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中考资料 > 中考分数线 > 正文

赣南民间采茶戏【赣南营前民间灯舞九狮拜象探析】

时间:2019-01-2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赣南上犹县营前大型民间灯舞九狮拜象是地方传统的春节娱乐重要项目,本文将九狮拜象灯舞当作一个重要的探研项目,对其发生、发展及历史沿革作了一些文化溯源的探析。   关键词:民间灯舞灯舞九狮拜象上犹县营前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
  
  大型民间灯舞九狮拜象是上犹县营前地区传统的春节娱乐项目。它是精美的灯舞狮象艺术造型,雄浑磅礴的气势为人民群众所喜爱,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它是上犹县营前地区风俗史、民俗史、文化史的一个缩影。
  九狮拜象表演为正月初二至正月十五日,头年冬十一、二月(农历)就着手筹备。正月初一为参神祭祖日,十五日“烧龙”为送神日,也就是把各种形象灯彩的皮毛烧掉,留下骨架,待来年裱“皮”糊“毛”后再用。配合春节气氛,大家都团聚在家,联络感情,一年复始图个吉利。特别是造了新房和添了男丁的,更是由衷欢迎狮象灯彩进屋“暖房”,拔根龙须;夺个龙珠;或让龙灯进屋团龙,家都要张灯明烛,连鸡厩牛栏猪圈都要点上红蜡烛,以示热闹。
  一灯舞九狮拜象的历史渊源
  九狮拜象起源明末清初,从出现、发展到逐步完善,经历了三百多年的历史过程。解放后,九狮拜象也历经几度兴衰,迷信色彩大大减弱,对其外观美的追求和表现有所加强。但它磅礴气势的主要特色一直保留着,贯穿着一条图强兴旺的民族心理。从它的龙灯和灯彩,可以看出同中原文化是一脉相承的;从它狮舞同象舞的兴起,可以看到当地独特的风土人情,及该地区郁闭的经济和文化。
  营前地名的来历,也可以看出该历史是受中原文化的影响。明朝王守仁在该地曾驻军扎营、屯田,军队与当地乡民接触日益增多,久而久之在军营的前面形成了一个贸易市场,营前的地名也就由此产生。现在流传营前地区“朱陈蔡”之说,也不是指朱陈蔡是地道的营前土著,他们也是作为客家迁徙到营前的,后来的客家称他们为土著,而且他们也以土著自居。据《朱氏族谱》载:腊树下朱氏祖宗朱子和于清朝雍正年间从广东和平县迁入。《上犹县地名志》载:长坝子刘坻祖宗刘白玉由广东兴宁迁入,至今已21世。又据《蔡氏族谱》载:南宋末年蔡壁增在文天祥麾下做过签事,文天祥抗元战败,蔡由吉水迁入营前镇隐居。这样,南昌、抚州、吉水一带传的狮舞,由蔡氏带入营前;广东兴宁一带盛行的“打狮”由广东移民带入营前。
  九狮拜象是中国汉族古老灯节习俗在营前的衍续和提高。现代学者赵景琛经过考证说:关于灯节的始起时间,“1、汉;2、南北朝;3、唐。”所以,历史上客家的人不断南迁,在开发营前的过程中,不但传播了较先进的生产技术,而且还带来了中原文化。“舞狮”,“舞龙”也完全沿袭了汉民族的旧习:图吉利兴旺发达和驱邪安泰。九狮拜象同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是一脉相承的。
  较为原始的九狮拜象无论在内容还是在项目上,比现在的繁杂,主要是它同当时春节前后的农事、习俗生活紧紧配合在一起。每年舞狮舞龙之前要“扫邪”,用迷信的方法来驱除各种秽邪之气。正月元宵节里还要“摆春”:一边搞灯舞,一边要头人用盘子装五谷,散灶宫,敬当地最高行政长官。这个时候,当地最高行政长官必须打赤脚在早已选择好的沙地上负轭犁田,以表示朝廷重视农耕,力行“民以食为天”。不过,“扫邪”和“摆春”这一仪式并没留传下来。这是因为九狮拜象气派切壮观,它有各种不同的狮象造型吸引观众,舞狮舞龙的情态更具魅力且更具艺术性,而扫邪、摆春则相对枯涩,还有一点是由于摆春只能在农历正月初二至十五期间的立春日,前后都不行,而这样的日子并不是年年都碰得上,所以这就麻烦多了,渐渐也就取消了。
  较原始的九狮拜象,其物质要求也是严格的。如蛇龙以管龙(即稻草龙)为正龙,要用稻草捆扎,示以农为本,以农为正宗。又如,“猪养象、狗养狮子、龙养五谷、牛养麒麟”之说,实际上也就是象象征着猪、狮子象征着狗,龙象征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麒麟象征着牛。这显然是寄托安稳平静的农业经济的朴素理想。连狮子和象身上的毛也规定要用干燥的晚稻秧苗粘贴而成。可见,小农经济及其思想是怎样渗透到乡俗之中的。
  二九狮拜象的形成历史
  九狮拜象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它最先是龙舞;又是狮舞。相传,营前的狮舞也是由一两个狮子逐渐发展到九个狮子的。稻草龙最的是长坝子刘屋搞过九十九节(民国初年),达到最大规模。
  九狮拜象的形成历史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即它的成形阶段。这一阶段,虽有姓氏争斗,但还不是带有政治斗争的性质。他们搞龙舞狮是出于对自然界的迷信,出于祈求安泰丰收的朴素愿望。因此,扎龙一定要用“管龙”(稻草龙)作正宗。舞龙的技艺也较为拘束。龙灯进了屋子,牛栏猪圈鸡厩都要点蜡烛,送龙离开时,东道家扯几根龙须,或攀夺一个龙珠。这期间得讲究清洁卫生,讲究吉利、禁忌,讲究尊奉祖先,尊老爱幼,小小心心过年。“扫邪”、“摆春”盛行。扮一个监斩官驱除邪恶,请当地最大的行政长官负轭犁田。
  第二个阶段,即九狮拜象基本成熟,艺术上初现丰采,清末民国初年,姓氏争斗、政治斗争日趋激烈。一方面,是农业生产缓慢发展;另一方面,是家庭手工业的发展(如鞭炮业的趋向发达)。因此,在九狮拜象规模场面趋向发展的同时,蛇龙的结构组成已经出现用竹篾编织,而不是一律用稻草织成。外面用红纸糊裱,里面点燃蜡烛,但狮子的尾巴仍用柏树枝叶,象毛和狮毛用稻草或干秧尾粘贴。龙头狮象增加了艺术性和形象性,狮头可以左右晃动,狮眼左睁右眨,狮嘴可张可合,龙嘴可吐珠喷雾,龙眼可放出亮光,象鼻可伸可缩。整个队形由高灯、排灯、沙喇子(唢呐的一种),锣鼓亭、狮子、龙、象、麒麟、赶龙的人组成,因而须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表演能力。要求一定的工艺水平和吹奏技巧。但是,由于“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九狮拜象在艺术上虽大有长进,但仍逃脱不了迷信愚昧和姓氏争斗的樊篱。例如,八村团龙,在村头的社官庙坪上,九狮拜象要摆八卦,蛇龙进出八卦有生门、死门之分。舞龙的人一定要进行严格的训练,以防误入死门,不吉利而引起主家的心情不快。
  第三个阶段,是民国十九年(1930年)后。其时营前成为苏维埃所在地,阶级斗争尖锐复杂,即使是同一姓氏,阶级对立与冲突已上升到支配地位。九狮拜象理所当然让位给政治斗争。它外表的古朴时尚被破了。风雨飘摇中,举办这种活动虽有凝聚姓氏人心的企望,但是,已经出现自行解体的趋势了。每年春节期间的龙舞活动就提供了姓氏团结和斗争的表现舞台,亮一亮谁的根子久远、人多势壮、背景强。1955年翻了身的营前农民在人民政府的支持下,自发从营前来到上犹县城,第一次把九狮拜象的艺术声势带进了城镇,呈现出崭新的精神面貌和艺术风貌。以后,由于受到“左”的影响,曾把九狮拜象也归入封资修范畴,致使它濒临灭绝。
  第四个阶段,是党的十一届三全会(1978年)以后,随着经济发展及生活的改观,农民又白发地对九狮拜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艺术要求。九狮拜象宏大的气魄显现出我们时代奋发前进、蒸蒸日上、团结拼搏的风貌,已同时代精神融贯一起。
  三九狮拜象的艺术特征
  九狮拜象以造型艺术为主要特征,在清朝末年和民国年间就已成型,并且日趋完善。它有一支庞大的队形;前面是一只制作精美的牌灯,它是整个龙灯队伍的前导。牌灯上方扎着蝙蝠图样或花篮、中间写上姓氏堂名。承后是锣鼓亭,是伴奏队伍。锣鼓亭的制作很讲究,可扎出“八仙过海”、“鲤鱼跳龙门”、“水淹金山”、“刘海砍樵”等纸牌小人物,在现代还会用留声机的齿轮制作各种会动的小人物。后面是龙灯队伍,一般是九节蛇龙组成,一个龙头。龙头上有龙珠,龙头后面是龙身和龙尾,节的间距为6至7尺。再后面是各种神态的狮子,五个、七个或九个,单数。狮子有红、黄、青、绿、白(白狮头上要加红布)等。狮面可分蚕狮、猴面狮、猪头狮、狗头狮、牛头狮、猫头狮等。白象(腰上加红布)和五彩麒麟夹在其中。
  在锣鼓唢呐和鞭炮的喧闹声中,灯彩队伍前呼后拥,浩浩荡荡。麒麟伸颈缩腰,瞻前顾后,各色狮子裂嘴咋舌,摇头晃尾,相互逗趣,有的交颈;有的搔痒;有的伴怒。长达七丈多的蛇龙来回穿插,在爆竹的硝烟中时隐时现,呈腾云吐雾状。慈祥的白象甩动着长长的鼻子,接受龙狮麒麟的朝拜。各种灯彩栩栩如生,整个场面十分壮观。
  象,是营前地区舞狮舞龙突出的标记,据我们了解,其它地方都不曾以这样的形式出现。这里也可从客家的迁徙中找到“引进”的痕迹。营前地区有很多姓氏是从广东内迁的,那里热带风光接触多,先人中必然有象形象的印象。象,气盖如山,稳重庄严,是权力、地位、势力的象征,也是农家六畜兴旺的标志(猪养象)。原始的九狮拜象又带有佛教的色彩。按《佛教词典》的说法:狮子是勇猛的象征,象是慈善的动物,喻为佛王。历史上广东福建一带对外文化交流较多,所以迁入营前的客家自然会把这种具有佛教色彩的民间灯舞带进来。
  九狮拜象的盛期在清末民国初年。民国初年刘姓曾经扎过九十九节稻草龙来助九狮拜象舞之阵,可见规模阵势之大。当时,营前老圩一条街道,因各姓不甘落后的竞争心理,而致使舞龙灯放鞭炮的碎屑足有成尺厚,九狮拜象和龙狮之盛况可见一斑。同时,它也刺激了鞭炮手工业的发展。营前鞭炮历来名气不小,这也是个原因。
  九狮拜象舞蹈动作很少。如狮子只有舔皮、亲嘴、朝拜、咬球等幅度不大的动作;蛇龙只有团龙、穿花等不算复杂的动作。它主要以造型艺术为主,重场面,重气氛,表演者是支庞大的队伍。
  九狮拜象主要乐器为唢呐。相传是开发营前的祖先从广东带入的,至今已有一、二十世的历史,(一世约三十年)。唢呐《五更曲》最先是用来吓退野兽的,号召人们起床上工,至今这支曲子还流传在上犹民间,并运用到九狮拜象中,伴舞的主要乐器有民间吹奏乐和打击乐。每盘锣鼓由两支唢呐和小鼓、大钹、小钹、小锣、大锣等组成。有时为了加强气氛,也可以同时用两盘、三盘锣鼓齐奏或轮流演奏,唢呐相应增加了四支、五支不等,做到了舞蹈队伍前、中、后都有乐队,有的地方还加大大筒号、沙喇子两种乐器。大号浑厚,沙喇子高亢,相得益彰。
  九狮拜象常用的唢呐牌子“三子对”、“将军令”、“叭喇滚”、“满堂红”、“得胜歌”、“十杯酒”、“状元游街”等。有时可根据吹唢呐乐师掌握的曲牌吹奏民间小调,如《茉莉花》等。这些曲调音乐气氛欢快、热烈,旋律奔放、优美。它和狮舞紧密配合,深得群众喜爱。
  从乐曲的调式来看,大多数是微调式、商调式,但也有一个曲牌中变换两三个不同调式的乐曲,如“三子对”开头是“商调式”,奏了六个小节后转“宫调式”,再奏二十个小节后转“角”调式,最后结束在“角调式”主音上。
  在音乐表现手法上,采用重复法,有相同旋律、相同节奏的重复,如“将军令”,这种手法用得较多。
  九狮拜象开厅和暖厅时,吹奏“满堂红”以示吉利。打击乐和其它喜庆的演奏相同,可以单独打,也可以和唢呐一起合奏。常用的锣鼓有“一花“、“二花”、“三花”、“满堂红”等,整个打击乐大大渲染了龙灯队伍的热闹气氛。
  总体上讲,营前地方的乡土特点与客家乡民的心理相吻合,包含着他们生活劳动的新创造,它对于维系亲邻、家庭、民族感情,鼓舞人们奋发进取的信心,提倡尊老爱幼传统美德,沟通社会信息,活跃节日生活和文艺生活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作用。也是营前地区的人民和上犹人民的文化创造之一。
  
   参考文献:
   [1] 黄志繁:《土客冲突、商镇发展与民俗创造――江西上犹营前圩的个案研究》,《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2] 黄志繁:《客家民间信仰研究综述》,《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3] 周建华、李竞帅:《从祖先崇拜到崇文重教――理学文化视野中的上犹客家民居门榜》,《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4] 黄志繁:《神明信仰与土客关系――清代上犹县营前观音堂碑文的解读》,《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作者简介:王芳,女,1964―,江西崇义人,本科,教授,研究方向:钢琴,工作单位:赣南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标签:探析 赣南 民间 灯舞九狮拜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