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中考资料 > 中考历史 > 正文

2016年河北省中考历史热点

时间:2017-05-3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河北省2016年中考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6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

文 科 综 合 历史试 卷

11.右图是某报刊登的上海广智书局的新书广告,其内容表明当时知识

界流行的思想是(B)

A.“自强”、“求富”

B.变法、图强

C.三民主义

D.民主 科学

12.为纪念重大历史事件,一首题为《冬夜题□□□□》的诗写到:“古

都兵变动天寒,化作长城碧雪丹,国共缓攻矛与盾,军民披沥胆与

肝,八年烽火山河破,三载硝烟宪政残,

史每翻常滴泪,何时两岸结新欢。”“□□□□”应是(B)

A.红军长征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D.重庆谈判

13.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1947年年中似乎标志着战争形势的一个转折点,取得了充

分胜利的政府军队出现了问题,部分原因是由于越来越多的部队担任起守戍其占领地区的职责,实际作战部队便相应地减少了。”由此可见,“转折点”指的是(D)

A(本文来自:Www.dXF5.com 东星资源 网:2016年河北省中考历史热点).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B.国统区人民厌倦了战争

C.中共军队人数超过了国民党军队人数 D.国民党军队的实际作战部队从此减少

14.下图中。某条折线反映了我国重工业净产值比重变化的趋势,这条折线是

15.1969年1月20日,尼克松在总统就职演说中再次暗示他有意改变对华政策。根据毛泽东的意

见,《人民日报》于1月28日破例全文刊登了尼克松的这篇演说。这表明中美关系大门打开的原因是

A.友好国家的帮助 B.民间交往的推动

C.两国领导人的努力D.改革开放的实施

16.18世纪末19世纪初,革命改变了欧洲和美洲的社会。下列史实不属于这一“革命”的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美国独立战争

C.法国大革命D.拉美独立运动

17.某条约第2条规定:“如果意大利未有直接挑衅行为而遭到法国进攻,不论其理由为何,其他

两缔约国必须以他们的全部军队给予被攻击的一方以援助??”这一条款中的“其他两缔约国”指

A.德国、奥匈帝国 B.法国、俄国

C.英国、法国D.英国、俄国

18.它改变了中国战争的性质,也改变了外来援助的结构,英美对日宣战和中国对轴心国的宣战,

使亚洲的战争成为一场世界规模的反侵略和反独裁斗争的组成部分。可见,“它”是

A.台儿庄战役B.百团大战

C.珍珠港事件D.斯大林格勒战役

19.经过调整和改革,20世纪50——90年代,发达国家进入了经济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避

免了发生像10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那样大的经济波动,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世界经济持续繁荣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已经消除

C.发达国家干预经济效果显著 D.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鼎足之势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的独立、发展、富强而不懈奋斗。回答~题。

20.《清议报》(1898年2月创刊)在第16册发表的时政评论中说:“岂不知寡不可敌众,弱不

可敌强哉!然处于爱国之心,忍之无可忍,故冒万死以一敌八,冀国民之有排外自立之一日也。”其评论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D.五四运动

21.下列是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印制的爱国题材的火花(即火柴盒上的贴画)。对其反映的史实出现

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②③④① B.④②①③ C.①③④② D.④②③①

2016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

文 科 综 合 试 卷

卷Ⅱ(非选择题,共70分)

27读图,回答问题。(6分)

(1)图一、图二所示史实对当今世界历史发展分别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4分)

(2)上述史实出现的共同背景是什么?(2分)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 :1953年1月7日,毛泽东在高级步兵学校第一期开学典礼上的训词中指出,“为了保卫祖国免受帝国主义的侵略,依靠我们过去和较为落后的国内敌人作战的装备和战术是不够的了,我们必须掌握最新的装备和随之而来的最新的战术,我们必须向苏联的军事科学学习,以便迅速把我军提高到足以在现代化的战争中取胜的水平??”

材料二:2015年12月31日,习近平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领导机构、火箭军(以前的第二炮兵部队)、战略支援部队成立大会上的训词中指出:“成立陆军领导机构、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是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着眼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做出的重大决策,是构建中国特色先大军事力量体系的

第 3 页 共 7 页

战略举措,必将成为我军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载入人民军队史册。”同时,他还阐述了战略支援部队的重要作用“战略支援部队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新型作战力量,是我军新质作战能力的重要增长点。”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人民军队建设主要是针对哪一不利国际因素而进行的。(2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此次军队改革增添了什么新型作战力量。(2分)概括此次军队改革的直接目的是什么。(2分)

(3)上述材料和问题探究的主题是什么?(3分)

29.探究问题。(12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于落下了帷幕,但人们所希望的真正和平并未降临。美国、苏联这对战时的盟友很快变成了“冷战“的对手。”“冷战”为什么会爆发呢?史学家们从以下四个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

[角度一]美国当时拥有最强大的经济与军事实力,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日益把苏联看作其称霸全球的主要障碍,企图遏制苏联。

[角度二] 苏联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国际威望大大提高,并且军事力量大大加强,能与美国抗衡。战后,苏联把确保东西部边界安全作为国家的首要利益,在自己的周边建立“安全带”,努力扩大自己在世界上的影响,推行大国沙文主义(即征服和奴役其他民族的思想和主张。)

[角度三] 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方面根本对立,均将对方视为主要敌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力图把资本主义制度推广到全世界,积极推行反共、反苏政策,同时,苏联采取了针对的行动,扶植东欧一系列国家,壮大了以其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力量。

[角度四] 美苏两国之间存在严重的猜疑和不信任,夸大了对方对本国的威胁,也加剧了两国

间的冲突与对抗。

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发表国情咨文,提出了公开的反苏、反共纲领——“杜鲁门主义”美苏两国从此进入“冷战”时期。

(1)请从上述四个角度中任选两个,分别概括“冷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4分)

(2)在你概括出的“冷战“爆发的原因中,你认为最主要的是哪个?(2分)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论你的观点。

(6分)

30.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瓦特少年时代勤奋好学,利用当徒工的机会,学会制造高难度仪器,1769年,他开始改良效率不高的纽可门蒸汽机,经过不懈努力,1785年完成了对蒸汽

机的革新。从此,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得到广泛应用,成为改造世界的

动力机械。

材料二:电力的广泛应用与美国“发明大王”爱迪生的努力是分

不开的,他发明和改进了我们在工作与日常生活中最为熟悉的电灯、

电话、电报、电影??

材料三:李四光创立地质力学,提出陆相成油理论,让黑土地上

涌出滚滚石油,使中国摘掉了“贫油国”的帽子;袁隆平发明的杂交

水稻,一直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为我国粮食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潘建伟院士及其团队,在广域量子通信和光学量子信息处理等领域取得的一系列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原始创新成果,被英国《自然》杂志称为“这标志着中国在量子通信领域的崛起,从10年前不起眼的国家发展成为现在的世界劲旅,将领先于欧洲和北美??”

(1)据材料一、二,指出瓦特、爱迪生的成就在工业革命进程中分别产生的重大影响是什么,并归纳他们取得上述成就的相同原因有哪些。(8分)

(2)据材料三,概括指出这些科学家对国家发展的共同作用有哪些?这印证了我国实施哪些战略的必要性。(8分)

(3)思考以上中外科学家的生命价值,你对他们的共同评价是什么?(2分)

篇二:2016年中考历史热点

2016中考历史热点专题

1.中日关系问题

(1)古代唐朝与日本的友好往来。日本派遣唐使来唐朝,鉴真东渡日本。

(2)明政府派戚继光抗击倭寇。

(3)列举20世纪三十年代日本侵华史实;抗战中中国人民的斗争。

A、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局部抗战开始);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全面抗战开始);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

B、国民党:台儿庄战役(李宗仁);共产党:平型关大捷(第一次大捷),百团大战(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4)近代历史上两次中日战争的结果及原因。

A、1894—194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

B、1931—1945年日本侵华战争:中国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原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国共合作。

(5)中日关系健康发展的根本问题? 日本是否承认侵华罪行。

(6)如何才能发展健康的中日关系?(或:日本应怎么做?)

①正视历史;②以史为鉴,反省战争罪行;③信守和平承诺。

(7)参拜靖国神社,修改历史教科书等事件说明什么?

日本不能正视历史,军国主义势力有复活、抬头的危险。

(8)近代历史上日本发动和参与的侵华战争

发动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1900—1901年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发动1931—1945年日本侵华战争。

(9)日本古代学习中国进行的改革是:大化改新(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近代学习西方进行的改革是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启示:一个国家或民族要想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应善于学习吸收世界先进文化,与时俱进,改革创新。

(10)青少年应怎么做?

A、牢记历史,珍爱和平。B、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报效祖国,使祖国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2.关于西藏问题

(1)唐朝与西藏(吐蕃)的友好往来:

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首领松赞干布;后来唐朝又将金城公主嫁给吐蕃首领尺带珠丹,唐和吐蕃“和同为一家”。

(2)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元朝:设宣政院 清朝:设驻藏大臣

(3)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西藏自治区。

(4)从西藏民族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中,得到哪些启示?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民族团结是祖国统一的必要前提和必然结果;民族团结、祖国统一才能促进共同发展、繁荣。

3.关于台湾问题

(1)用史实说明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

①清朝时,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签订《马关条约》,台湾割给日本,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

(2)历史上两次被割占及回归: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1661—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台湾割给日本,1945年抗战胜利后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3)今天台湾与祖国不统一问题的由来: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949年解放战争结束后,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到台湾,从此,与祖国大陆分离。

(4)解放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5)今天祖国统一的阻碍因素:“台独”分裂势力的分裂活动(最大威胁);外国反华势力的干涉。

(6)在祖国统一(台湾问题)上,青少年应怎么办? ①履行维护祖国统一的义务;②同“台独”等破坏祖国统

一,分裂祖国的言行作斗争;③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本领,报效祖国,使祖国强大。

九二共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1992年)。

4.中美关系

5.关于改革问题

(1)封建制度改革: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日本大化改新;西欧查理·马特改革。

(2)资产阶级改革:戊戌变法;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罗斯福新政。

(3)社会主义改革:中国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

6.关于三农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农村政策的调整:

①土地改革(1950—1952年):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至今):作用:调动了农民

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大发展,农村富裕起来。

(2)其它涉及农村、农业或土地问题的知识点。

战国商鞅变法,关于土地问题规定(课本七上)。日本大化改新关于土地问题规定(课本九上)。1861年

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课本九上),日本明治维新关于土地问题规定(课本九上)。

7.中共所开辟的两条正确道路

(1)毛泽东,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2)邓小平,建设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两条道路的共同点(启示):立足国情、实事求是,把马列主义原理同中国实践相结合,走中国特色的革命、建设道路。

8.党的重要会议

(1)中共一大(1921年7月)中共成立。

(2)遵义会议(1935年1月,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3)中共七大(1945年4月,延安)。

(4)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的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

(5)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9.中国近代化探索

(1)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地主阶级洋务派;口号:前期“自强”,后期“求富”)。

(2)戊戌变法——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

(3)辛亥革命——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民主共和制。资产所阶级革命派;代表人物:孙中山。

(4)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思想文化(资产阶级激进派;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两面旗帜:

民主和科学)。

感悟(结论):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命运,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只有中国共产党才

能救中国,只有无产阶级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

(5)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经历了哪些变化? 学技术——学政治制度——学思想文化。

10.古代、近代思想解放运动

中国古代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1)秦朝:焚书坑儒 (2)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

(3)明朝:八股取土。(4)清朝:文字狱。

近代思想解放运动:

(1)新文化运动。 (2)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3)欧洲启蒙运动(伏尔泰等)。

1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1840—1842年,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3)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2.民族关系和对外开放

列举清朝前期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所作的斗争(从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方面归纳列举)

(1)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2)康熙帝时,两次雅克萨之战,打败沙俄侵略者。

(3)加强对西藏管辖:中央政府册封达赖和班禅,1727年设驻藏大臣。

(4)加强新疆管辖: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

13.历史旅游

(1)重访丝绸之路(课本七上地图)。(2)重走长征路(课本八上地图)。

(3)红色旅游、党的生活重要地点:上海(1921年7月中共一大)——延安(1945年4月中共七大)——北京(1949年建国、首都)。

(4)考察历史文化名城(重要事件及影响):

南京:1842年《南京条约》;蒋介石成立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1937年,南京

大屠杀;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949年4月23日,统治人民长达22年之久的国民党反动统治覆灭。

广州:林则徐虎门销烟;《南京条约》开放广州通商口岸;1924年广州黄埔军校。

14.中华民精神

五四精神:不屈不挠、敢于斗争、乐于奉献、敢为天下先的爱国主义精神。

井冈山精神: 长征精神:抗战精神:

15.三次科技革命

(1)第一次科技革命(工业革命)(课本九上)

影响:①生产力:推动生产力快速发展,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②国际格局:使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西方

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2)第二次科技革命(课本九上)

影响:①生产力:推动生产力高速发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②社会关系:产生垄断组织,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由

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

③国际格局:形成两大敌对的帝国主义侵略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疯狂地扩军备战,

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3)第三次科技革命(课本九下)

影响:①生产力:推动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

②国际格局: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高科技,增强自己在

国际格局中的地位,从而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4)启示: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推动社会的发展,我们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②我们要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科技本领,勇于创新,努力探索科学奥秘。

(5)交通工具:第一次科技革命(火车、轮船或汽船);第二次科技革命(汽车、飞机)。

16.近现代史上的国际关系

(1)19世纪后期—20世纪初两大军事集团对抗——三国同盟(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和三国协约(英、法、

俄)→一战爆发(1914—1918年)。

(2)一战后的国际关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通过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确立)。

(3)20世纪30年代、二战期间的国际关系——1937年德国、意大利、日本结成轴心国集团;1942年国际反

法西斯联盟形成(标志: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4)二战后国际关系——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形成标志: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结束于:1991年苏联解体)。

(5)当今国际关系(政治格局):暂时形成“一超多强”局面,世界格局正朝多极化方向发展,但是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迄今还没有定型。

总之,20世纪至今,国际格局历经三次变化:

★①一战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②二战后——苏联解体:苏美争霸的两极格局。

★③目前: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格局正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17.世界史上的重要国际组织

政治:联合国(UN)(1945年,雅尔塔会议)。

经济:欧盟(EN)(1993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世界贸易组织(WTO)。

对峙的集团:一战时(19世纪—20世纪初):三国同盟——三国协约。

二战时:德国、意大利、日本结成的轴心国集团——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二战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华沙条约组织(1991年苏联解体后华沙条约组织不复存在)。

18.美国资本主义革命

美国历史上发生两次资产阶级革命,其要解决的问题分别是什么?两次革命途径和过程有什么相同之处?取得胜利的共同原因是什么?谈谈你的看法。

(1)解决问题:第一次是争取民族独立,摆脱英国殖民统治;第二次是维护国家统一,废除南方的奴隶制。

(2)完成途径过程相同处:途径:都以战争手段解决,第一次是独立战争,第二次是南北战争。

(3)取得胜利的共同原因:两次革命都是正义的事业,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政府都采取了有效的政治、

经济、军事措施。

(4)看法: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国家统一,是正义的事业,是任何势力都阻挡不了的;只要采取坚定果断的

政治、军事措施,就一定能够取得胜利。

19.第二次世界大战

列举二战的主要经过及重大事件

(1)慕尼黑阴谋:1938年9月,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加速二战的爆发。

(2)全面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3)走向联合:1942年1月1日,华盛顿会议(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4)转折点:斯大林格勒战役。

(5)开辟第二战场:1944年6月6日,诺曼底登陆(美、英盟军,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使德军东西受击)。

(6)加速胜利的会议: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

(7)二战结束:欧洲战场:1945年5月8日,德国签署投降书。

亚洲战场: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二战最终结束)。 胜利主要原因: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

二战给我们的启示:a、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悲剧不能重演;

b、国与国之间应和平共处;

c、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如何维护世界和平?

人类应当避免战争,维护和平,加强多国的交流与合作,反对霸权主义,反对殖民主义;用和平的方

法解决各国的争端;发挥联合国的作用等。

设计反战宣传标语,如:珍惜和平,反对战争。

篇三:2016年历史中考热点专题

专题(一):中国共产党诞生95周年(1921--2016)与党的发展历程

一、建党95周年综述

2016年,中国共产党迎来建党95周年。95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实现复兴的奋斗凯歌。

三、中共历史上的主要会议

四、中共所开辟的两条正确道路

五、中共历史上三次工作重心转移

六、中共领导的武装斗争

七、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大战役

八、建国后中共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九、中共理论创新成就和领导核心

十.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重大事件

十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时期的重大事件

★ 在中共领导下,中国发生了两次历史性巨变分别指: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二、改革开放

十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法制建设

十三、中共的外交政策及成就:

十四、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十五、红色旅游

“开天辟地”: 中国共产党诞生(或中共“一大”)-1921.7 “星火燎原”: 井冈上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巩固-1928 “生死攸关”: 遵义会议-1935.1 “当家作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或新中国成立,开国大典)-1949.10.1 “伟大转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12 “重回世界”: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1、10 “洗雪国耻”: 香港回归-1997.7.1 澳门回归-1999、12、20

十六、江泽民十五大报告中所讲的“20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前进道路上的三次飞跃”是指哪

些事件?(三位走在时代前列的伟人)

(1)孙中山: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推翻清朝的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2)毛泽东:1949年新中国成立,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1956年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3)邓小平: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实行改革开放伟大决策,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热点一:中国共产党召开的重要会议

【热点聚焦】

2012年11月8日-11月14日,举世瞩目的中共十八大在北京召开,不仅选举产生了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任中央领导集体,而且决定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制定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对全面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战略部署,进一步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继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继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以中国共产党为执政党的社会主义国家,历史早已告诉我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旧中国,才能发展中国,历史实践也早已证明这个真理。

一、中国共产党召开的重要会议与初中历史课本相关链接的知识点有: (一)党的创建时期(八上):

(1921 年7 月23 日,上海→嘉兴南湖)

标签:河北省 热点 中考 2016中考历史热点专题 2016河北中考历史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