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阅读答案 > 正文

半部论语治天下_半部论语治天下(上)

时间:2019-02-2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要说赵普读书不多,理论修养欠缺,都属事实,但来自民间的狡黠智慧和短平快的斗争手段却并不缺乏,这些在不讲道理无章可循的乱世,反倒大显功效,昔日萧何、诸葛亮、王猛之流,辅佐主公成就一番帝业,哪个又不是如此?
  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太祖与皇弟赵光义突然造访赵枢密使家。赵普深感意外,惶恐地问道:夜深天寒,陛下何以外出?皇帝答道:朕睡不着啊,因为卧榻之外都是外人,所以来见爱卿!主人连忙请天子兄弟围着火炉坐下,又忙着张罗酒菜。于是,大家边吃烤肉,边喝着赵普妻子斟的酒,太祖还亲热地呼叫“嫂子”。在家庭式的气氛中,天子说出对北汉用兵的打算。赵普清楚皇帝想先北上的意思,所以思索很久,还是表示异议。他说出自己的主张:先南下削平各国,再行北伐。并分析利弊得失,讲明了理由。天子到底是站得高,听罢谋臣的话便改变主意,当即笑着说:我意也是如此,特试探你的态度。就此,君臣敲定了“先南后北”的统一方略。
  
  若论宋代的开国元勋,赵普无疑是文臣中分量最重的一位。到宋朝第三代的真宗朝,按照新修订的礼仪制度规定,要确定两位陪祀太祖庙的大臣牌位,朝议推选的头一位就是赵普,视为文臣代表,其次是曹彬,作为武将典范。这可是对已故臣子的至高礼遇,非先皇时代最重要的功臣,绝无可能享有如此配享的殊荣。
  自古及今,全面评价一个活着的人,从来都是一件很难的事,尤其是政治人物。因为牵扯的关系太多太复杂,这就有了“盖棺定论”的解决之道。赵普死后被追封为韩王,已表示朝廷对其尊崇,而在身后数十年又获得配享太祖庙的待遇,就更有了公论的意思。然而,赵韩王其人其事其影响,还是过于复杂,本朝人的评价其实也只能说是点到为止而已。
  
  一
  
  古人云“英雄不问出身”“帝王将相宁有种乎”?尤其是遭逢乱世之际。赵普便是一位来自民间而后影响宋初历史的风云人物。
  赵普,字则平,生于公元922年。这一年距唐代灭亡仅十五年,已是五代中第一个朝代的后梁末世。此时,天下大乱,群雄逐鹿。曾经一手埋葬唐帝国的草莽英雄朱温,据中原腹地建立起后梁王朝,不过传世两代,十多年光景,就在剽悍的沙陀族军事集团的连番打击下,行将亡国。放眼南方地区,又别是一番景象:政权林立,小国寡民,彼此缠斗,互不相让。至于黄河两岸、大江南北各地,称王称霸者之下,还有更多的大小军阀,既作威作福,又无不心怀鬼胎,胆大者还觊觎皇冠王座。有人就公开宣称:“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宁有种耶!”可谓一语戳破了真龙天子的神圣外衣。不用说,这是中国自秦统一后,出现的第二次大分裂大割据的混乱年代。
  赵普的家乡蓟县,位于今北京城西南隅,自古便是北方重镇,当地人见惯了刀光剑影。唐朝时作为幽州所在地,辖有渔阳等郡,安禄山正是据此搅乱天下太平,断绝了盛唐气象。“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其后直到五代初年,仍作为北部防御契丹的军事要地,长期大军云集,狼烟战火不绝。
  一个人生长的环境和家庭背景,注定要影响其一生。赵普的家世和早年经历,史书语焉不详,故留给后世太多的空白,也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就爬梳仅存的片断资料来看,他出身虽非官宦门第,也绝非普通农家,其父祖辈很可能属于地方小吏,稍有产业。这当然不足以炫耀,赵普发达以后对此也不隐讳,曾坦率地对天子承认:“臣出自孤寒,本非俊杰。”动荡岁月里,他在故乡生活了十五个年头,饱尝战乱之苦,也初步积累了乱世生存的经验。
  后唐清泰三年(936),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为当皇帝,私下向契丹国主称臣,许诺献出长城以内的幽、云十六个州,即西起今山西大同东至北京一带,以换取对方出兵支持。随之,双方联合发兵南攻,又是一番战火,后唐王朝灰飞烟灭,辽朝羽翼下的后晋朝廷取而代之。
  遭遇以上重大变故后,幽云地区的汉人不甘沦为契丹臣民,顾不得“安土重迁”的古训,多数举家南逃。家乡的生存环境既然已恶劣到这般地步,赵普的父亲赵迥也举族加入了南迁的人流,辗转数郡,定居于常山(今河北正定)。此地北距幽州数百里,不在割让版图之列。也许是冥冥之中天意的安排,这次逃亡无意间竟成全了赵普未来的一番功业。
  赵迥在常山也许有些亲友,所以能暂时安顿下来,儿子赵普还娶到当地豪族魏家的姑娘,想必赵氏父子必有过人之处,小伙子能力、相貌更有出众的可能。有了姻亲的关照,外来的赵家虽免遭许多歧视,却终究难逃寄人篱下之感。于是数年以后,他们又迁徙到西京洛阳城。由此看来,赵普一家的生存能力特别强,所以最终从小地方踏入都市大门,并能扎根下来。不过,还得说,长期不安定的生活,使赵普丧失了正常的读书条件,及至成人,只能做到粗通文墨。好在当时武夫当道,重武轻文之风盛行,科举之路并非有志青年的唯一选择。
  到后晋末年,也就是大约公元946年,时年二十五岁的赵普投身于地方藩镇麾下,充当起一名衙吏。这要说明,当时各地的节度使几乎都出身行伍,手握实权,生杀予夺,百无禁忌,但大多目光短浅。他们需要的是属下的干才,除了敢打敢拼的将校之外,就是办事勤快还能写会算的文吏,至于学养深厚却不屑庶务的士人,只能用来装点门面,却不受到重用。因此,小吏们有得是出头的机会。
  七八年下来,赵普已精通衙门那一套刀笔功夫,拥有丰富的阅历,通晓了尔虞我诈、弱肉强食的斗争哲学,并形成沉稳少言的性格。在此期间,他还深刻体察到武夫悍将的专横跋扈,所谓“秀才遇见兵,有理讲不清”,却也摸到这类人的软肋和命门,便是大都意气用事,头脑简单,缺乏谋略,拙于规划与计算。人情练达又能力超群的文吏,自然会引起有心人的注意。
  当日,镇守关中京兆地区的永兴军节度使刘词很欣赏赵普,将他召入自己的藩镇,成为身边的幕僚。此时赵普已三十二岁,朝廷也已转换为后周王朝。好容易刚走上顺道,不曾想仅一年多,刘节度病死任上。还好,恩公死前向朝廷上的遗表中提到了他,称赞才堪一用。显德三年(956)二月间,周世宗征讨南唐,新占领的滁州(今安徽滁州市)缺一位军事判官,赵普旋即被起用。这可是他一生中最大的机遇,因为就在此地,他与日后的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相识。
  
  二
  
  显德三年初,将官赵匡胤随周世宗南征。其时,赵匡胤的军职是殿前都虞候,属带兵的禁军高级将领。赵将军攻克南唐江北重镇滁州城后,奉命暂时驻守,但管理占领区一应民事非其所长,所以朝廷派来几位文官负责料理,其中的一位就是赵普。
  按照旧说,真龙天子也有潜伏期,须得藏头遮尾,养精蓄锐,用《易经》里的话,叫“潜龙勿用”。年轻的赵匡胤虽颇得世宗皇帝信任,但当时在外人眼里地位并不显赫。不过,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这位赵将军精心带兵,也怀揣大志,希望更进一步,故十分注意结交军中豪杰,更留意有识之士。一次,地方上抓获了百余盗贼,论刑律本应都杀头,赵判官要求再加讯问。经细心审理后,结果发现大多蒙冤受屈,他当即予以开释,救活了许多条人命。赵普的精明干练,立即引起赵匡胤的关注,遂请入府中相谈。
  此时,赵匡胤年仅二十九岁,赵普三十四岁,两人相差有五岁,都属壮怀激烈的年龄。二赵一交往,真是相见恨晚,一个是握兵的实力派,求贤若渴,一个是满腹谋虑的文吏,苦苦寻觅明主。于是,风云际会,天作之合,两人成为知己。
  当日,赵将军的父亲也随军居于滁州城,突然染上恶疾,赵判官是有孝心人,早晚侍奉于病榻之前,从而进一步赢得了对方两辈人的信任。
  滁州之会数月后,赵普奉调西北州郡,依然位居下僚。据说,他曾在途经京城时,专门去有名的卦摊算了一命。他坐在帘前正准备问卜,当朝宰相范质一行人马从大路上经过。赵普看见相公大人相貌举止寻常,叹息道:如此大官,不知修了个甚福,得此高位。摊主早已看出来人不俗,便说:员外你很快富贵,更强过此公,何足叹羡?卜卦的结果,令他振奋不少,更坚定了实现抱负的信念。
  当年十月间,赵匡胤升任殿前都指挥使,授匡国军节度使。同时拿到这两个官衔,对当年的武人而言实在是意义非同寻常,前者是两大禁军机构之一的殿前司的三把手,标志着掌握军队的数量大幅提升;而后者则上了一个大大的台阶,从此有了自己的地盘,跻身藩镇之列。
  赵匡胤一当上节度使,便马上奏请朝廷将赵普调任为自己幕府的节度推官。三年后,赵匡胤升任殿前都点检,成为殿前司首脑,移镇归德军(驻节宋州,即今河南商丘)节度使,再聘赵普为掌书记,也就是本藩镇集团的幕僚之首。赵普对长官的知遇器重,深怀感激,誓言戮力回报,正所谓“士为知己者死”。
  赵推官赵书记的就任,使得赵都指挥使赵都点检如虎添翼,逐渐明了自己的发展方向。其间,赵普为主子筹划了多少套计划方案,已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深谙世道又精于计算的他,必然不断地施加着影响,使得一介武夫赵将军得到升华,不甘于现状,超越了同侪。用句古代官场老话说:人要发迹,须得贵人相助。其实赵匡胤固然是赵普的贵人,这是从地位上来说,而从谋略策划上看,赵军师又未尝不是赵匡胤命中“贵人”派来的使者。
  赵匡胤升任殿前都点检不久,五代时期最有作为的周世宗皇帝英年病逝,年幼的儿子即位,太后垂帘,可谓“孤儿寡母”支撑偌大的江山,顿时使一个个野心家、雄心勃勃者以及雄才大略者,都坐立不住。几十年来的政治现实昭示的潜规则,便是兵强马壮者有机会称天子。
  其实,赵匡胤初获节钺时,不能说是野心家,因为周世宗正当壮年,威望更远过于以往那些短命的武人君王,通过许多整顿秩序的举措,国家也呈现出一种颇新的气象。因此,赵节度还是忠心耿耿追随天子南征北战,在征服淮南和北伐契丹的战争中冲锋陷阵,屡立战功。但形势比人强,显德六年(959)五月,周世宗在北伐途中身染重病,偶然听说了“点检作天子”的谶纬传闻,立即对当时的殿前都点检,也是自家的亲戚、后周太祖女婿的张永德起了疑心,遂将其罢免,换上自己一手提拔起来资历尚浅的赵匡胤,这才开启了赵都点检的凌云之路,也使赵书记的权谋派上了用场。
  六月里,周世宗终因病重结束北伐,回朝不久便驾崩于宫中。此时,后周皇室另一位手握重兵的亲属,也是太祖皇帝的外甥李重进,虽然仍保留禁军最高职务――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却被调到远离京城的淮南任节度使,至于其他几位资深的藩镇,也先后被勒令调换防区,以防染指朝政并威胁小皇帝。至此,缠绕在周室国祚周围的藩篱一个个离散,萦绕在开封城头的神圣光环逐渐消退,一条真正的潜龙开始涌动,风云亦将随之突变。
  
  三
  
  要说赵普读书不多,理论修养欠缺,都属事实,但来自民间的狡黠智慧和短平快的斗争手段却并不缺乏,这些在不讲道理无章可循的乱世,反倒大显功效,昔日萧何、诸葛亮、王猛之流,辅佐主公成就一番帝业,哪个又不是如此?
  赵普真是生逢其时,苦苦追寻多年,心中的抱负终于找到用武之地。既然周家天下沦为“孤儿寡母”操持,朝中大臣又将矛头指向张永德、李重进这些近亲大将和其他老资格的藩镇,这便使迅速窜起的禁军首脑赵匡胤,占据有利的位置。不管当事人怎么想,他是决然不愿放弃这样千载难逢的机遇,当即出手为主公设计蓝图、筹划路径,并与赵匡胤胞弟赵匡义等人共同组织部属,联络各方势力,紧锣密鼓为改朝换代做准备。
  半年后的显德七年(960)元旦之日,酝酿已久的一场兵变上演。
  当天,北方前线传来战报,称北汉联合辽军大举南下。全无政治经验的太后与范质、王溥和魏仁溥几位宰臣匆忙商议后,派一贯尽职尽责的赵匡胤统军出征。诏书宣布后,大军浩浩荡荡离京北上。然而,军队仅仅抵达京师以北数十里的陈桥驿,就停顿下来,将校们都吵闹半年多前的谶语,要点检作天子,这自然都是赵军师预先的安排。接着,赵普和赵匡义等人鞍前马后地张罗,配合赵匡胤做出必要的各种姿态。最后,在他和诸将振振有词劝说下,赵都点检顺应军心天意,穿戴上事先准备好的龙袍,次日就回师开封,而守城的将领石守信一干结拜兄弟、部将开门相迎,一场改天换地的悲喜剧可说是在兵不血刃的过程中谢幕。这也是五代以来罕见的兵变结局。
  真龙结束了潜伏期,横空出世。赵都点检登基称帝,改国号大宋,改年号建隆。赵匡胤便是宋朝开国皇帝,死后庙号太祖。
  本朝诞生伊始,那些台前表现的将帅们都成为显赫的功臣,加官进爵,弹冠相庆。而身居幕后的谋士们则显得要低调得多,暂时还不能争长论短。这当然是那时重武轻文风尚下的惯例,兵权重于文案。加之开国皇帝宅心仁厚,不忍心立即将旧臣从朝堂上驱逐,后周宰相范质、王溥、魏仁溥和枢密使吴廷祚以下臣僚大都留任。因此,赵普只是出任右谏议大夫、枢密直学士。按当时官场规矩,右谏议大夫属中高级文官,但并无实权,而枢密直学士则是最高军事决策机关的枢密院内的重要职务,掌握军事机要。显然,赵军师虽立有头功,却因事关改朝玄机,一时还不能享受更多的名份。不过,作为心腹亲信坐镇于枢密院,倒是宋太祖的特意安排。
  范质等三位前代宰臣留任本朝后,自然感激宋太祖的宽厚相待,也无不诚惶诚恐,毕竟从来都是“一朝天子一朝臣”,自己既非天子亲信,也对建国大业无尺寸之功。因而,他们上朝时都谦逊不再敢坐下,皇帝也不客气,于是宰相与天子坐而论道的传统终结。他们遇事还不敢自作主张,多请教太祖身边近臣。这样一来,赵普实际上便成为朝臣们的主心骨,军国大事都需他来拿主意。
  据可靠资料记载,赵普与太祖一家有很深的私交,老太爷没有福气,在建国前已故,无法关照他。但杜太后不是个糊涂人,常惦记着赵普,还曾在家庭聚会中当着天子的面对他说:赵书记多操心啊,我儿不懂事的地方多着呢。这种密切的私人感情,也是赵普长期深受重用的一块基石。
  瓜熟蒂要落,水到渠也成。当年八月,赵普先升任枢密副使,名正言顺位列执政大臣。两年后,再升任枢密使,排名虽在宰相之后,其权位倒远在其上。到乾德二年(964)正月间,也就是建国四年后,该做的姿态应表的风范都做够了,天子请范、王、魏三位前朝遗臣同时从相位上退休,赵枢密使转任宰相,并且是少见的一人独掌相府。至于枢密使一职,则交由与他关系良好的李崇矩担任。
  就此看来,从踏入赵匡胤藩镇幕府到大宋朝宰相,前后不过七年半时光,赵普就完成了仕途的辉煌历程,速度不可谓不迅速,比之于那些前辈人杰毫不逊色。此时他不过四十二岁,恰是精力最旺盛和头脑最灵活之时。
  
  四
  
  自本朝开国之日起,赵普很快便从兴奋转入沉思。他清楚“可以马上打天下,不可以马上治天下”的古训,当家天子也当然明了,尤其是唐后期、五代以来百余年的极端乱世,遗留下的弊政宛若一堆乱麻般,千头万绪,绝非一帮人可用阴谋手段理清。作为股肱谋臣,他必须辅佐明君结束动乱,统一天下,巩固江山,开创盛世,再建功业。这些事,不仅不能指望那些功臣将帅,还要时刻防范他们,否则兵变一幕随时可能再演。
  当时,功臣将领们只知居功自傲,并不操心国政,有人甚至还敢欺凌大臣。像善于击剑,绰号“王剑儿”的王彦升,因在陈桥兵变有功,出任京城巡检一职。一天半夜,他突然敲开宰相王溥家门,王丞相见来人是“王剑儿”,十分惊悸。王巡检对主人说:今晚巡查累了,想在你家一醉方休。经多见广的老臣自然明白对方“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要敲诈索贿,但佯装不懂,吩咐家人摆上酒肴,最终将不速之客巧妙支走。次日,太祖得到王溥的密奏,一怒之下将“王剑儿”贬出京师。此事足以说明武人跋扈的积习难改,目无法纪,毫不理解皇帝当家的难处,也无视文官集团的尊严。
  要说,天子早期的幕府与部属中确有一批人才,带兵的将领不说,料理机要和文案的就有吕余庆、刘熙古、沈义伦、王仁赡、楚昭辅及李处耘等人。但赵普无疑是他们中的核心人物,无论是谋略见识还是决断魄力而言,都非他人可比,故倍受信任,一再获得重用。皇帝不仅常与他商议经国大事,还多次屈尊亲临其府求教。天子如此眷顾信赖,赵普因此深感责任重大,也以身许国,视唐代名相姚崇为楷模。正是“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遂摸索历代治国经验,尤其是总结自己的亲历体验,苦心孤诣,耗费心机,不断提出周详的治理对策。
  当日,最棘手的事莫过于武夫悍将掌控兵权的问题,多年来由此酿成朝纲紊乱、法纪不存,甚至篡位夺权的恶果。赵普经过缜密的思考,向天子提出由近及外的收兵权方案,即先收禁军兵权,再削藩镇之权。
  建国初,石守信等一批干将因直接参与陈桥兵变摇身开国功臣,作为犒赏,都被授予禁军两大统军机构中的要职。不过,地位最高的殿前都点检、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两个军职,不能随便任命,还得讲究点资历,于是由两位资深的节度使慕容延钊和韩令坤担任。在太祖皇帝和赵普眼里,这些人都是掌握禁军大权的要角,还是肘腋之患,既不得不照顾,也不能不倍加防范。但处理起来,是绝对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要分个亲疏远近。那末,就先从关系疏远者身上动手。
  翌年闰三月间,朝廷下诏,宣布罢免慕容延钊和韩令坤的军职,以便两位宿将归镇修养。慕容、韩氏非太祖亲信,没有参与陈桥兵变,地位虽高,实际却没有控制多少军队,所以先被解除军职。
  接下来面对的便是真正握有重兵的功臣大将,其中尤以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和张令铎四人身份最为重要。早在建国之初,赵普就向太祖建议从这几位手里收回兵权,但天子没答应,还对他解释道:他们都是朕的结义兄弟,肯定不会背叛。赵普回答道:为臣倒不担心他们,不过仔细观察几位,都缺乏统御才能,恐怕难以管制部属,一旦手下突然作孽,那时也由不得他们。太祖想到自己发动兵变的一幕,心有所动,却仍因一时拉不下脸而未动手。现在既然决定收回禁军大权,也非从他们身上开刀不可,感情私交之类的事情就顾不了那么多了。
  经过几个月的精心准备之后,八月里,天子在宫中设下丰盛的宴席,石守信等人应召赴宴。皇家宴席的排场自不用说,席间宾主饮乐的气氛也异常热烈,一面谈古论今,一面共忆昔日兵变的一幕。当诸将酒酣饭饱之时,太祖屏退身边左右,然后对大家说:若无各位出力,朕也不会身处此地,所以总感念你们的好处。但当天子也太艰难了,真不如做节度使快乐,朕常常整夜都不能安眠。听了这些话,功臣大将们还没悟出话中深意,都关切地询问原因。天子说:这不难理解,谁不想做皇帝呢。闻听此言,诸将都顿首表白:陛下何出此言?现在天命已定,谁敢有异心?谈话到了关键时刻,太祖从容地说道:不然,爱卿们虽无异想,不过你们的部下欲求富贵,一旦用龙袍加于诸位,那时你们纵然不想干,恐怕也无法避免。此话一出,诸将才明白参加的是一场“鸿门宴”。前代历史上,开国君王为稳定帝位而杀戮功臣的事,相当普遍,“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话,对既使不懂多少文墨的武夫来说也并不陌生。想到春秋时越国文种、汉初韩信及英布等人的悲惨结局,石守信等人恐惧万分,立即顿首涕泣道:臣等愚昧,原本想不到这里,还请陛下怜悯,指我们一条生路。话已至此,太祖便将考虑成熟的想法说了出来:人生短暂,如白驹过隙。所图的只是“富贵”二字,不过多积金钱,优游享乐,使子孙免遭贫困。尔等何不解去兵权,出守大藩,置买田宅,为子孙留下产业,再多养歌儿舞女,天天饮酒作乐,以此颐养天年。朕再与各位联姻,君臣之间互不猜疑,上下相安,岂不很好!听完天子的谆谆开导,知道无杀身之祸,而大局已不可挽回,石守信便带头拜谢,众将也都接受了天子提出的条件。
  第二天,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和张令铎等人同时上表称病,请求解去军职,太祖当即予以恩准。于是,高、王、张三人原任禁军统领之职同时解除,石守信到底功勋卓著,又善于体察上意,所以依旧兼有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一职,但实际已无兵权。
  应当说,宋太祖和赵普君臣布下的这招局,也是个险局,一旦事先被识破,后果不堪设想。吃喝交流看似轻松,其实太祖心中忐忑不安,赵军师更捏着一把汗。所以最终结局圆满,天子自然喜不自禁,赵普更是在幕后击掌叫好。
  当然,天子最重信义,不会食言。除了对诸将厚加赏赐外,又将自己的妹妹、女儿几位公主,分别下嫁高怀德、石守信之子和王审琦之子,并为皇弟赵光美聘娶了张令铎的闺女。在一派喜庆气氛之中,朝廷通过怀柔方式消除了威胁最大的功臣掌军的问题,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相当突出的范例。换句话说,就是通过“赎买”的办法完成了收兵权中关键的一环。而其间策划之功,又与赵普分不开。
  四百年后,明太祖朱元璋不是缺乏胸怀,就是不熟悉宋朝典故,故没有学到这套高招,而是大造狱案,赤裸裸诛杀功臣,仅“胡蓝之狱”就牵连被杀四万多人,最终不仅落得恶名,还让自己钦定的继承人沦为孤家寡人,酿成“靖难之役”的悲剧。这当然都是后话。
  
  五
  
  本朝太祖皇帝,自坐上龙椅后很快就转换了角色,不仅日理万机,还经常微服私访,暗查臣下的态度与举动,说明他对臣子,尤其是将帅的戒备心很重。为了防止意外发生,身边近臣曾多次劝谏终止这种暗访活动。但天子毕竟出身武人,性情豪爽,有时高兴起来不免糊涂,此时多亏有赵普的提醒,才避免了许多后果。
  通过“杯酒释兵权”之举,太祖才冷酷地收夺了结拜弟兄们的军权,时隔数月又差一点将兵柄拱手相让。乾德元年(963)春,历仕五代中三朝的老藩镇,也是前朝周世宗和本朝皇弟赵光义岳丈的魏王符彦卿入朝,还携带了很多名贵礼物。太祖早已久闻这位前辈大名,故热情款待,聊到兴头上竟请其出山,来掌管禁军。这不是前门驱虎后门招狼吗?赵普闻听坚决反对,但天子一言九鼎,拒绝了他的一再劝谏。当委任书下达之际,他留中不发,又再次入宫求见。当君臣俩谈到要害处时,太祖不悦地说:你为何总是怀疑符彦卿?朕待他至厚,他岂能负我?赵普顾不了许多繁文缛节,就坦率反问道:陛下何以能负周世宗皇帝?天子听罢此话,默默无语,才接受了亲信的这份苦心。由此看来,关键时刻,赵普总能冷静执著地坚持原则,实际上也只有他敢于如此对皇帝直白讲硬道理。
  藩镇统军可算是外围兵权问题,但自中唐以来盘根错节,积弊深重,从来难以根治,赵普对此再熟悉不过。因此,他便埋头筹划,苦思冥想,最终提出了对策。
  按照赵普的规划步骤,首先是对个别因病亡故的老藩镇,乘机予以撤销,再对一些违法乱纪者,在治罪的同时也立即废除。这样做既说得过去,也影响面不大。于是,一些节度使就此消失。如历任汉、周两朝节度使的侯章,以贪残闻名,民愤极大,天子一纸诏书就罢其节钺,打发他到虚职上。另一节度使张铎,任内大事贪污,举报信不断,太祖虽宽恕其罪,但也借机撤藩。那位一度受到礼遇的老藩镇符彦卿,到削藩计划推行时已威风不再,先被调离本镇,再遭到御史们的弹劾,最终只得到西京洛阳养老。当然,朝廷之所以能逐渐态度强硬,是与“杯酒释兵权”后掌握强大的军力分不开。纠葛在中央禁军兵权上的乱麻大体理清,零敲碎打起各地的藩镇便容易多了。
  慢工出细活,到开国后第九个年头,各地的藩镇都温顺多了。不过该出手时还得出手,藩镇们守规矩归守规矩,国家利益却容不得感情用事,赵丞相又启动了集中清理的活动。
  复杂难题、头疼交易,明里去说,双方往往都不易接受,还是酒席上谈方便,谁说句过头话,谁又发个火,都可一笑置之。但关键要害之处,其实已在吃喝闲谈中摸清彼此的态度,也就容易敲定。这就是饭桌上的政治,是宋家的特色,“杯酒释兵权”的成功,即是范例。集中清理藩镇,仍可以交给饭桌解决。
  开宝二年(969)十月,宋太祖再设一次鸿门宴,宣召一批资深节度使来朝。又是在皇宫后苑宴席间,天子借着彼此酒酣之时,请诸位宿旧老臣放下繁重工作,颐养天年。凤翔节度使王彦超明白朝廷的意思,识趣地表态愿归隐家园。但其他人就心智不足,吵吵闹闹。安远节度使武行德、护国节度使郭从义、定国节度使白重赞及保大节度使杨延璋等人,都纷纷自陈昔日的战功勋劳。的确,像武、郭二人资历都比当今皇帝老得多,后汉时已居藩镇之位。在他们看来,自己的地盘是苦苦奋斗得来的,既往规矩是没有犯上作乱,朝廷就无理由撤藩。然则世情巨变,旧法则已经过时。因此,天子打断诸将的表白,只说出一句话:这都是其他朝代的事,有什么值得夸耀!就此结束酒席。第二天,武行德以下的节度使职务同时被解除,全部转任诸卫上将军之类虚衔。
  从这次饭桌活动来看,宋太祖已一扫往日“杯酒释兵权”时的心虚架势,底气十足,不谈心不解释,不费口舌,更不搞金钱、结亲之类的交易,言简意赅,几句话的功夫就轻松融解了二百年的割据坚冰。因此,这场“后苑之宴”实在是一次意义不亚于“杯酒释兵权”的指标性举动。
  若说“后苑之宴”的成功,自然在于朝廷实力今非昔比,也不能不承认君臣审时度势到位。赵普因此再建功勋。此后,遗留下来的旧藩镇为数不多,并都属昏聩无能之流,太祖皇帝对他们并不操心,毕竟无关痛痒,还能体现朝廷的宽厚。
  要说以上活动,确实称得上是绝唱,既有华彩乐章,也有委婉小调,幕后谋臣策划的高明,天子台面的表演更精彩。但仅仅如此远远还不够,这都不过属于人事上的调动安排。赵普明白,如果没有制度上的设计和保障,今天可以打倒一批人,它日还能上来一批人,“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所以,他还须着手设计规章,以从制度上彻底铲除地方割据的基础。
  建国初的某一天,天子将赵普召进宫中,询问以往长期动乱的原因和解决办法,他早已深思熟虑,遂指出:根源在于藩镇割据,君弱臣强。解决之道也在于:削夺其权,收其精兵,制其钱谷。太祖接受了他的意见,随即令其着手处理。
  赵普与臣僚深入分析讨论后,不断向天子提出成熟建议,朝廷便逐渐树规立矩,推出地方体制改革计划。举其要者有:中央陆续派出文臣到各地任州县官,取代原来藩镇自己委任的地方爪牙;下令各地军队中的骁勇士卒必须补充到中央禁军,其余老弱病残可留作地方军;改变地方财政收支制度,规定各地收入除留必要经费外,其余全部上缴中央,诸如此类等等,都确立为定制。当这些制度陆续推行之后,朝廷逐渐控制了地方的行政、军队和财政,藩镇割据的基石也就土崩瓦解。此后,节度使便成为武将头上炫耀的官衔,却与地方管理完全无关了。
  
  六
  
  自改朝易帜以来,以往遗留的内部弊政,需要一一革除,而剿灭各地称王称霸者和一统江山的任务,也不能置之不顾,否则何以开创盛世、超越五代?又如何号令天下?
  当时,朝廷北有跨越长城的劲敌辽朝,西北有辽朝支持下的北汉政权,南方各地还有后蜀、荆南、马楚、南唐、吴越、南汉以及闽国等等小朝廷。在整顿内部秩序的同时,如何能推进统一大业,对本朝开国君臣而言,又是个大难题。
  当建隆中收兵权措施初见成效后,满怀统一天下志向的太祖就开始思考统一战略。面对国家腹背两面受敌的现状,天子曾广泛征求意见,当时的宰相魏仁浦和宿将张永德等人都反对先向北方用兵,理由是北汉虽小,但军队极为强悍,又有契丹的支持,征讨难以迅速奏效。但皇帝仍然犹豫不决,还要赵军师拿主意。
  此事,赵普其实已经思忖良久。要说征讨北汉,再北伐契丹,他未尝不乐意,因为自己的故土就在北方,自十五岁逃离幽州至今,已二十多年过去,家乡的一切时常缠绕心头。但政治家不能感情用事,从此时内外形势来看,本朝与强敌角逐高下,要担有巨大的风险,尤其是内忧无穷,秩序未稳,故只能先易后难,再不可走周世宗的老路。
  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太祖与皇弟赵光义突然造访赵枢密使家。赵普深感意外,惶恐地问道:夜深天寒,陛下何以外出?皇帝答道:朕睡不着啊,因为卧榻之外都是外人,所以来见爱卿!主人连忙请天子兄弟围着火炉坐下,又忙着张罗酒菜。于是,大家边吃烤肉,边喝着赵普妻子斟的酒,太祖还亲热地呼叫“嫂子”。在家庭式的气氛中,天子说出对北汉用兵的打算。赵普清楚皇帝想先北上的意思,所以思索很久,还是表示异议。他说出自己的主张:先南下削平各国,再行北伐。并分析利弊得失,讲明了理由。天子到底是站得高,听罢谋臣的话便改变主意,当即笑着说:我意也是如此,特试探你的态度。就此,君臣敲定了“先南后北”的统一方略。
  从乾德元年(963)初开始,朝廷不断派出大军南征,几番猛打,几番招降,那些享受惯好日子的君王国主,只有招架之功,全无还手之力。其中昏庸的南汉国君刘?,以为宋朝大军是为自己的珍奇异宝而来,就提前付之一炬;痴迷填词吟诗的南唐后主李煜,天真地派出口才一流的辩士赶赴开封,幻想用道理折服大宋天子。但这一切都徒劳、可笑,宋太祖一句“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的话,便令他们束手就擒。
  到开宝九年(976)时,本朝已先后消灭了盘踞两湖、四川、岭南及江南等地的政权,并迫使仅存于两浙和福建的两股势力走到归顺的边缘。
  天随人愿,到本朝太祖皇帝统治后期,昔日遗留下的突出积弊大致解决,国家基本走上了正轨,秩序稳定,气象一新。此时,作为天子最信赖的设计师,赵普深感欣慰。人一生能做几件事?贤臣名相又能如何?
  早年没机会多读书,可以补课。太祖登基以来,就在百忙中抽时间阅读经史,虚心听文臣讲解历代治国经验和利弊得失,境界自然提升。天子还动员臣下也学经典,以明了君臣大义和国家利益。据说,太祖也曾私下里关切地对赵普说:卿若不读书,如今饱学之士纷纷起来,填充庙堂,与他们在一起你不感到惭愧吗?他明白天子的苦心,于是认真读书。
  但赵普毕竟是赵普,他依据自己的经验看待书本,认为读书不在多,关键还要活学活用。因而,他读得最多的书只有一本,便是《论语》。比之于那些佶屈聱牙的大部头古书,口语化的《论语》要简明的多,对文化水平不高的他来说很合适,因为先圣的微言大义这里都有,从中足以受益。
  一天,太祖在皇宫大宴群臣,不料突然天降暴雨,天子的情绪受到影响,龙颜不悦,对身边人斥骂起来。赵普见状,忙上前奏言道:外面百姓正盼着下雨,陛下的宴席受点影响又有何妨,不过是损失些摆设,淋湿些艺人的衣裳,不如就让艺人们在雨中演杂剧。雨水难得,百姓快活,正好吃酒娱乐。天子听罢,转怒为喜,下令继续宴饮、演戏。此事可算是赵普活学活用《论语》中仁政爱民思想的表现。
  赵普还是太忙,据说到底也没有读完《论语》,所以后人嘲讽他是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当然属于无稽之谈。到主掌枢密院、宰相府后,赵普即使没时间读书,身边那些幕僚的知识也足够调用了,因为他虽在一人之下,却居万人之上。

标签:半部论语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