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放我们梦想的地方】 三毛说的 灵魂无处安放

时间:2019-02-1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远去的草原      曾经让人描绘过无数次的草原,真正进入我的视野时,我还是有些猝不及防。   我们乘车进入内蒙古四子王旗的草原腹地,当颠簸的汽车把我们拉进一片无边无际的开阔地时,我忽然意识到:这就是草原了。
  你的视野可以无遮无拦地投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天的尽头,地的尽头,天和地在视线的尽头交汇。天和地离得很近,远处一个人在地上走,他的小小的黑色剪影像是走在天上。
  天空比大地更夺人眼目,天空碧蓝如洗,衬得白云分外纯净醒目。这样辽阔的蓝天,只有大海可以比拟,白云像大海上饱满的白帆,又像飞扬四溅的浪花。在天空的大幕上,白云更像大手笔的浮雕,意态万千,有的像飞腾的马,有的像毛茸茸的羊,有的像层层叠叠的冰雪覆盖的冰川……乘车走在草原上,就像走过一条白云浮雕的长廊。
  到草原才知道天地的辽阔,无论如何想像,草原给人的视觉冲击力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感受到。草原的大地却让我难以言说。我们期待中的草原是“风吹草低见牛羊”,满眼是绿,点缀着牛羊。可是进入我们视野的草原大地,土黄色的地面上只冒出星星点点的绿,那绿被咄咄逼人的土黄包围着,显得那么弱小和无助。这点绿还小心地被围栏围起来,偶尔见一群灰白的羊在蔫头蔫脑地啃啮这可怜的绿。
  据说八月才是草盛的季节,我们到来的六月草还未长成。更重要的原因是草原被过度开垦,沙化严重。被黄土侵蚀的大地让我们刚刚被蓝天白云浸染得葱茏的心渐渐变得干燥。
  在城市人的歌里,草原是远方的一个梦想:“为了广阔的草原,流浪远方……”在城里,我们触目是钢筋水泥的丛林,密集的人群和车辆,头顶上的天被分割成条条块块,行走的地面障碍重重,目光中、头脑里被繁杂的千头万绪所充塞。我们步履匆匆,忙忙碌碌,似乎在奔着一个什么目标而去。蓦然回首间,发现日子像流水一样从我们身边流失,心灵被荒疏得太久,没有润泽,没有绿意,像沙地一样干枯荒芜。这时想起远方的草原,蓝天白云,青青绿野,辽阔的天空和大地是我们放飞梦想的地方。
  站在不长草的草原大地上,草原上的风长驱直入,几乎要把人刮倒。人在天地间显得那么渺小。几个白色的蒙古包像一朵朵白蘑菇立在原野上,蒙古包里用壁挂装饰得考究华丽,铺着彩色地毯,空荡荡中围了一圈待客的桌子,桌上的奶茶飘着清香,布置得像个会议室。我们席地而坐,喝着奶茶,心里也觉得空落落的,蒙古包外,一群蒙古族姑娘和小伙子给客人表演摔跤、赛马,然后和客人合影。陪同我们的蒙古族老诗人痛心地告诉我们:“真正的蒙古族赛马比汽车还快,这些就像窗台上的塑料花。”
  环顾四野茫茫,那牛羊肥壮的青青草原呢?那闪电一样的草原骑手呢?那充满传奇的草原英雄呢?
  夜晚的草原安谧沉静。无数星星像天空睁开的眼睛,关切地俯瞰着大地,大地缄默无言。曾经在这片大地上轰轰烈烈繁衍生息的游牧民族,辉煌已成为过去,历史的脚步渐行渐远。
  我听见来自草原的歌手腾格尔唱道:“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还有那姑娘,这是我的家。我的爱,我的家,我的家,我的天堂……”他的天堂,他的家,依然是他的草原。我开始明白他为什么唱得那么撕肝裂肺,他在呼唤正在消逝的草原,远去的草原。
  草原是我们梦中的家园,是安放我们梦想的地方,草原永远在我们心中。
  
  读书
  
  自从有了书房,坐在我那有一面墙的新书显得流光溢彩的书房里,有一种陶醉的感觉,就像一个穷人忽然得了一笔大款,既兴奋又有些不安。在我的印象里,书房应该是大学者大学问家专有的,我采访学者汤一介先生时,他的书房里那满屋顶天立地密密排列的书让我感到自己的渺小。如今像我这样的无名小辈也有了自己的书房,终于有了一个房间可以安放我那些无处安身的书,可以在里面读书写作。
  书原来也可以成为一种装饰呵,那各色各样的书脊排列起来像一排排美丽的音符,随时能弹奏出动人的音乐。怪不得有些大款专门买书来装饰房间呢。我书房里的书我有的读过有的没读过,要把这些书都读遍恐怕需要几年的时间,一本书就是一个世界,这么多的世界等着我去开启,我是何等富有。
  现在可供选择的书太多了,让人眼花缭乱,有无从下箸之感。我小时候正赶上物质和精神都很匮乏的年代,能读的书很有限,上小学时不知名著为何物。但那时读过的有限的几本书至今还有印象。上小学时第一次读没带图画的课外书,是有一次大人带我去新华书店买小儿书,那时的小儿书只有样板戏的,我看见一本叫《幼苗茁壮》的书,封面画着几个戴红领巾的孩子,粉红的底,色彩明丽,我一看就很喜欢,不顾书里面没有图,就让大人给我买了这本书。买回来就要读,一读起来,竟觉得很有意思,从此就专找字书来看。那时的儿童读物,多是写孩子与搞破坏的阶级敌人斗争的故事,我这个小孩读起来觉得有悬念,也很爱读。邻居家有一本无头无尾的书,我借来读得津津有味,这本书写的是欧阳海的故事,长大以后我才知道是《欧阳海之歌》。书还没写到欧阳海牺牲就没有了,这本没有结尾的书让我回味了好几天,设想欧阳海没有牺牲有另外的结局该多好。还有一本书给我留下很美好的印象,是从我家的抽屉里翻出来的一本长诗的下部,书名叫《复仇的火焰》,写的是新疆哈萨克族与敌人斗争的故事。记得开头写的是一个女子在黑暗中骑马奔跑。印像最深的是里面写到婚礼的场景,新郎用一根棍子在一群蒙面的姑娘中挑开新娘的面纱,新娘的脸庞像月亮一样露出来。浓郁的异域风情让我觉得既神奇又美丽。这本书我看了好几遍,爱不释手。多年之后我在大学里读文学史时才知道这是闻捷写的,很想找来读一读,可惜没找到这本书。再有就是浩然的《艳阳天》,也是从邻居家借的,这本大人的书竟让我这个小学生读得入迷,一整天除了吃饭睡觉就闷头坐在小板凳上看这本书,从此迷上了浩然的作品。又借了《金光大道》来读,还央求大人买了他的《西沙儿女》(上、下)、《欢乐的海》。想想那时的书真是少得可怜,有点饥不择食的味道。我甚至想将来在图书馆工作,整天坐着读小说该多幸福。长大后虽然读了不少书,但小时候读书给我留下的美妙感觉却是后来没有过的。
  现在可称得上是坐拥书城了,却没有了那种读书的渴望。面对众多的书,只能有选择地读。读书有两种,一种是读自己想看的书,一种是读要自己看的书。读自己想看的书是一种乐趣,就像吃自己爱吃的东西,胃口大开,越吃越有味。读要自己看的书是觉得此书有用,读了对自己有好处,带有一定的功利性,就像吃保健品,因为有营养,不管好吃不好吃,要求自己必须吃。有时读要自己读的书读着读着有了兴趣,越读越有味,这是好的情况。也有时读这类书越读越怀疑:我花时间读这书对我究竟有什么用,这么一想就很难读进去了。最好还是把想读和要自己读结合起来,可谓读书有方了。很羡慕那些博览群书的人,读书很杂,什么书都能读得津津有味,就像胃口好的人吃什么都香,太挑肥拣瘦对身体未必就好。
  读书也是一种境界,需要慢慢修炼。

标签:安放 梦想 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