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优秀作文 > 正文

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谈综合能力与综合测试

时间:2019-01-1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高考综合考试的推行,把考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推向了教学改革的前沿,如何建立起大综合各学科之间的有机联系,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摆在了广大教师面前。
   一、综合能力的地位和作用
   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为了实现党的十五大确定的跨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和任务,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推进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创新能力,广东省于2001年率先采用了“3+1大综合+1”的测试模式,河南省也于2001年实行了这种测试模式。各地区、各学校教师、学生一定要明白高考改革的这一发展趋势,综合测试的诞生,就是对学生多方面的考察,比如科学素养、人文素养、个性特长,也是体现一个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分析、说明、判断和推理,或是对知识的理解,迁移反思、预测能力等方面。为这个科技昌盛、人文意识复苏、价值理性觉醒的时代培养建设性、创新型人才。
   二、综合测试的目的与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社会生产也由劳动密集型迅速向着智力密集型转化,企业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物化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机器不仅可以生产机器,而且还可以操作机器。不仅可以代替人的体力劳动,而且可以部分代替脑力劳动。社会对劳动者的数量要求会越来越少,而且素质要求却越来越高。竞争将会更加普遍、尖锐、激烈。要想在这样的社会中涉身立足,成为强者,就必须具备善于学、善于应变、善于竞争、善于决策、善于调控等基本素质,还不许具备涵盖相关学科领域知识的综合能力。长期以来,学校教育刻意追求知识传递的效率,过于强调分科、崇尚学科独立,因而搞成各学科之间壁垒森严,缺乏联系,并逐渐发展为“科目主义”,成为阻碍学生知、情、意、行均衡发展的“罪魁祸首”。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的大综合测试就是应了这个时代的要求。只有这样的人才,才能适应新世纪社会建设、发展的需要,才能在社会上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三、综合能力与综合测试的关系
   为适应改革、发展的时代要求,社会将愈来愈多的需求具有素质高、综合能力强的人才;综合测试的设立,也就强调了学生对各学科知识整体把握和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例如,关于环境污染问题的危害,党和国家治理环境的措施,化学上讲治理污染的基本方法,而地理则是从造成环境污染问题的资源浪费上讲。通过教学内容上的渗透和对各科知识综合检测训练,使学生通过综合测试以提高综合能力之目的。再如:关于西部大开发,学生既需要从地理上了解我国西部的自然环境,资源状况,又要从政治上知道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法治、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改革开放,艰苦奋斗,当代青年的历史责任。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潜能,让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全面地分析问题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
   四、综合能力的范畴与培养
   在目前的学校教育中,就应该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能力等等,其实诸多能力归集起来也就是我们常讲的综合能力。学生的综合能力往往就是通过综合测试来体现”。
   (一)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培养。在学生学习的日常教学中,就要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如果最初的教育提供了有助于终身在工作之中和工作之外继续学习的动力和基础,那么就可以认为这种教育是成功的。学会收集和处理信息,学会获取新知识是当今知识社会和终身教育时代的必然趋势,是现代社会的价值取向和生存手段,是对学习本身的革命与改造,“吾生有涯,而知无涯”。学习化社会要求终身化学习。
   (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往往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课堂上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1、创设情境,启发学生提问;2、提供条件,扩大学生视野;3、解决思想、拓展学生思维;4、扩大“课堂”,激发学生兴趣。
   五、教学中综合能力在课堂中体现
   根据教育部有关高考改革的精神,高考各学科的命题将在考察“双基”基础上,更注重对学生能力素质的考察,知识立意转变为能力立意,转变攒同的学科理念,在考查学科能力的同时考查跨学科的综合能力。这就要试题设计相应地增加应用性和综合性,于是,在教学中,师生必须熟悉综合各科目考查的内容及要求,而且要具体落实到每个考点和每道典型例题上。这就要求有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上。
   (一)大综合各课教师要立足本学科,突出主干知识,抓大放小,联系实际,培养能力。大综合试题首先是学科内的综合,其次才是跨学科综合。两项综合之比例,2001年河南考卷大约是7:3,2000年广东卷大约是8:2,所以复习时应立足本学科主干知识和主干知识的内在联系,不必面面俱到。但应时时注意,引导学生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热点问题的联系,由此培养学生运用基本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应注重理解,不要死记硬背。本学科的知识点很琐碎,可以引导学生针对一些知识去分析、归纳,然后找出其中的规律性,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归纳,准确理解知识的内涵,应用价值及其与生活的内在联系,对于测试中命题,应从例题的立意、情景、设问角度、知识点、解题思路、答案表达、赋分等多方面进行剖析。通过题型的归类于变型,掌握一些解题规律。在此基础上,进行一定的训练,自我反馈,及时矫正。
   (三)大综合卷的特点是新情景、新问题、潜知识、大范围、重能力、重综合
   (四)复习应循序渐进。各科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梳理归纳本学科的主干知识,综合各单元知识融会贯通。然后各学科在学科内引导学生打破章节顺序,设计专题训练,使其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最后,应模拟综合测试进行训练、查漏补缺,一道道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水平。
   总之,尽管各学科都有自己的概念、原理、规律、观点和特点,但只要师生共同努力,转变观念,采用科学的教法、学法,就一定能在综合测试中取得好成绩。

标签:综合能力 综合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