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英语作文 > 正文

【京津冀协调发展需“十指握拳”】 京津冀协调发展优势

时间:2019-01-3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强和完善跨区域合作机制,消除市场壁垒,促进要素流动,引导产业有序转移,推动区域经济良性互动、协调发展。这让我们看到了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希望。”连日来,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让参加全国两会的我省代表、委员备感振奋,同时也更多地开始思考京津冀一体化这个老课题如何实现新突破。大家认为,必须畅通生产要素流动的“血脉”,强健产业协作的“筋骨”,多方推动形成“十指握拳”的力量。
  “畅通血脉”,让优质生产要素流动起来
  背景新闻:目前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三地联合发布的《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发展宣言》明确提出,要通过加快机制建设、拓展合作空间、搭建合作平台等具体行动,使京津冀区域人才合作形成三地联动、加速前进的新态势,通过人才交流融合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代表委员热议: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合作是区域合作的第一动力。孔小均委员认为,目前京津冀三地呈现出人才分布不均衡的态势,北京和天津是人才吸纳地,向心集聚现象明显,我省则人才力量薄弱,高端人才匮乏。现在北京和天津已经发展到了一定阶段,房价高、交通拥堵,城市承载能力趋于饱和,人才外溢的苗头已经显现,这对我省来说无疑是一个利好转向。但要加快打破京津冀人才分布不均衡的状态,我省还应该更多的从自身找原因,加强软环境建设,加强对人才引进的支持力度,一方面要通过加强对科研项目的投入和人才的培养吸引人才,另一方面要通过建立奖励机制给予高端人才更优厚的条件留住人才。
  “事实证明,北京类似摊大饼式的区域蔓延式发展,难以有效解决首都产业疏解、人口疏解的问题。”沈瑾委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应加快推进曹妃甸新区与首都区域经济的一体化,要实现这一目标应做到四个先行,一是政策先行,应建立国家引导下的区域合作模式,明确北京――河北的区域合作战略以及共同发展理念;第二要交通先行,通过高速公路、高速客运铁路、机场、港口货运物流系统全面对接,来畅通各类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渠道,特别是北京――唐山――曹妃甸高速客运铁路要加快建设;第三是金融先行,金融创新和资金往来,可以密切首都与河北的联系,进而通过市场化机制来更好的配置金融资源,解决区域合作中的各种问题;第四是公共服务先行,通过建立北京――河北的公共医疗、养老体系、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的合作网络,破除人才流动的各种障碍。”
  丁万明代表则提出,京津冀山水相依,阡陌相连,只有尽快消除各种壁垒,让各种先进生产要素能够自由流动起来,这种地理位置的相连才能形成血脉的相通。
  “强健筋骨”,在差异化中谋求协作对接
  背景新闻:在北京强大的竞争优势面前,三河市抢抓新一轮产业调整的机遇,与北京建立了合理分工、互为补充的产业对接体系。一方面,进行“错位对接”,大力发展北京需要发展但又难以发展的产业,成功引进了成功(中国)大广场、燕达国际医疗健康城、汇福健康中心等一批投资10亿元以上的超大型项目,使现代服务业特别是健康产业呈现出异军突起之势;另一方面,进行“合作对接”,与北京中关村建立合作机制,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形成研发在北京、中试孵化和生产在三河的局面。
  代表委员热议:如果说各类生产要素是区域经济的“血脉”,那么产业布局和发展则构成了区域经济的“筋骨”。加快推进京津冀一体化进程,如何从简单的规划对接、交通对接到产业链对接,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如果说北京和天津是京津冀一体化区域内的两个“龙头”,那么环绕京津的河北则构成了京津发展辽阔的“腹地”,只有龙头没有腹地,难以支撑区域经济的崛起。高宏志代表认为,深化京津冀区域合作现在到了提升“腹地”发展水平的重要阶段,必须创新思路,要在一体化中寻找差异化发展路径,尤其是在产业布局和规划上,要互助协作,在主导产业布局上错位发展,在产业链完善中实现合作发展,只有产业的深度交融、良性互动,才能构筑起“撕不开、扯不断”的京津冀一体化。
  求木之长者,必先固其根本。丁万明代表认为,参加区域合作,如果自身产业水平低、基础差,对资本就没有吸引力,也难有平等的合作。“去年下半年北京市新发地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与滦平县签约,投资5亿元建设鲜活农产品物流园区,北京新发地投资这个物流项目,看重的就是10年来承德特色农业的发展积累。”
  记者了解到,为更好承接京津的产业转移,我省着力打造两个大的对接平台,一个是秦唐沧沿海经济带,承接京津的产业转移;另一个是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发展高端产业、打造特色城市、加强生态建设,以发达的经济、繁荣的城市、良好的生态来吸引产业转移。由于我省接受辐射能力的提高,我省对接京津的产业水平和质量都上了一个大台阶。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建设也得到了北京方面的积极响应,京冀交流合作更加紧密,初步形成了常态化的对接机制。去年底举行的百家央企走进河北战略合作恳谈会,当场就有36家央企与我省签署了42项投资合作协议,涉及项目115项(类),意向总投资约6700亿元。
  “十指握拳”,协调发展仍需多方积极推动
  背景新闻:去年10月,我省为环首都绿色经济圈14个县(市、区)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除国家规定的必须由省级和市级审批事项及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外,省、市两级其他审批事项全部下放。因此举措,这一区域去年前11个月完成投资同比增长31%。
  代表委员热议:不可否认,京津冀一体化中河北是“短板”,多年来,在北京、天津和河北3个兄弟省、市之间,河北更多的是“仰望”京津。
  “要改变这种思维惯性,我省更应该自立自强谋求发展,栽好梧桐树,吸引京津的产业主动转移;种好摇钱树,做大做强自己的优势主导产业。只有河北这个短板补齐了,京津冀一体化才能从河北的‘单相思’发展到兄弟省、市的抱团发展。”孔小均委员说,“从这个意义上说,京津冀一体化中,河北要变被动为主动,变承接京津、对接京津为与京津对接共建、协作共赢。”
  “借力京津,还要跳出京津。”高宏志代表说,邯郸市已经关注到京津冀一体化带来的难得战略机遇,已把北京做为邯郸开放的主战场。去年,现代(邯郸)国际汽贸城、美的工业园、哈克农业机械产业园等项目签约落户邯郸,总投资均在50亿元以上。
  不过,要真正实现京津冀产业区域合作,还需要多方积极努力,对产业布局进行深层次整合。目前,京津冀区域经济还缺乏合力,产业定位存在重叠,发展重点也颇多雷同。有代表提出,要真正实现京津冀一体化,仅仅靠河北一省的努力还不能实现,可以探索建立一个打破行政区划分割的、更高层面的平台来进行统筹协调,化竞争为协作。
  十指虽不齐,指指都连心。沈瑾委员建议,为了实现区域一体化目标,应建立国家引导下的区域合作模式。从国家层面予以协调,补齐区域经济发展的“短板”,统筹规划3个省、市的发展。
  当然,京津冀一体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十指握拳,我们期待京津冀抱团发展的春天能来得更早一些。

标签:握拳 协调发展 十指 京津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