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中考资料 > 中考分数线 > 正文

对甘肃省循环型农业发展模式的思考_循环型农业结构模式的利弊

时间:2019-02-0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循环型农业就是把循环经济理念用于农业生产,在农业产生过程中减少资源,物质,能量的投入及废物排放量,实现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的“双赢”。本文通过分析甘肃省农业的现实条件与基础,提出了甘肃省循环型农业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甘肃;循环型农业;模式
  
  引言
  循环型农业是一种以循环经济理论和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运用生态工程学的方法,强调以资源循环利用为主,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主要目的,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者协调统一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这不仅要求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形成基于全社会的大循环,更要把与农业关联的产业组织成“自然资源一农产品一再生资源”的闭环式流程,通过优化农业生产至消费的整个产业链结构,实现物质的多级循环使用,将农业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有害影响降到最低程度,最终实现农业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1]
  一、甘肃省发展循环型农业的现实基础
  (一)地貌类型
  甘肃省地貌复杂多样,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交错分布。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复杂的地貌形态,大致可分为各具特色的六大地形区域。陇南山地:这里重峦叠嶂,山高谷深,植被丰厚,到处清流不息。这一区域大致包括渭水以南、临潭、迭部一线以东的山区,为秦岭的西延部分。陇中黄土高原:位于甘肃省中都和东部,东起甘陕省界,西至乌鞘岭。这一地区有丰富的石油、煤炭资源。甘南草原:它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一隅,地势高耸,平均海拔超高3000米,是个典型的高原区。是甘肃省主要的畜牧业基地之一。河西走廊:斜卧于祁连山以北、北山以南,东起乌鞘岭、西起甘新交界,是块自东向西、由南而北倾斜的狭长地带,海拔在1000――1500米之间,是甘肃省主要的商品粮基地。祁连山山地:在河西走廊以南,长达1000多公里,大部分海拔在3500米以上,终年积雪,冰川逶迤,是河西走廊的天然固体水库,荒漠、草地、森林、冰雪等植被垂直分布明显。河西走廊以北的地带:这块东西长1000多公里,海拔在1000――3600米的地带,这里靠近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风高沙大,山岩裸露,荒漠连片。[2]
  (二)土地资源
  甘肃省土地资源丰富,但可以利用的面积比较小。甘肃全省总土地面积45.44万平方千米,居全国第7位。[3]人均占有土地量居全国第五位。其中,耕地面积为462.47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0.18%;园地面积为20.54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45%;林地面积为518.25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1.41%;牧草地的面积为1410.84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1.05%;其它农用地129.69万公顷,占土地面积的2.85%;居民点及工矿用地的面积为87.81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93%;交通用地面积为6.51万公顷,占土地面积的0.14%;水利设施用地面积为2.87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06%;其余的为未利用土地,面积为1849.99万公顷(包括荒草地、盐碱地、沼泽地、沙地、裸岩石砾地等)占土地总面积的40.71%;其它土地58.76万公顷,占土地面积的1.29%。[4]
  (三)气候条件
  甘肃地跨北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3个气候带,既有季风气候区,又有干旱气候区和高寒气候区,水平地带和垂直分异性相互叠交,气候类型复杂多样,这种复杂的气候类型和特点是全国少有的,主要表现为以下特征:
  (1)气温年差和日差大。河西走廊气温年差大约为30―34℃,陇中和陇东大约为25―30℃,其余地区在25℃以下。全省气温日差在10―16℃之间,河西为12―16℃,河东为12―15℃之间。(2)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全省年太阳辐射量大约为4800―6400MJ/m2,年太阳辐射量一般由东南向西北递增:陇南大约为4800―5000MJ/m2,河西走廊大约为5800―6400MJ/m2,甘南高原大约为5800―6200MJ/m2,省内其余地区大约为5000―5800MJ/m2。(3)热量条件较好。全省除甘南高原和祁连山地的部分地区因海拔高,气候寒冷,热量条件不能满足种植业的发展要求外,其余地区均可因地制宜地发展多种种植业。[5](4)风能资源丰富,河西的肃北、安西、金塔、民乐、永昌、古浪、景泰、天祝以及其他县的高山峡谷,河东地区的会宁、通渭华家岭和甘南州的部分山地等,年平均风速达3―5m/s。
  (四)水资源状况
  水资源是基础性自然资源,系生态系统的控制要素,同时又是战略性经济资源为综合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6],甘肃省水资源主要分属黄河、长江、内陆河三个流域,9个水系。黄河纵贯全省东部、中部以及甘南大部分区域,省内流域面积14.45万平方千米,黄河流域有洮河、湟河、黄河干流、渭河、泾河等5个水系;长江流域地处甘肃南部,包括陇南山地全部及甘南南部省内流域面积3.843平方千米,长江流域有嘉陵江水系;内陆河流域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流域面积27.11万平方千米,约占甘肃省总面积的60%,内陆河流域有石羊河、黑河、疏勒河3个水系。全省河流年总径流量415.8亿立方米。其中,1亿立方米以上的河流有78条。黄河流域除黄河干流纵贯省境中部外,支流就有36条;该流域面积大、水利条件优越。但流域内绝大部分地区为黄土覆盖,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长江水系包括省境东南部嘉陵江上源支流的白龙江和西汉水,水源充足,年内变化稳定,冬季不封冻,河道坡降大,且多峡谷,蕴藏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内陆河流域包括石羊河、黑河和疏勒河3个水系,有15条,年总径流量174.5亿立方米,流域面积27万平方公里。河流大部源头出于祁连山,北流和西流注入内陆湖泊或消失于沙漠戈壁之中。具有流程短,上游水量大,水流急,下游河谷浅,水量小,河床多变等特点,但水量较稳定,蕴藏有丰富的水能资源。[7]
  鉴于上述复杂而严峻的生态环境现实,甘肃省农业只能走循环型发展道路,既要用好自身的地理条件、气候与资源优势,又要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手段,走生态建设与农业发展相结合的道路。
  二、甘肃省发展循环型农业的模式
  根据甘肃省各区域农业生态现实与基础,结合各地区地理条件与气候特点,可以采用如下几种模式中的一种或几种。
  (一)立体复合型发展模式
  该模式就是利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各生物物种的特点,在同一土地管理单元内利用农业生产过程中各种生物生长的“时间差”与“空间差”,合理的利用光、热、水和土地等资源而建立的多物种共生,多层次配置的立体种植高效的农业生产系统。使处于不同生态位的各生物类群(如:林木、农作物、鱼和药材等)在该系统中各得其所、相得益彰、互惠互利。该模式是探索节约农业资源,防止生态破坏和保护生态平衡的一种循环型农业模式,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
  1.林牧结合型模式
  以牧业为中心,通过开发草场资源,适度发展各种林木(生态林、经济林、用材林),实现林牧并举,以牧促林,以林保牧,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良好结合。这种模式适合在甘南、临夏、河西等地的部分地区推广。
  2.农林牧结合型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以林业为基础,以农牧业为中心,适合于一些山区和荒山荒坡较多的地区。荒山、荒坡植树造林,林业的发展不仅可以直接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防止水土流失,调节气候,改善生态环境,为农业和其它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从根本上促进粮食生产及其他农业的发展。这种模式尤其适合于我省中部一些干旱缺水的地区以及天水、陇南、平凉、庆阳等地市。
  (二)“生态家园”型发展模式
  该模式是利用农村庭院有限的空间,建立高效农户生态系统,以构建家庭内部“种植―养殖―家庭生活”循环链为主,目的是以减量化和资源化来解决生活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和生活污水。循环体系中以沼气为纽带,把种植业―农民生活―养殖―沼气―堆沤肥5个不同的子系统组成一个有机体的物质能量的循环体系,有助于减少种植和养殖产业的投入,提高经济效益、改善家庭环境卫生状况。甘肃省农村基本都是家―户―院,而且每家的庭院都不小,发展庭院型发展模式具有很大的潜力。
  (三)农产品加工企业耦合型发展模式
  该模式就是强调规模化生产,利用农业产业模式之间的链接关系来实现对能量与物质的高效循环利用。这种循环模式具有较长的产业链接,资源循环呈现多层次的特点。通过对种、养初级产品的加工,多层次利用,使产品多次升值,提升农产品生态经济效益。该模式是循环型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归宿。
  1.种―养―加生态型(一)
  以养殖业为主体,种、养、加相配套的生态农业园模式。该模式实施主体单一,类似工业企业内部的循环经济形式。生态农业园内的废物已经在内部形成封闭循环。既保持了循环内各环节的动态平衡,又获得了较高的产出效益。这种模式适合在甘肃陇南、天水和张掖的部分地区推广。
  2.种―养―加生态型(二)
  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龙头,实施主体为农户+公司;种植业+加工业;养殖业+加工业;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这种模式与前一模式相比,更加注重农副产品的深加工环节。不但促成了农副产品的增值,而且有利于消化吸收大量的农村富足劳动力,促进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全面发展。这种模式在甘肃具有普遍的适应性和推广价值。
  (四)生态恢复型模式
  生态恢复型发展模式是把现代化技术和传统农业通过合理的投入,使农业生态系统得以恢复,保持良好的物质能量循环,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主要包括土壤改造、退耕还林,还草、防治沙漠化、小流域综合治理和土地复垦。
  甘肃省地表植被覆盖度低,干旱多灾,自然环境恶劣,荒漠化、沙化面积大,水土流失严重。传统农业中长期的不科学施用化肥、农药,使农产品也由于药物残留受到污染。通过大型农业机械进行深耕、测土施肥等措施,减少化肥挥发,提高耕地质量;通过静电喷雾、低量喷雾、控滴喷雾等技术精密喷洒农药,提高药液在植物叶片上的有效沉淀率,减少农药对生态环境的污染;通过秸秆还田改善土壤性状,提高土壤养分,达到肥田和防治污染的双重效果。这种模式适合与甘肃省中部一些干旱缺水的地区以及天水、陇南、平凉、庆阳等地区。
  
  参考文献:
  [1]方杰.四川循环型农业与新农村建设研究[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2]刘庆广.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兰州大学博士论文.甘肃:兰州大学,2007,46.
  [3]刘润萍,陈炳东,岳云.关于甘肃省发展现代农业的思考[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29.
  [4]2009年《甘肃省统计年鉴》.
  [5]吴新年.甘肃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探讨[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0,21(9):16.
  [6]刘昌明.中国水资源现状评价和供需发展趋势分析[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
  [7]胡清明.甘肃省水资源分布状况及利用特征分析[J].《发展》专辑,2001,s1:29.
  
  作者简介:秦焕生(1973-),男,河南固始人,硕士,河南中外运久凌储运公司经理,经济师。

标签:甘肃省 农业发展 循环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