“不同点”,寻找“新风景”。求“异”,的过程就是探究问题的过程。
  4.“异”中求“同”。视觉研究表明,人对于外界的信息输入,视觉中枢只能够识别与理解它以前经验过的某一类的相似客体,也就是说,人对于输入的信息,只有在他的记忆贮存中找到与这些信息具有相似性的信息组块以后,才能理解。如果找不到这样的相似的信息组块,那么人就不能够识别理解。阅读新的信息,就是要让他找相似信息组块――求“同”。
  (鲁成飞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实验小学郑庄分校 222300)
  
  

标签:读出 浅谈 培养 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