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阅读 > 正文

广东历史高考题及答案

时间:2017-05-1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2015年高考广东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5年广东高考文综历史

12.有古代学者论述某字体的形成时说:“(官员)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即胥吏)佐书”。据此推断,该字体是

A.小篆 B.隶书 C.行书 D.草书

13.针对皇帝频频越过中书省直接向六部官员下达诏令的现象,有朝臣说:“事不出中书,是为乱政。”由此可知,该朝臣

A.反对中央集权 B.主张建立内阁C.主张加强相权 D.反对三省六部制

14.史载:明代江南昆山县的农家,“麻缕机织之事,则男子素习焉,妇人或不如也”,但乡村妇女凡耕耘、刈获、桔槔之事,与男子共其劳”。这则材料反映了当时

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B.资本主义的萌芽

C.男尊女卑的社会秩序 D.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15.毛泽东主张用事实反击敌人的毁谤:“敌人说:‘广东共产’,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勾联俄国丧权辱国’,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治下水深火热民不聊生’,我们说:‘请看事实’。”这些“事实”都发生于

A.辛亥革命时期B.国民革命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16.1961年,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的一份报告指出:现在部分干部和农民对集体生产信心不足,以致发展到变相恢复单干,有的地方出现了“父子队”“兄弟队”式家庭作业。这则材料为例证,可用于说明

A.当时土地所有制发生改变 B.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历史背景

C.当时国民经济调整成效显著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起源

17.表2 反映了中国某时期与各国贸易的情况,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抗日战争胜利,中苏贸易激增

B.实行“一边倒”政策,中美贸易剧减

C.改革开放初见成效,中国对外贸易蓬勃发展

D.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与发展中国家贸易往来密切

18.《十二铜表法》中说:“以后凡人民会议的所有决定都应具有法律效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奴隶参与了立法 B.习惯法的内容被摒弃

C.贵族对法律的垄断被打破 D.成文法的规定不能改变

19.一位哥伦比亚学者在“纪念美洲发现——两个世界文明汇合5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上说,“黄金和白银的作用只是使两个大陆之间的距离更加遥远了”。由此可知

A.该学者关注殖民掠夺的后果B.“两个大陆”指的是美洲和非洲

C.黄金和白银阻碍了世界市场的形成D.该会议讨论的是英国人登录美洲的意义

20.“这份文献在当时是极其进步的,对西方君主制和共和制都适用。”下列文献中,符合这一评价的是

A.《大抗议书》B.《权利法案》 C.1787年美国宪法 D.《人权宣言》

21.有文学家宣称:“我赋予古老文字以赤色,不再有元老!不再有平民!我在墨水瓶里掀起风暴。”他的文学理念属于

A.浪漫主义 B.现代主义C.现实主义D.古典主义

22.发生在1920年苏俄的现象有

A.私营企业纷纷涌现 B.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扩大

C.政府禁止买卖粮食 D.农民积极参加农业集体化运动

23.一位学者说:“在自家的院子里有印钞机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而黄金兑换标准给了我们

这个特权。”赋予“我们这个特权”的是

A.《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B.马歇尔计划

C.《关税和贸易总协定》 D.《布雷顿森林协定》

38.(25分)课程的变化反映了时代的变迁。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世纪后期,神学在西欧学校教育中的统治地位发生动摇,一些新造学校特别

注重对学生德智体美的教育,古典文学和自然科学课程的地位明显提高。

——据《外国教育史》

材料二 课程设置是学校教育制度(学制)的重要内容,在中国近代学制中,与经学相

——据《中国近代学制史料》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思潮?这一思潮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6分)

(2)材料二中“读经讲经课”讲授的是哪个学派的经典?经学在明清时期备受尊崇,其原因是什么?(6分)

(3)结合材料二,说明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变迁。(13分)(要求:信息的提取准确,调动和运用知识合理,逻辑清晰)。

39.(27分)现代化理论研究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

题。

材料 18—19世纪,一些欧洲的社会学家以西方工业社会为对象,研究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发展规律。

二战后,现代化研究在美国兴起并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该理论认为现代化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内部,内部的障碍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不顺利的根本原因;现代化实际上是西方化或者美国化的过程,20世纪是“美国的世纪”。这一理论得到美国政府的重视。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很多学者根据各国的具体情况,探讨不同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模式。20世纪80年代,现代化理论从美国引进中国,不少学者开始将现代化概念和分析框架运用到社会科学研究中。

——据《传统与变迁——国外现代化及中国现代化问题研究》等

(1)概述18—19世纪西欧经济、政治发展的主要状况。(8分)

(2)结合材料和当时的国际背景,分析二战后美国政府为何重视现代化理论?(10分)

(3)为什么现代化理论能够在20世纪80年代被引进中国?运用这种理论进行历史研究时要注意什么?(9分)

1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汉字的演变。秦统一中国后将小篆作为全国通用文字,后因书写不方便,被隶书所取代。

13【答案】C

【解析】材料中该朝臣认为,如果诏令不是出自中书省,就是乱政,由此可知他是希望用中书省来牵制皇帝的,故该朝臣主张加强相权以限制王权。

14【答案】A

【解析】材料描述了小农经济的特征之一,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生产现象。 15【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政府所在地在广州,而且还有“勾联俄国”、“广东共产”。结合所学知识,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广州政府奉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由此可知为国民革命时期。

16【答案】D

【解析】据“1961年”、“父子队”“兄弟队”判断答案为D。A项三大改造后土地所有制一直为土地公有制;B合作化开始于1953年;C国民经济调整的是农轻重的比例,与材料无关。 17【答案】B

【解析】由表格中数字信息可知:中苏贸易不断增加,而中美贸易急剧减少。可知当时中苏关系密切,中美关系紧张,应该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敌视孤立中国,中国选择“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18【答案】C

【解析】由“以后凡人民会议的所有决定都应具有法律效力”可知平民获得了立法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种做法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的垄断。A、C、D三项与材料无关。

19【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洲的发现及其之后的殖民扩张,拉大了美洲与欧洲之间的差距。

B、“两个大陆”指的是美洲和欧洲;C应是促进世界市场的形成;D项错误,意大利人哥伦布在西班牙支持下发现美洲;其次该会议应该不仅讨论发现美洲的意义,还关注了消极影响。 20【答案】D

【解析】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对西方君主制和共和制都适用。A项《大抗议书》是1641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政治纲领,反对君主专制,要求建立对议会负责的政府。B项适用于君主立宪制,C项适用于民主共和制。

21【答案】A

【解析】由“我赋予古老文字以赤色,不再有元老!不再有平民!我在墨水瓶里掀起风暴”可以分析出这种文学风格是超越现实,革命的理想主义,属于浪漫主义。

22、【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1920年苏俄正在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商品贸易。A出现在1921年新经济政策之后;B出现在勃列日涅夫改革时期;D出现在斯大林时期。

23【答案】D

【解析】由“黄金兑换标准给了我们这个特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个特权是《布雷顿森林协定》: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与黄金挂钩,确立了美元等同于黄金的特殊地位。

38

1、思潮:人文主义;(2分)

背景:政治:中世纪教会神学统治,政治黑暗;

经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思想:文艺复兴的兴起;

文化:意大利保留了较多地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任意两点得4分)

2、学派:儒家。(2分)

原因:政治:统治者重视,儒家思想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

思想:宋明时期理学有了新发展,“存天理、灭人欲”有利于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4分)

3、变迁:近代教育的发展。教学课程的设置中从重视和伦理道德,到逐步取消经学课程;再到引入公民课。体现了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民权意识和公民意识的觉醒。

39,

1、经济:两次工业革命,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现工业化;(2分)

世界市场逐步形成;(2分)

政治:资产阶级代议制逐步确立和完善,政治民主化和法治化进程加快;(2分)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2分)

2、国际:二战后,美苏争霸,形成两极格局;

美国:企图称霸全球。

材料:现代化实际上是西方化或者美国化的过程;(三点得10分)

3、 时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改革开放,开始探索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道路。 注意:需要注意理论必须要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从实际出发,不能照搬别国模式。

篇二:2009年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广东卷)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历 史 B

一、选择题:满分75分。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文献中,有较多反应西周时期平民社会生活内容的是

A.《老子》 B.甲骨卜辞 C. 《诗经》 D. 《楚辞》

2.“封建社会”的概念是近代引入中国的。右图所示柳宗元的文章的主题可能是

A.王位继承制度B.分封制度 C.三公九卿制度 D.郡县制度 3.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产品

A.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 B.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 C.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D。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

4.中国古代,朝廷有时将不在户口册内且因此不纳税的人称为“盗贼”。这反映当时朝廷

A.要求民众纳税 B.只要求部分民众纳税我 C.不要求民众纳税D.只要求部分“盗贼”纳税

5.君主专制在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A.战国时秦国以王为首,统一后秦王称皇帝

B.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隋代实行内史、门下、尚书三省制 C.唐代决策、审议、执行权分离,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利牵制体系 D.明初废除丞相,清初“军国政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

6.梁启超说:“我国蚩蚩四亿之众,数千年受

广东历史高考题及答案

治于民贼政体之下,如盲鱼生长黑壑,不知天地间有□□二字。”省略的两字最可能是

A.君主B.科学C.西学D.民权

7、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展,福建省具有代表性。1875—1895、1912—1913、1914—1918四

个阶段福建民族工矿企业年均注册数,与选项有对应关系。其中1896—1911年应是

A.4.6个 B.3个 C.2.6个 D.0.55个 8、1929年5月4日国民党上海特别市执行委员会宣传部编辑的《五四特刊》认为,五四运动输入的西洋思想“不是陈腐便是过火”。“过火”思想指的是

A.马克思主义 B.自由恋爱观 C.实业救国论D.民主和科学思想 9、共产党领导的边区政府在工作报告中说,国民党肤施县党部在延安公开出版几种壁报,张贴通衢。共产党的印刷厂替国民党印刷传单,已是尽人皆知。这反映出当时

A.国民党已在军事上占领延安B.边区政府由国民党政府直接管辖 C.正处于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D.共产党允许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10、《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

A.总统制 B.联邦制C.君主立宪制 D.责任内阁制 11、下列歌谣中,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尚的是 ..

A.结婚证书当堂读,请个前辈来证婚B.文明洋伞小包裹,长统洋袜短脚裤 C.辫线斜拖三尺短,之乎者也说荒唐D.改良的头,改良的花,改良的姑娘大脚丫 12、《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规定:“边区各少数民族,在居住集中地区得规划民族区,组织民族自治政权,在不与省宪抵触的原则下,得订立自治法规”由此可知

A.陕甘宁边区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民族自治区 B.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已经有了民族区域自治的设想

C.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具有宪法性质的法律是《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D.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根据《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实行的

13、我国某部宪法将国家性质表述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这一表述说明当时

A.三大改造尚未完成 B.资产阶级已被消灭 C.人民公社体制已经建立D.经济基础还十分薄弱

14、1959年某部门根据历年全国工业生产统计数据制订了下表。从下表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1) 工业生产取得巨大成就C中国已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2) 工业生产基础比较雄厚 D工业生产的最高增长率是最低增长率的近12倍

15.古希腊人将神塑造为生动逼真的人的形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古希腊的

A.民主思想 B.无神论思想 C.科学思想 D.人文主义思想

16.1494年,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教皇仲裁下,划定了一条如图所示的分界线。这意味着

A.两国当时的航海成果得到承认 B.大西洋是两国争夺的焦点

C.其他国家被永远排除在殖民争夺之外 D.开辟新航路的目的是传播基督教

17. 18世纪北美殖民地的宗教大觉醒运动中有一种思想:上帝使人有理性,并希望人在追求真理中运用这一理性这种思想

A.促成了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 B.有助于激发北美人民反抗殖民统治

C.借上帝的神权压制人文主义思想 D.旨在消除教会在北美殖民地的影响 18.1830年7月27—29日,法国议会将路易·菲利浦推上最高权力宝座,史称“光荣三日”,“光荣”的含义源自英国“光荣革命”。据此可以推断“光荣三日”

A.推翻了拿破仑帝国 B.在法国建立了共和国 C.没有发生大规模流泻冲突 D.第一次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19.某论文把巴拿马运河开通、印度向英国出口棉花、华工赴美参与修建铁路、法国向俄国输出资本等作为重要证据。该论文的主题最可能是

A.美国经济的崛起 B.工业革命在欧洲的扩散 C.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20.下列关于巴黎公社的表述,正确的是

A.公社实行直接民主的政治制度 B.公社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人民有权罢免公社公职人员D.公社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1.普朗克曾这样评论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这个原理在物理世界观上所引起的革命,只有哥白尼世界体系的引入才能与之相提并论。”文中的“这个原理”是

A.相对论 B.日心说 C.量子假说D.万有引力定律

22.列宁曾讲过:

“我们用‘强攻’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

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这里的尝试是指

A.十月革命 B.斯大林模式 C.新经济政策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3. 罗斯福担任总统之前,美国出版的一本书提议政府增加开支,甚至不惜造成财政赤字,以便舒缓经济衰退。罗斯福读后批注:“哪有此等到好事-----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这表明

(3) (4) (5) (6)

罗斯福始终都是信奉新政理念的政治家。 罗斯福上台之前美国尚未出现经济衰退。 罗斯福新政的理念在罗斯福担任总统前已经萌生。 罗斯福在美国率先提出了政府干预经济的主张。

24.20世纪60年代后期,布雷顿森林体系出现危机,美国一度出动军用飞机紧急空运黄金供应伦敦黄金市场,美国的黄金储备因此遭受损失。美国这样做的目的应该是

A.维持美元价格 B.赚取更多英镑 C.支持浮动汇率D.制造金融混乱 25.约瑟夫·奈教授2002年指出,当今国际力量的分布有如一盘三维空间的国际象棋:顶部的军事力量大致是单极的,中部的经济力量是多极的,底部包括众多的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恐怖分子、黑客等),力量非常分散。下列表述同奈教授的看法一致的是

A.同苏联时期相比,俄罗斯的经济实力下降,军事实力并未削弱 B.冷战结束后,美国的军事和经济实力都保持着异常明显的优势 C.国际力量分布十分复杂,可以说世界多极化的格局已接近形成 D.从某些维度看,“单极世界”和“多极世界”都是比较准确的说法

(7) 非选择题:满分75分。本大题共7小题,其中第31、32题是选择题, 26、(14分) 下表是某中学研究性学习课上,三个研究小组展示的材料和所得的结论。

请回答1.上述各组的结论,哪些是从材料可以直接推导出来的?(1分)

2.上述各组的结论,哪些是不能从材料直接推导出来的?你认为应补充怎样的材料或者修改成怎样的结论,才能使结论与材料相符?(若修改结论,不得照抄材料)(5分) 3.本堂课的主题是“中国传统思想的演变”。请结合所学知识,紧扣主题,重新分析各组的材料,建立材料与主题的联系,说明中国传统主流思想在东汉、宋代、晚清三个时期的变化。 答案(1)晚清组。(1分)

(2)①东汉组、宋代组。(1分)②考生可从增加材料或者修改结论两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但材料与结论必须相符。每组2分,共4分。如:东汉组的结论可修改为“东汉桓帝受道教和佛教思想影响比较大”。宋代组可增加其它朝代学生尊师典型事例、中国古代典籍中的尊师思想等。

(3)东汉:佛教和道教成为某些帝王的治国理念,汉武帝以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治国思想被动摇,佛教、道教产生了较大影响。(3分)

宋代:程颐吸收佛教的某些修习方法和思想,与其它思想家一起创立的理学逐渐成为中国占主流地位的思想。(3分)

晚清:某些官员的教育思想受到西学影响,西学对中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儒家思想仍占主流地位。(2分)

27.(14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清除古休旧有的阶级贵贱的社会差别。 ——————据(美)费正清《观察中国》

问题:1.为实现“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一梦想,中国近代各级做出了哪些努力?(6 2.为提高农民地位,中国近,现代各阶级订制了哪些纲领和政策?(4分)

3.1949年以来,中国参加了哪些国际组织,见证了“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4分)

答案(1)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

战争、解放战争等等。(6分)

(8)

农民阶级:《天朝天亩制度》。(1分)资产阶级:平均地权。(1

分)无产阶级: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

篇三:2008年高考广东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

2008年高考广东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

本试卷共6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一、选择题:满分75分。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右图是明清古建筑中的一幅牌扁,与它有关联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三省六部制 D。内阁制

2。符合右图所示农业生产分布状况的朝代是

A。西周 B。西汉 C。晋 D。宋

3。某思想家说:“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为万民,非为一姓也。”他所反对的是

A。民主共和制度 B。中央集权制度

C。专制主义制度 D。君主立宪制度

4。齐国管帅说:“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宋作文巧。未作文巧禁,则民无所游食,无民所游食则必事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某研究者据此得出“中国精耕农业的产生与专制国家农业政策密切相关”的结论。该推断

A。材料充分、理解准确一绪论合理 B。材料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

C。材料不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D。材料不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

5。清风吹动旗幡,一人说是风动,一人说是幡动。禅宗六祖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两位心动。在世界本原问题上,与慧能的观点有相似之处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程颖 C。朱熹 D。王阳明

6。某思想家在1925年提到世人对他的评价:“自戊戌以来,旧则攻吾大新;新则再吾太旧。”该思想家是

A。康有为 B。梁启超 C。严复 D。胡适

7。《民报》创刊号刊登黄帝像的主要目的是

A。提倡民主自由 B。宣传排满革命

C。倡导个人崇拜 D。反对帝国主义

8。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总体评价,代表中国共产党观点的是

A。五四运动是中国的“文艺复兴”

B。五四运动破坏了中国传统文化

C。五四运动是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折点

D。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

9。有学者认为,外国商品输入造成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可以作为该观点直接证据的是

A。19世纪末镇江海关报告称:“从前如江北内地各州县,均用洋布,近则用上布者渐多。”

B。20世纪初有人指出:“商市展拓所及,耕夫织妇弃其本业而趋工场,必然之势也。”

C。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自外洋火水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

D。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这里对棉织品的需要,和在广州、上海一样,长期受到限制。”

10。“尽管他衣着简要,不事张扬,但蒋仍表现出一个征服者统领一切的气势,而不是和布尔什维克过于亲密的同志。他谨慎运用各种方式(包括布尔什维克主义)来实现其目标,只要它适合于?中国是中国人的?口号。”美国《时代周刊》的这段报道,把蒋介石描述成

A。民族主义者B。专制主义者

C。自由主义者D。布尔什维克主义者

11。“人间处处倡民主,天上谁人奉玉皇。一朵红云旗五色,惊传飞艇上天空。”这一情景最早可能出现于:

A 戊戌维新时期 B 辛亥革命时期 C 新文化运动时期 D 抗日战争时期

12。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不同,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确立了政治协商制度 B。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

C。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 D。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法律保证

13。建国后各时期的教育方针具有不同的时代特点,属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教育方针是

A。“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B。“紧密结合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实际组织教学”

C。“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

D.“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14.1974年,毛泽东提出了著名的三个世界理论:苏、美两个超级大国属于第一世界,美国以外的西方国家属于第二世界,亚非拉广大发展中国家属于第三世界。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A。开始重视亚非拉国家的作用 B。无意与第一、第二世界国家改善关系

C。已经放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强调国际政治的主题是反对霸权主义

15。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克服了分配中的平均主义 B。成为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唯一形式

C。实现了农村土地的私有化 D。取代了人民公社的政权组织形式

16。直接民主是古希腊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色之一。与这一特色形成有关的

A。雅典是小国寡民的城市 B。雅典人擅长会议辩论

C。斯巴达的民主传统 D。苏格拉底的民主思想

17.15世纪,意大利人是始用各种地方性通俗语言文字番译拉丁文《圣经》,这一现象说明

A。天主教会已经放松思想 B。宗教改革在意大利已经有了较大影响

C。人文主义思想在意大利兴起 D。通俗语言文字取代拉丁文成为官方文字

18.18世纪,西方人所谓“乌木”买卖成为英国工业革命重要的资本积累方式。“乌木”是

A。在亚洲掠夺的檀香木 B。对非洲黑人的蔑称

C。在殖民地掠夺的煤炭 D。对美洲棉花的反称

19。从路易十六召开一级会议的目标看,一级会议在当时拥有的权力是

A。审判重大案件 B。行政管理

C。批准征收新税 D。制订法律

20。马克思、恩格斯说:“由于阶级对立的发展是同工业的发展步调一致的,所以这些发明家也不可能看到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于是他们就去探求某种社会科学、社会规律,以便创造这些条件。”“发明家”是指

A。科学社会主义者 B。空想社会主义者

C。巴黎公社领导人 D。第一国际领导人

21.19世纪,西方人宗教信仰的虔诚度降低。与这一趋势形成无关的科学家是

A。牛顿 B。达尔文 C。爱因斯坦 D。伽利略

22。地名变更往往同当时的政治背景相关,苏联历史上曾经发生下列地名变更:①彼得格勒→列宁格勒 ②沙皇村→儿童村 ③勃列日拉夫→切尔内 ④斯大林格勒→伏尔加格勒。以上地名变更的先后顺序是

A。②①④③ B。②③④① C。①④②③ D。①②③④

23.1960年,法国总统戴高乐听到法国首次成功试验原子弹的消息后高呼:“法国万岁!从今天早上起,她更加强大了、更加骄傲了。”能够和这一情境联系起来的是

A。世界政治的多极格局最终形成 B。西欧国家的复兴和两极格局的削弱

C。欧共体形成和经济全球化加强 D。西欧国家的衰落和美国霸权的稳固

24。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背景,表述正确的是

A。贸易保护主义的前端已被革除 B。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繁荣局面

C。美国的经济实力受到严重消弱 D。英美苏中等大国间的合作仍在维持

25。毕加索曾这样形容自己的艺术风格:“让优美绝灭吧!”这种艺术风格是

A。古典主义 B。现实主义 C。现代主义 D。浪漫主义

二、非选择题:满分75分。本大题共7小题,其中第31、32是选做题。考生只能选做其中的一题。

26。(15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资料来源:《汉书 ·食货志》;《(居延汉简甲乙编)释文》

注:秦汉史料中典型的农民家庭是五口之家

问题:

(1)计算材料中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粮食)与支出额。(2分)

(2)据《汉书·食货志》记载,冬天农闲时,农妇常聚在一起夜织。结合问题(1)的计算结果,简要分析材料中的西汉农民为什么会采用这种耕织结合的经济形成。(3分)

(3)西汉在耕织经济体系下出现了引人注目的商业繁荣现象。根据材料和问题(2)中的信息,简要分析西汉赋役政策和耕织经济形式如何促进商业繁荣。(3分)

(4)有人认为,西汉商业繁荣说明当时已经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根据问题(3)中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判断这一观点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5分)

27。(16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启蒙时代,中国形象变为了启蒙思想家手中的一个武器,启蒙思想家普遍认为,用道德治理国家是中国的一大特征。道德与宗教、法律、礼仪、民俗为合一体,成为上至皇帝,下至小民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国家因而长必久安。

—————据当韦克吕耶斯《论十七、十八世纪法国文学中对中国现实的取舍》和许明龙《18世纪法国思想家论中国的德治》

[材料二]几乎每一位西方作者写到中国社会状况时,毫无例外地都要描述一番中国人吸食鸦片的方式及其对道德与身体的危害。于是,在一般印象中, 中国就是抽鸦片的国家。

—————Western Concepts of China and the Chinese, 1840-1876,转引自周宁《鸦片帝国》

[材料三]1958年美国入伊罗生出版的《浮光掠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六个阶段;①尊敬时期(18 世纪),②轻视时期(1840-1905),③乐善好施时期(1905-1937)。 ④赞赏时期(1937-1994),⑤清醒时期(1944-1949),⑥敌对时期(1949-)。

袁明:《略论中国在美国的形象》

问题:(1)材料一中的“中国形象”是什么?结合法国当时的情况,说明启蒙思想家将“中国形象”作为武器的目的。(4分)

(2)材料二中的“中国形象”是什么?形成这种形象的原因是什么?(5分)

(3)简要分析材料三中的第④和和⑥两个阶段“中国形象”形成的政治背景。(4分)

(4)从“中国形象”的变化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3分)

28。(13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1958年5月,毛泽东发表讲话说:“我们……是先生救出来的学生,应当高明些,后来者居上嘛!我看我们的共产主义,可能比苏联提前到来。”

———转引自浣志华祭《战后中苏关系若干问题研究》

问题:

(1)在向“先生”学习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探索了一条怎样的中国式革命道路?1958年前,新中国取得了哪些建设成就?(5分)

(2)为了“后来者居上”,毛泽东发动了哪些运动?这些运动出现严重失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对我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有何历史意义?(4分)

29。(12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773年,北美殖民地人民说:他们只和英王之间缔结了契约。富兰克林认为,根据人民的普遍心理,1776年发表的《独立宣言》则历数了英王的25条大罪,待其称为“专制君主”。

———据雷芳《英王在殖民地形象的改变与北美独立意识的形成》

〔材料二〕到1807年,在运到英国的绵花中,有60%来自美国。此后,美国始终是英国绵花的主要供应地。棉花也成为美国在1815年后最重要的经济发展动力,直到1860年,绵花出口占美国国内出口总值的一半还多。

———据沃尔夫《欧洲与没有历史的人民》

问题:

(1)1773年,北美殖民地人民为什么只承认与“英王之间缔结了契约”?从当时英国政治体制的角度加以分析。(4分)

(2)分析英王形象在北美殖民地人民心中从“主权权威者”变为“专制君主”的原因。(4分)

(3)美国独立后,英美两国的经济联系并未切断。根据材料二,分析19世纪中前期英美两国在经济上的相互影响。(4分)

30。(12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芝加哥学派的经济学家强调自由市场的重要性,认为政府对经济干预越少越好。到1980年代,他们的主张被英美等国用以改造二战后的资本主义。英美等国政府通过私有化不断从经济领域撤出,但政府在经济领域中的作用依然重要,其首要责任从财富分配和伪

造平等变为激励个人的独创精神及财富创造,同时又采取措施以弥补新政策的缺陷。

———据耶金等《制高点》

[材料二]1999年的最后一天,叶利 (1991-1999年任俄罗斯总统)在辞职讲话中说:“我已经完成了一生的主要任务。俄罗斯将永远不会回到过去,俄罗斯将永远向前迈进。”

———陆南泉:《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史论》

问题: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80年代资本主义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

(2)斯大林时期的经济体制是什么?二战后苏联进行了哪几次经济体制改革?这些改革共同的局限性是什么?(5分)

(3)你认为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在“向前迈进”的过程中应当如何处理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简要说明理由。(3分)

31题和32题是选做题,考生只能选做其中的一题。

31。(9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魏建国后明显保留了鲜卑的历史传统,继续沿用村社土地分配原则。永兴五年(413),“徙二万余家于大宁,计口受田。”

———据《魏书》卷三和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

[材料二]太和九年(485),“下诏均给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

———《魏书》卷一百一十

问题: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土地分配方式有何共同之处?(2分)

(2)材料二中的土地制度经北魏孝文帝推行,一直被沿用到唐代中期。除此之外,北魏孝文帝还推行了哪些改革措施?(5分)

(3)概括说明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的渊源,以及这一改革对后世的影响。(4分)

32。(9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释名]……

[集解]……(时珍曰)……或谓兔无雄,而中秋望月中顾兔以孕者,不经之说也。……

[气味]辛,平,无毒。……(弘景曰)兔肉为羹,益人。妊娠不可食,令子缺唇……(藏器曰)兔……,子从口出,故妊妇忌之,非独为缺唇也。……

[主治]补中益气。

[发明]……其性寒而解热……,故又能治消渴。……虚寒者,宜戒之。……

[附方]……

[气味]……

———李时珍《本草纲目》第五十一卷,“兽部”

问题:

(1)《本草纲目》一般分哪几个门类介绍一种药物?在[集解]中纠正了前人关于兔子功用的什么错误做法?(4分)

(2)从材料看,《本草纲目》有何不足之处?(2分)

(3)总结《本草纲目》在中国传统医学史上的主要贡献。(3分)

参考答案

1、B宗法制

2、D宋

简析:本题图片有两个信息点:一是文字标注“江水”,二是发布在江水上、中、下游的三处主要农业区。现在有两种答案判断:“A 西周”或“D宋”。选A 的理由是:“江水”主要是先秦时期对长江的称呼,图片上农业的分布分布区域性明显,且分布区域面积有限,说明农业发展还不发达,由此推断是较早期的西周。选D的理由是:图中长江中下游农业区大致在江浙一代,根据宋代民谚“苏湖熟,天下熟”,可推断此图为宋代的农业分布图。

3、C专制主义制度

简析:“非为一姓”,明显反对皇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材料出自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他是反对君主专制的主要代表人物。

4、C材料不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简析:本题仅提供一个材料,孤证不立;而且也是管仲对农商发展的论述,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因而说“材料不充分”;精耕农业是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突出特征,确实与专制国家的重农政策相关,所以理解是准确的,结论是合理的。

5、D

6、A康有为

简析:根据“自戊戌以来”,排除D,C严复于1921年逝世;B 梁启超曾写《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思想境界。 A 康有为先主张维新变法,在守旧派眼中是“太新”;后又反对革命,主张保留君主,成为“保皇派”,在革命派眼中是“太旧”。故选A

7、B宣传排满革命

8、D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

9、C 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

10、A民族主义者

11、B辛亥革命时期

简析: 本题解题关键是“五色旗”。五色旗含五族共和之意,被定为中华民国(1912.1.10―1928.12.17),国民党北伐成功后,被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取代。1935年后的各种政权不再采用五色旗(除了附日的傀儡政权外)。由此可见,最早应该是辛亥革命时期。此题在人教版选、必修教材中均无依托。

12、D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法律保证

标签:广东 答案 高考题 广东历史高考题 历史高考41题答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