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阅读 > 正文

高考考点练透语文答案

时间:2017-05-1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高考考点训练12

高频考点训练(十二)

时间:25分钟 分值:100分

每日必练 15分钟限时训练

1.(2013·辽宁省沈阳二中第六次模拟)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俩是总角之交,从读大学就在一起。不经意间时光荏苒,到现在已经认识三十多年了,真....

挚的友谊从未发生过改变。

B.现在少数媒体放着有重要新闻价值的素材不去挖掘,反倒抓住某些明星的一点逸闻就笔走龙...蛇,这种做法真是令人费解。 .

C.袁隆平培育出亩产926.6公斤的杂交水稻,再创新纪录,用“大师”一词已不足以形容其贡献,称他为“活着的国宝”才是实至名归。 ....

D.在那流金铄石的岁月里,大家互相鼓励,共同进步,虽然学习环境苦、学习压力大,却依然....熄灭不了我们心中理想与奋斗的火焰。

解析 A.总角之交:幼年就相识的朋友。《诗经》中把儿童的发髻称作“角”,后来人们习惯称童年时代为“总角”。B.笔走龙蛇:笔一挥动就呈现出龙蛇舞动的神态。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风格洒脱,也指书法速度很快,笔势雄健活泼。C.实至名归: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业绩,相应的声誉自然就随之而来。符合语境。D.流金铄石:能使金石熔化,形容天气酷热。

答案 C

2.(2013·北京市西城区二模)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教育专家指出,父母不应轻易让还未成年的孩子过早离开自己,否则,过早的离开会使他们的心理、性格受到不良影响。

B.中国电影之所以在国内难挡好莱坞大片的冲击,在海外仍是非主流,是因为中国电影缺乏足够的竞争力和过于“自闭”。

C.几个参会的省的代表认为,应在《粮食法》中加入节约粮食、反对浪费的条款,以法律手段约束、整顿浪费粮食的行为。

D.虽然海水淡化具有洁净、环保、供给稳定等特点,未来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但是目前还没有被广大沿海地区所利用。

解析 A.语意重复,“否则”与“过早的离开”保留其一。C.“几个参会的省的代表”表意不明;“整顿”与“行为”搭配不当。D.句式杂糅,应为“被广大沿海地区利用”或“为广大沿海地区所利用”;语序不当,“虽然”应置于“海水淡化”之后。

答案 B

3.(2013·黑龙江省大庆一中第三次模拟)将下列带序号的句子合理排序,与上文衔接最紧密、语意最连贯的一项是( )

要研究江南的文化历史,就不能不读一读江南的古镇:假若把整个江南比作一部委婉柔丽、行云流水般的乐章,那么古镇就是一个个非常精彩的乐段__________。

①古街虽窄小,却并不失于平直简约

②把整个一座古镇宕得一波三折,有了音乐的节律

③有一排房屋干脆就是半间建在河面上的吊脚楼,足可见其对水的依逐

④古镇的街道一律临河铺筑,两排挤挤挨挨的房屋把天空夹出细长的一条

⑤一条条幽深的小巷细弄,一头勾连着大街,一头曲曲折折地延伸过去

A.⑤②①④②B.④③①⑤②

C.⑤①③②④D.④①③②⑤

解析 注意空间顺序。

答案 B

4.(2013·江西省5月模拟)仿照下面这句话,另选一种植物进行描写,要求句式基本一致,并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

例句:松柏,挺立在山峦的最高处,与白云絮语、与天风唱和,在苍茫的天地之间,树立出一种生命的风范。

答案 示例:兰花,幽居于空谷的最深处,与山泉作伴,与清风细语,于静寂的山野之间,绽放出一种生命的姿态。

5.(2013·江苏省扬州市5月考前适应性考试)下面一段文字是从哪五个方面来介绍“H7N9型禽流感”的?请简要概括。(不超过30字)

2013年3月底在上海和安徽两地率先发现的H7N9型禽流感是一种新型禽流感,是全球首次发现的新亚型流感。在流行病学史不详的情况下,根据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特别是从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出H7N9禽流感病毒,或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可以诊断。经调查,H7N9禽流感病毒基因来自于东亚地区野鸟和中国上海、浙江、江苏鸡群的基因重配。被该病毒感染者均在早期出现发热、咳嗽、少痰、肌肉酸痛等症状;后期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度以上,死亡率较高。至2013年5月,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的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均未发现流感样症状。

答案 流感类型 诊断标准 基因来源 临床表现 传染性

(2013·甘肃省兰州市实战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6~7题。

处士卢岵山居

温庭筠

西溪问樵客,遥识主人家。

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

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

①日暮鸟飞散,满山荞麦花。

注 ①荞麦:瘠薄山地常种的作物,春间开小白花。

6.这首诗中“卢岵山居”的景色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案 环境清幽,远离尘世。“问樵客”“遥识”以及“入云斜”的小路,暗示出卢岵山居处所的幽僻;老树的高古,泉水的清澈,沙石的净洁,群峰的雄奇,足见卢岵山居环境的清幽美好。(意思答对即可。)

7.诗歌的尾联为什么要写荞麦花?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案 借景衬托人物性格,点明访问的季节。在日照强烈的白天里,荞麦花不显眼,等到日暮鸟散后,才显现出满山的洁白,这与卢岵山居的环境相合,以此来表现人物品行的孤高;又点明了访问的季节是春天。表达了作者的景慕和赞许之情。(意思答对即可。)

8.(2013·河南省六市第一次联合考试)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_____。无边落木萧萧下,______________。(杜甫《登高》)

(2)歌台暖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雨凄凄。(杜牧《阿房宫赋》)

(3)余则蕴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8.(2014·甘肃省秦安一中第一次检测)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亦余心之所善兮,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集芙蓉以为裳。(屈原《离骚》)

(3)淇则有岸,__________________。(《诗经·氓》)

(4)驾一叶之扁舟,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5)舞幽壑之潜蛟,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6)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答案 (1)虽九死其犹未悔

(2)制芰荷以为衣兮

(3)隰则有泮

(4)举匏樽以相属

(5)泣孤舟之嫠妇

(6)学而不思则罔

每日必背 5分钟资料储备

新课标高考考纲规定必背篇目64篇(四)

7.北朝北魏·郦道元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

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8.唐·刘禹锡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9.北宋·周敦颐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0.北宋·苏轼 记承天诗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每日必读 5分钟素材积累

守住寂寞,拒绝浮躁

2013年福建高考满分作文

“我愿变成一段树根,深深地扎进地层。”树根在地层是黑暗寂寞的,但它正是在黑暗寂寞中吸收养料,才让大树枝繁叶茂。由此联想,面对现今喧嚣浮华的社会,一个人只有心灵耐得住外界的纷扰,守得住寂寞,人生才更加美好。

深深扎进地层的树根,只有耐得住黑暗的寂寞,才能长成参天大树;同样,人只有耐得住事业和心灵的寂寞,才能在潜心修行中让心灵得到升华。我国文化大家钟钱书先生生前潜心专注于编写《管锥编》,在“文革十年”的动荡期依旧恬静淡泊,耐住浮躁与寂寞,于牛棚中读书写字。这就是一种坚守寂寞的品质。钱钟书先生之所以能够学贯中西,游走于古今,正是因为他能耐得住文人研究学问、钻研难题的寂寞,摒弃外界纷繁迷眼的物质追求和享受,所以他的人格力持久弥香。

古往今来,大凡有成就的人正是因为懂得守住寂寞,专注事业,人生才更加美好。苏轼面对荒凉寂寞的黄州,依旧笑吟“也无风雨也无晴”;中国无动力帆船航海第一人翟墨心怀梦想,独自一人耐住旅程中的寂寞与艰辛,完成自驾帆船环球航海一周壮举;李桂林、陆建芬夫妇在大山里为孩子们撒下希望的种子,在寂寞中坚守18年??他们的时代不同,事业不同,可他们却共谙一个相同的人生真谛:人生的奋斗旅程是充满寂寞与艰苦的,唯有守住心灵的寂寞,始终默默无悔地执著于自己的梦想和事业,人生之树才能由此绽放艳丽的花朵,从而在收获的季节结出累累的硕果。

与此相反,当代的某些所谓“文人大师”却无法按捺住寂寞,总是受到高利益、好名声的刺激与驱使,胡乱造假,东拼西凑,连夜印刷,只为追求销售量。急功近利的举动只会使原本平静如水的心变得浮躁、空虚。当然更不会有优秀名作面世。我想,这就是不懂耐住寂寞,拒绝尘世浮躁诱惑的原因所在。

塞林格坚守寂寞,著出《麦田里的守望者》,令人敬佩;莫言坚守寂寞,成为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令人景仰;罗阳坚守寂寞,托起航空母舰载机歼-15,令人动容??

面对喧嚣浮华的社会,我们应该拒绝浮躁,像“深深扎进地层的树根”一样,耐得住黑暗,耐得住寂寞。

阅卷组点评:

文章思路清晰,正反对比鲜明。正面素材有钱钟书的详例,有苏轼,翟墨,李桂林、陆建芬夫妇的略例;反面素材,有所谓的文人大师。作者通过点面结合,正反对比,有力地阐述了“守住寂寞,拒绝浮躁”这一观点。一目了然的结构、清晰的逻辑思路,让读者能快速抓到文章要点。文中的人物素材贴近现实,大家耳熟能详,很有时代针对性,比起那些动辄拿屈原、李白等古人说事的文章,有一股清新之气。本文的语言运用也很有特色,比如倒数第二段整散句的结合,很好地彰显了文章的文化底蕴。

核心亮点:

思路清晰 对比鲜明

篇二:默写答案

古诗文默写,答案在《高考.考点练透》上

1、(1—3)P/85.6 2、( 4—6 )P/77.6 3、(7-8)P/73.6

4、(9—10)P/69.6 5、(11-13) P/66.6 6、(14—16)P/64.6

7、(17-19) P/61.5 8、(20-22)P59.59、(23-25) P/57.5

10、(26-28) P55.511、(29-31)P51.5 12、(32-34)P/49.5

35、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略无慕艳意36、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37、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38、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39、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40、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41、鼎铛玉石 金块珠砾42、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43、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44、萧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45、足蒸暑土气 背灼炎天光

4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47、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48、水不在深有龙则灵49、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50、清荣峻茂良多趣味51、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52、余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53、莲花之君子者也54、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 55、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 56、所恶有甚于死者 故患有所不辟也 57、 且举世欲知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58、鼎铛玉石 金块珠砾 59、学而(转载自:www.dXf5.cOm 东星资源网:高考考点练透语文答案)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60、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61、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62、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63、不吾知其亦已兮 苟余情其信芳 64、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而耻学于师65、角声满地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66、受

篇三:(语文)2016届高考总复习 大一轮 ( 语文版 )小说阅读 考点综合提升练(二) 散文化小说(含解析)

考点综合提升练(二) 散文化小说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王 嫂

沈从文

厨房中忽然热闹起来,问一问,才知道帮工王嫂的女儿来了。年纪十八岁,眼睛明亮亮的。梳一饼大大的发髻。脸圆圆的,嘴唇缩小如一个小荷包。头上搭了一片月蓝布,围裙上绣了一朵大红花,还钉上一些小小红绿镜片。说话时脸就发红,十分羞涩,在生人面前总显得不知如何是好。问问王嫂,才知道女儿刚出嫁五个月,丈夫在乡下做田,住在离昆明四十里的乡下,穿的衣还是新娘子衣服。主人说:“王嫂,你大姑娘到这里来是客,炒几个鸡蛋,留她吃饭去!”王嫂就望着那女儿痴笑:“太太说留你吃饭,不要走!”女儿也笑着。一家大小知道王嫂有个好女儿,都来看看,都交口称赞王嫂福气真好,闺女可长得俊俏逗人爱。 王嫂只是笑,做事更热心了一些。王嫂不特有个好女儿,还有个好儿子!儿子十二岁,已到城西区茶叶局服务当差,净挣十五块钱一个月。局里管教严,孩子长得干净清秀,穿上一件灰色制服,见过的人都说相貌有福气,长大一定有出息。王嫂怕他不学好,一来就骂骂,装成生气样子,要孩子赶快回去。孩子虽是她唯一宝贝,可并不娇惯,守规矩,从不胡乱花钱。

王嫂在这一家中的工作是洗衣烧饭,间或同卖鸡蛋清茅房的乡下人嚷嚷,一切动机无不出于护主。为人性情忠诚而快乐,爱清洁,又惜物不浪费,所以在一家中极得力,受一家重视。这点重视为王嫂所感觉到时,引起她的自尊心,事情便做得更有条理。

有一天,另外一个乡下妇人来了,带了些新蚕豆来看王嫂,两人一面说一面抽抽咽咽。来人去后,问起原因,才知道一年前那个作新媳妇的女儿,已在两个月前死掉了。来的就是那女儿的婆婆。女儿生产,在乡下得不到医药照料,孩子生下地两天,女儿流血不止,家里人全下了田,想喝水不得水喝,喝了些水缸脚沉淀,第二天就腹痛死去了。孩子活了两个月,也死去了。经过这样大变故的王嫂,竟还是一切照常,用来稳定她的生命或感情的,原来是古人的“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八个字。

吃晚饭时,王嫂加添一碗新蚕豆,就是白天那亲家送来的。两亲家说起女儿时,心酸酸的,眼睛湿莹莹的,都念着女儿。

王嫂死了女儿,儿子却好好的。一个月必来看她一次,就便把工薪全部缴上,王嫂点清了数目,另外送他两块钱作零用。

这家里同别的人家一样,有鸡,有狗,有猫儿。这些生物在家中各有一个地位。这一切却统由王嫂照管。

把午饭开过,锅碗盘盏洗清楚后,王嫂在院中石碌碡上坐下喂鸡,看鸡吃食。看见横蛮

霸道的大公鸡欺侮小母鸡时,就追着那公鸡踢一脚,一面骂着:“你个良心不好的扁毛畜生,一个小小肚子吃多少!我打死你!”公鸡还是大模大样不在乎,为的是这扁毛畜生,已认识了王嫂实在是个好人。每天大清早,家中小黑狗照例精神很好,无伴侣可以相互追逐取乐,因此一听公鸡伸长喉咙鸣叫,就似乎有点恶作剧,必特意来追逐公鸡玩。这种游戏自然相当激烈,是公鸡受不了的。

因此这庄严生物,只好一面绕屋奔跑一面咖呵咖呵叫唤,表示对这玩笑并不同意,且盼望有人来援救出险。这种声唤自然引起了一家人的关心,但知道是小狗的恶作剧,谁也不理会,到后真正来援救解围的,照例只有王嫂一人。

那时节王嫂也许已经起床,在厨房烧水了,就舞起铁火钳出来赶狗,同小狗在院中团团打转。也许还未起床,小狗恶作剧闹到自己头上,必十分气愤,从房中拿了一根长竹竿出来打狗。这支竹竿白天放在院子中晒晾衣服,晚上特意收进房中,预备打狗。小狗聪明懂事,食料既由王嫂分配,对王嫂自然相当敬畏,眼见那根竹竿,是王嫂每天打它用的。只是大清早实在太寂寞了,兴致又特别好,必依然折磨折磨大公鸡,自己也招来两下打,因此可好像一个顽皮孩子一般,跑到墙角去撒一泡尿,不再胡闹,乐意结束了这种恶作剧。尽管挨骂,挨打,小狗心中还是清楚明白,一家中唯有王嫂最关心它。(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的赏析,不准确的两项是( )

A.王嫂的儿子在城西区茶叶局服务当差,他一来,王嫂就骂骂,这并不是因为他犯了错,而是因为王嫂怕他学坏。

B.王嫂的女儿来看王嫂,大家都来看她并称赞她可爱俊俏,就连主人也热情地留她吃饭,这说明王嫂的生活环境淳朴。

C.王嫂的女儿生产后因大出血去世了,生的孩子不久后也没了,但王嫂在主人家还是“一切照常”,这表现了她的麻木。

D.小说第四段一方面交代了王嫂的女儿去世的具体原因,另一方面暗示了全文的主题:小人物在残酷的命运面前奋力抗争,但无能为力。

E.这篇小说以自然朴实的语言记叙了一个旧社会底层人物王嫂的故事,表现了作者对小人物命运的关注。

答案 CD

解析 C项“这表现了她的麻木”的说法不当,女儿去世,王嫂也很伤心,只是压抑着自己的感情,她只能用古人的话“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安慰自己。D项文章并未展现小人物的抗争。

2.小说首段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介绍王嫂的情况,点明王嫂的身份,说明王嫂和主人一家相处融洽;②展示王嫂女儿的可爱,与后文写其不幸早逝形成对比,表现对美好生命逝去的惋惜;③展示王嫂的

幸福,表现了底层人物生活中温馨幸福的一面,与下文形成对比。

解析 考生在答题时应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入手,要求分析的文段是文章第一段,就要结合全文思考,思考其对主人公王嫂形象的塑造,对主题的表达等有什么作用,同时还要关注这一段与下文在内容上的联系。

3.请简要分析小说主人公王嫂这一人物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生活于社会的底层,相信命运的安排,信奉“生死有命,富贵在天”;②对主人忠心耿耿,勤劳能干、节俭,深受主人的重视与信赖;③爱护自己的子女,但是不溺爱孩子;④意志坚强,亲人逝去的苦难并没有使王嫂失去对生活的信心;⑤善良,对主人家的小动物充满爱心。

解析 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抓人物的言行,二是抓与人物相关的情节,三是抓作者或者其他人对人物的评价等。具体作答此题时,要关注王嫂的社会地位,其为人处世中表现出来的精神品质、思想观念等,当然,这需要以具体的情节为切入点。如从王嫂对待孩子及主人家的小动物的态度可以看出王嫂是个慈爱而善良的人,从王嫂对待主人的态度可以看出她是个对工作尽心尽责、对主人忠心耿耿的人。如此分析,便可得出答案。

4.小说后半部分写王嫂对待公鸡和小狗的情况,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小说后半部分描写王嫂对待公鸡和小狗的情况,不仅体现了她的勤劳,也说明她对待动物同样充满爱心,表现了她的心地善良。②使小说情节更加丰富。小说前半部分主要写王嫂如何对待自己的子女和主人一家,后半部分写王嫂如何对待主人家的小动物,展示了小人物的日常生活的不同方面,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③突出人物情感。小说后半部分写王嫂对待公鸡和小狗的情况,与前半部分所写的她对待女儿的死的情况形成对比,突出王嫂情感的内敛与压抑。④使小说主题更丰富。王嫂作为旧社会的一名传统女性,女儿因生产而死,她“竟还是一切照常”,这体现了她的宿命论思想;而对待小动物的情况,则体现了王嫂身上具有中国传统女性的朴素、善良等美德。

解析 解答此题,考生可根据题干的要求,从小说的几个要素如“人物形象”“情节”“主题”等角度进行探究,需要注意的是,探究必须立足于文本,不可随意发挥,如从“人物形象”的角度进行探究,就要针对小说中王嫂对待公鸡和小狗的情况表现了她什么样的精神品质展开。答题时注意要分条陈述。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饿

刘半农

①他饿了;他静悄悄地立在门口;他也不想什么,只是没精没采,把一个指头放在口中

标签:高考 考点 语文 高考语文天天练 语文高考考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