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招生计划 > 正文

电子科大在川招生计划

时间:2017-03-24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四川电子科技大学自主招生自荐信

class="txt">来源:互联网

2013自主招生正式启动!为了帮助2013届的高三考生与家长更好的为高校自主招生进行准备,特此整理了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自主招生自荐信范文,自主招生个人陈述,自主招生推荐信,希望为考生们提供服务,供考生和家长们参考。

尊敬的电子科技大学的老师们:

您们好!

我叫刘伶莉,女,17岁,是xxx中学理科一班的学生。

我是一个喜欢热闹的人,我总喜欢和同学们聚在一起谈论身边的大事小事,也会一起讨论一些很复杂的问题,但更多的是一起畅想未来,每当这时我们都会笑得很开心。其实我是一个特别喜欢笑的女孩,因为我坚信笑容可以给我的朋友们带来快乐,而我自己也在同时收获到快乐。所以我爱笑,就算遇到挫折也选择用这样的态度来迎接,以给自己更多的信心。也就是因为爱笑,同学们有时会说我像个傻瓜,不过我从未介意过,因为我希望我的朋友都快乐。

在学习上,我态度端正,曾担任学习委员和语文课代表,并且获得了许多荣誉。在生活中,因为我的笑让我与同学更团结了,也因此在小学一直担任班长,升入高年级后开始担任大队委、大队长,多年获得“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这些荣誉是我今生难忘的,它们是老师、学校对我的学习、工作的一种肯定,也一直激励着我向前。但我从未因此骄傲,而是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谢我的老师始终关心我、爱护我;感谢老师给我的荣誉,让我看到自己努力的价值;感谢老师教会我如何做一个正直的人。

我最喜欢的运动是游泳,我觉得在水里可以让我的头脑更清醒,所以无论是酷夏还是寒冬,只要有机会我就泡在水里。我也喜欢听音乐并且涉猎的范围很广,从通俗音乐到交响乐都有我喜欢的,之所以喜欢听音乐大概是因为我觉得这样可以让我的心静下来吧。考试失利或遇到烦心事时我都会借此来舒缓压力。我还喜欢写随笔和涂鸦,把自己的开心或不快写出来、画出来,有时也会义愤填膺地写上一篇文章评论当下的新闻和一些社会现象。

我自认是一个爱玩的人,但对学习还是很认真的。我感觉自己是一个比较有自制力的人,知道什么时候该学习,也知道学习时不能分心,并且能遵守它。可

我不觉得自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书呆子”--只是一心扑在学习上,而不注重与别人交往。所以我有很多朋友,我们一起学习,也约定一起向目标努力。同时我的外向性格也理所当然使我拥有了对外界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这也让我的眼界更加开阔。长得越大,懂得越多,我的探索欲望也越强烈,它驱使着我不停地向未知世界“进攻”,同时我也收获到学习的快乐。

我每天上学都要经过西电,校园里树木很多,我经常能闻到绿树青草的香味,而一旁古朴的教学楼更让这个校园显得优雅,久而久之我也就对这所伫立在闹事之中却能保持它原有气息的高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我开始查看有关电子科技大学的资料。我渐渐了解了关于这所高校的历史沿革、办学理念和学科设置等一系列情况。我知道了电子科技大学是以信息与电子学科为主,工、理、管、文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立项建设的重点高校之

一。而且学校汇聚了一支政治素质优良、学术水平高、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最让我感到兴奋的是“神五”、“神六”飞船副总设计师杨宏等一大批it行业领军人物和技术骨干原来都是电子科技大学培养出来的。看到这些,我情不自禁地笑了起来,与其说是为陕西有如此好的高校而高兴,还不如说是为自己找到了目标而高兴。特别是西电的通信工程专业吸引了我,对宇宙飞船和神秘的外太空充满好奇的我,希望自己也能像杨宏老师那样为航天事业做出贡献。的确,从那时起我就决定不管结果怎样,都要以电子科技大学为目标奋斗。

我深知确定了目标就要为之而努力,否则一切都是徒劳的,但我有时也会对大学的生活充满想象:我想象着与大学里的同学一起生活的那种快乐;想象着与教授们一起探讨问题时的那种学习氛围;想象着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而现在,为了我的目标和我所幻想的一切美好我必须更加刻苦地学习。但在众多的优秀学生之间,我常常会感到力不从心,甚至是自卑,这是我的一大缺点。但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一直在努力克服它,并且我也认识到唯有踏踏实实、勤奋拼搏才是通向成功的路。

我现在就在这条路上走着,虽然辛苦但我甘之若饴。我相信既然我有缘每天与西电擦肩而过,我就会在不远的一天怀抱感恩的心骄傲地踏进那扇我向往已久的大门。此致

敬礼!篇二:电子科技大学自主招生自荐信范文

电子科技大学自主招生自荐信范文

——录取啦 自主招生自荐信又叫个人陈述材料,是反映考生兴趣、爱好、学习成绩、彰显考生个性的主要形式。一份精心准备,含金量高的自荐信,可以为考生在材料初审环节赢得竞争的筹码。因此,自荐信的作用非常重要。录取啦精心准备、电子科技大学自主招生自荐信范文,希望对自主招生备考考生有借鉴和帮助作用。

尊敬的电子科技大学的老师们:

您们好!

我叫**,女,17岁,是西北大学附属中学理科一班的学生。

我是一个喜欢热闹的人,我总喜欢和同学们聚在一起谈论身边的大事小事,也会一起讨论一些很复杂的问题,但更多的是一起畅想未来,每当这时我们都会笑得很开心。其实我是一个特别喜欢笑的女孩,因为我坚信笑容可以给我的朋友们带来快乐,而我自己也在同时收获到快乐。所以我爱笑,就算遇到挫折也选择用这样的态度来迎接,以给自己更多的信心。也就是因为爱笑,同学们有时会说我像个傻瓜,不过我从未介意过,因为我希望我的朋友都快乐。

在学习上,我态度端正,曾担任学习委员和语文课代表,并且获得了许多荣誉。在生活中,因为我的笑让我与同学更团结了,也因此在小学一直担任班长,升入高年级后开始担任大队委、大队长,多年获得“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这些荣誉是我今生难忘的,它们是老师、学校对我的学习、工作的一种肯定,也一直激励着我向前。但我从未因此骄傲,而是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谢我的老师

始终关心我、爱护我;感谢老师给我的荣誉,让我看到自己努力的价值;感谢老师教会我如何做一个正直的人。

我最喜欢的运动是游泳,我觉得在水里可以让我的头脑更清醒,所以无论是酷夏还是寒冬,只要有机会我就泡在水里。我也喜欢听音乐并且涉猎的范围很广,从通俗音乐到交响乐都有我喜欢的,之所以喜欢听音乐大概是因为我觉得这样可以让我的心静下来吧。考试失利或遇到烦心事时我都会借此来舒缓压力。我还喜欢写随笔和涂鸦,把自己的开心或不快写出来、画出来,有时也会义愤填膺地写上一篇文章评论当下的新闻和一些社会现象。(自荐信免费修改,请加群:84050910)

我自认是一个爱玩的人,但对学习还是很认真的。我感觉自己是一个比较有自制力的人,知道什么时候该学习,也知道学习时不能分心,并且能遵守它。可我不觉得自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书呆子”--只是一心扑在学习上,而不注重与别人交往。所以我有很多朋友,我们一起学习,也约定一起向目标努力。同时我的外向性格也理所当然使我拥有了对外界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这也让我的眼界更加开阔。长得越大,懂得越多,我的探索欲望也越强烈,它驱使着我不停地向未知世界“进攻”,同时我也收获到学习的快乐。

我每天上学都要经过西电,校园里树木很多,我经常能闻到绿树青草的香味,而一旁古

朴的教学楼更让这个校园显得优雅,久而久之我也就对这所伫立在闹事之中却能保持它原有气息的高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我开始查看有关电子科技大学的资料。我渐渐了解了关于这所高校的历史沿革、办学理念和学科设置等一系列情况。我知道了电子科技大学是以信息与电子学科为主,工、理、管、

文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立项建设的重点高校之

一。而且学校汇聚了一支政治素质优良、学术水平高、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最让我感到兴奋的是“神五”、“神六”飞船副总设计师杨宏等一大批it行业领军人物和技术骨干原来都是电子科技大学培养出来的。看到这些,我情不自禁地笑了起来,与其说是为陕西有如此好的高校而高兴,还不如说是为自己找到了目标而高兴。特别是西电的通信工程专业吸引了我,对宇宙飞船和神秘的外太空充满好奇的我,希望自己也能像杨宏老师那样为航天事业做出贡献。的确,从那时起我就决定不管结果怎样,都要以电子科技大学为目标奋斗。

我深知确定了目标就要为之而努力,否则一切都是徒劳的,但我有时也会对大学的生活充满想象:我想象着与大学里的同学一起生活的那种快乐;想象着与教授们一起探讨问题时的那种学习氛围;想象着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而现在,为了我的目标和我所幻想的一切美好我必须更加刻苦地学习。但在众多的优秀学生之间,我常常会感到力不从心,甚至是自卑,这是我的一大缺点。但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一直在努力克服它,并且我也认识到唯有踏踏实实、勤奋拼搏才是通向成功的路。

我现在就在这条路上走着,虽然辛苦但我甘之若饴。我相信既然我有缘每天与西电擦肩而过,我就会在不远的一天怀抱感恩的心骄傲地踏进那扇我向往已久的大门。此致

敬礼!篇三:2016年电子科技大学自主招生个人陈述自荐信范文

注:自荐信的撰写,简言之,就是对高校提出的招生要求的一个圆满答复。希望本范文模板能给考试提供帮助。

电子科技大学

自主招生个人陈述自荐信

尊敬的招生办领导、老师们:

您们好!我叫,是×××省×××市×××中学高三理科\文科班的一名男生\女生,非常感谢您们在百忙之中看我的陈述材料。

今天,我怀着对贵校的敬仰与向往,写下了这封自荐信。作为一名高中生,我对电子科技大学的向往由来已久,(此处可写报考学校的治学精神和教学传统,可去学校官网查看),电子科技大学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教学资源,良好的学术氛围,强烈的时代气息,无不深深吸引着我。我将选择贵校为第一志愿,非常渴望能在7月拿到贵校的录取通知书,成为一名光荣的电子科技大学生,成为一名对社会、对祖国有用的人才。

篇二:电子科大专业介绍

电子科技大学英才实验学院依托学校优势学科和优质资源,按照电子信息专业大类实行优秀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贯通培养。致力于培养基础知识厚、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全球视野和持久竞争力的电子信息类拔尖创新型工程科学人才,为杰出人才的成长奠定坚实基础。学院成立于2009年9月,2007年9月组建“成电英才计划”实验班。毕业班学生已推免进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科院、本校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等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约20%的学生已申请国(境)外一流大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培养模式

紧密结合通识教育和深度专业教育,实行“3+1”培养模式。前三年不分专业,按照电子信息专业大类培养,集中学习人文素质课(中国文化概论、创造心理学、管理与领导学等)、数理化生基础课(数学分析、线性代数与解析几何、复变函数与数理方程、随机数学、大学物理、近代物理学、大学化学、生命科学等)、电子信息大类基础课(电磁场与波、信号与系统、模拟电路基础、电路分析基础、微型计算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数字逻辑设计及应用、数字信号处理等)。第四年,根据学生意愿任选专业,进入科研课题组,在导师指导下完成专业学习,并与研究生培养衔接。

培养特色

本硕贯通:毕业班学生全部具备优先推免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

一流师资:学院聘请国家级教学名师、长江学者、首席教师等校内外优秀教全程导师:学院配备学业和生活导师,全程指导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个性发展: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制定一对一的个性化培养方案。

国际交流:提供学生短期出国(境)实习、国际交换生、联合培养、赴国外科研训练:学生享有多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课外自主创新实验室等,动态管理:在校低年级优秀本科生可纳新进入实验班。实验班学生可自愿申任选专业:学生可以根据意愿在校内任选专业学习。 授为学生授课,并实行研究型教学。一流大学攻读硕士博士等多种机会和资助。尊重个性的、多层次不间断的科研实践训练环境。

请退出。无法胜任本培养计划的学生严格进行分流。

招生方式:全国高考提前批次录取、在校选拔。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的前身是成都电讯工程学院1956年成立之初设立的有线电设备系,是学校资深的院系之一。其主体是有线电、电报电话和通信三个专业。1977年学校专业结构调整,成立了无线电技术系(即一系),设有无线电技术、广播电视和电子测量三个专业。1995年3月正式成立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由三个系(无线电技术系、通信工程系、网络工程系)和两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宽带光纤传输与通信系统、战术通信抗干扰技术)、一个信息系统研究所组成。涉及现代通信技术、各种媒体处理、通信系统与通信网以及各种信息的传输、存储、变换、处理、检测、显示技术系统等领域。

目前,通信学院已形成了以李乐民院士、千人计划入选者郑建成教授、全国首届教学名师彭启琮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饶云江教授等为学科带头人的一流师资队伍,全院有专任教师120余人,其中教授26人,副高职称42人。在读全日制本科生 2100余名,研究生1000余名。

学院有四个系(通信工程系、网络工程系、信息工程系和物联网工程系)和一个光纤传感与通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拥有国家重点学科(通信与信息系统)和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光学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和光学工程博士点和硕士点、通信工程和网络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通信与信息系统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重要的学科和专业平台。

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宽带通信网技术、互联网理论与技术、无线及移动信息网络、复杂多维信息处理、光通信技术、光纤技术及应用、微纳光子器件及应用、通信IC与嵌入式系统技术、射频集成电路与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技术、多媒体通信与处理技术等领域。

学院注重国际交流和国际教育,主办了ITS06、第五届国际光纤通信与网络会议等国际高水平会议;与英国埃塞克斯大学等国外高校签订了国际学生交流项目,面向全国接收国际交流生,向国外输送国际生100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口碑。

学院以国家、国防建设为牵引,以培养一流通信人才为中心,努力建议“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高水平研究型学院,使学院成为深受社会认可、学生欢迎的通信人才培养基地和高新技术创新源头。

电子工程学院

电子工程学院是我校成立最早的学院,由微波工程系、电子工程系、信息工程系、集成电路与系统系和电子实验中心组成。

学院拥有信号与信息处理、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三个国家重点学科和信息获取与探测技术省级重点学科;设有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两个博士后流动站;设有电磁场与无线技术、电子信息工程、信息对抗技术、电波传播与天线四个本科专业;拥有国家工科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实验中心(电子类)两个国家级教学基地;拥有“极高频复杂系统”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新型微波探测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一批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学院现有教职工3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千人计划3人、长江学者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优秀人才12人;教授46人、副教授92人,博士生导师41人。教师中博士比例达到60%。

学院科研实力雄厚,主要研究领域涉及雷达系统与信号处理、电子侦察与信息对抗、数字视频与图像处理、非线性电路与复杂系统、集成电路与系统、计算电磁学及其工程应用、天线工程、微波毫米波技术等多个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密切相关的研究领域。形成了“军事电子”、“基础研究”和“企业合作研究”三足鼎立的科研新格局。

电子工程学院毕业生遍布海内外IT领域,在航空、航天、电子等领域,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处处都有学院校友的风采。以网易公司创始人丁磊、 “神舟载人飞船”测控系统总工程师席政少将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毕业生成为了中国电子信息领域的中坚力量,为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新世纪是个充满变革与希望的世纪,按照电子科技大学建设“ 特色性、研究型、开放式”大学的办学定位,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战略思想,依据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学院发展现状,电子工程学院力争在 2020年建设成为学科特色鲜明、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国际知名的研究型学院。

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

电子科技大学(原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成立于1956年,是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由当时的交通大学、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三所院校的电子类专业合并创建。1960年被确立为全国重点大学,1997年成为首批由中央经费支持建设的“211工程”重点高校,2001年进入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行列,曾被江泽民同志誉为“我国电子类院校的排头兵”。经过五十余年的不懈努力,电子科技大学已发展为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为核心,以工为主,理工渗透,理、工、管、文、生(命)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的前身是电子科技大学建校初期的无线电零件系(称为第三系),后更名为无线电材料与器件系,1989年2月,原三系划分为两个单位:半导体材料与器件专业建成“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系”(仍称三系);电子材料与器件、磁性物理与器件、应用化学3个专业建成“材料工程与科学系”(十五系),1992年7月在原十五系基础上成立信息材料工程学院,下设电子材料工程系(十五系)、磁性工程系(十七系)、应用化学工程系(十八系)。2001年11月由为电子科学与工程系与信息材料工程学院合并成立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下设为“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系”、“电子科学与技术系”、“应用化学系”。

目前,学院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中心)1个;国家级研究基地2个(国家集成电路设计成都产业化基地、国家IC人才培养基地);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及工程中心4个(教育部隐身材料工程技术中心、信息产业部电子信息材料重点实验室、信息产业部功率器件与智能功率集成电路重点实验室、信息产业部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重点实验室);3个“211工程”建设的研究机构(电子信息材料及应用基地、新型电力电子器件应用实验室、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中心);此外,学院还拥有从事教学、研究、开发、设计的电子科大集成电路中心、材料微观分析中心、纳米技术中心等多个专业教学实验室和研究实验室。以上研究机构的研究领域覆盖了当前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的主流方向。

学院拥有六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子信息材料与元器件),其中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为国家重点学科及“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设岗学科,材

料科学与工程为一级学科。七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子信息材料与元器件、应用化学)及五个本科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大规模集成电路、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应用化学)。以上学科均具有扎实的基础和较强的实力,在本学科所涉及的主流方向上具有综合优势,并被国内外同行所认可。

学院拥有一支以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星弼教授领衔的雄厚科研、教学师资力量,其中院士2人,“千人计划”教授4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5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国家杰青3人,教授56人(博士生导师39人)、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65人,90%中青年教师具有博士、硕士学位。学院已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目前,各类毕业生供不应求。

“追求卓越,勇创先锋”,新一代微固人将以学生为本,以培养知识结构合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为育人目标,不断创新,锐意进取,为将微固学院建设成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研究型学院而不断努力。

物理电子学院

物理电子学院组建于2001年10月,现设有应用物理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系、真空电子技术系、高能电子学研究所、应用物理研究所、现代物理研究所和太赫兹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学院现有教职工196人,拥有一支以中科院院士刘盛纲教授领衔,由近100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组成,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师资队伍。其中还有一批由“千人计划”入选者、“国家杰青”、四川省“百人计划”入选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以及“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组成的杰出人才队伍。

学院在学科设置上形成了理工渗透,协调发展的明显特色。在“电子科学与技术”、“物理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点中设有博士后流动站,在“物理电子学”(国家重点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无线电物理”、“光学”、“等离子体物理”、“凝聚态物理”、“理论物理”等七个学科点招收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在“应用物理学”(四川省特色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四川省特色专业)、“真空电子技术”(国防特色紧缺专业)和“数理基础科学”等四个专业招收本科生。学院现有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730人,全日制本科生1206人。学院实施了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班导师制等学生管理机制,学生

篇三:电子科大各专业学院

p class="txt">学院1.英才实验学院

电子信息科学类(“成电英才计划”实验班)任选专业

培养目标:致力于培养基础知识厚实、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全球视野和持久竞争力的电子信息科学类拔尖创新人才,为杰出人才的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要求学生掌握电路、计算机、通信、电子信息工程、电子元器件与材料等领域基础理论和工程技术,有较高的科研与人文素养,具备成为相关领域工程创新和科学研究领军人才的潜质。

培养特色:厚基础、重人文、跨学科、注重科研与创新能力训练、个性化培养

前三年不分专业,按照电子信息科学类培养,集中学习数理基础课、人文素质课、电子信息大类基础课。第四年,根据学生意愿任选专业,进入科研课题组,在导师指导下完成专业学习,并与研究生培养衔接。

本硕贯通:毕业班学生全部具备优先推免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

任选专业:学生可以根据意愿在校内任选专业学习。

一流师资:学院聘请国家级教学名师、长江学者、首席教师等校内外优秀教授为学生授课,并实行研究型教学。

全程导师:学院配备学业和生活导师,全程指导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个性发展: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制定一对一的个性化培养方案。

国际交流:提供学生短期出国(境)实习、国际交换生、联合培养、赴国外一流大学攻读硕士博士等多种机会和资助。

科研训练:学生享有多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课外自主创新实验室、各类科研实验室等尊重个性的、多层次不间断的科研实践训练环境。

课程体系:包括公共基础课、跨学科基础课、专业选修课、含多层次科研训练的实习实训四大部分,主要课程有:

公共基础课:数学类(数学分析、线性代数与解析几何、复变函数与数理方程、随机数学等);物理类(大学物理理论与实验);英语类(综合英语、英语文献阅读、学术英文写作、英语会议交流与汇报等);计算机基础类(程序设计技术、软件技术基础、计算机网络等);思想政治理论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文化素质教育类(创造心理学、管理与领导学等);大学体育等。

跨学科基础课程: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路基础、数字逻辑设计及应用、信号与系统、电磁场与波、微处理器系统结构与嵌入式系统设计、及跨学科任选基础课。

专业选修课:在导师指导下,任意选修专业课程或研究生课程。

多层次科研训练平台:构建了从新生研讨课、基础工程训练、基础科研训练和综合科研训练,四年连贯的、系统的科研训练体系。大四学生全部进入科研实验室,参与科研课题,完成综合科研训练。

修业年限及授予学位:本科四年、工学学士学位

毕业走向:实验班学生基础知识雄厚、学术视野开阔、拥有交叉学科素质、善于主动学习、具备良好的科学研究和人文素养,已获得同行的高度认可。2011届、2012届毕业生约70%留校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约25%的学生免试进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科院、香港、美国、瑞士、新加坡等国内外一流名校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约5%的学生选择就业。 学院2.通信学院

专业:通信工程(大类招)

专业名称:通信工程(按大类招生,包含1.通信工程、2.网络工程、3.物联网工程三个专业) 修业年限及授予学位:四年、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

本专业通信工程类旨在培养基础知识厚、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和具有国际视野的信息通信技术创新型人才。

本专业要求学生掌握通信、网络和信息感知和处理相关的基础理论及系统理论知识,具备通信电路与网络系统的设计开发能力、计算机软硬件设计应用能力、信息分析与处理能力、信息系统设计与物联网技术等方面的综合应用能力,使其成为信息通信技术(ICT)领域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

专业特色:

通信工程类包括三个专业:1、通信工程(教育部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四川省重点专业),该专业旨在培养现代通信领域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及系统工程师;2、网络工程(教育部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四川省重点专业),该专业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坚实的网络理论与工程应用能力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3、物联网工程(四川省重点专业、特色紧缺专业),该专业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坚实的通信与网络基础知识与物联网工程应用能力的高层级专业技术人才。三个专业方向相辅相成,构成了国内最完整之一的通信工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

本专业本着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思路,实行“大类招生,学生自选专业”的模式,即按照通信工程大类专业招生,学生进校以后前两年主要学习公共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打下坚实的信息通信技术的专业基础,后两年学生根据个人的爱好选择感兴趣的专业方向进行学习。 培养条件:

本专业依托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和通信抗干扰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拥有国内一流的培养环境和师资队伍。我院下辖:通信工程系、网络工程系、物联网工程系及通信与信息系统国家级示范实验中心。学院教学科研实力强大,拥有通信与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学科及相应的博士点、硕士点;拥有“光纤传感与通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此外,学院还拥有1个省部级信息与系统研究所,1个教育部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省部级工程中心,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2个专业教学实验室和实验基地,6个联合科研实验基地及培训中心。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4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1人、长江学者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全国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优秀人才8人,四川省教学名师1人;教授26人、副教授43人,博士生导师21人。

课程体系:

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包括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和实习实训五大部分,主要课程有:

公共基础课:微积分、线性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英语、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数学实验、大学体育、军事理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

学科基础课: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路基础、信号与系统、数字逻辑设计及应用、电磁场与波、微处理器系统结构与嵌入式系统、光电子学基础、通信原理、随机信号分析、数字信号处理、软件技术基础、计算机通信网、信息论导论、最优化理论、高级语言设计、物联网工程导论、电子技术实验基础等。

专业核心课:移动通信系统、通信射频电路、宽带通信网、局域网与城域网、TCP/IP技术、接入网技术、交换原理、网络系统工程、ASIC设计、传感原理与信息感知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射频识别技术与设计、网络存储技术等。

专业选修课:多媒体通信、卫星通信、导航与定位、软件无线电技术、光信息处理技术、光纤传感与通信、数值分析与Matlab、数字图像处理、交换原理、网络软件设计、DSP技术、模拟集成电路设计、信息通信技术(ICT)前沿等。

毕业去向:

通信工程专业毕业生多年来一直深受社会各界高度称赞。50%左右(2011年)的学生可继续攻读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光学工程与光通信等研究方向的研究生,或出国留学进一步深造;其余学生进入通信研发与生产、通信营运与管理、信息服务与终端开发、网络优化与设计等通信与信息工程领域相关环节,从事产品研究、技术开发、技术管理、技术支持等工作,成为高级技术人才。

学院3.电子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大类招)

专业名称:电子信息工程(按大类招生,包含1.电子信息工程、2.电磁场与无线技术、3.信息对抗技术、4.电波传播与天线四个专业)

修业年限及授予学位:四年、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基础知识厚、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和具有国际视野的电子信息技术创新型人才。

本专业要求学生掌握电子信息技术相关的基础理论及系统理论知识,具备数字及模拟电路设计开发能力、计算机软硬件应用能力、电子信息系统设计及分析能力、微波系统及天线技术等方面的综合应用能力,成为IT技术领域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

专业特色:

电子信息工程类包括四个专业方向:1、电子信息工程(教育部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四川省特色专业),该专业旨在培养电子信息工程领域高级技术人才及电子系统工程师;2、电磁场与无线技术(教育部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四川省特色专业),该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坚实的电磁场理论与工程应用能力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3、信息对抗技术(四川省特色专业),该专业要求学生在掌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掌握信息对抗、计算机及网络安全等方面的初步知识;4、电波传播与天线(国防特色紧缺专业),该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坚实的电波传播与天线工程应用能力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着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思路,实行“大类招生,学生自选专业”的模式,即按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大类招生,学生进校以后前两年主要学习公共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打下坚实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基础,后两年学生根据个人爱好选择感兴趣的专业方向进行学习。

培养条件: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依托于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该院下辖:电子工程系、信息工程系、

微波工程系、集成电路系及电子实验中心。学院教学科研实力强大,拥有信号与信息处理、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三个国家重点学科及相应的博士点、多个硕士点,设有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两个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国家工科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国家级(电子类)实验教学示范实验中心等两个国家级教学基地和“极高频复杂系统”重点学科实验室。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3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3人、长江学者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优秀人才12人;教授46人、副教授92人,博士生导师41人;青年教师均具有博士、硕士学位。 学院有电子科大-ADI-DSP技术实验室、电子科大-Intel(英特尔)VLSI实验室、电子科大-Intel PCA实验室、电子科大安捷伦实验室、电子科大-美国半导体公司联合实验室、电子工程实践基地、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心、单片机开放实验室、雷达专业实验室、信息对抗专业实验室、天线专业实验室等多个教学实验室。

课程体系: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包括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和实习实训五大部分,主要课程有:

公共基础课:微积分、线性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英语、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数学实验、大学体育、军事理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

学科基础课: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路基础、信号与系统、数字逻辑设计及应用、电磁场与波、微型计算机系统原理及接口技术、Matlab与数值分析、微波技术基础、随机信号分析、数字信号处理、射频电子线路、电子技术实验基础、集成电路应用实验等。

专业课:通信技术与系统、雷达原理与系统、信息论与信息编码、数字系统EDA技术、电磁场数值方法、天线原理与设计、微波固态电路、电波传播、电子信息对抗原理、微波网络、电波传播与散射、电波与天线综合实验等。

专业选修课:移动通信技术、数字图像处理、频率合成技术、计算机通信网、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电磁兼容原理与设计、DSP技术、导航与定位技术、自适应天线、电子与信息技术前沿讲座等。

毕业走向: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生近60%(2011年)的学生可继续攻读信号与信息处理、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信息获取与探测技术等研究方向的研究生,或出国留学进一步深造;其余学生进入航天航空、中电中船、电信邮政、能源交通、金融证券、公安国防等领域的研究所或公司,从事产品研究、技术开发、技术管理、技术支持等工作,成为本领域或相关领域的高级技术人才。

学院4.微固学院

专业1: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技术)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四川省特色专业

修业年限及授予学位:四年、工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旨在培养在微电子技术领域内具有宽厚的理论基础、出色的工程实践能力和扎实的专业知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能在该领域内从事各种微电子器件、集成电路、集成电子系统的分析、设

电子科大在川招生计划

计、制造、测试和应用,以及相应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等工作。 专业特色:本专业围绕专业物理、电子电路与系统、半导体器件与集成电路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及应用为主要教学内容,结合良好的工程实践训练,使学生掌握各种半导体器件与集

成电路的分析、设计与制造方法,培养具备独立进行版图设计、器件性能分析和指导集成电路工艺流程的工程开发能力和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的工程技术与科研高级人才。

主干课程: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模拟电路基础、数字逻辑设计及应用、半导体物理、量子力学、固体物理、电磁场与波、微波技术、微电子器件、集成电路原理、微电子技术学科前沿、微型计算机系统原理及接口技术、微电子工艺、先进半导体材料与器件、微电子电路设计、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电力电子器件基础、半导体光电器件等。

毕业走向:本专业毕业生可以攻读“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及其它电子信息类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能在微电子器件与集成电路的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公司、电子整机企业等单位胜任微电子产品的开发、设计、制造、销售以及企业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专业2:电子科学与技术(固体电子工程)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四川省特色专业

修业年限及授予学位:四年、工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宽厚的固体电子学专业知识和熟练的实验技能,能从事射频、微波、毫米波等全波段电子信息材料与元器件的设计与制造,以及电子信息领域的新材料、新工艺、新器件等一些新设计、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和创新研究开发人才。

专业特色:本专业围绕现代电子学与电子信息技术而展开的新型电子功能材料,信息存储材料与技术,新型电子薄膜材料与传感技术,新型电子元器件及其在电路和系统中的应用为主要教学内容,培养物理基础理论扎实、精通材料和元器件研制、在电路和系统设计上有特长的工程技术和科研高级人才。

主干课程: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路基础、信号与系统、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电介质物理、磁性物理、量子力学与统计物理、电磁场与波、微波技术、数字逻辑设计及应用、材料物理化学、薄膜物理与技术、微型计算机系统原理及接口技术、电子材料、电子材料工艺原理、电子测量技术、电子器件基础、传感技术、混合集成电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等。 毕业走向:本专业毕业生可继续攻读“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子信息材料与元器件”以及其他电子信息类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能在电子信息材料、元器件、集成电子器件与系统等领域从事科研、教学、新产品与新技术的开发、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专业3: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修业年限及授予学位:四年、工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旨在培养在集成电路与集成系统领域内具有宽厚的理论基础,具备微电子与电子系统相结合的知识体系,具备集成电路与集成系统设计技能的基础扎实、综合能力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级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能在集成电路设计、单芯片电子系统(SOC)设计领域从事研发、设计、制造、测试、应用和管理等方面工作。

专业特色:本专业依托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人才培养基地和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微细加工平台,通过全面、系统的实验教学课程和集成电路设计与工艺实际工程体验,培养具备一定的集成电路与系统技术开发和工程管理能力的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

主干课程:半导体物理、微电子器件、电磁场与波、微波技术、模拟电路基础、模拟集成电路原理、数字逻辑设计及应用、数字集成电路原理、信号与系统、微型计算机系统原理及接口技术、集成电路工艺实验、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片上系统(SOC)技术、集成电路CAD、集成电路可靠性技术、集成电路测试与封装等。

标签:招生计划 电子科大 电子科大计划财务处 电子科大自主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