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中考资料 > 中考试题 > 正文

初中学生思维定势的成因及对策 思维定势主要成因可归结为

时间:2019-01-14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张家港市塘桥初级中学 江苏张家港 215611)      思维定势是由于人们经常按某一类思维方式处理问题而形成的思维习惯,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表现在学生的学习中既有正效应,又有负效应。消极的思维定势严重影响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制约了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因而,打破消极的思维定势,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十分重要。?
  
  一、 初中学生常见思维定势的表现形式?
  
  1. 由生活经验形成的思维定势?
  对于亚里士多德关于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的错误观点,尽管早已在几百年前被伽利略所批驳和否定,并且在教学中要求学生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再现了伽利略当年的探究历程,但学习了惯性定律及运动和力的关系之后,仍有不少学生对此认识不清,往往错误地认为:力的方向就是物体的运动方向。例如,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向右运动,就错误地认为物体一定受到一个向右的力的作用。这些错误认识不易克服,究其原因是由于他们在生活经验的累积中,由直觉造成的错误认识,从而形成了思维定势。当要求解释这类现象时,他们往往会抛开科学的概念和规律,做出错误的结论。? 2. 由表面现象形成的思维定势 ?
  有些学生在进行探究实验时,对实验现象只是表面上的认识,缺乏从本质上的理解。例如,在观察惯性现象的实验中,我组织学生做了这样一个探究实验:把一个木块直立在小车上,使木块与小车一起沿桌面直线运动,当小车遇到障碍物突然停止运动时,观察木块的运动情况,结论是木块向前倾倒。上述实验现象的本质是:由于木块与小车之间有摩擦,当小车突然停止时,木块下端因摩擦作用而停止运动,木块上端由于惯性向前运动,故木块会向前倾倒。实验后我对学生又提出了如下问题:若让木块直立在底部光滑的小车上,当小车突然停止时,木块将如何运动?不少学生脱口而出:木块将向前倾倒。这显然是上述实验现象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的思维定势,妨碍了他们的正确分析。正确的结论应是:因小车底部光滑,木块与小车之间没有摩擦,木块下端和上端同样由于惯性一起向前作匀速直线运动。?
  3. 由“题海战术”形成的思维定势?
  在中考指挥棒的影向下,使师生被动地钻入了题海,同类习题机械地反复操练,促使学生思维呆板、头脑僵化,进而形成了不良的思维定势。例如,学生对这样一个惯性问题比较熟悉:假如你在匀速直线行驶的火车里做一个实验,让手中的物块自由下落,物块将落在何处?他们能很快地得出落在手的正下方的正确结论。若改变题设条件,去掉“匀速”两个字,不少学生往往会不假思索地得出落在正下方的错误结论,而不能根据新的题设条件分析得出:若汽车匀速前进物块将落在手的正下方、若汽车加速前进物块将落在手的后方、若汽车减速前进物块将落在手的前方的正确结论。?
  4. 受某型题景束缚形成的思维定势?
  有些学生由于对物理问题的物理过程不能很好地分析,受某型题景思维定势的束缚,不进行仔细审题,常常造成错误结果。例如,在我校一次初二物理教学质量调研的试卷中,我将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15页的例题中的第二问情景稍加改动,变为“求火车内的某乘客全部在隧道内所经历的时间”列入试题。阅卷中发现有近半数的同学照搬了原型题的解题思路,得出了72秒的错误结论,而正确的解题思路应为:乘客全部在隧道内通过的路程应等于隧道长1800米,则乘客全部在隧道内经历的时间为90秒。?
  
  二、 破解学生消极思维定势的策略?
  
  1.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切实引导学生理解物理概念的内涵掌握其外延。理解概念的内涵,才能使学生从本质上认清物理概念;掌握概念的外延,才能使学生明确物理概念的适用条件或范围。因而在具体的运用中,才能使学生们不至于顾此失彼、张冠李戴。物理规律反映了有关物理量之间在特定条件下的制约关系,我们在引导学生理解物理规律时,首先要让学生明确物理规律的研究对象、它反映了哪些物理量间的相互制约关系,掌握每个物理量的逻辑表达关系,包括文字表述、公式表达等,更要理解清楚变形公式的物理意义,弄清变形公式与原始公式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对于表面上看似相似或相近的物理现象,我们必须引导学生作深入细致的分析与比较,弄清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实验时要引导学生细观察,勤动脑,运用正确的物理方法分析、推理、论证及评估。解题时要引导学生养成仔细分析题设条件的良好习惯。这样就能从源头上杜绝学生不良思维定势的形成。?
  2. 用科学家的典型事例感悟学生?
  教学中我们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和教材提供的课程资源,向学生介绍许多科学家勇于打破“权威”和传统的思维定势,进行新发明、新创造的感人故事去感悟学生。如以伽利略打破亚里士多德的错误结论、哥白尼打破“地心说”创立“日心说”等生动事例,激励学生勇于怀疑前人已有定论的见解,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和发现前人的错误;又如以法拉递由奥斯特的“电生磁”逆向思维,终于获得了“磁生电”的伟大发现,开辟了人类电汽化的新纪元的故事,激发学生思维创新的热情,从而帮助学生打破了思维定势的束缚,确立正确的观念。?
  3. 运用开放性试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使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开放性试题在物理习题教学中,对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传统题型相比有着无可比拟的作用,是一种最富有教育价值的新题型。教学中,我们可根据实际需要,精选各型开放性试题,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思维技能。如运用情境和条件开放性试题教学,能开阔学生思维、活化学生知识,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迁移,有利于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势,使他们的思维活动能依据客观情况随机应变。同时,这类习题还提高了学生对信息的选择处理能力,发展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有利于发散性思维的养成。又如运用策略开放性试题教学,能促使学生善于从多方位、多角度分析思考问题,善于打破常规,寻找解决问题的新途径,使思维活动具有独创性。

标签:定势 成因 对策 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