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招生计划 > 正文

[在职业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教学案例

时间:2019-01-1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职业数学教学要有效渗透德育教育尤为重要。本文从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人格魅力,利用数学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结合教学实际对学生进行人生观的教育几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实施德育教育。
  【关键词】德育教育;数学史;人生观
  
  数学是职业学校的一门重要的文化基础课。由于职业学校的生源较差,学生基础薄弱,需要我们降低教学要求,辅以适当的德育内容加以充实。其二,由于学生的学习目标不一,甚至没有,这就导致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需要我们在教育过程中穿插德育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向自己的学习目标努力。另一方面,有相当大一部分学生是行为规范方面欠佳的学生,需要我们在教育过程中以品德教育来规范他们的学习与生活。因此,有必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实施德育教育。下面就如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实施德育教育提出几点方向和方法。
  一、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人格魅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 。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以及克服困难的毅力。自信心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方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更乐于去独立思考,勇于战胜困难,取得成功。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首先,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尝试成功。每一个数学概念的学习,公式、法则、数量关系的分析,都要启发诱导学生尝试探索,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培养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其次,创造良好的课堂文化氛围,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自信心受挫,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过重的心理冲击和无形的偏见。一个学生遭到教师轻视和鄙视,这是最沉重的打击,它最有可能摧毁学生的自信心。所以,教师除了教给学生知识外,更应该具有一片爱心,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回答问题时讲错了,也应该让他们讲下去。在回答过程中发现错误,纠正错误,对全班学生都会有很大启发,这样既可以培养和鼓励学生勇于提问,勇于讲出新观点,更有利于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这种氛围一旦形成,对学生自信心的影响比单个人的观念影响会更持久、更重要,会更有力地推动数学学习。
  二、利用数学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1)以中国数学的光辉历史和杰出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数学教学中,可以告诉学生,我国自古在数学研究应用方面就有辉煌的成就,并早于世界其他国家,如杨辉三角的发现就早于其他国家400多年。祖冲之对圆周率进行运算得出杰出成果3.1415926<π<3.1415927;我国著名的数学典籍《九章算术》首次提出了正负数的概念及运算法则,使得代数学于公元前2000年就已经产生,等等。
  (2)用数学家的事迹和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励学生奋发学习。榜样对青年学生具有最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在数学教学中适当介绍一些数学家的事迹是非常必要的。如:华罗庚从幼年未受过正规教育,经过自己的刻苦努力,为数学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华罗庚教授发明起推广的“优选法”被广泛地运用在生产和科学实验上,创造了很大的经济价值;著名数学家陈景润顽强拼搏,在攀登“哥德巴赫猜想”的征途上遥遥领先;我国数学家美籍华裔科学家杨振宇、李政道因在科学上的巨大成就而荣获若贝尔奖等。向学生生动地介绍古今数学家的崇高思想和光辉业绩,能激励学生奋发学习。
  这些典型的数学史,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还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
  三、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
  在数学教学中加强德育,不仅要有目的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而且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1.实事求是,言必有据。数学来源于生产实践是最讲真实的一门科学,数学的基本特点是严密和抽象。由于数学教科书编写的逻辑严谨性及数学“言必有据”的特点,教学时要对每个句子、每个名词术语、每个图表都细致地阅读分析,领会其内容、含义。对新出现的数学定义、定理一般不能一遍过,要反复仔细讲解,并进行认真分析直至学生弄懂含义。并教导他们在解题及证明的过程中也要做到言必有据,生活中更要实事求是。
  2.一丝不苟,严肃认真。教师要通过备课与讲课、作业的批改与讲评、试题与阅卷、课外辅导等教学工作中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影响和感染学生;同时严格要求学生书写整洁、认真练习、质疑问难、有错必改;培养学生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和科学作风。
  3.独立思考,勇于创新。教育学生对每一个数学结论或结果都不要盲目接受,死记硬背,生搬硬套,而要想一想为什么成立,是不是确有道理,搞清来龙去脉。使学生了解在一个数学概念出现后还会不断发展、不断完善。一个数学问题往往有多种解决途径。通过对数学概念、内涵与外延的深入钻研和探讨,通过将一个数学问题经过各种变换,转化而引入另外问题的做法;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训练,发展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4.培养学生的与人合作,倾听他人意见以及表达自己意见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在数学课堂上采用分组学习,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不同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与人合作,倾听他人意见以及表达自己意见的能力,进而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结合教学实际对学生进行人生观的教育
  数学中存在着严密的逻辑推理,同时也存在许多富有哲理的东西。角的推广、函数的定义、轨迹的概念等都是运动和变化的思想在数学中的具体体现;正数与负数,整数与分数,有理数与无理数是数的对立统一;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乘方与开方等运算法则,是对立统一规律在数学中的具体反映;数学的定理、定义、公式、法则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依赖也是反映了一个普遍联系的规律;反证法的思想实际上是矛盾中否定之否定规律的体现……等等。作为数学老师,在备课时就注意挖掘这方面的素材,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把几何中研究的基本元素“点”与代数中研究的基本元素“数”联系起来,通过平面内点与有序数对的对应关系,将一个点在平面内的位置用横坐标和纵坐标两个量来确定。由此可以引申到我们所处的整个社会,实际上也是一个无形的坐标系,每个人就像平面内的点一样,而影响人定位的先天和后天两个因素中,后天因素起决定作用,也就是说人在社会上的定位与自己的后天努力是密切相关的。因而告诉学生,同学们人生观发展的黄金时段,每个学生都要正确认识自己和社会,找准自己在社会坐标系中的位置,确定正确的人生目标,端正人生态度,为自己以后长大成材而努力学习。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要注意它的策略性,要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只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潜移默化,促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受到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的训练,受到科学作风的熏陶,使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提高科学研究能力,养成科学的态度和精神,最终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实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参考文献
  [1]叶坚.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尝试[J].教育导刊,1994(21).
  [2]王永强.浅议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工作[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07(03).
  [3]洪国金.怎样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J].教育界,2011(9).
  
  作者简介:步玉恩(1972―),女,河北枣强人,硕士,衡水学院分院讲师,研究方向:代数组合。

标签:渗透 德育教育 数学 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