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中考资料 > 中考试题 > 正文

浅谈小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 小学生不良行为有哪些

时间:2019-01-0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小学生的不良行为是由于客观条件的影响,通过学生本身的心理活动而形成的。也就是说,形成小学生品德不良,既有外部的原因,也有其内部的心理因素。   【关键词】小学生 不良行为 矫正
  
  由于品德不良的小学生,具有与正常小学生不同的心理特点,在教育过程中,必须考虑他们特殊的心理状态,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下面,以笔者多年来的教育实践,就小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谈几点体会。
  一、消除疑惧心理法
  有不良行为的小学生,由于犯有过错,并受到老师的批评、惩罚以及同伴的讽刺和歧视,一般都比较心虚、敏感,对老师和同学有戒心或敌意,但他们又需要老师和同学的信任。因此,为了使他们更好地受教育,必须首先使他们解除顾虑与对立情绪。方法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教师自己以实际行动证明是真心实意地尊重、关心和爱护他们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二是教育集体正确对待和热情帮助他们,改善人际关系,使他们在集体活动中受到教育。只有当学生体察到教师的善意和真心,体验到集体的温暖,他们才会融化心中的冰块,消除对立情绪,增强对别人的信任感,乐于亲近教师和同学,乐于参加集体活动,并从中受到教益。
  二、关键时机引导法
  有不良行为的小学生的转变一般要经历醒悟、转变、反复、巩固、稳定的过程。所谓醒悟是指犯错误的学生感到继续坚持错误的危害性,在思想上开始有了改正错误的愿望。当他们遇到一个新教师,或在新学年开始,或来到一个新集体,或者受到一次触动他们思想、情感的教育时,就下决心开始新的生活,重新燃烧起进步的火花。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应及时给予鼓励和帮助。所谓转变,即指小学生开始在行动上有了改正错误的表现。老师要善于抓住学生醒悟和转变的良机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努力促进他们思想上的变化。所谓反复,是指学生转变后又重犯错误。不良行为的学生在进步过程中出现反复时,教师绝不能急躁或气馁 ,应该反复抓,抓反复,找出反复的原因,因势利导。不良行为的学生在转变过程中行为不再出现反复和动摇时,就进入了巩固时期。持久的巩固,就进入了稳定时期。一旦进入了稳定时期,学生的不良行为便彻底地改正了。
  三、保护自尊心法
  品德不良的学生,其自尊心往往被自卑感所掩盖。如果老师能在这些学生身上发现“闪光点”和细微的进步,及时给予肯定、鼓励、赞扬,委派某些为集体服务的任务以表示信任,就会使他们重新点燃起自尊心的火种,并化为良好的内部动力,迅速地走上健康成长的道路。同时,应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使他们的自尊心和集体荣誉感相结合,意识到作为集体成员的责任,因而转变自己的行为习惯。例如,有位班主任发现班上有个学习差、行为不良的学生,但体育成绩却很突出,就鼓励他说:“你爱好体育,这是一个大优点,体育好,就占了‘三好’中的一好,只要你继续努力,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也能成为‘三好’学生。” 这个学生听了非常激动地说:“我从入学起,就从来没听说过我还有优点,给我的不是批评、讽刺,就是检讨、惩罚。现在,老师您说我也有优点,我得好好干!”这个学生在积极参加校运会的过程中,班主任亲自为他选择项目,并组织班集体热情地帮助他克服锻炼和竞赛中的种种困难,使他感到集体的温暖,从而将他所激发的自尊心和集体荣誉感引导到学习上来,帮助他在德、智、体等方面都得到发展。
  四、辨别是非法
  是非观念薄弱,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是品德不良的学生犯错误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帮助学生形成是非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是使学生自觉改正错误行为、坚持正确行为的必要的心理因素。例如,有个学生在考试时给别人传递答案、做题目。他的动机是为了班级的集体荣誉,想帮助同学获得好成绩。这时老师就应该教育他用平时多帮同学学习的办法达到其目的。同时说明用欺骗的方法得到的假成绩,并不是荣誉,而是耻辱,是违反纪律的,使学生提高是非观念。学生的是非观念和辨别是非的能力是通过思想品德教育和正确舆论而逐渐形成的。为了帮助犯有错误的学生形成是非观念,在教育工作中,对学生要有严格要求,坚持说服教育;要组织集体舆论,引导学生展开积极的思想斗争;要奖惩分明,以奖为主;要树立榜样,提高学习榜样的自觉性等等。
  五、锻炼意志力法
  帮助行为不良的学生改正错误是一个破除旧动型建立新动型的联系过程。在改正错误的初期,可以用加强管理、暂时切断不良诱因的办法。但是避开诱因毕竟是一种消极的办法,因为学生很难完全避开诱因,即使能避开旧诱因,也不能保证在新的诱因影响下不犯错误。因此,成功的教育就是要增强学生在各种情况下,都不受诱因的影响而坚持正确的方向与行动的能力。要达到这一目的,单靠禁止、惩罚是不够的,必须创设新的环境,锻炼学生的意志力,培养他们独立地、自觉地与外部诱因做斗争的能力,并在锻炼意志力的过程中形成和巩固新的行为习惯。当学生形成了新的正确动机与新的正确行为习惯后,或者在一定的阶段可采用考验的方式时,再给学生进一步得到锻炼的机会。例如,一位老师让一位偷过钱的学生收班队活动实践费。这个学生非常惊奇:“我在钱的问题上犯了错误,老师还这样信任我!”于是,他做得很好,在钱的问题上经受了考验。通过考验,学生与诱因做斗争的意志力得到了提高,坏习惯得到了改正,高尚的行为也得到了加强。

标签:矫正 浅谈 小学生 不良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