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友情作文 > 正文

【「红蝇赶散」与苏北移民】苏北移民

时间:2019-01-3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什么是“洪武赶散”?   “洪武赶散”是明朝初年江苏南部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活动,一般称作“洪武迁徙”。先是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张士诚在苏州建立根据地,自称吴王,与朱元璋抗衡。四年后张士诚兵败被俘,自缢于金陵。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改元洪武,建立明朝。洪武帝为巩固政权,下令没收苏州城内原来拥戴过张士诚的士绅商贾的家产,责令全家迁徙到外地垦荒屯田。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洪武迁徙”,亦称“洪武赶散”。据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冯仁宏撰《新安镇源流》称:“大明洪武登极之初,虑大族相聚为逆,使各道武员,率游骑击散,谓‘洪武赶散’,子孙相沿,传世为例。传至嘉靖,适奉旨击散,而苏之间门周姓、常之无锡惠姓,以及刘、管、段、金皆被赶散,来至朐南(原海州以南地区),芦苇荒滩,遂各插草为标,占为民地,以作避兵之计。后人烟渐繁,乃诣州请为州民,州牧载入版图,是为里人。”因为当时这些被“赶散”者,无一出自自愿,而是强制性的,加上是武装押送,事情又集中发生在洪武年间,故称为“洪武赶散”。苏北许多县的人口始祖多从苏州迁徙而来,不少旧宗谱均有记载,也有称“红蝇赶散”“红蜂赶散”或“红巾赶散”“红军赶散”。
  朱元璋为什么要让苏州人外迁呢?这里边有一个传说。元朝末年,天下大乱,泰州人张士诚起兵谋反,割据苏州达12年,其势力范围大体为:北逾江准,直抵济宁;南至绍兴,占有长江下游的富有地区。他为恢复和发展经济,先后实施过减少田赋、奖励农桑、兴修水利、疏浚白茆江等措施,使凋敝的农村重萌生机,较之元政府的苛政,苏州百姓已相当知足了。难怪在朱元璋部大兵压境,将苏州城围困了十个月后才破城,其中少不了全城百姓的支持。
  苏州城久攻不下,惹怒了朱元璋,在进攻苏州之前,他曾命令“毋肆掳掠,毋妄杀戮”,可破城后,却大烧大杀,以致“死者枕藉,积骨如山”。在平定天下后,有一次,朱元璋微服行走在三山街上,看见一老妪坐在木榻中,便同她攀谈起来,问她是什么地方人,答日苏州人。又问她对张士诚的看法,她说,在大明皇帝起兵时,张王自知非真命天子,就归附元朝,让苏人免受兵戈之苦,因此,百姓至今感德。在次日早朝时,朱元璋深有感触地说,当初,我认为张士诚对苏州人没有什么深仁厚德,从昨天遇见的老妪身上,我感到了苏民的忠厚,“恐京师百姓千万无此一妇也”。为了防止张士诚原有“臣民”不服统治,聚众谋反,疑心病很重的朱元璋就想出了把苏州百姓分散的办法,屡屡将苏城富户迁至京师(南京)、凤阳、苏北等地。
  为什么亦称“红蝇赶散”?
  在苏北平原流传着许多传说。一说,明初在苏州阊门一带偶生很多红头苍蝇(也有说是“红蜂”),见人就叮,人被叮就死,故人们纷纷逃往海州避难。二说,元末张士诚率盐民起义,义军头裹红巾,后来义军之间互相混战争天下,张士诚的红巾军为了死守苏州,把苏州阊门的老百姓强行驱赶到海州。故称“红军赶散”或“洪武赶散”,又称为“阊门赶散”。
  昆虫学家对“红蝇赶散”“红蜂赶散”的说法持否定态度,他们认为:从古到今,还没有任何一种昆虫能造成如此大规模的人口迁徙;苍蝇只能传播疾病,根本不可能咬人就死;蜂类一般不主动叮人的;退一步讲,假如是“红蝇”“红蜂”这类昆虫造成的,他们的家谱为什么没有记载一位亲人被“红蝇”或“红蜂”叮死的呢?由此可见,他们的逃难,根本不是自己的选择,而是屈服于某种人为的因素,被强迫驱赶而来的,只是他们不敢说,史家不敢写罢了。因此,所谓“红蝇赶散”或“红蜂赶散”赶散之说,是毫无科学依据的,只能是以讹传讹罢了。
  至于说“红军赶散”,还是有道理的,只不过并非张士诚所为。因为元末红巾军起义并非张士诚一家,朱元璋的部队同样是头扎红巾的,民间将其统称为“红巾军”或“红军”。“洪武赶散”的说法,让我们知道了事情的发生时间是“洪武年间”;称为“红巾赶散”或“红军赶散”,使后人知道了干这件事的主体是“红巾军”。在苏州话中“巾”与“军”同音,因此“红巾军”就简称“红军”了。“红蝇赶散”则是“红巾赶散”的讹传,可能是出于对红巾军的不满而将其暗喻为可恶的“红头苍蝇”的缘故。称为“阊门赶散”,则告诉我们“赶散”的集结地是“阊门”。“赶散”两字用得相当贴切,至少让人觉得这个行为并非出自自愿,而且有相当的规模,类似于“赶鸭子上架”的味道。
  “红蝇赶散”的范围
  洪武三年(1370年),迁苏、松、杭、嘉、湖诸府之民4000余户至临濠垦田,又移江南民14万户于凤阳府。泗州、盱眙为交通要道,经元末大乱,人口锐减,当时均属凤阳府,故迁移的14万户中,有相当一部分被安置于泗州和盱眙。此后百余年中,又陆续将江南的人民迁徙到准安府境。苏北很多现存家谱,都明确记载本户在明代时,由苏州阊门因“红蝇赶散”迁来。如沭阳县大竹园洛安堂《孙氏家谱》、东海县张湾紫阳堂《朱氏家谱》、赣榆县沙河无锡堂《孙氏家谱》、灌云东辛洛槐堂《王氏家谱》等。灌云县下车乡《戴氏家谱》记得更为具体,明确记载该户在明初,由苏州阊门五里十甲迁来海州定居。在灌云、东海、沭阳、灌南、赣榆等老居民中,十有八九皆称自己祖先是在明代由苏州一带因“红蝇赶散”“红军赶散”“红蜂赶散”而迁来海州定居的。在涟水、洪泽、盐城、阜宁、响水等地也听说过“红蝇赶散”的事,如涟水、淮阴望族朱姓,就是明洪武年间整族地“奉旨”迁来的。涟水孙氏、张氏,灌南汤氏以及金湖等地70%左右的居民,其先人也多为洪武年间从苏南迁来的。泗阳县的席、唐、吴、朱四姓,即是明初由苏州的东洞庭山、昆山、吴县等地迁入。山东的郯城、沂水、莒南、临沭等地的老百姓也有“红蝇赶散”的类似说法。可见,其影响范围在苏北、安徽、鲁南一带,地域广、时间跨度长,民间影响大。
  “红蝇赶散”的事实真相
  元末战乱使淮安及其周围地区人口逃毙殆尽,亟待移民充实。同时,江南地区的富豪有很多曾依附张士诚。故明朝初年,政治上的一项重要措施是,进行强制性的大规模的移民。除了上文所引灌南县《新安镇志》称,苏州阊门的周姓、常州的无锡惠姓及刘、管、段、金等姓被赶散至朐南芦苇荒滩外,民国《泗阳县志》也有类似记载。元末明初,由苏南迁来的有翁、朱、卢、吴等25氏族,其中由苏州迁来的有21族。
  据《苏州市志》载: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平江路(即后来苏州府)领县,人口已有240余万。经元末明初的战乱,到明初洪武四年(1371年)统计时,苏州府领县有190万人,80年中锐减50多万人。除了战争造成的死亡外,另一个原因就是“洪武迁徙”。新纂((苏州市志》云:洪武初年,为加强国家统治,开发落后地区以及边远地区,实行 戍边屯田制,先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徒。洪武三年(1370年)迁苏州、松江等地无田农民4000余户至临濠垦田。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迁苏州阊门一带商户百姓至苏北沿海灶区(盐区)。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迁苏州富民充实南京。永乐元年(1403年),迁苏州等地富民充实北京。
  由此不难看出,明初的确实行过强制性的迁民政策,且这种政策贯穿于明朝始终,不仅于苏州,包括江南的杭、嘉、湖、锡、常等广大地区。因此,所谓“红蝇赶散”,当指移民事件,这一民间的咒骂称呼,在明、清“文字狱”盛行的时代,史家不是不知,而是不敢秉笔直书,只好回避这个民怨很深的事件,这就是史书和地方志不见或少见记载的真实原因。
  六百年后的闻门寻根记
  历史的疑云,就这样在阊门的上空笼罩了600多年;阊门,承载着太多太多的乡愁。对于迷雾重重的“洪武赶散”,也引起了许多专家学者的关注。
  民国《续修盐城县志》卷十四引凌兰孙《凌氏谱》:“元末,张士诚据有吴门,明主百计不能下,及士诚兵败身虏,明主积怒,遂驱逐苏民实淮扬两州。”这一说法认为,朱元璋是为了报复张士诚,而对苏州百姓实施了惩罚性移民。
  顾颉刚曾说过“兴化人祖籍多苏州”,当地人自己也说,兴化是“江北小苏州”。中国移民史权威学者、上海交大历史系主任曹树基教授,20世纪80年代,在苏北地区的10个县进行过调查,结果让他吃惊:大丰发现的18种族谱中,有14种明确记载先祖于元末明初从苏州阊门迁入;宝应的朱、刘、乔、王四大望族,皆自称是明初从苏州迁入的;民国《泗阳县志》记载,县内的席、唐、吴、朱四族,明初分别从苏州的东洞庭山、昆山、吴县枫桥等地迁入。他认为:“在纵横数百公里的范围内,大批的苏北人异口同声地说祖先来自苏州,这绝不可能是集体臆想造假,我们可以推定,这些移民们即使不全是来自苏州,那至少也是来自苏州周边的江南地区。”
  复旦大学的葛剑雄教授认为,江南移民后裔都说自己祖籍阊门,这一说法“半真半假”,因为阊门的名气极大,很多不知祖籍何处的移民后裔们,便在从众心理的驱使下,集体附会“祖籍阊门”,“不管怎么说,苏州阊门已经成为江南移民后裔心目中的‘根’,这充分彰显了苏州文化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力”。
  为了进一步弄清“洪武赶散”的真实面貌,2009年下半年,姑苏晚报社组织专人,进行了为期半年的“发现之旅”寻根活动。自2010年1月10日至29日,连续推出20期《阊门寻根记》,取得了许多一手资料,有利于这一专题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其主要成果是:
  1.流传了600多年的凤阳花鼓,是旧时江南移民后裔们每年清明沿途乞讨回乡祭祖而编制的歌谣。
  2.在海安墩头镇的蒋氏家族有个风俗,除夕晚上的团圆饭,要吃“姑苏菜”,以纪念从苏州迁过来的祖先。所谓“姑苏菜”,就是将胡萝卜丝、藕丝、百叶丝、肉丝放在一起炒成的,“姑苏菜”这个名字是祖宗定下的,用意是叫后人不忘自己的根在苏州。
  3.如皋市白蒲镇上有一条顾家老宅巷,巷子里一座顾家老宅的大门上有一副对联:“武陵世泽,吴郡家声。”“武陵”是顾姓的郡望,“吴郡”则表明该家族很可能与苏州有着很深的渊源。
  4.在大丰、扬州、姜堰、泰州、海安等地,同苏州一样延续着烧“狗屎香”的风俗,而且都是假托地藏王菩萨的名义烧给张士诚的。有学者认为,烧“狗屎香”的风俗,很可能就是明初阊门移民们从江南带到江北去的;也有人认为,一批跟随张士诚起义的乡党渡江去了苏州,后来张士诚败亡后,这些乡党们又逃回了江北,将烧“狗屎香”的风俗带了回去。
  5.在姜堰市桥头镇状元村,人们把睡觉做梦叫做“上苏州”。在扬州、泰州、淮安、盐城等地区,几乎当地人都会把睡觉叫做“上苏州”或“上虎丘”。
  6.大丰市小海镇夏宣家的大门上,每逢春节都要贴上这样的对联:“姑苏世胄,渤海家声。”这副对联,从明朝开始一直流传至今,寄托着阊门移民们割不断的故乡情。
  作者单位:苏州市地方志办公室

标签:苏北 移民 红蝇赶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