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招生计划 > 正文

湖北文理学院2016招生计划

时间:2017-04-0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湖北文理学院关于做好2015年普通专升本工作的通知

校政发教?2015?11号

湖北文理学院关于做好2015年普通专升本

工作的通知

各单位、各部门: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15年湖北省高等学校普通专升本工作的通知》(鄂教高函?2015?11号)的精神,我校2015年面向湖北省高等院校普通全日制应届专科毕业生招收专升本学生。为切实做好该项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招生专业、招生人数及考试科目(湖北文理学院代码10519)

— 1 —

二、学生选报专业与专科就读专业对照

三、招生对象及报名条件

(一)招生对象:具有湖北省普通高校全日制专科学籍的应届毕业生,包括普通本科院校(含我校)、独立学院、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军事院校地方生及成人高校举办的普通全日制高职高专应届毕业生 。

(二)报名条件: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政治素质,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在校期间未受任何纪律处分;身心健康;修完普通高职高专课程并能如期毕业。 四、退役士兵报考

我校不接收退役士兵报考。我校普通全日制应届专科毕业并经湖北省民政部门备案的退役士兵,可在长江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湖北师范学院和湖北科技学院等4所院校申报。需报考的学生,可在湖北省教育厅网站下载申请表。

五、报名时间及报名办法

(一)报名时间:报名时间为4月20-5月8日,报考学

— 2 —

生只能填报一个学校一个招生专业。 (二)报名办法:

1、报考学生登陆我校主页(https:// www.hbuas.edu.cn)进入教务在线(https://jwc.hbuas.edu.cn/),实行网上预报名,并打印申请表。

2、报考学生持申请表和本人已修课程成绩单(经学籍所在

学校教务处盖章确认)到于5月11日—5月17日我校教务处(致远楼一楼139室)现场确认,考试报名费130元。

3、报名截止后,学校对报名考生的学籍资格进行审核。通过资格审查者,在校园网(https:// www.hbuas.edu.cn)教务处主页上予以公示,通知考生本人领取准考证。 六、普通专升本工作程序

我校普通专升本的报名、考试、录取、公示、备案、报到等工作程序,严格按《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15年高等学校普通专升本工作的通知》文件执行。 七、考试时间和地点

考试时间:2015年6月6日(星期六)

考试地点:我校的普通专升本考点拟定在北校区6号教学楼(学生凭身份证、准考证参加考试;具体时间和考场考生可见准考证或网上公示) 八、录取办法

凡参加我校普通专升本招生考试的学生,我校将严格按照省教育厅文件精神综合考生各门课程考试的总成绩,统一划定

— 3 —

最低控制分数线,并按招生计划数分专业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若同专业考生各门课程的考试成绩总分相同,则按下列办法录取:非英语专业考生《英语》成绩较高者优先;英语专业考生《综合英语》成绩较高者优先。

拟录取名单我校将在本校网站公示7天。对公示无异议者,我校报省教育厅备案后向被录取学生发放正式录取通知书。

九、入学手续

被我校录取的专升本学生由我校负责发放录取通知书。普通专升本学生在领取录取通知书时,需提供本人专科毕业证原件并复印一份留查。学生收到录取通知书后,按录取通知书具体要求到我校报到注册。

普通专升本学生的档案由原所在学校集中整理后,向我校教务处移交。 十、就业政策

普通专升本学生的就业按普通全日制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政策执行。 十一、收费

被正式录取的普通专升本学生,根据录取通知书具体要求到我校报到注册,与我校当年同类专业全日制普通本科生执行相同的收费项目和标准。普通专升本考试收费按省物价部门批准的标准执行。

十二、学籍管理

普通专升本学生编入本科三年级(2013级)单独编班或者

— 4 —

插班组织教学,其本科学籍由我校到省教育厅办理注册手续,按普通全日制本科学生的要求管理。普通专升本学生进入本科学习后,不得转学、转专业。普通专升本学生修完本科学业,成绩合格,达到毕业要求者,颁发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毕业文凭;达到学位授予要求的,可申请授予相应学科的学士学位。

十三、工作与纪律要求

普通专升本工作的政策性强,社会关注度高。全校各级领导和普通专升本工作人员,要从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严格程序,精心组织,切实保证普通专升本工作规范有序进行。

(一)组织领导。为了加强对普通专升本工作的领导,学校成立普通专升本工作领导小组。人员组成如下: 组 长:王为一 副组长:苏顺强

成 员:王悦洲 周立文 宋成亮 郭声波 聂 军 朱艳阳 屈少华 肖家燕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务处。 办公室主任:周立文(兼) 办公室成员:张 庆 卓 阳

(二)制定周密方案,严格操作程序。我校的普通专升本 工作在学校普通专升本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进行。要按照本通知的要求,做到方案具体、标准明确、条件公开、程序

— 5 —

规范、过程明朗、手续完备。对于报名、考试、招生录取工作各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要制定周密的预案,切实维护学校和社会的稳定。

(三)严格工作纪律。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推行“阳光工程”,坚持标准,严格选拔,严格按计划录取。学校不委托任何个人、中介机构参与组织普通专升本工作。要严

篇二:2015-2016学年度建筑学专业建设质量报告

湖北文理学院建筑学专业建设质量报告

(2015-2016学年)

1 专业概况

1.1 专业简介

建筑学专业于2010年正式招生,学制5年,授予工学学位。目前全日制在校本科生人数313人,其中2012级67人、2013级65、2014级、2015级63、2016级53人。每年第一志愿报考率据超过计划。生源以湖北省为主,占90%。生源质量好,录取分数线均超过省内同科录取分数线。(建筑学专业各年级本科生人数统计见表1。)

表1 建筑学专业学生数量一览表

1.2专业建设规划

1.2.1 专业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掌握建筑学学科的专业知识,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较高的美学修养,了解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项目策划、管理和实务运作,具备从事建筑设计、建筑群体规划设计、室内设计及景观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面向建筑行业,能在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建筑施工单位、工程建设监理单位、房地产企业等行业,从事建筑设

计、城市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以及工程项目前期策划、施工管理等相关工作,并获得注册建筑师基本训练的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1.2.2 专业规格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人民服务,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奋斗的理想、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敬业爱岗、热爱劳动、艰苦奋斗,崇尚科学、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具有"勤奋、严谨、敬业、创新"的良好学风,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了解我国基本国情,民族文化特点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懂得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遵纪守法,举止文明。

3、具有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知识和素养:在哲学及方法论、经济学、法律等方面具有必要的知识,对文学、历史、艺术、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公共关系学等若干方面进行一定的修习。

4、具有基本自然科学理论知识和素养:掌握高等数学,了解力学、材料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了解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和应用前景。

5、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国内外建筑发展史,掌握建筑设计、城市规划、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掌握建筑力学、建筑结构、建筑物理环境、建筑设备环境、(本文来自:WwW.dXf5.coM 东星 资源网:湖北文理学院2016招生计划)空间形体思维和表达基础。

6、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和创新精神,具备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掌握本专业建筑设计的能力和协调其它专业工作的基本能力与素质,熟悉建筑师业务实践基本知识,具有工程设计方法和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应用开发能力。

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综合应用各种手段获取信息的能力。

8、较为熟练地掌握计算机运用能力(运用AUTOCAD、3DMAX、PHOTOSHOP等软件的基本能力)。

9、初步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具有一定的听、说、写作基础。

10、了解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锻炼身体、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身体健康,能胜任未来的工作。 1.2.3 专业主要服务面向

面向建筑行业,能在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建筑施工单位、工程建设监理单位、房地产企业等行业,从事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以及工程项目前期策划、施工管理等相关工作。 2 师资与教学情况

建筑学专业坚持外引与内培相结合,岗位培训与学历提高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思路,基本建成了一支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基本合理、业务精湛、充满活力和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较好地保障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2.1 数量与结构

建筑学专业现有专职教师13人,其中,40岁以下教师11人,硕士学位及以上11人,占总人数的91%,高级职称4人,占18%,师资年龄、职称、学历和学缘结构基本合理, 达到教育部关于《五年制建筑学本科专业设置基本条件》设置要求, 满足教学需求,且都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专职教师队伍及结构如表2所示。

表2 建筑学专业专职教师一览表

在加强专职教师师资力量建设的同时,建筑学专业还通过聘请行业、企业的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作为实践课程的指导教师等方式进行校外兼职教师团队的建设,校外兼职教师的情况如表3所示。

表3 校外指导教师一览表

2.2 教育教学水平

本专业的专任教师都参与本科生的理论教学及各类实践教学工作,高级职称教师全部承担本科生的教学工作。教师们对教学充满激情和开拓精神,积极主动探索教学改革,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受到学生好评。每年度学校及学院都对任课教师课程教学水平进行测试,教师讲课与指导实践教学后可教师环节的教学质量综合测评达优良的教师的比例达任课教师的90%;定期组织开展教学质量检查的座谈、了解学生对任课教师教学情况的意见和建议;校、院、系领导、同行教师和督导员经常随机听课,并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反馈给任课教师;对教师指导实践环节尤其重视,制定了各类实践教学质量标准,并定期对各类实践环节的指

导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估。

2015-2016年度,本专业有一名教师获得校级“教学标兵”,一名老师获得“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

本专业教师积极参与科研,2015-2016年度,建筑学专业的98%的任课教师均参加省厅及以上科研、和校级教研项目,其中有本专业教师主持的教研、教改、课程建设项目7项,主持省教育厅科研项目6项,发表科研、教研论文专著共计10多篇(部),专利1项,获得 社科二等奖1项。(详见表4~11所示)。

教师参加的科研项目成果推广,产生的较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教师注重通过教研、科研促进教学。教师关注学科前沿热点的研究,重视将科研成果应用到教学中,譬如教师讲自己从事的绿色建筑研究、地域建筑研究、新农村建设等科研成果及时引入建筑构造、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史等课程的教学中,取得较好教学效果。

表5 2015-2016学年教师科技成果奖一览表

篇三:湖北文理学院十二五学科建设规划

襄樊学院“十二五”学科建设规划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促进我校学科建设协调、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学科建设在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作用,结合学校实际,特制订本规划。

一、学科建设现状及存在主要问题

(一)学科建设现状

襄樊学院经过五十二年办学,特别是近十二年的本科办学历程,现已发展成涵盖经、法、教、文、理、工、医、管八大学科门类的多科性高校(医学学科依托的医学院2010年上半年成立)。多年来,学校根据自身实际,紧密结合襄樊市及周边区域政治、经济、文化及产业结构的特点开展学科建设,已初步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特色和优势的学科。目前,基层治理与区域经济、中外文学与襄阳文化、汽车制造与新能源、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等4个学科群已初具雏形。学科建设在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中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1.重点学科建设

学校现有1个湖北省重点(培育)学科——机械工程(一级学科),3个省级重点学科——政治学理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车辆工程(二级学科),9个校级重点建设学科(二级学科)。结合区域历史文化研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凝炼形成了如“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和乡村治理研究”、“南水北调与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襄阳文化与三国文化研究”、“新

能源汽车制造与性能检测”、“汽车零部件数字化设计与仿真技术”、“功能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等一批比较稳定的研究方向,取得了具有一定特色的研究成果。

2.人才培养

十一五期间,在本科招生人数逐年增加的情况下,围绕提高教育质量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从硬件投入到软环境建设,使教学条件得到了极大地改善,本科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处于全省前列,荣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并受到教育部表彰。2008年在接受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我校顺利通过并获得了优秀成绩,专家组成员对我校十年本科办学取得的成就和全校师生努力践行并形成的“隆中精神”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自2003年开始,我校在经、法、教、文、理、工、管七大学科门类的近18个二级学科先后与省内高校和研究院所开展联合培养研究生教育。目前,我校有48名教师在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工程大学、武汉体育学院等高校担任兼职硕导,十一五期间已培养33名硕士研究生,目前在我校学习的研究生有30人。经过几年的发展,我校已基本具备独立开展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能力。

3.学科基地平台建设

十一五期间,我校在中地共建特色学科项目、日元贷款湖北省人才培养项目、国家开发银行贷款高校建设项目以及省(市、校)专项建设经费的支持下,学科平台的基础条件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我校现有1个联合共建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动力电池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2个国家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三国文化研究基地和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鄂北区域发展研究中心,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物理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综合工程实训中心和数字媒体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校成立了汉江研究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新能源汽车性能检测与故障诊断实验室、高等教育研究所等多个校级研究机构,各二级学院结合自身特点分别成立多个研究所,为学科发展搭建了研究平台。

4.学科队伍建设

我校现有教授118名,博士94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380余人,具有博士学历以上的教师达11%;有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工程大学、武汉体育学院等高校兼职硕士生导师48人;聘请50余名国内外知名学者为学校客座教授;学校设“楚天学者”岗位2个,已聘1人;设“隆中学者”岗位20个,已聘任8人。经过多年建设,我校的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为开展学科建设奠定了基础。其中,政治学、中国语言文学、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学、教育学、临床医学等学科已基本形成了成员相对稳定、结构比较合理、研究方向明确的学科团队。

5.科学研究

教师队伍的科研水平不断提高。近五年,学校教师公开发

表学术论文560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近2000篇,被SCI、EI、ISTP检索收录132余篇;出版专著、教材近120余部;主持承担市厅级以上科研教研项目600余项,其中:国家级、省部级项目70多项;获得市厅级及以上科研教研成果奖130余项,其中省部级科研教研成果奖10项;师生获专利170余项。

学校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坚持科学研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创建了“大学生创业基地”,注重成果转化,促进社会发展。学校教师主持的襄樊市“三农”问题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研究、南水北调与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成果,受到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并成为相关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我校教师主持研发的粉煤灰生产建筑材料技术、摩擦材料用改性酚醛树脂技术等在襄樊及周边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并逐步向全国推广。

学校十分重视学术交流活动。近五年,学校先后邀请了40余位国际知名学者、100余位国内知名学者来校讲学;先后选派数名教师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作学术报告;主办或承办国际神学美学研讨会、中国政治学会2008年年会暨中国政治学与中国政治发展30年学术研讨会、2009年环境美学国际论坛暨第七届亚洲艺术学会襄樊年会-城市公共艺术学术研讨会等多次国际和国家级学术会议、2010年中国三国历史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十七次诸葛亮学术研讨会等多次国际和国家级学术会议。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十一五”的发展,学校的学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

绩,但我们要清楚地看到,学科建设还存在诸多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学科队伍的整体实力不高。一是缺乏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特别是大师级的学科带头人;二是教师队伍的整体实力不高,具有竞争力的学科团队少。

2. 学科平台建设滞后。学科建设经费投入不足,理工类学科实验室建设严重滞后,缺乏支撑高水平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的特色实验室和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

3. 学科发展不平衡。我校现有的八大学科门类中,教育学、工学、文学、法学、管理学、医学具有一定的集群优势,现有的特色优势学科和取得的主要成果也基本集中在上述学科中,而其他学科(门类)相对薄弱。学科间缺少交叉渗透,相互支撑力度不够。

二、学科建设面临的形势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都凸显了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

根据党的十七大关于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总体要求以及“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中共中央、

标签:文理学院 湖北 招生计划 湖北文理学院排名2016 湖北文理学院招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