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中考资料 > 中考试题 > 正文

止于至善强调止步于至善的境界 教育境界,止于至善

时间:2019-01-14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一、缘由      “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是儒家的核心宗旨。两千多年前,儒家文化提出了“人性本善”,并在中国最先倡导和实践“扬善”教育。直到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强调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新课程也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理念。这些都体现了党“亲民”的执政理念,也对构建和谐校园、和谐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和谐的校园应该处处彰显“真、善、美”,和谐的教育需要全体师生共同去打造。然而当社会功利主义盛行,浮躁作风弥漫的时候,每个人会不断受到“恶”的引诱、包围和侵蚀,许多人因而人性泯灭、道德沦丧和责任虚无。因此,时代在呼唤人的善心、善言和善行。当成人社会的许多不良思想品行折射到在校学生的心理和言行上时,学校必须倡导一种文明、健康向上的主流文化,去驱逐“恶”对学生心灵的干扰,用“善”的力量去净化学生的灵魂。“扬善”教育,作为一种基础道德教育、行为养成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正是一种回归教育本真,特别是回归到德育工作切入口的和谐教育良方。
  
  二、实践与体会
  
  多年来,我校凭借百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提出了“求真、扬善、尚美”的办学理念,并倾力打造“扬善”教育特色,以此不断丰富和提升办学内涵。我校提出要建设一支“师德优良、学识渊博、业务精湛、团结创新”的师资队伍,要求教职工常怀慈善之心,善待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关爱每一位学生。我们尽心培育一代“有善心善行、有创新品质、有健康体魄、有审美情趣”的合格人才,要求每一位学生怀善心、言善语、行善事。以下是我们 “扬善”教育的实践和体会。
  
  1、用环境宣染氛围,陶冶师生善心。
  有言道,环境决定人。扬善的氛围应该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催人扬善的情境应该让师生通过视觉、听觉、感觉等多种途径感知和内化。为此,学校在三方面作了努力:第一,确定了“求真、扬善、尚美”的校训并把它制作成大型壁画长年悬挂,编制寓意深刻的校徽镶嵌在壁画、校服上并在大型活动中使用,制定了导人扬善的校歌并坚持每天播放。第二,加强校园“扬善”环境建设。学校不放过任何一个善育机会,在室内外墙面上或绿地上悬挂或安插了许多图片、标语和宣传牌,力争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成为会说话的墙,让每一块标语牌都充满“善”的气息,让每一片绿地都期待善的呵护,特别是青少年绿色文明园里的每一句规劝都饱含着学校老师的殷殷善育之心,“道德走廊”、扬善教育园地、校刊《振声苑》“扬善”专栏、校园广播台每日播出“扬善”节目、校园网页的师生扬善事迹,校园橱窗的扬善楷模,无不在陶冶师生的善心。第三,加强班级“扬善”文化建设。既有学校的统一规定,如“求真、扬善、尚美”校训在班级里的张贴、中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等牌匾的悬挂,又有班级各自的个性,如每班教室门口均写明了本班的班级精神、奋斗目标,每班的后墙上均张贴各自的励志口号和“扬善”心语。各班举行的丰富多彩的“扬善”活动,更为自己升华善心,践行善举提供了无限动力。“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广大师生长年置身于扬善氛围中,“日久见善心”。
  
  2、用活动促进内化,增强善感体验。
  活动最能内化人的素质。人们的爱心、同情心、责任感等善性与良知,存在于人的本性中,需要通过点点滴滴的教育活动来把它?醒。近几年来,学校有效地开展了一系列扬善教育活动。除通过升旗仪式、广播会、学生大会等途径广泛宣扬善育要义外,还经常组织开展“我的扬善故事”演讲会、“我的扬善心得”征文竞赛、“我心目中的大善人”读书活动、“我为残疾少儿献爱心”、“我为学校添块绿”等爱心捐助活动,“我为父母洗次脚”、“今天我当家”等实践活动,以及“家校合作,社会联手,共同扬善”的教育活动,以此来逐步培养学生的善性与良知。学校每年召开的扬善教育报告会、“扬善之星、文明之星”表彰会已成了最令人激动的事(学生语)。虽然这种具有鲜明的育人立场和道德目标的教育活动,其功效的显现往往具有滞后性,但我想,真正符合教育本性的教育恰恰是必须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着眼于学生未来应“世”能力的基础道德教育――扬善教育,为此,我们能义无反顾、坚持不懈地开展此类活动。尽管初中三年只是学生漫长的人生旅途中的一个驿站,但他们如果在这个人生驿站里能被唤醒更多的善性与良知,那么,作为教育者也就尽到了天职。作为被教育者则无疑是一种真正的幸运。
  
  3、用制度执行要求,促进师生扬善。
  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只有在制度层面上实施扬善教育,才能使之深入、持久、有效。因此,近几年来,学校致力于相关系列制度的建设。首先,学校对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明确的制度性要求。如“漕桥初中关于廉洁自律的若干规定”、“漕桥初中工作‘八忌’”(忌讨厌学生、忌不负责任、忌语言污移、忌方法粗暴、忌不讲信用、忌工作随意、忌劳动商品化、忌非议他人),从基础层面,规范了教师的要求,在此基础上,重新制订“漕桥初中教师一日常规”,其中特别要求教师每天做到三个一:送学生一个微笑、说一句鼓励学生的话,找一名学生谈心。继而进一步修订了“漕桥初中上课规范要求”,要求老师带着“真诚、幽默、微笑、民主、尊重、宽容”等一系列“善”的品质走进课堂,并把这些要求写入了漕桥初中的课堂教学评价表,以促使课堂充满“善”的气息,让学生带着学习兴趣,不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品味成功的喜悦,从而让学生在真情和友善中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和科学的价值观。同时,学校对后勤、财务等人员提出要常怀善心、为师生提供微笑、真诚和优质的服务,对贫困生能尽量减免有关费用,或帮助寻求师生和社会的相应资助。学校还制订了“漕桥初中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实施细则三十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实施细则补充意见”、漕桥初中教职工奖励办法、优秀教师评选办法、校级骨干教师评选办法等,在这一系列的制度中,均渗透着“扬善”的要求。学校通过升旗仪式、宣传橱窗、广播会、学生会等多种形式,还将相关的“扬善”要求向学生宣传,并引导学生把老师在“扬善”制度执行方面的情况及时反馈到校长信箱,以督促教师践行这些要求。
  其次,为了加强对学生日常化的扬善教育,学校规划并实施了相应的校本课程。在初一,学校依托校外实践基地――武进蚕种场,开发和实施了校本课程《春蚕到死丝方尽》,旨在通过引导学生学习蚕的一息尚存,奋斗不息的聚能和奉献精神,不断提高自己的品行。在初二,学校专门实施《扬善教育》,加强对学生儒家善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以及善心、善语、善行等方面的教育。善心 包括“五心”。即:忠心报祖国,爱心献社会,孝心给父母,关心送别人,信心留自己,善语包括“三语”,即:公共场所低声细语,遇见师长礼貌用语,同学相处文明雅语;善行包括五方面,即: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孝敬父母,尊敬师长;拾金不昧,乐善好施;遵纪守法,见义智为;勤学好问,合作探究。在初三,学生人手一册《振声苑》,要求学生认真学习漕中优秀教师、学生和校友的扬善事例,并从中受到启发,为自己确定人生目标,并为之矢志追求。这样,在潜移默化的课程实施过程中,广大学生接受了系列化的善育。
  再次,学校重视扬善教育的评价功能。适时、适度的评价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励和催生学生的善性,进而引导学生行为趋善。为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功能,学校一是注重日常评价,通过行为观察与师生反馈,及时通报表扬涌现出来的有善心善行的师生;二是注重假期评价,通过德育作业(行善事)、班级交流,及时评价学生在闲暇期间为人处事的情况,三是注重学期评价,学校每年要评选各种文明之星和“扬善”标兵,并通过召开隆重的表彰大会激励更多的同学向榜样学习,四是通过成长记录册、综合素质评价等方法,关注学生“扬善”精神的形成、发展过程。目前,学校研制和推行的“基础道德、行为习惯、心理品质”三方面“扬善”目标检测体系的运行已初见成效。
  
  4、用科研深化品质,提炼善育策略。科研出效益,学校重视课题或专题研究对扬善教育的推进作用,一是以常州市级重点课题《加强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策略研究》为载体,依托学校的德育和实践基地,在各类社会实践中渗透扬善教育,让师生以实际行动增强善感体验,升华人格品质。二是依托常州市级课题《培养农村初中特殊家庭学生健全人格的策略研究》,研究如何在培养有差异学生的健全人格的过程中,渗透扬善教育,让学生建立爱心、同情心和责任心,具有善心、善语和善行。三是通过教研组、备课组的教学专题研究,或班主任的研讨来深化扬善教育,解决了许多具体问题,形成了许多个有血又肉、丰富多彩的扬善教育个案。
  
  三、基本成效
  
  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我校师生正在不断增强“善感”体验,内化“扬善”信念,从而不断外显“扬善”言行。特?是在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交往、如何处事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因而大大丰富了办学内涵,也大大提高了办学效益。
  几年来,我们初步构建了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初步体验到平等、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与关爱,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和指导,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绝大多数学生能做到在学校里尊敬师长、尊重同学,热爱学校、关心班级,遵纪守法、言行文明,勤奋好学、拼搏进?回到家里,能把一片孝心献给父母。走向社会,能把一片爱心献给他人。
  几年来,学校就如何培养农村初中特殊家庭学生健全人格,在优化外部教育环境和内容、促进外部教育的内化机制方面,以及在开发学生“内源性”因素,利用学生内在的向善求进的积极因素,克服长期积压的消极因素,从而发展特殊家庭学生的良好心理品质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理论积累和实践经验。

标签:止于至善 境界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