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优美的句子 > 正文

【美术教学中引入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

时间:2019-02-1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文学家鲁迅先生曾说过:“经常欣赏完美的艺术作品,才可以完善一个人的人格。”美育与素质教育是密切相关、息息相通的。在当前形势下,研究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入到美育中,从而发挥美育更大的教育功能,对培养21世纪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有着不可估量的重大意义。
  在美术课堂上,应通过对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的审美活动和理性的美学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使之自觉抵制不良风气,摒弃不良习惯,提高对美的欣赏能力与创造力。
  美育对学生思想道德意识的形成有着特殊的功能。在这一教育过程中,美育发挥着它的独特的,有不可取代的综合性的功能。
  首先,它具有陶冶情操的功能。王国维说;“美育即情育”美育能培养与提高学生的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使学生从思想意识上具有区别美丑、是非、善恶的能力, 懂得美,喜爱美,从而陶冶人的情操,丰富人的情感。美育的功能,就好比在人的大脑中,装上了“杀毒软件”,装上了一堵“防火墙”,用来抗击“病毒”的侵袭,抵制各种不良习气。
  第二,美育有“辅德”的功能
  鲁迅先生针对美术教育直接指明“美术可以辅翼道德,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符,然其力足以渊邃人的情绪,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辅道德以为治。”
  虽然美不是载德的工具,但美与善却是亲姐妹。美中包含有善的内容。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人的道德财富的源泉,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可见,美育确实能悄然地发挥深刻的“辅德”、“导善”的功能。
  第三、寓德于美
  德育为美育明确社会认同的荣辱感、耻辱心等德育因素,强化审美中的伦理道德的因素、善的因素,以伦理道德领域的思想引导对社会美的评判。在美术课堂上,在直接性、动态性、体验性审美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对审美的精神追求,达到“求真”、“求美”、“求新”,增加高尚之美,有利于高尚情操的培养。
  美育是运用形象化的手段进行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因此美育能够发挥以美辅善,以美引德的作用。美育是人类从愚昧走向文明过程中的一种非强制的、自我完善的教育方式。德国美学家席勒也认为,把美育列为改造社会,改造人性的唯一的,也是最理想的途径。
  在当前的形势下如何对学生进行美育?我认为,在培养与增强学生感受美、鉴赏美与创造美的能力的同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加强:
  1、 加强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
  现代社会生活多样化、给每个人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但不论怎样选择,都不能离开做人的底线,都不能颠倒是非,以丑为美、以恶为善、以耻为荣。这也正是人们常说的辨是非,知美丑。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在我们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时 ,必须树立的社会价值观和个人人生观。它应当成为我们这个社会的共识,也应当成为每个人做人的准则。
  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历来十分重视荣辱观念。“不知荣辱乃不能成人”、“宁可毁人,不可毁誉”、“宁可穷而有志,不可富而失节”等等格言警句,都说明古代的哲人志士将荣辱放到了与人格一样重要的地位。这是我们民族珍贵的思想财富,对我们今天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有积极的意义。
  荣辱观是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所决定的。不同的荣辱观,是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荣辱观渗透在整个社会的生活之中,不仅影响着社会的风气,体现着社会的价值导向,标志着社会的文明程度,而且对社会的经济发展有巨大的反作用。
  荣辱观念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那里,是有区别的。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着眼当代中国发展的全局,面向中华民族的未来,紧密联系当前社会风气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汲取了我国传统荣辱观的精华,具有很强的民族性、时代性和实践性。
  2、加强对学生进行“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教育。
  明确“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道理,使学生养成自觉遵守社会行为准则的审美习惯。审美,就广泛而言不仅与求真有关,而且与“向善”有关,如行为美、精神美等等。也是美育中要进行的“有所为”的正面的道德教育。同时还要进行“耻育”教育,进行“有所不为的教育”。该为则为,不该为则不为,是审美教育中相辅相成的行为准则。在美术教学中,经常对学生进行以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为荣,以危害祖国、背离人民、愚昧无知、好逸恶劳、损人利己、见利忘义、违法乱纪、骄奢淫逸为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使他们遵守行为规范,持之以恒,形成审美的良好行为习惯,这在现代社会里尤其显得重要。
  3、创造优美的校园环境,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
  优美的校园,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区域性的社会文化的内容之一。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带领学生积极地参观、实践、体验,丰富学生的情感 ,从而在实践育人过程中,彰显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针对青年学生喜欢关注热点新闻的特点,可以将其穿插于课堂内。如通过讲解2008北京奥运会的标志创意,吉祥物,奥运圣火传递中的纸卷轴火炬,古代宫灯样式的火种灯,以及祥云圣火盆等的设计理念,让学生有期盼奥运,到关注、参与奥运。通过讲解中外艺术家的轶闻趣事,对比他们各自的艺术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优美的校园环境,不仅能满足学生审美视觉的需要,而且能体现高尚的校园精神,使学生在自然情况下受到感染、教化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正确的思想,达到心灵的感应,观念的认同、品格的定型和精神的升华。
  在社会主义教育中,美育既独立于各育之外,有它自己的独特的任务和内容,又渗透在各育之中,使其同德、智、体、劳动技术教育密切联系起来,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入到美术课堂中,与时俱进,这也是美育对德育的重要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王虹 《以美促进和谐职业道德观的培养》
  [2]苏厂元 《论美育与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标签:荣辱观 引入 美术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