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中考资料 > 中考历史 > 正文

师德建设,追求教育工作与自我发展的双赢_师德建设对学生发展的现实意义

时间:2019-02-1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当前,一方面,部分地区、部分学校和教师的师德有所滑坡,如工作责任心不强,有偿家教,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等,引起了社会和家长的强烈不满。而教师与学校、与学生和家长之间的关系也不甚和谐;另一方面,教师被公认为压力最大的行业之一,教师的健康状况更是不容乐观。调查发现,10.2%的教师经常生病,教师的心理隐疾更不容忽视。因此,我们有必要反思一下我们的师德建设举措,是否有包含了对教师的尊重?是否考虑了教师的正当权益?是否注意引领教师的主体参与?是否把师德建设与教师的发展结合起来?
   一提到师德建设,许多人马上想到要学习师德规范,对教师提出师德要求,签责任状等等,活动的最后是推出师德标兵。这种建设的实际意义有多大?应当看到,我们这个时代其实并不缺少师德模范,但师德建设更重要的目的在于师德师风的整体优化,让师德更多地融入教师平常教学工作和日常生活之中。
   教师是师德的践行者,是一个有文化、有思想、有专业的教书育人者。教师对岗位的权利、义务和责任是分明的,教师以自己的依法执教对社会、对学校和对家庭负责,并承担作为教师在法律、道德上的责任与义务。因此,不能像对待未成年学生那样对待教师、要求教师和束缚教师。再者,师德规范并不具有行政性,主要依靠教师自觉的内心观念来维持,与法律不同,师德规范也不具有强制性。法律关系上的作为与不作为有相应的国家机关依法追究责任,而师德更多的是一种心灵上的约定,是一种人性的融通,一种向善的感应,只能靠人们自觉遵守,自愿践行,强制不得。师德规范亦不具有契约性,即使是国家行政部门制定的师德规范,只要不经教师心灵认可,教师一样难以遵守。
   因此,师德建设必需要考虑教师的合理诉求,让教师感觉师德建设首先是对自己有利,或者,至少是对自己也有好处。当然,践行师德客观上一定要利他――有利于学生发展,有利于教育整体发展。我们追求的师德建设,必须是教育工作和教师自我发展的双赢,如此,才能调动教师师德建设的内驱力。
   以往,师德建设和教师自我发展似乎走上了对立。在一些人看来,师德建设就是要求教师如春蚕,像蜡烛,奉献自己,牺牲自己,甚至还要牺牲家人。这种要求,这种师德标兵能引起教师内心的共鸣吗?或者,师德建设和教师自我发展注定是“鱼和熊掌不可得兼”吗?显然不是。调查发现,教师身体健康问题的三大诱因是:为学生操心(66.0%)、教学任务重(60.6%)、精神压力过大(52.9%);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三大诱因是:学生升学(81.2%)、家庭压力(31.6%)和经济压力(29.5%)。我们认为,处理得当,师德建设完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上述压力,至少不应是加剧。下面谈几点我的个人见解。
   首先,热爱学生被认为是师德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热爱学生”是否只有利于学生?其实,学生作为教师的教育对象和工作对象,并不是没有生命的机器。热爱学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既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也有利于教师自身的健康。想想看,教师一见到学生就烦,学生一见到教师就头疼,这真的是一个“双输”的结果,既影响学生学业,也影响教师健康。教师为什么为学生操心,原因固然有很多方面,但部分教师与学生关系紧张,与学生长期处于对立状态,无疑是重要原因。处理好师生关系,主动权更重要在于教师。“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不妨看成师德的开始,也是学生发展和教师健康的开始。
   其次,尊重家长,既是师德建设的要求,也是教育的需要,更是教师减轻压力,缓解心理负担的需要。家长是学生家庭教育的践行者,与教师从事的学校教育明显是互补的,教育对象统一,培养目标一致,理应建立起良好的协作关系。如果教师不尊重家长,而家长又不信任教师,结果只能是相互指责,最后变成了教师、学生和家长的“三输”。重建与家长的关系,尊重家长,教师仍需是主动者,要主动与家长沟通联系,争取家长的配合和支持,共同教育学生,创造多赢的结果。而以教谋私,要求家长办私事,或向家长索要礼品,不仅损害了师德形象,也毁掉了家校间的互信、协作的基石,给教师自身造成多方负面影响。
   最后,终身学习,既是为了学生,也是为了教师自己。教师工作之所以累,固然有外部原因,但部分教师相对缺乏教育智慧,教育能力较低也是重要原因。我们不难发现,有的教师管理班级相当轻松,学生很快就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有的教师为班级忙的焦头烂额,班级秩序仍然很差,这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教育能力的差异。再如,有的教师讲课异常精炼,学生学得轻松自如,而有的教师课堂效率低下,甚至习惯性拖堂,造成自己和学生的双方都很疲惫。所以,终身学习,尽快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既有利于学生,也有利于自己健康。
   当然,师德建设靠教师单方面努力是不够的,学校也必须作出相应的努力。现实的例子就是:想要教师改变单纯以分数来评价学生,学校首先就不能仅仅根据学生的分数评价教师;再如,想让教师能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就必须减少有可能导致教师间恶性竞争的评比制度,减少那些“为评比而评比”的活动,尽可能少搞诸如“民主评议”之类的活动。要让教师重建师德,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和进步,还需要社会、政府、学校和家长共同给教师创造一个宽松的职业环境,改变对教师的考核评价方式,引导教师从“以分数为本”真正向“以人为本”转变。
   总之,重建师德,不仅是学生和家长对教师的期待,也是教育振兴、民族复兴的要求。尽管教师的工作生活还存在很多困难,一些教师面临工作压力大,超负荷、待遇低等问题,但只有正确合理引导教师师德建设和自身发展相结合,师德建设才能真正有效开展下去,也才会收获教育工作与自我发展的双赢。
   (责任编辑:贡瑞娟)
   收稿日期:2011-11-20

标签:教育工作 双赢 追求 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