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中考资料 > 中考试题 > 正文

[“内部造血”破解关键人才供给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是

时间:2019-02-02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渐入城市轨道交通投资和建设的高潮,但与此相对应的却是专业人才的极度匮乏。越来越多的城市驶入“地铁时代”之后,又纷纷陷入人才短缺的困局。   专业人才匮乏成瓶颈
  和历史悠久的北京地铁相比,京港地铁还是个非常年轻的公司。但是京港地铁却在国内首次运用了私人资本进入公共建设领域(PPP)的投资模式,我们的股东之一――香港铁路有限公司,是一家在全世界范围内为数不多的能够实现赢利的地铁公司。因此,从投资模式到经营方式,京港地铁都有很多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但是专业人才的匮乏却成为公司发展的一大障碍。
  目前,国内一、二线城市已掀起地铁建设的热潮。全国共有33个城市正规划兴建地铁,已有28个城市获得批复。规划到2015年建成地铁93条,总里程2700公里;到2020年建成173条,总里程6200公里:到2050年建成289条,总里程11700公里。
  但令人感到尴尬的是,在我国教育培训l体系中,城市轨道交通尚属新兴专业,开设该专业的院校数量极少,当前只有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以及部分铁道类院校开设,整体的招生规模极为有限。
  从投资规模、社会影响上来说,城市轨道交通并不逊于大铁路,但在人才培养系统上却有天壤之别:大铁路已经形成了由铁道部引导下的教育体系,而城市轨道交通是在各个城市主导下建设与运营,人才培养也以城市为中心呈点状分散;此外,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开设时间普遍不长,在师资、教材、教育模式以及人才的培养目标上,大多遵循原来大铁路系统的培养模式,难以与城市轨道交通的人才需求充分对接。在这些专业人才的需求中,最为短缺的就是那些有运营经验、技术背景的复合型人才,而目前这类人才在市场上的供给早已明显不足了。
  外部获取瞄准高端人才
  由于京港地铁是北京首个合资运营的地铁公司,在成立之初,很多人不了解京港地铁,甚至误以为要在北京和香港之间修建地铁,在这种情况下社会招聘的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成立伊始,京港地铁在社会招聘、校园宣讲方面花了很大气力,全方位地树立雇主品牌的良好形象。直到今天,乘坐北京地铁四号线的乘客,仍然能看到京港地铁员工制服上明显的公司LOGO,这也成为北京地铁的一大亮点。
  在高端技术人才的招聘方面,京港地铁确实遇到过不少困难。前面已经提到,目前全国专业人才的供给非常有限,若想从社会上直接招聘高端技术人才,如具有丰富经验的运营管理人员和设备维护人员,几乎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若从其他地铁公司挖角,势必会造成其他公司的运营困难。所以,针对高端技术人才,我们只有在急需的情况下,才会考虑通过猎头完成招聘,并采取“不主动、不拒绝”的策略,只要人才愿意加入京港地铁,我们随时欢迎,但绝不会刻意去挖别人的墙角。
  校企合作培养普通人才
  高端人才的稀缺可以通过猎头来弥补,但是大量的普通人才通过猎头方式既不划算也不现实,所以京港地铁开始尝试校企合作的方式,对普通专业人才实行定单式培养――这也是很多地铁公司普遍采取的一种人才培养方式。
  京港地铁依托香港地铁的资源与经验进行探索,建立起了院校、企业、政府、公众的四赢人才模式。简单地说,就是将教育与培训这两种理念融合起来。教育主要是面向专业知识,培训主要是面向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在与院校合作的过程中,寻求政府支持,建立起第三方的地铁实训中心,形成了独具―格的地铁人才培养模式。
  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是京港地铁重要的合作伙伴,在京港地铁―线运营人员中有700名者睐自校企合作项目。
  京港地铁不仅是专业人才的接收者,更是专业人才培养标准的设计者和专业教学的参与者。我们会主动介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并前所未有地承担起三大责任:一是制定培养标准,对具体岗位的工作职责、需要具备哪些专业技能进行详细分析,并将这一标准传递给院校;二是参与制订教材和教学,京港地铁会根据实际运营中出现的情况,适当修改教材,缩短或延长某一专项训练的周期,以更好地贴近企业的需要:三是在师资上进行支持,京港地铁会抽调经验丰富的技术或管理人员亲临教学一线,参与教学和兼课;同时还会定期委派一些任课教师赴香港接受专项培养,使师资不断接触最先进的专业技术、交流管理经验。
  为了实现精准的对口培养,京港地铁还从三个方面助力校企合作项目:一是和院校一起寻求政府的支持,建立了城市轨道交通实训基地,助力全市地铁运营人才的培养。二是针对学校师资缺乏的问题,从香港地铁引进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来充实师资。三是引进香港地铁成熟的培训模式,将企业案例与学校教育精准地结合起来。
  “内部造血”输送关键人才
  2007年,京港地铁、香港铁路公司和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联合设立了“人才培训中心”,构成人才培养、培训1的“铁三角”,全面承担起京港地铁关键岗位上关键人才的综合培训和培养。京港地铁的培训可以归纳为三大模块,分别是技术培训模块、软技能与管理培训模块和人才发展模块。
  ●技术培训模块
  京港地铁的运营培训中心,聘请了17位专业脱产的培训讲师,主要负责最常见的技术类的培训。如新员工的岗前培训、业务技能提升培训、安全资格培训、关键技能重温培训和员工技能认证等,公司还明确要求,无论新老员工,每年必须认证一次专业技能,如不合格需重新接受专项培训。各专业的兼职培训师还负责新员工在岗技术实操培训、业务技能在岗提升和年度实操技能认证等。
  ●软技能与管理培训模块
  京港地铁将公司的人才结构划分为三个层次:经理级、主管级和员工级。三个层次都有各自的核心课程和必须具备的技能或素质。围绕这些基本的素质模型和培训体系,我们会向对应员工提供必须的课程,帮助他们能力的提升。
  为了使员工的各项能力能与其职业发展通道相对应,京港地铁专门设计了“培训护照”,样式大小和真的护照一模一样,只要员工参加过培训并考核通过,公司就会在“培训护照”上加盖对应的认证章。无论是员工参照自己的职业发展通道还是在考核晋升时,都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到自己还在哪些方面有所欠缺,以此鞭策自己能力的提升。
  ●人才发展模块
  这个模块主要负责如何建立各岗位的能力素质模型,制订接班人计划、人才的测评和人才储备库的建立等事务。
  如,建立人才储备库时,会对人员的专业技术、知识水平和管理技能等方面进行测评分析,进而可以比照对应岗位为其安排相应的培训课程。对管理系列的员工,我们会利用导师制帮助其快速适应管理岗位,由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等高层领导组建的人才发展委员会,还会定期听取针对这类员工培训1的成果汇报;同时,公司还设计了系统的管理培训生培养计划,我们会用三年时间全面考察他们的专业素质。在第一年,我们会安排他们在关键部门和关键岗位进行轮岗,使其全面了解公司的整体状况;在第二年,我们会针对他们感兴趣的1-2个岗位进行深度轮岗i在第三年,经过部门主管的推荐,确定他们最终的岗位。
  总的来说,京港地铁关键人才的培养还是在走自主培养的道路,但是由于某些关键岗位关键人才的培养周期过长,单靠自主培养很难满足当前的需要,这时不得不通过猎头等方式从外部获取所需的关键人才。
  但不管企业的“内部造血”功能如何强大、培训方面做得如何出色,能否保留住这些关键人才也很关键。所以在重视内部培养的同时,还应该大力打造员工职业发展的绿色通道。让员工看到在本职工作中的未来发展和社会意义。只有这样,“内部造血”才能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源源不断。

标签:造血 供给 关键 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