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中考资料 > 中考时间 > 正文

[运管队伍建设现状及其发展新思路] 当前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

时间:2019-02-02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国务院根据《关于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的通知》,实施了成品油税费改革,给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此新形势下,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为更好地履行其职能,加强运管队伍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本文首先分析了影响运管队伍建设的因素,再通过研究目前运管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得出强化编制管理、建立竞争机制等发展新思路。
  关键词:运管队伍建设;机构文化;培训考核
  提高运管队伍的管理水平和执法水平,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随着大部制改革、成品油价税费改革的实施,加强和提高运管队伍的培训,日趋显示出重要性。
  一、影响运管队伍建设的因素
  (一)运管机构外部因素
  1、我国经济发展对道路运管机构建设的促进作用
  近年来,我国的GDP总量迅速发展,随着GDP的增长,也带来了运管队伍的发展。随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运管人员的队伍规模较以前有较大幅度提高,由此可见,经济发展因素是影响运管队伍建设规模的一个主要因素。
  2、我国政府对运政队伍建设的经济支持
  运管机构以前是属于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形式,经费相对能够保障。在2009年燃油费和税费改革之后,各地运管机构的经费纳入了财政全额预算,由中央财政下拨,这样的经济支持可能会造成各省经费保障苦乐不均的情况,因此可能会造成运管队伍建设方面的不足。
  (二)运管机构内部因素
  1、机构内部文化
  运管机构内部文化是在行政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形式。他是以一定的经济、政治、文化环境为背景,在行政活动中形成的人们关于行政活动的价值观念,其核心是长期积淀于行政人员心理结构当中的态度、行为取向、思维模式、价值观念和服务理念。
  作为运管机构内部文化的一部分,服务理念的转变与发展,促使运管机构的核心任务变为把运政行政机关调整为服务型机关,实现职能转变,而职能转变势必会带来运政队伍建设的重新规划。例如,青州市交通运政窗口关积极推行服务质量"零差错"、服务事项"零积压"、服务受理"零推诿"和服务方式"零距离"等"四个零"的服务理念,这就对运管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进而要求进一步进行运管队伍建设。
  2、机构内部人员
  行政人员素质包括心理和身体素质、道德素质、政治思想素质及专业素质。一般认为,专业素质可以由专业技术素质和文化素质体现,一定的文化素质基础是专业技术素质的前提。笔者认为,专业素质可以通过学历和能力来体现,学历和能力是人的两只腿,哪长哪短都不合适,学历的要求虽然必不可少,但是较强的能力才是高素质的体现。运管工作的专业性极强,运输监管的特殊性要求运政人员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和丰富的专业知识。此外,运政机构人员之间的关系也是影响运政队伍建设的因素之一。
  二、运政队伍建设现状
  (一)队伍建设规范性不足
  1、人员超标,用人机制僵化
  改革之前,道路运管机构的经费来源依赖自收的运管费和客货运附加费,地方政府机构负责的人员编制,经费控制和人员控制的脱节使通过经费控制人员的机制失去作用,人员超标就难以避免,而人员超标势必会带来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问题。并且,事业单位性质使运管人员与运管机构的关系具有行政依附关系和事实上的终身制特点,这种用人机制的继续运转,会使高素质、有能力的人进不来,低素质、不称职的人出不去,人员转岗分流渠道不畅等问题继续存在,这反映出地方运管机构仍然沿用的用人制度无法形成灵活的、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
  2、岗位设置及考核不合理
  地方运管机构的人员岗位被分为专业人员岗位、管理人员岗位和工勤人员岗位三类。岗位设置不合理表现在:岗位职责含糊,在人员较多的运管机构,有些工勤岗位甚至没有明确的岗位职责;岗位设置重叠、遗漏或定位不准、层次不清;在一些运管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岗位、管理人员岗位和工勤人员岗位的人员比例不尽合理。
  大多数运管机构现已建立了一整套考核制度,考核标准应与管理目标挂钩,但是有的机构由于受利益驱动,把罚款的数量作为考核的标准,多罚多得、鼓励罚款;软性考核指标较多,缺乏、有针对性的指标,优秀轮流做,难以取得令人信服的考核结果。
  (二)人员素质和结构难以适应发展要求
  队伍结构和素质不适应道路运输快速发展、专业化管理要求的主要表现在:队伍结构来源结构的不适应、专业职称结构的不适应、素质学历结构的不适应、年龄结构的不适应及人员冗余和人才不足并存等问题。由于管理人员结构的不合理,严重影响道路管理效率和执法水平的提高,影响道路运输管理工作规范化的开展,影响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形象,从根本上来讲,也势必会影响道路运输业的健康发展。
  (三)改革后,运政队伍管理主动性降低
  由于燃油价格和税费改革后,一些地方的运管机构的经费难以保障,造成运管人员的收入减少,甚至大幅减少,挫伤了运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一些地方出现的正常会议没人开、正常工作没人干,情绪低落、牢骚较多、工作推诿,工作难安排、任务难完成等情况是其工作主动性不足的真实写照。在道路运管职能转变的时期,运管人员工作主动性降低显得非常不合时宜。
  三、运政队伍建设新思路
  (一)加强运政队伍编制管理
  运政队伍建设的首要问题是人的问题,而人员的数量、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支队伍能否正确切实履行其职能,因此编制管理是队伍建设的关键。编制管理应结合职能调整、机构设置与整合、内设机构、管理需求以及经费保障等情况,合理确定管理队伍规模。同时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出台运管人员编制标准、编制调整方式以及编制管理办法。
  新的编制标准所考虑的因素主要包括:营运车辆(营运客车和营运货车)、城市公交和出租车、从业人员、各类站点机构、重点源头单位等,同时考虑了各地经济发展水平、道路运输市场规模、行政区域等因素,得出运管机构人员编制的标准系数,如表1所示。
  表1各类行业因素的推荐编制标准系数
  各地道路运管机构编制人员数量可通过下式确定。
  YG = K1?CL+ K2 ?CK+ K3?CY+ K4?ZJ+ K5?ZY
  YG--运管人员编制数(人);CL--营运车辆(百辆);
  CK--城市公交及出租车辆(百车);CY--从业人员(千人);
  ZJ--站点机构(百个);ZY--治超源头单位(百户)。
  (二)提高人员素质
  1、建立培训机制
  建立科学的培训制度,是迅速提高运管队伍素质的有效措施。各地运管机构要因地制宜,制定符合当地运管队伍的培训机制。由于现在对人员能力的高要求,因此各地均要高度注重实际应用型人才的培育,实现从知识型的培训向能力型的转变,坚持把领导人才、业务骨干、专业技术人才作为培训的重点。
  各地在建立其特有机制的同时,应该把握以下重点。首先,要坚持经常性的全员培训,培训的内容要全面、系统;其次,培训学习的形式要灵活多样,要进行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培训,既要善于总结经验,又要积极虚心借鉴;最后,必须要举办高层次高水平的学习讲座,通过学习要达到思想境界和工作理念的提高,真正达到教育培训的目的。
  有些对专业要求很强的岗位要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以运政执法为例,执法人员只有透彻地理解了道路运输管理的政策、法规,才能严格地遵循法定程序,准确地把握自由裁量的幅度。为了保证新进人员的素质,各省、地方必须对这部分人员实行统一培训、统一考试、统一发证,取得上岗证的人员才能按程序进入运管队伍。
  2、实践锻炼
  坚持在实践中培养人才,强化运政人员的业务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等。通过轮岗锻炼、岗位竞赛等方式培训业务能手和岗位标兵,要根据新时期运管工作的实际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践培训规划,不断提高基层运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工作的能力,全面提升运政人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3、建立竞争机制
  把优秀的运管人员选拔到道路运管的各个岗位,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是道路运管事业发展的关键所在。而且运用竞争机制,更能体现公平、公正、公开。各级道路运管机构要通过竞争开发运政人员的潜能,激发工作热情,调动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一种努力进取争创一流的良好氛围。
  建立竞争机制,要求运管部门除了要不断地加强对在岗人员知识素质的培养,组织系统地学习法律和文化知识,掌握业务技能,提高运管人员在工作中的组织能力、应变能力和决策能力外,还要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度和竞争上岗制度,所有岗位实行公开竞争上岗,坚持定期与日常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人员坚决予以待岗或下岗,对连续考核不合格的人员坚决淘汰出运政队伍。
  (三)提高工作认识,开展多项创建活动
  要在运管队伍中,认真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和《道路运输条例》,深刻领会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对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意义,让每个运管人员意识到自己在整体工作中的重要性,对本职工作建立起全新认识。
  积极开展多项创建活动,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营造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提高运管人员的能力素质,关键是在于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为此,我们要以多项创建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活动,多听群众意见和建议,尽量满足运管职工的合理需求,多为职工办好事、办实事,努力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达到群众和职工的"双满意"。
  总之,转变道路运管的职能,加强运政人员队伍建设,是一项紧迫而又长期的工程。每个运管人员要从自我做起,不断加强自我修养,进一步增强运管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各级运管部门要上下协调、共同努力,促使道路运输行业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交通运输部道路运输司.起步之举,发展之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
  [2]张爱红.运管"三定"及其它--解读《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职能调整与队伍建设调研报告》[J].运输经理世界, 2009,(12).
  [3]张荣祥.交通行政机关文化[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
  [4]彭朝荣,罗锡杰.关于加强运政管理队伍的思考[J].江西吉安市公路运输管理处,2002,(8).
  [5]王开伦.提高运政执法人员的法制观念和业务素质的几点思考[J].文化视野,2009,(4).
  作者简介:寇照(1986-),女,汉族,山西永济市人,长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10级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从事交通运输行政、公路路政管理研究;陈敏(1987-),女,汉族,山西临猗市人,长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10级行政管理专业硕士,从事交通运输行政、公路路政管理研究。

标签:队伍建设 新思路 现状 运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