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中考资料 > 中考试题 > 正文

年中考试题预测

时间:2017-03-2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2016年中考历史预测题

t">一、“国共两党恩恩怨怨几十载,两度分手三次握手解恩仇”是对国共两党关系的生动写照。回顾历史,有助于我们对今天的准确把握。当今,祖国统一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统一更是国家振兴的重要基础。

【国共两党 团结合作】

材料 “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孙中山

材料“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

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 ——国民革命时期的革命歌曲

(1)以上两则材料反映的是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时期的成果,分别指什么?合作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 八年抗战,艰苦卓绝。北起松花江,南到珠江两岸,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当此国难严重、民族生死存亡之时,在团结御敌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获得了谅解而共赴国难??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性事件。国共两党团结协作,共同抗日。列举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和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抗战的著名战役及指挥者。(各列举一例)对峙多年的两党为什么能实现第二次握手?

(3)以上是国共两党历史上的两度合作。请分别说出国共两次合作的重要历史作用。

【国共两党 争端再起】

材料 1936年10月21日,蒋介石对张、杨(指张学良和杨虎城)进行训话,要分清敌人的远近,事情的缓紧。不“安内”,而轻言抗日,便是是非不明。——《中华民族抗日全史》 材料 我跟蒋显示(指蒋介石)的冲突,就是他是要“安内攘外”,我是要“攘外安内”。

——《张学良口述历史》

(4)在1927~1936年的十年中,蒋介石为了“安内”,对中国革命犯下了哪些罪行?

(5)1936年,为了让蒋介石由“安内”转向“攘外”, 张学良、杨虎城采取了什么行动?

材料 观察右图资料。

(6)阅读右图,这是抗日战争后,

蒋介石炮制的阴谋诡计,反映历史

上的哪一事件?结果怎样?1946年

6月,蒋介石又做了什么?

材料 1950年,败退的蒋介石在反思失败的原因时曾说,此次战争(指解放战争)的失败实在是国民党自己打倒了自己!

(7)在材料中的“此次战争(指解放战争)”是国共两党第二次分裂时期,历史上发生了一些重大战役,请举两例。

材料 台湾诗人余光中在《乡愁》中写道,“??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8)诗歌体现了华夏儿女怎样的情怀?“国共内战,两岸分离”。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了什么伟大构想?在实现统一之前,鉴于海峡两岸的现状,中央人民政府提出的推动两岸经济合作和各项交往的原则是什么?

【感悟历史、面向未来】

材料

05年时隔60年两党最高领导人 2012月11月,习连会将习近平会见吴伯雄

的历史性握手“九二共识”写入报告 国民党名誉主席

材料 吴伯雄表示,两岸关系面临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新形势,国共两党要有共同振兴中华民族的使命感。两岸应该强化经济关系,深化社会交流,加强文化交流,讨论推动签署教育交流、文化交流协议,为两岸民众创造更多实质利益。两岸同胞有责任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让中华民族为世界作出有意义的贡献。 ———新华社

(9)通过对以上知识的阅读和回顾,你有什么认识与感悟?

二、近代中国曾经辉煌,一度落伍;民族复兴,中国之梦。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材料一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沿江海入长江。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近代中国遭受的哪一次来自海上的侵略事件,成为中国历史的转折点?签订了哪一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重要影响是什么?(3分)

2、材料一:及甲午败于日本,各国租港湾之事,相逼而来,瓜分支那之说,腾沸于全球。于是国人大哗,志士奋起,痛论变法之不可缓。帝亦知非实行变法,不能立国。

——黄鸿寿《清史纪事本末》

(1)“甲午败于日本”使中国又一次遭受割地赔款之痛,请举史实说明。“甲午败于日本”与“各国租港湾之事”、“变法”之间分别有什么联系?(4分)

材料二 在中国社会缓慢地发生变化的同时,出现了《海国图志》、《瀛环志略》等著作??可惜的是,在当时,对这两部意在醒世的著作予以最大注意的,不是中国人,而是日本人。日本社会因炮声震撼而惊醒,中国社会却在炮声沉寂后又昏昏睡去??。知识分子是民族的大脑,揭示民族的使命是他们的使命。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2)结合材料一、二,分析“惊醒”与“昏昏睡去”对两国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3、材料一 在中国近代史中,一个个资本主义国家纷纷亮相,对中国发动了一系列侵略战争,强迫清政府割地、赔款,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请说明近代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3分)

4、我国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了历史。”站在南京城墙的废墟上,我们可以“读到”的历史有哪些?举例说明。(至少答出两点)(2分)

5、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启示。(1分)

三、泰安市某中学初三二班同学以“忆辉煌、析沉沦、探复兴”为主题对中心五千年的发展之路进行了回顾式的探究学习。请你参与进来,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步骤一:忆辉煌——回顾中国古代取得的辉煌成就

(1)为加强对地方的管理,西周、秦、元开创了什么政治制度?(3分)

(2)旧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世界做出的突出贡献,下面是一组同学梳理这块

材料一

(3)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请你结合材料一图中A、C、D三次侵华战争说明近代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3分)在这一过程中,B战争爆发前后,趁火打劫,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是哪一国家?(1分)

步骤三:探复兴——回顾中国人为走向复兴进行的探索

材料二 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

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江泽民

(4)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引起第一次历史性巨变的指导思想,它包括哪三

项内容?(3分)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是第二次变化的重要表现,请分别写

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和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性事件。(2分)在十三大上,我国制定了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请简要写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含义。(3分)

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道光、咸丰年间的人没有领受军事失败的教训,战后与战前完全一样,麻

木不仁,妄自尊大。直到咸丰末年,英、法联军攻进了北京,然后有少数人觉悟了,知道非学西洋不可。

——摘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1)“军事失败”与“少数人觉悟”各指什么具体事件?(2分)

材料二 在中国社会缓慢地发生变化的同时,出现了《海国图志》、《瀛环志略》等著作??可惜的是,在当时,对这两部意在醒世的著作予以最大注意的,不是中国人,而是日本人。日本社会因炮声震撼而惊醒,中国社会却在炮声沉寂后又昏昏睡去??。知识分子是民族的大脑,揭示民族的使命是他们的使命。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2)结合材料一、二,分析“惊醒”与“昏昏睡去”对两国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3)结合所学知识,概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知识分子是如何“揭示民族的使命是他们的使命”的?(4分)

3、【民族追梦之路】 近代以来,中国为实现强国之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无数的中国人的

梦想构成了中国梦。阅读以下材料:

【碎梦】

材料一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沿江海入长江。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追梦】

材料二 一组中国人的梦想

A组:“这场持续了约35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完全被忽略了。”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B组:欧美的物质文明,我们可以完全效仿,可以盲从,搬进来也行得通。如果不管中国自己的风土人情是咋样的,便象学习外国机器一样,把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硬搬进来,那便是大错。

——《三民主义·民权主义·第五讲》

【圆梦】

材料三 “独立梦”萦绕着几代中国人: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的胜利;新中国胜利,为圆“社会主义制度梦”实行了三大改造;为圆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梦进行了改革开放;现在,全国人民正朝着实现中国的腾飞梦前进??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回答,“这场战争”是指什么战争?(1分)

篇二:2016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16年陕西中考模拟试题

语 文 试 题 (均为原创)

一、积累和运用( 共6 小题,计17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或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2分) ..

A.沮丧 篡夺(cuàn) 含辛如苦锲而不舍(qì) ....

B.包罗 博识(shí)凛然生畏衣衫褴褛(lán) ....

C.荒诞 愤懑(man)纷至踏来拈轻怕重(zhān) ....

D.气派 剽悍(biāo) 见风始舵脍炙人口(kuài)....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 为了参加下届冬奥会,队员们都在拼命地训练,几乎到了忘乎所以的地步。....

B.素有“新加坡之父”的李光耀走完了他不平凡的一生,但他的丰功伟绩会永远被世界人民....

铭记。

C. 令人气愤的是,近20年来,荷兰不仅没有对“章公祖师”肉身像的来源进行彻查,反而在大庭广众展出。 ....

D.谈到正在紧张建设的西成高铁,方玮峰说,只要进展顺利。可以畅想,两年后,陕西人早上西安吃泡馍,中午成都吃肥肠粉,将不再是可望不可即的事。 .....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

在2014年北京APEC会议上,“清静和雅”系列钧瓷茶壶作为官方礼品馈赠给参会的外国元首及政要。 。。。; 。事实上,大宋官窑的陶瓷作品,近年来多次被国家领导人选为国礼赠予外国元首及政要。

①另一半是天青色的瓷壶,象征高贵

②钧瓷始于唐、盛于宋,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国“五大名瓷”之一

③此次APEC会议定制的茶壶中有一半是中国红,寓意吉祥

④钧瓷过去是以大件居多,要烧制像茶壶这样的精密小件,对技术工艺要求很高

⑤“清静和雅”系列茶壶是借鉴大宋官窑传统壶型,应用于钧瓷上创新而来

A.⑤④②③① B.②⑤④③① C.⑤②④③① D.②③①④⑤

4.经典诗文默写(第(1)—(7)题,任选五题。第(8)—(10)题,任选一题)。(6分) ........

(1) ,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2)夜来南风起, 。(白居易《观刈麦》)

(3) ,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4)了却君王天下事,。(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5),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6)子曰:“ ,可以为师矣。”(《论语》)

(7)其间千二百里, ,不以疾也。(郦道元《三峡》)

(8)牛背上牧童的短笛,。(朱自清《春》)

(9)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毛泽东《沁园春·雪》)

(10)后来啊//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余光中《乡愁》)

5.按照要求,完成下列的题目。(3分)

①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②面对自然资源日益减

少、环境污染日趋严重,③我们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④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寻找环境与经济的平衡点, 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

(1)第①句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

(2)第②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

(3)请在第④句的横线处填写一组恰当的关联词语。(1分)

6.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填空。(2分)

我没法解决这个难题,只得修一道围栏把庄稼圈起来。我大费手脚,好不劳累,才完成

这份活儿,尤其是因为我需要赶速度。然而,尽管我那片庄稼地挺小,我把它全部围好也花了约莫三个礼拜光景。

(1)上面这段文字中的“我”是谁?(1分)

(2)“我”为什么要将庄稼圈起来?(1分)

二、综合性学习(7分)

7.请参加以“思热土,品乡愁”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7分)

【活动一:思热土】“几十年来,他时时刻刻思念着家乡的热土。”此句中的“热土”为的意思。(横线处填写序号)(1分)

A.指长期居住过的,有深厚感情的地方。

B.指经晒过之后,摸起来温暖的土地。

【活动二:赞家乡】“谁不说俺家乡好??”虽是一句歌词,但饱含着作者对家乡的情感。请你也写一段话,赞一赞你的家乡。(2分)

【活动三:品乡愁】余光中说“乡愁是一张小小的邮票”,席慕容说“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你认为乡愁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认为呢?(2分)

【活动四:抒真情】在本次活动中,班委组织了一个歌唱比赛。你们小组参赛曲目是《故乡》,请根据歌词说说你们选择这首歌曲的理由。

故乡(歌词)

忽然间一片云飘来,我怎会潸然泪下,那泪珠掉落花间,花儿告诉我你想家啦,突然看

见肩上行囊,行囊问我家在哪啊,家在风起的地方,离开她已多少年啦……

三、阅读(共15个题,计46分)

【现代文阅读】(共9小题,计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2分)

“养命之源”五门堰

①素有“养命之源”之称的陕西省城固县“五门堰”,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是陕西保存最完整、年代最久远、至今仍发挥灌溉作用的唯一一座古代水利工程,素有“陕南都江堰”之称。

②此堰系截湑水河流而建成的低坝拦河灌溉工程。五门堰由堰口、堰坝、堰渠三部分组成。工程规模宏大,建筑雄伟,拦河坝长374米,坝高1.2米,坝顶平台宽2.5米,坝坡宽15米。渠首五洞下500米处,设有进水龙门2孔,退水龙门4孔,可控制水量,设计科学合理,颇有四川都江堰建筑之风。干渠长8.9公里,引水量2.5立方米每秒,现灌溉农田7300余亩。

③据《城固县志》记载,五门堰最早修筑时间是新汉王莽时代。堰口先是土筑,遇大水崩溃,元朝至元年间(1335—1340年),城固县令蒲庸对已崩溃的土坝重新修建,在土坝的原址,用块石垒砌,建起一座拦河石坝。在石坝底端,开五个放水涵洞,可以启闭。在每个涵洞出口,砌一条引水石渠,坝东两条引水石渠,坝西三条引水石渠,故名“五门堰”。

④明代弘治、万历年间,三次大规模的整修扩建,使五门堰效益巨增。据《五门堰碑记》记载:明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城固县令郝晟主持重开斗山石渠,“深两丈,广倍之”,水量巨增。明万历三年至七年(1575年-1579年),县令乔起凤扩建五门堰,“创修各洞湃水口,计田均水”,即现在控制水量的斗、升门,这个比较科学的均衡用水管理办法一直延用至今。明万历二十三年至二十六年(公元1595年-1598年),县令高登明“私捐俸金,更木易石”,又主持修建五门堰,至此,五门堰水利工程才大抵告成,“共有分水洞湃三十六处,浇田五万余亩”,居城固群堰之首。

⑤解放后,五门堰又经多次整修、扩建,灌溉面积进一步扩大,成为城固最大的粮食生产基地。现在的五门堰五洞中东南边的两个进水口仍在使用,西北边的三个洞已被封死。原因是进水太多,用不了,由此可以联想到历史上五门堰的农业发展该是多么得天独厚,时至今日,还在发挥灌溉功能,而且水量充沛。

⑥1992年,陕西省建立了五门堰博物馆,将其列为陕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五门堰水利博物馆的成立,既填补了陕西省迄今无水利博物馆的空白,又有利于对五门堰水利文物的保护和利用。馆内藏有53通水利修建碑、水利纠纷碑、水利保护碑、歌功碑、堰产碑等历代碑石,号称“小碑林”。这些碑石从不同角度全面系统地记载了五门堰的创修、管理等历史。碑文语言流畅,字体娟秀,雕刻精湛,不仅为研究我国古代农田水利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还有极高的鉴赏价值。

⑦博物馆成立之后陕西省又出资300多万元对五门堰的明清古建殿宇、楼阁、碑廊等进行修葺和重建,使得古堰面貌焕然一新。随着水土保持规划工作的开展,两岸的植被已被完全保护起来,与附近的万亩橘园遥相辉映,迅速成为旅游观光的胜地。

8.请概况第③段至第⑤段的主要内容。(3分)

9.文章第②段列举一系列数字,有什么作用?(3分)

10.“(五门堰)是陕西保存最完整、年代最久远、至今仍发挥灌溉作用的唯一一座古代水....

利”,句子中的加点词语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3 分)

11.下列表述,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 3 分)

A.据史料记载,五门堰是新汉王莽时修建,是保存最完整、时间最久远,至今仍在使用的古代水利工程。

B.在明代,五门堰经过了三次大规模的整修扩建,到明万历二十六年五门堰水利工程才大抵告成。

C.五门堰博物馆内的石碑,都从不同角度全面系统地地记载了五门堰的相关历史,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D.经过修葺和重建,五门堰焕然一新,和周边自然景观相辅相成,已经成为了陕西城固旅游胜地。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题。(18分)

少年阿拉的麦收季节

符利群

马上要收麦了,可阿妈的腿还没好,阿爸呢,细胳膊细腿的能割麦吗?再说还得照顾阿妈呢。阿爸阿妈很头疼,十四岁的少年阿拉这时挺起小小的胸膛,承担起了收麦这重要的任务。四点钟,阿拉就醒了,他睡不着,他的眼皮兴奋地跳动,脑子里幻想着收麦的情景。可是,小小少年,你能顺利完成这项任务吗?

A五月早晨的天空十分明净,淡蓝的天空衬着几缕细长白嫩的流云。草花被一夜露水一浸,浸出青涩清香的气息。

阿拉蹲下身,目光从齐茬茬的麦芒间隙望去。眼前的麦穗饱满结实,麦秆美丽整齐,像一片金色的森林。现在,这片金色森林即将消失在他手中。

他轻轻地用掌心碰触麦芒,感觉这奇妙幽微的疼痛与刺痒。

“阿拉快割麦啊。”有人从麦田经过朝他喊。阿拉应了声,跳进麦田,戴上手套,握紧镰刀。阿拉握紧左边的麦秆割下去,新镰刀的蓝光一泛,麦秆立刻倾倒在阿拉手中。阿拉举起麦秆看新收获的第一镰,内心喜悦无比。阿拉开始了第二镰、第三镰……很快他发现左边割麦非常别扭。阿拉试了试从右边开镰,这一试,阿拉发现左边开镰的方式奇蠢无比。当他挺直腰背歇气时,发现身后衍生着一条金黄色的弯弯曲曲的麦龙,一直一直追随他的脚后跟。阿拉跑到高高的田埂,看到原本完整无缺的麦田,在他双手的改变下,出现了一个如月牙又如狗噬的豁口,豁口后拖着一条弯弯的麦龙,静静摊开在大地上。

“阿拉快点割麦啦。”田埂上响过啪啪啪的光脚板声。

阿拉跳下田埂继续割麦。

汗水不断地从十四岁少年的额头淌下。

阿拉突然感觉脸颊痒得难受,然后是手,胳膊,胸前,到后来背脊处像是有几百只蚂蚁在啃噬,然后自下而上延向脖子,自上而下延向腰背……抓不胜抓,挠不胜挠。阿拉脱下衣衫,只剩下长裤。他用衣服拼命拍打全身,又抓又挠,甚至用嘴去咬手臂的红疙瘩。一阵风吹过来,阿拉打了个大激灵。

身上的痒一下子止住,像是一阵来势汹汹的急浪,瞬间无影无踪。阿拉疲惫不堪地倒在地上,像一匹中箭的小兽,嘴里发出微弱的哀叹。他把草帽盖在脸上,又撩起几绺稻草盖在身上。几只小虫子爬上阿拉的耳朵,阿拉捅捅耳朵,嘟哝了声“去”,用食指将小虫子轻轻碾成一抹绿绿的汁液。阿拉闻了闻手指,指头有青草腥气。

五月温暖的阳光照在阿拉(转载自:www.dXf5.cOm 东星资源网:年中考试题预测)身上。阳光的气味,青草的气味,泥土的气味,稻草的气味,麦子的气味。阿拉一时迷失于明媚灿烂的麦收季节……

一阵凉风把阿拉唤醒。B阿拉一抬头,太阳已挂在村口西边的树梢,像个通红的蛋黄。 阿拉望着漫无边际的麦田,心中升起漫长的绝望。

“阿拉,才割了两垄地,这样子什么时候才收起?”

“明天叔来帮你。”

阿拉冲太阳跺跺脚,骂了声“你咋落得这样快”,蹲下身拼起劲来。

晚风一吹一凉,午间的慵懒感没了。阿拉此时感觉有人在身后推着他走,速度快了许多,身上的痛痒也消失了。

阿拉大把大把割麦,沉浸在孤独的收获里。

突的一阵锐痛把阿拉惊起。他蹦跳起来,四处寻找疼痛由来,这时他看见一滴滴鲜血落在麦地。鲜血从他的左手食指滴出,地上很快漫起一小片鲜红。

阿拉的镰刀割伤了阿拉的手指。

阿拉不知所措地用衣服擦拭,很快衣服也血迹斑斑。他跑到水渠边把手指浸进水。水很快洇成一片玫瑰红,源源不断地幻出各种奇妙图案,水里淡出淡入。阿拉蹲在水渠边欣赏了几秒钟。

忽然他惊慌起来,他会不会失血而死?他记起阿妈说过,放牛叔因为被铁铧犁破了脚后跟,以为没事,用草药敷了敷倒头就睡。早上人家推门借牛,看见一地的血,放牛叔失血而死。

C天越来越暗,西天边只有一抹微红。阿拉摇摇摆摆往家走,无声地喊:“阿妈,我要失血死了。阿爹,我要死了。我见不着你们了……”(3)回家的路从来没有比此刻这样长,好像有人跟他过不去,故意把路扯长似的。路上的小石子又狠狠地硌痛他的脚板,有几次他快要跌进水沟。

D温暖的五月,黑夜的原野,响起一个少年清脆嘹亮响彻麦收季节的哭声:“阿妈,阿爹……”

(选自2015年2月13日《光明日报》)

12.结合全文,说说少年阿拉的麦收季节给他留下了哪些深刻的感受?(4分)

13.小说第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14.请赏析下面的句子。(4分)

(1)阿拉应了声,跳进麦田,戴上手套,握紧镰刀。(2分)

(2)阿拉疲惫不堪地倒在地上,像一匹中箭的小兽,嘴里发出微弱的哀叹。(2分)

15.文章中A、B、C、D四处划线句属于什么描写?其作用是什么?(3分)

16.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文中阿拉的形象。(4分)

【古诗文阅读】(共6 小题,计16 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0题。(12分)

曹操在兖州,引兵东击陶谦于徐,而陈宫潜迎吕布为兖牧,郡县皆叛,赖程昱、荀彧之..

力,全东阿、鄄、范三城以待操。操还,执昱手曰:“微子之力,吾无所归矣。”表为东平相。.

篇三:2015年历史中考经典材料题预测

展水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免除劳役。从事商业而贫穷的人,全家罚作奴隶。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1)上述材料是哪次改革的内容?这一内容会产生什么积极影响?

材料二: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

(2)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由于唐太宗对君民关系的这种认识,他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巩固唐朝的统治?出现了怎样的统治局面?

材料三:北宋时期,国家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八十左右来自淮河以南地区。淮南每年向都城汴京运送粮食六百万石,丝绸、茶叶等物品也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京城。……南方地区经济持续发展,支撑了南宋半壁江山。——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到两宋时期,我国经济发展出现了怎样的变化?概括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材料四:国以民为本,民以是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元世祖

(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元世祖为促进农业发展采取了哪些措施?

(1)商鞅变法;促进了秦国经济的发展,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为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2)吸取隋亡的教训,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戒奢从简,节制自己的享受欲望;合并州县,减轻人民负担;重用人才,虚心纳谏。贞观之治;

(3)经济重心南移;原因:南方战乱少,社会安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4)禁止蒙古贵族圈占农田做牧场,治理黄河,推广种植棉花。

2.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结束国家分裂,实现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中华民族为之奋斗、为之讴歌的伟大事业。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3分)

(一)自古以来,我国各朝代都注重加强对边疆的管辖,维护国家的统一。

材料一:李白:“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1)“扫六合,实现统一”在哪年,秦王统一后如何管辖边疆的? (3分)

材料二: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

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2)请分别写出西汉、元朝为加强中央集权而推行的地方管理制度。(2分)清朝前期分别设立哪些机构加强对西北、西南、东南地区管辖的。(3分)

(二)近代以来,祖国领土主权不断遭到破坏。

材料三:战争打响后,沙皇政府认定这是趁火打劫的大好时机……1860年初,沙皇政府决定仍以“和平”和“中立”的身份,周旋于中国和英、法之间,为俄国谋取最大的利益。 ——《从尼布楚条约到叶利钦访华》

(3)19世纪,俄国最终“谋取”到什么“最大的利益”使我国版图发生了重大变化?近代列强割走的最早的领土是?在1860年前后,世界上哪个国家出现了国家分裂危机?(3分)

材料四:“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竟割台湾去。”台湾同胞怀着悲愤的心情奔走相告,“哭声达于四野”。

(4) 这一令人悲痛的历史场面发生在近代史上哪一次列强侵华战争之后?(1分)“倭人”

“割台湾”是哪一不平等条约的规定?(1分)台湾多少年后回归祖国?(1分)

(5)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台湾问题至今尚未解决,针对此地区提出了怎样的构想?你认为怎样做才能解决好这一问题?(3分)

2、公元前221年,北击匈奴,筑长城,开发南疆,修灵渠。(2分)

(2)西汉实行推恩令、元朝加强对西藏管辖,西藏成为元朝正式行政区,还加强对琉球的管辖。(2分)清朝设伊犁将军、驻藏大臣、台湾府。(3分)

(3)割占中国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千米,香港岛 美国(3分)

(4)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50年(3分)

(5)一国两制;

努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加强两岸经济文化交流;一国两制和平统一。

3、改革与人类社会的进步相伴而生,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古今中外改革的历史,推进中国的改革向深层次发展,九年级(3)班组织了一次有关改革问题的探究。请你与同学们一起展开讨论。同学们通过一定的途径收集到了以下资料;结合所学的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材料一: 公元前356年,秦国任用商鞅变法。变法明确规定:戮(lù)力本业(努力搞好农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极大地调动了民众务农和作战的积极性。

根据材料一指出商鞅采取什么措施调动了民众积极性?在新中国建立后也有两个不同时期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采取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务农者的积极性。请你说出这两个时期和措施分别是什么?

材料二:19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90年代中国内忧外困,面对这种局面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都进行了重大的改革运动,但最终结局以失败而告终。

(2)请写出这两次改革运动的名称。请你挑选一次改革运动,说出它作用。并分析两次改革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6分)

材料三:

亚历山大二世列宁 罗斯福

(3)观察上面三幅照片,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①图一的改革家进行了一次改革,与其同一时期的日本也进行了一次同样性质的改革。日本改革中哪些措施体现出日本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榜样? 从这两国的历史发展来看,改革对两国的影响有什么共同之处?

②图二的改革家最先探索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使该国渡过了严重的经济困难,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请问他的探索是什么?(2分)

③图三的改革家实施了新政,这次新政的核心措施是什么?(1分)“新”体现在何处?(1分)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有何借鉴作用?(2分)

材料四:2012年2月23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宁要微词,不要危机》的社论;指出宁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机。……发展起来的问题、公平正义的焦虑、路径锁定的忧叹……在邓小平南方谈话20周年、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之际,人们对改革的普遍关切,标注着30多年来以开放为先导的改革进入了新的历史方位。

(4)邓小平南巡讲话后召开的中共十四大上确立了怎样的经济体制?(1分)以上改革家身上有那些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1分)

3(1)奖励耕战; 三大改造时期: 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改革开放新时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 洋务运动作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戊戌变法: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失败根本原因:洋务运动:没有触动封建根基。 戊戌变法: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3)①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提倡文明开化,向欧美学习,

努力发展教育。促进两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或 是两国的历史转折,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②新经济政策

③核心:对工业的调整 ;“新”: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借鉴作用:我国政府也要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健全法律法规,保障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用于创新,乐于奉献等

4、材料一 美国崛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利坚民族并不是北美大陆的首批开辟者,但经过100余年的开拓却构成了美洲领土最大的国家;虽然美利坚合众国不是第一个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国家,但到了19世纪末工业总产值居世界第一。

——《大国崛起·美国:从蚂蚁到大象》

(1)“美利坚民族并不是北美大陆的首批开辟者”,那么请问是谁率领船队成为欧洲在美洲大陆的首批开辟者?

(2)美利坚合众国在19世纪末工业总产值居世界第一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近现代历史中的日本,在19世纪和20世纪的中后期经历了两次重要的国家发展阶段,在危机中寻求出路,在较短的时间内脱颖而出、后来居上,寻事具备足以同世界强国抗衡的实力,令世界为之震惊,也值得世人认真思考和深入研究。

——《大国崛起》

(3) 日本在“在危机中寻求出路”,19世纪60年代,哪一历史事件使日本摆脱了危机,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成为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日本能“在危机中寻求出路”是受到了中国鸦片战争时期主张学习西方的哪部著作的影响?

(4)20世纪的中后期的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请回答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日本的崛起,在一定程度上对当今世界格局的形成有何影响?(1分)

材料三 ??和其他大国的崛起不同,中国是从内忧外患的境地中一步步争取到独立自主和国家富强的。有着五千年辉煌灿烂历史的中华民族在那时候跌倒了,顽强的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重新站起来了,中华大地焕发出了勃勃生机,中国人民富起来了。

——《复兴之路》

(5)“中国是从内忧外患的境地中一步步争取到独立自主和国家富强的”,领导中国人民“争取到独立自主”和“实现了国富民强、中国人民富起来了”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 人民分别找到了怎样的道路?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怎样的思想路线?

材料四 2011年4月13日,巴西开发银行、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俄罗斯开发与对外经济活动银行和印度进出口银行、南非南部非洲开发银行签署了《金砖国家银行合作机制金融合作框架协议》。中国开发银行董事长陈元在召开的记者会上表示,五国成员行将在以下方面开展合作:一,稳步扩大本币结算,服务便利金砖国家之间的贸易规模。二,加强金砖国家在资源、低碳等重要领域的投融资合作。三,积极开发资本市场间的合作,包括发行债券和企业的相互上市。四,加强金砖国家之间的金融领域的信息交流。

——摘自新华网

(6)材料四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趋势加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4.(1)哥伦布;(2)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美国内战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为经济迅速发展提供了条件。;(3)明治维新;《海国图志》(4)美国在日本进行了社会改革,推行非军事化政策;b、 美国的扶持;c、日本制定了适当的经济政策,引进最新的科技成就,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重要力量。(3分)

(5)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指导思想:立足国情,实事求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6)新技术革命的推动(或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促进);跨国公司的发展;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加强。(言之有理,答出两点即可得分)

5.(17分)民主政治是人类政治文明演进的产物,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也是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

【视角一】回顾中外民主政治的发展进步

标签:考试题 年中 预测 2016年中考试题 2017年中考作文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