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中考资料 > 中考试题 > 正文

促进数学思考什么【引发数学思考 促进问题解决】

时间:2019-01-14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说:学习和思考都很重要。数学思考充斥于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之中,融合于数学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而数学思考能力的高低更是衡量一个人数学能力高低的权重砝码。学习数学,要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会思考尤为重要。对于小学生,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循序渐进的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逐步形成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课堂是主阵地。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启发、引导学生去数学思考,促进学生解决问题的提高非常必要。?
  
  一、 问题情境的创设,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设既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又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背景、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情境,学生会去主动思考,不断地更新思维的角度,循序渐进地去思索,试探一个一个的答案。比老师简单的一句想一想,更能激发学生去积极主动的思考,这样既保护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让学生轻松愉快的问题情境体验中掌握了难记难理解的数学知识。“问题情境”的出现,要能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发学生的主动探索行为。同时,在问题答案浮出水面,探究活动即将成功时,“数学新知”也从另一维度跃上课堂。从数学知识的本身纬度来讲,面广量大,是学无止尽的,但数学思想方法只有几十种,如能让学生循序渐进的掌握,则使其终生受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失时机的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进而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在数学教学中,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有助于学生实现原有认知结构对新知识的融合和递进,使原有认知结构得到补充和完善。在问题情境中调动原有认知结构中能解决新问题的那部分知识,进而开展有效学习。?
  案例三年级《可能性》教学片断:?
  在上《可能性》一课时,教师首先创设问题情境:谁愿和老师来做一个游戏?(学生纷纷举手)找一个孩子来配合老师完成游戏,接着出示要求,请下面的同学估计我和某某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谁会赢,学生有猜老师一定赢,某某一定输;有猜某某赢,老师输的;有认为老师可能赢;有猜某某不一定输……这时老师将需要的词语,一定,可能,不可能,有可能板书在黑板上。老师又说:“怎样才能验证我们的猜想结果呢?”学生就要求游戏,这时和学生对局,的确有各种情况发生,有个别学生还是半信半疑,老师进一步说,你还想和同桌试试看吗?进而学生通过自己去参与游戏,并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描述游戏过程,这样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理解了枯燥难一理解的可能性的知识,并在这个有趣的情境中去思考和验证数学问题,从而解决了数学问题,达到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二、 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上关注数学思考,促进学生解决问题的提高。?
  
  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要针对教材设计开放性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主动去思考。 “数学思考”是数学学习的核心元素。设计教学时,教师应该着重考虑“如何诱发学生数学思考的兴趣”、“如何促进学生数学思考的深度”等行动策略。实践证明,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对于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是极有帮助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关联新知的现实素材,设计出供学生参考的数学问题。问题的设计要对问题答案起到引导,提醒功能,接近学生的发展区,既不能唾手可得,也不能遥不可及。?
  案例 《铅笔有多长》教学片断:?
  师:老师出示米尺问:你认为它有几分米长?先跟小组同学观察手中的米尺,再说说你们是怎样想的?(要求:你可以用算一算,掐一掐,数一数等办法)?
  学生先独立思考尝试,然后展开小组讨论。?
  组1:我们组是用算的办法,因为1米=100厘米,1分米=10厘米,100厘米里面有10个10厘米,所以1米=10分米。?
  组2:我们是用掐算的办法,1分米=10厘米,我们就10厘米,10厘米的掐,1米正好1分米1分米的掐了十次,所以1米=10分米。?
  组3:我们组是数出来的,因为1分米=10厘米,所以10厘米10厘米的数,数了10次,所以得到1米=10分米。?
  反思:案例中,我有意提出要求,让学生在我的要求下去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也为他们选择方法提供了参考,不是让他们盲目的去发现。本来这是一个概念课,我没有采取直接将1米=10分米灌给学生,学生在自己动手探究的过程中去寻求答案,既培养了学生思考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又让他们自己去探索结果,这样将枯燥的概念记得更加的深刻。?
  
  三、 在练习课上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促进学生解决问题的提高。?
  
  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练习必须体现教学的如下功能:通过练习可以使学生掌握大纲、教材所规定的基础知识,实现“双基”目标;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智力,培养能力;通过练习还可以获得触类旁通,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所以在练习课上既要发挥练习的的思维价值,又要发挥练习的应用价值。在练习课上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同样非常的重要。?
  案例一:二年级数学练习题?
  题目要求:找规律接着画,并与同伴说一说。?
  出示:?
  ① ②③?
  师:小朋友,淘气画了一些小正方形。请你仔细观察,你还能帮他继续画下去么??
  生1:能,规律是,横着看,①号只有1个,②号有3个,③号有6个,下面该有10个,规律是:依此增加2、4、6、8……(板书:找规律画图)?
  师:可是知道了依此增加2、4、6、8……,画10个小正方形时到底该怎么画??
  生2:横看,①号只有1个,就是一行,②号有2行,①号的基础上,在下面横着画2个,③号有3行,在②号的基础上,在下面横着画3个,那么第④号该有4行,在③号的基础上,在下面横着画4个……?
  师:那么你发现号数与与图形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啊??
  生:几号就在前一号图的下面增加几个小正方形,如:⑧号,就在⑦号图的下面再画8个小正方形就可以了。?
  师:刚才同学们横着看,你还可以怎么看??
  生:竖着看,①号只有1个,就是一列,②号有2列,在①号的基础上,是在左面竖着画2个,③号有3列,在②号的基础上,在左面竖着画3个,那么第④号该有4列,在③号的基础上,在左面竖着画4个……图形号数与图形的变化规律是:几号就在前一号图的左面竖着增加几个小正方形,如:⑥号,就在⑤号图的左面再竖画6个小正方形就可以了。?
  
  反思:?
  让学生横看,竖看,并与题号结合起来,学生自始自终在一个思维问题情景中去探究数学知识、去思考问题、去探求规律、进而进行推理。这一问题情景的创设,有利于促使学生去进行数学思考,为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平台,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图,找规律。

标签:引发 思考 数学 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