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招生计划 > 正文

[阐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名作] 马克思主义哲学4个框架

时间:2019-02-1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列宁的《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是批判唯心主义哲学。阐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论战性著作。本书写于1908年2月至10月,有特定的政治和理论背景。就政治背景而言,主要是出于批判党内取消派和召回派的斗争需要。取消派主张取消党、取消革命,奉行投降主义:召回派否认任何合法的斗争,奉行冒险主义。两派主张虽有不同,但都是机会主义派别,对革命危害甚大。就理论背景而言,主要是批判取消派和召回派的思想理论基础――马赫主义,维护和阐发马克思主义哲学。马赫主义宣称超阶级的无党性哲学,这种折中主义论调适合党内的机会主义者在政治上的两面性需要,马赫主义成为他们革命意志动摇、变节的理论护身符。
  出于上述政治和理论斗争的需要,列宁历时8个多月,在日内瓦和伦敦写成《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一书。本书批驳了以马赫主义为代表的经验批判主义,从正面阐发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特别是认识论的基本原理。
  第一,强调物质第一性原理,揭露马赫主义的唯心主义实质。马赫主义企图取消哲学基本问题,用“经验”等所谓的“中性”名词掩盖唯物与唯心的根本对立,最终必将倒向唯心主义。
  第二,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批判马赫主义的不可知论。列宁指出,人的认识能力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之所以有限是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对客观事物只能达到一定程度的认识:之所以无限是就认识的本性和发展趋势而言。人类可以认识无限发展的世界。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人类认识大致要经过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回到实践的不同阶段。
  第三。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批驳马赫主义的唯心主义真理观。列宁论述了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关系。绝对真理存在于相对真理之中,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马赫主义否认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否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列宁指出:“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第四,阐述了哲学上的党性原则,批判马赫主义的无党性哲学。在阶级社会中,哲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哲学的党性是阶级性在哲学上的集中表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为无产阶级利益服务的,唯心主义哲学是为资产阶级和宗教服务的。无党性哲学的实质,“不过是卑鄙地掩盖起来的对唯心主义和信仰主义的阿谀奉迎而已”。
  今天,阅读本书仍然有着重要意义。就理论意义而言,本书有助于我们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尤其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真理观的基本原理。就现实意义而言,本书有助于我们克服实际工作中的唯心论和形而上学倾向,更好地坚持唯物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作者为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标签:名作 阐述 马克思主义哲学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