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传承人文精神|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时间:2019-01-1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语文学科的人文内涵主要包括生命意识、忧患意识、超越意识等,语文教学应努力贯穿人文精神的渲染和教育,挖掘教材的人文因素,阅读经典作品,适当开展语文社会活动,实现文本学习与社会生活的链接,树立大语文观思想,传承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语文教学 传承 人文精神
  
  “什么是当代中学生最缺乏的?”一位践行教育家梦想的深圳中学语文老师马小平道:“他们有知识,却没有是非判断力;他们有技术,却没有良知”,他们患有“人类文明缺乏症、人文素养缺乏症、公民素养缺乏症”。在我们的教育下,很可能出现有知识、有技术,但没有文化、没有人文关怀和素养的一代人。其实佛山的“小悦悦”事件就彰显出现实社会人们精神文明和道德的危机,体现出人们人文关怀和人文素养的缺失。因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传承人文精神是我们教师的使命及职责。高中语文教材引入了大量具有丰厚文化底蕴的作品,构成了一个又一个经典与丰碑,语文教师可以这些作品为载体,关注社会,联系生活,树立大语文观思想,传承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挖掘教材的人文因素,培养学生人文精神
  语文教材中的人文内涵主要包括:
  生命意识
  所谓生命意识,不仅仅限于生命的保存,更在于生命价值的实现、进取精神的张扬。教材演绎进取人生的精彩:由《兰亭集序》明确生死观。王羲之对时光飞逝、人生短暂大发感慨:“向之所欣,仰俯之间,已为陈迹”、“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字里行间无不暗含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大呼“死生亦大矣!”“死生亦大”即:既看重“生”,也看重“死”。可见,王羲之在表面看似颓废、消极、悲观的感慨中,深藏着他对人生、生命强烈执著的追求和留恋。也因为如此,王羲之才“执著其里”,绝妙的书法、精美的文章,正是他对抗人生虚无的最执著的努力的见证。
  由《人是什么》正解人生之路的价值。实现人生目标的过程是燃烧生命激情的过程,如何燃烧自己的激情,赵鑫珊的《人是什么》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对目标追寻的过程要有坚强定力,而“坚强来自内心,来自一个人的自我努力”(爱因斯坦);对目标的追寻,始终是在推石头上山,风烛残年的歌德说:“我这一生基本上只是辛苦地工作,我可以说,我活了七十五岁。没有哪一天过的是真正的舒服的生活,就好像是推一块石头上山,石头不停地滚下来又推上去”。人生的过程或重复着简单的重复,或重复着繁重的艰辛,其由生而死的过程就是这样始终如一、毫不间断地追求目标的过程,尽心,尽力,便在这个过程中最大限度地释放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由《报任安书》获取遭遇人生厄运的正确态度。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表露心迹,虽因替李陵辩护,惨遭奇耻大辱,身废名败,但仍然忍辱负重,执著于信念,终于著就信史,照耀尘寰,为世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献《史记》。鲁迅赞誉“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不仅是赞颂作品,更是褒扬司马迁的伟大品格。在司马迁式的痛苦里,我们认识了这纷繁的世界;从司马迁式的厄运中,我们体味到了人生“苦而甜”的况味。
  由现代小说《边城》展现生命之美。边地人“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生命形式”,翠翠、爷爷、天保兄弟等,都如湘西的花草树木一样,表现了生命的纯净和巨大张力。
  忧患意识
  高中语文教材中把“忧患意识”的深层意蕴具体到“忧国忧民”上,入选教材篇目所体现的“忧国忧民”主要是封建士大夫阶层人物的宇宙意识,或是“兼济天下”而不得时,叹息“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或是当政士大夫的隐忧,本质都是一种对国家、故园,或者对劳苦大众命运的深深焦虑。贾谊的《过秦论》借秦王朝的灭亡,来极力渲染他对大汉的深深忧虑,这种忧虑盘缠着他的神经,让贾谊把秦朝“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亡国的教训极端地放大,成为历史天空中最触目惊心的红色。魏徵敏锐看到大唐的忧患,而大声疾呼:“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谏太宗十思疏》),让后人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居安思危”。苏洵从六国的角度,总结六国灭亡是由于“六国互丧,率赂秦”(《六国论》),苏洵之心无疑是为北宋而憔悴。欧阳修善于推究古今帝王得天下易而守天下难,总结出“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伶官传序》)的历史规律,足见欧阳修的赤子之心。
  以旁观者的身份,对历史作冷静的旁观,或描述故国、故土的残状,或做主观评述,来表达自己的忧患意识。杜牧怀着匡世济国的情怀,用如椽之笔,写下流芳千古的名篇《阿房宫赋》,再现了阿房宫的兴建、毁灭的过程,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王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经验,给唐朝统治者提供了“前车之鉴”,让历代的人们为之叹惋、为之感伤,成为永不衰竭的话题。姜夔的《扬州慢》为今人留下了一幅残破的故国图,“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曾经的繁华,如今是衰草凄迷;“波心荡,冷月无声”,冰冷的月亮,依旧荡漾在冰冷的水中,还有谁来欣赏这无边的月色?于描画之中,姜夔的一颗忧虑之心尽现。闻一多诅咒揭露故土的“癞疮疤”来表达自己的忧国情怀,把国土写成是“恶之花”的死水(《死水》),其黏滞不动,沤得发臭,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批判力度。 杜甫的《石壕吏》《兵车行》,则把笔触对准了普通的人:“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表现了杜甫对劳苦大众悲惨命运的深深忧患。屈原在《离骚》中提出自己的理想,“宁溘死以流亡”,“虽九死其犹未悔”,表现其忧患意识,成为一道民族血脉,滋养了一代又一代志士名仁。
  超越意识
  超越意识以心灵境界的拓展为特征,表现为人生精神意义的不断追问和面对苦难时的旷达淡远,实现精神上的自我超越。苏轼的“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前赤壁赋》),是把自己理想的人生境界寄托在宇宙本体的流动之中,超越了个人生命的极限,从宇宙本体的角度来认识生命、观照人生。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同样是这种超越精神的集中表白:“田园将芜,胡不归”,毅然决定与达官贵人“息交以绝游”,毫无留恋惋惜之情,胸怀洒脱透明。庄子的《逍遥游》更是创造了一种理想的境界,“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描绘了打破形骸拘囚的绝对自由,进而获得精神上的超越。不要让物质上得失,阻碍了精神生活的愉悦,这种超越意识在当代作家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中表现得更为真切。史铁生在大难之后的痛苦思索中,对生命的本质获得了重新认识:“一个人出生了,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的一个事实”,“死是必然会降临的一个节日”,“眼前的一切不再可怕”。作家超越了个人身体残疾的局限,焕发出极大的生命活力。
  语文的人文内涵远远不止上述三个方面,还包括宽容意识、尊严意识、思辨意识、自由平等意识等等。人类文明的精神文化活动,终究要趋归于语文形式。思想的灵光是流动、闪烁不定的,只有借助于语文将其物化,才有可能将瞬间的思想定格下来加以重审、反品,使其延续、修正、丰富和深化。传统文化的孕育、产生和发展,语文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就是在这一过程中,传统文化与语文达成了特殊的“亲缘”关系。中学语教学,有责任利用人文资源丰厚这一学科优势,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倡导大语文观,阅读经典作品,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
  当代语文教学中,文本内容正在突破文体限制,说教成份大大降低,留给学生的阅读空间越来越大。教材中出现了钱钟书先生的《读》、清冈卓行的《米洛斯的维纳斯》、朱光潜先生的《咬文嚼字》等涉及文学评论、美学欣赏的文章;出现了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导言》、房龙的《〈宽容〉序言》等科学精神浓郁的文章;还出现了汪曾祺先生的《胡同文化》这一类以前难得看见的闲适、恬淡的作品;更增添了郑愁予的《错误》、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狄金森《篱笆那边》这类给学生独特文学体验的诗作。文本人文性的增强,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主动阅读的兴趣,而且以上内容,贴近生活,学生容易在品读中产生共鸣。
  我们现在已步入信息时代,这就迫切要求语文教学要打破学科界限,通过经典作品来开启心智培养人格,造就个性,彰显人文精神,弘扬独立意识,铸就科学精神,形成辩证思维。近几年,语文高考试题已经给了我们一个明确讯息,教学应打破学科界限,树立大语文观。试题选材注重不同领域知识的互相渗透,注意贴近生活,反映前沿科学。如现代文阅读涉及环境问题,作文关注“人文素养”,这些内容都考查了学生是否有广泛的阅读,是否具备丰富的人文底蕴,是否关注自然、关心社会。
  三、开展适当的语文活动,实现文本学习与社会生活的链接,提升学生人文品位
  笔者所处的桂平市是秦桂林郡治和唐浔州府治所在地,震憾世界的太平天国起义就发生在市境内的金田村。市境内山川秀丽、风景名胜荟萃,“别有天地”“夙擅名胜”“秀盖南天”是“游踪来绝顶”的旅游胜地和佛教圣地。以南天“第一秀山”而著名的西山,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金田起义遗址是国家文物保护单位;龙潭国家森林公园被誉为北回归线上的绿色翡翠;白石洞天是全国道教三十六洞天中的第二十一洞天;罗丛岩是全国七十二福天中的“天南福地”,东塔是广西第一高古塔,大藤峡是著名江流峡谷,明朝瑶民起义的根据地,毛泽东主席曾亲笔写下“大藤峡”三字;释宽能法师灵骨舍利是世界上有史料记载的第一个比丘舍利子等等。桂平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汉、壮、苗、瑶、侗等多个民族世代生活在这里,繁衍生息,传承发展,民俗民风淳朴。壮族三月三的“圩卧节”,紫荆瑶族家历十月十六日的盘王节;壮族姑娘出嫁后至怀孕前,有不落夫家的婚俗;瑶族的服饰;风格各异的舞狮文化;蒙圩人民的食社文化等独具一格的民族传统文化较为完整地保留着其民族特色。作为语文老师,将学生的目光引向地方文化这片沃土,游历名胜古迹,考察风土民情,实现文本学习与社会生活的链接,学生会感悟到一种浓浓的文化氛围,真正体会到现实生活、地域文化才是语文教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源泉。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五千年的文明源远流长,我国古代遗留下来的文化遗迹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值得我们去咀嚼、去审视、去玩味。只要我们善于引导学生联系社会生活,挖掘生活中的人文内涵,人文教育就会无处不在,学生的人文素养就会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中小学教育改革全书.延边人民出版社,1999.
  [2]于漪.我和语文教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陶行知.新教育、陶行知教育名篇.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标签:传承 人文精神 语文 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