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中考资料 > 中考分数线 > 正文

《微观世界》卑微生命的万千呢喃|微观世界的生命

时间:2019-02-1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1996年5月,法国纪录片《微观世界》上映即轰动全球。影片承袭法国民族文化写实唯美的艺术基调,解密自然界食物链低端的昆虫世界,为世人未曾关注的造物奉献精彩。全片乐曲奇兀俏皮,配以昆虫自然或模拟发音以求达到音效的高度真实。高科技手法拍摄下的昆虫生活纤毫毕现、构图精美。拟人化的丰富情感,昆虫的觅食争斗、玩耍交流、爱恋媾合,甚至捋须洗脸、搓手尥蹄等诸多细节妙趣横生。电影艺术的浪漫写意,法兰西文化的高雅骨血,引发人类对微观尘寰乃至生命本体的严肃思考。于是,那些微渺不堪的虫豸,在人性温煦目光的笼罩下,悠然流泻出庸常而伟大的神性光辉。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生命的长度总是相对而言的,无论朝生暮死的蜉蝣,或生存超过26亿年与恐龙同时代的玛士撒拉虫,其生命的品质与高度在于有限或无限,囊括昆虫、动植物、人类、宇宙、宇宙外星系所有充沛的生命体。忙碌与追求、竞争与杀戮、快乐抑或痛苦、生机盎然以及更迭轮回都大抵雷同。突破肉体形骸,上升到精神恒远,追求与天地独往的思维驰骋自由……
  影片旁白简约至极:
  这是黎明时分,地球某处的一片草原,草原下隐藏的是像星球般巨大的世界。
  岁月更迭,草原寂静,生命繁复,上演着似乎永远不会谢幕的叠翠苍峦。
  你是否听过一只螳螂走路的动静?抑或是雨中叶片婆娑下毛毛虫的耳鬓厮磨?是否看到两只牵牛为争夺雌性青睐狭路相逢的勇猛决斗?或是蚂蚁、瓢虫为抢食蚜虫的聪明对弈?习惯穿梭在城市钢筋水泥森林的流水人群,无论掺杂主宰万物的骄横霸道、贪婪欲望的勃勃野心,或者世俗平民的终日浑噩和快乐至死的无知无畏,走进雅克?贝汉导演镜头里那片清新草原才让人悚然惊叹,造物主勾勒出偌大的昆虫天堂,居然蛰伏在人们懵懂茫然的未知深处。
  茂草变成了一片森林,小石头就像高山,小水滴形如汪洋大海。
  时间以不同的方式流逝,一小时像过了一天,一天像过了一季,一季像过了一生。
  曦光中醒来的草原。
  蚂蚁、螳螂们捋须洗脸、洁翅尥蹄,不亦乐乎地开始新的一天。
  飞蛾,撩开粉红翼翅,或从茧中露出雍容。
  鸟声鸣啾……
  毛毛虫队伍爬过来了。它们蠕动笨拙的身躯,长途迁徙以抵御外界进攻?还是仅凭气味跟踪,首尾相接,似乎在履行某种盛大仪式?队列交叉,爬出偌大圆圈,最后糜集成团。典礼怪诞,难道象征卑微生命难以走出的生存怪圈?天知道,行进中的虫豸如何保持一致!镜头延伸向远方,没有答案。
  蚂蚁喝水段落颇为俏皮,七八只蚂蚁沿水源围圈,摇头晃脑,乐不可支。蚂蚁妈妈与孩子对饮,一滴水珠在晶莹透亮中消失。
  能否想象蚂蚁永远不睡觉?除却蝗虫,恐怕没有任何动物能比过蚂蚁的团队精神,它们总是那么不知疲倦地劳动,搬运远远超过自身体重的庞杂食物。内窥视镜头进入蚁穴,尽管洞穴内食物繁多,但排列如现代化仓库般归类整齐。科学家们对蚂蚁负重及合作能力的研究探讨层出不穷,不知有朝一日能否将这些宝贵基因转移给日益慵懒的人类?
  粉红色的捕蝇草营造着致命陷阱。花萼恣意得夺魄勾魂。飞蝇在贪婪吮吸时,纤丝合拢,蝇儿竟沦为花朵的一顿美餐。
  不可一世的锦鸡,疯狂啄食脚下众多蚂蚁,然后扑棱棱地飞走了。
  一株老橡树兀立在树林边缘的山坡上,沧桑阅尽般从容。
  蓦然,滑稽进行曲响起,一只蜣螂推着粪球滚来,动作麻利,速度奇快。不料粪球插入刺篱,它费力拱翻泥土,未果,直到转身才看出端倪,最后铆足劲用臀部拱出。镜头拉远,那只大粪球不过是块小土粒。粪球在滚动,所有人都可以抓住的东西不停地疯狂滚动。风吹过来,卷走一切,留下的只有粪球。
  蚊子蜕壳,蚂蚱隐于叶片下,水滴惊起瓢虫,暴雨交响……光与影的经典。
  夜幕中的树林,热敏摄像机捕捉在谋杀或侥幸似乎须臾之间。生命在消失,更迭与新生亦从未停止。
  自然界永远没有故事,上演着生杀予夺的独幕剧。
  与法国作曲家圣?桑《动物狂欢节》相比,影片尝试表达的昆虫狂欢节毫不逊色。影片背景音乐极为简约,旁白很少,除了相应段落有音乐,大多直接采用天然发声,如昆虫翅膀扇动的声音,锦鸡啄食蚂蚁时尖嘴与地面相触声。
  音乐蕴涵简单深刻,类似影片旁白:
  要想探究这个世界,我们必得先保持静默,倾听这奇迹。
  自然界的生死庸常如同每天的日落月升。那些出于本能的渺渺虫豸安身立命或奔波忙碌,恩爱襄扶或难容异己,杀戮狡诈或团队互助……与凡尘世俗的人类原本相差庶几。它们顺时自得,颇得“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从容不迫,而人类将勃勃野心发酵成睥睨众生的虚妄,却不知龌龊苟且中既失去人的思维深刻,又失去生命本能的谦卑快乐。相对宇宙或外太阳系的浩瀚恒远,微渺人生,不亦是朝如晨暮,夕落黄土?
  简单,无需旁骛,万类霜天竞自由。遵循各自的生活习性,自然界昆虫总是以繁衍作为生存的最终命题。影片里那些琐碎精妙让人感伤,关于爱的承继、生存艰难、关于物种所遭遇的严峻挑战,湮灭殆尽或众多物种正在消失。一次农田道路阻隔、一场季风暴雨或一回河流污染,都有可能给昆虫带来难以想象的灭顶之灾。
  昆虫的迷宫世界应该是影片的纵深思考。
  雌蜘蛛与雄性交欢后将对方作为美餐,而一种叫做Amarobia的蜘蛛幼虫出生后就会吞噬母亲。地球上蜜蜂种类超过2万,每只蜜蜂有5只眼睛,它们扇动翅膀的速度可达11400次/分钟,而每酿造500克蜜,则需在蜂箱与花朵间来回穿梭1000万次。一群荒漠蝗虫可达500亿只,每只蝗虫每天可吃掉与自己体重等量的食物,这只庞大队伍每天食量竟然超过800万人口日耗食物的3倍。跳蚤跳跃的距离则是其身长的130多倍,如果人具有跳蚤能力,则能轻松蹦到2-3公里开外。如果生存条件适宜,每平方英里范围可容纳260亿只昆虫。遗憾的是,人们对昆虫带给人类新的味蕾的兴趣远远超过对其科学认知。
  昆虫在全球食物链生态系统中举重若轻,其受精花粉、传播种子、控制有害生物等生物价值亟待拓展研究的广阔空间,对仿生学、生物学、医学、军事、考古学、人类学等相关学科具有无法替代的意义。人类通过对昆虫群类衍变、生活习性以及迁徙灭绝等层面的研究,剖析地球物候变化原因,研究植物物种分布达变,治理环境污染与强化地球保护,以期获得持续性发展。
  生命起源,经历从无脊椎动物到脊椎动物,从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到哺乳类的历史。记忆中,典籍早已泛黄,时光悄然凝固,唯有从承载岁月的化石或琥珀里才能聆听到远古的生命呼啸而过,戛然定格。
  据资料记载:地球曾经历5次物种大灭绝:一、时间为距今4.4亿年前的奥陶纪末期,延续了6500万年,大约85%的浅海生物物种灭绝;二、 距今3.65亿年前的泥盆纪后期,持续约5000万年,海洋生物遭受了灭顶之灾;三、距今2.5亿年前的二叠纪末期,超过95%的地球生物灭绝,共经历了4500万年,为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大灭绝事件,估计地球上有96%的物种灭绝,其中90%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陆地脊椎动物灭绝。这次灭绝使得占领海洋近3亿年的主要生物从此衰败并消失,为恐龙类等爬行类动物的进化铺平了道路。科学界普遍认为,这一大灭绝是地球历史从古生代向中生代转折的里程碑。历次大灭绝无外乎是由小行星碰撞、气候突变、沙漠肆虐、火山爆发或地震海啸、泥石流等原因造成。
  4亿年前,生活在这颗蔚蓝色星球上的昆虫,承继、繁衍、消亡、变异、蜕新,生生不息。如今,工业文明激起的人类贪欲是否会给地球带来第六次物种大灭绝?据报道,自工业革命以来,地球上已有白令海峡海牛、南非蓝马羚、塞舌尔绿鹦鹉、台湾云豹、北非红瞪羚、云南闭壳龟、普氏野马、日本海狮、澳大利亚宽脸长鼻袋狸、夏威夷暗鸫……已经完全绝迹。全世界物种以每小时3个、每天75个物种的速度加速灭绝。科学家预测,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未来50年,地球陆地上1/4动植物面临灭顶之灾。预计,到2050年地球上将有100万个物种灭绝。悲呼哀哉!那长长滴血名单上的生命,与作为杀戮者的人类将永远不再相逢,永远不再1
  2010年上海世博会展示的英国种子圣殿与其说是一次别具心裁的国家行为创意,不如说是扶大厦之将倾的呼吁。在接二连三物种灭绝的挽歌声中,6万多根装有植物种子的亚克力材质组成了“触须”,将自然光变幻为巨大的光影迷宫,凸显着万物平等的价值观。前卫与绿色环保、拯救行为与精神救赎并行。
  一位印第安酋长曾经说过:“地球不属于人类,而人类属于地球”,我们终将给后代留下什么样的家园?
  这里,不得不提及法国作家法布尔的《昆虫记》。1875年该书首卷出版,旋即引起轰动。法布尔利用毕生精力观察昆虫习性,潜心研究昆虫世界的奥妙以及昆虫为生存进发出的妙不可言的惊人灵性。他以人文精神的高蹈、自然科学的庞杂实据和20年坚韧如一的毅力,最终完成这部昆虫世界的百科全书,在法国自然科学史与世界文学史留下了辉煌。
  法国导演雅克?贝汉拍摄《微观世界》,前后历时15年。据说,影片摄影人为法国生物学家一克劳德?努利德山和玛丽?佩瑞努夫妇。他们创造性地更新设备,颠覆传统的摄影思路,使整部影片呈现出蓬勃浪漫的诗性基调以及艺术唯美的流畅洗练,使在影片外的思考空间更为尖锐深邃。昆虫世界与工业文明进程密不可分,与颐指气使的人类姿态信息相关。毕竟,缺少昆虫的丰富多样,似乎意味人类已走到孤独残缺的尽头。落个茫茫大地真干净,毕竟不是人类寄希望于文明高度发展的本意或初衷。

标签:微观世界 呢喃 卑微 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