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中考资料 > 中考试题 > 正文

论语十二章中考试题

时间:2017-04-0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论语十二章练习题

《论语十二章》复习题

一、文学常识填空

1.《论语》是 家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 体为主,记录了孔子

及其弟子言行。《论语》与、 、 并称“四书”。共二十篇。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 , 时期人,是我国著名的 、 、 , 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 ”,战国时期

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论语( ) 不亦说乎( ) 愠( ) 三省吾身( )传不习乎( ) 不逾矩( ) .......

不思则罔( ) 不学则殆( ) 一箪食( )曲肱而枕( )好之者( )笃志( ) ......

三、解释加点词语

1.学而时习之2.有朋自远方来3.人不知而不愠 4.不亦君子乎 .......

5.吾日三省吾身 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7.传不习乎8.三十而立 ......

9.四十不惑 10.不逾矩 11.温故而知新12.学而不思则罔 .......

13.思而不学则殆14.可以为师矣 15.人不堪其忧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17.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18.饭疏食饮水 19. 曲肱而枕之 20.不义而富且贵 ..........

21.于我如浮云 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3.择其善者而从之 24.子在川上曰 ......

25.逝者如斯夫 26.不舍昼夜27.三军可夺帅也 28.匹夫不可夺志也 .......

29.博学而笃志 30.切问而近思 ...

四、通假字(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不亦说乎。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五、古今异义词语(解释下面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1.学而时习之 2.吾日三省吾身

3.温故而知新 4.择其善者而从之

5.可以为师矣

六、一词多义

1.为:为人谋而不忠乎() 可以为师矣( )

2.而:人不知而不愠( ) 温故而知新( )

3.知:人不知而不愠(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温故而知新( )

4.乐:不亦乐乎(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

七、词语活用归类

1.学而时习之( )2.吾日三省吾身( ) 3.传不习乎( )

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 5.饭疏食饮水( )6.择其善者而从之( )

7.温故而知新( )( ) ..

八、成语归类(写出文中成语,至少五个)

九、按要求默写

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

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

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

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

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十、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4.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

5.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十二章》参考答案:

一、文学常识填空

1.《论语》是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共二十篇。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字,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二、略

三、解释加点词语

1. 学而时习之(按时复习)2.有朋自远方来(从 ) 3.人不知而不愠(了解)(生气,发怒 ) .....

4.不亦君子乎(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5.吾日三省吾身(每天)(多次反省 ) .....

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诚,诚实)7.传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 8.三十而立(站立,站... 得住,这里指独立做事情) 9.四十不惑(迷惑,疑惑)10.不逾矩( 越过,超过)(规矩,... 规范)11.温故而知新(学过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12.学而不思则罔(迷惑,.... 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13.思而不学则殆(有害)14.可以为师矣(可以)(凭借)(做,.... 当作)15.人不堪其忧(忍受)1

论语十二章中考试题

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代词,??的人)(喜欢,爱.... 好)17.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以??为乐趣)18.饭疏食饮水(吃饭)(粗粮)(冷水) .....

19. 曲肱而枕之(弯曲胳膊)(承接连词)20.不义而富且贵(不正当的手段)21.于我如浮云...... (对于)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泛指多个,几个)(于此,意思是“在其中”)23.择其善者....而从之(好的方面,优点)24子在川上曰(河流上,河边)25.逝者如斯夫(流逝)(这,.... 指河水)26.不舍昼夜(舍弃)27.三军可夺帅也(军队的通称) ...

28.匹夫不可夺志也(普通的人,男子汉)29.博学而笃志(忠实,坚守)30.切问而近思(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

四、通假字

1.不亦说乎 说通悦,愉悦。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有通又,意思是间常常加“有”字

五、古今异义词语

1.学而时习之 (时,古义:按一定时间;今义:时间。习,古义:复习;今义:学习)

2.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每天;今义:一日。三,古义:泛指多数,今义:数词,三)

3.温故而知新(古义:旧的知识;今义:过去的,老的)

4.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优点;今义:善良的人。从,古义:跟从(学习);今义:跟从。)

5.可以为师矣(古义:可以凭借;今义:可能,许可)

六、一词多义

1.为:为人谋而不忠乎(替)可以为师矣(成为,做)

2.而:人不知而不愠(转折连词,却)温故而知新(顺承连词,不译)

3.知:人不知而不愠(了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温故而知新(得到)

4.乐:不亦乐乎(愉快,快乐)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以??为乐)

七、词语活用归类

1.学而时习之(名词作状语,按时) . 2.吾日三省吾身(名词作状语,每天) .

3.传不习乎(动词活用为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 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喜欢,爱好;乐: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以??为乐。) 5.饭疏食饮水(名词活用为动词,吃饭) .

6.择其善者而从之(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指优点长处) .

7.温故而知新(故:形容词作名词,旧知识;新:形容词作名词,新的知识) ..

八、成语归类(1.不亦乐乎 2.温故知新 3.择善而从 4.三人行,必有我师5.逝者如斯 6.匹夫不可夺志 7.富贵浮云 8.箪食瓢饮)

九、按要求默写(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回也不改其乐。)

十、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 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译文: 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译文: 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能通达事理。

4.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译文: 用不义的手段得到富与贵,对于我来讲就像那天上的浮云一样。

5.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 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译文: 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

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译文: 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忠实地记住,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篇二: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题和答案)

论语

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是:

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

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

5.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6.表示既要从正面学习,又要从反面学习:

7.《论语》中强调复习重要性的句子是:

8.朋友从外地来看望你,你可以引用孔子的那一句话来表达你的心情:

9.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

10.军队的首领可以被改变,但是男子汉的志气是不能被改变的。用《论语》的话就是:

11.《论语》中说既要广博地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又要切合实际地多想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的句子是:

12.儒家所倡导的待人接物的处事之道的句子是:

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

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5.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6.表示既要从正面学习,又要从反面学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论语》中强调复习重要性的句子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8.朋友从外地来看望你,你可以引用孔子的那一句话来表达你的心情: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9.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0.军队的首领可以被改变,但是男子汉的志气是不能被改变的。用《论语》的话就是: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1.《论语》中说既要广博地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又要切合实际地多想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

事的句子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12.儒家所倡导的待人接物的处事之道的句子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篇三:中考语文复习+考点突破 《论语》十二章

考点跟踪突破1 《论语》十二章(见学生用书第195页)

一、(2014·陕西改编)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节选自《〈论语〉十二章》)

【乙】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

①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低回

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

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史记·孔子世家赞》)

【注释】①低回:徘徊,流连。②六艺: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人不知而不愠 生气,发怒 .

(2)不能去云 离开 .

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D )

??乎不能至?不亦说?虽..A.? B.?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虽不能察,必以情????..

??罔为人?学而不思则?想见其..??C. D. ?入则?无法家拂士 此之谓失其本心??..②

【解析】A项中的“说”前者读“yuè”,通“悦”,意思为“愉快”;后者意思为“讲,谈论,叙述”。B项中两个“虽”前者是“虽然”的意思;后者是“即使”的意思。C项中两个“则”前者是连词,可译为“就”或不译;后者表示假设,是“如果”的意思。D项中两个“其”都是代词,代指“他的”。因此本题选D。

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2)诸生以时习礼其家。

众多的儒生在他家按时操演(练习)礼仪。

【解析】第(1)句注意“善”在这里指优点,长处,“而”表顺承,一般不译。第(2)句为倒装句“礼其家”(状语后置),翻译时为“其家礼”,关键词有:“诸”是兼词,解释为“众多”,“时”是名词作状语,“按时”的意思。

4.请结合【甲】【乙】两段选文,说说学者敬仰孔子的原因。

因为孔子讲求良好的学习方法,有谦虚的学习态度和大度宽厚的待人胸怀,所以,学者都很敬仰他。

【解析】【甲】文中第1则“学而时习之”讲的是学习方法,“人不知而不愠”讲的是待人的胸怀;第2则“学而不思则罔”讲的是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属于学习方法类;第3则“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讲的是要善于向别人学习,应有谦虚的学习态度。【乙】文讲的是人们对孔子的推崇的表现。

【参考译文】 太史公说:《诗经》上有句话:“巍峨的高山可以仰望,宽广的大道可以依循前进。”我虽然不能到达那里,但是心中一直向往它。我读孔子的书,由推理可以知道他的为人。到了鲁国,看到孔子的祠堂、他车子、衣服和礼器,众多的儒生在他家按时操演(练习)礼仪,我徘徊留恋,舍不得离开。天下的君王以及贤人是很多的,(他们大多是)当时的荣耀,死后就终止了。孔子是一个平民,传到十几代,读书的人都尊崇他。从天子王侯,到全国研究六经的人,都以孔子的学说作为准则,孔子可以说是道德学问最高尚的人了!

二、(2016·预测)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论语》十二章(节选)

【甲】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④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⑤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闻斯行诸

②【乙】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④公西华问:“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

⑤⑥‘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选自《论语,先进第十一》)

【注释】①闻斯行诸:听到一种道理就去实行它吗?诸,“之乎”的合音。②子路:即孔子的学生仲由,子路是他的字。③冉有:即孔子的弟子冉求,字子有,性谦退。④公西华:即孔子的弟子公西赤,字子华,公西是他的姓。⑤赤:公西华自称。⑥退:畏缩不前。

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吾日三省吾身 泛指多次 .

(2)故进之 所以,因此 .

(3)不逾矩 越过,超过 .

(4)由也兼人 好勇过人 ..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这)做老师了。

(2)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有父亲和哥哥在,怎么能听到一种道理就去实行呢?

(3)赤也惑,敢问。

我感到疑惑,大胆地向您询问其中的缘故。

7.,从中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道德的修养。

8.对于同一问题,对象不同,孔子的答复也不同,其原因是什么?

因材施教。因为文中的两个人性格不同:子路争强好胜,为了让他学会退让,所以让他回去问父兄;而冉求谦让,为了促使他做事有魄力、有闯劲,所以鼓励他。

9.根据本文和《〈论语〉十二章》的内容,你认为《论语》这部书主要有哪些方面的内③①

容?这些内容对我们今天的学习、生活有什么影响?

主要是有关学习、修身、立志等方面的内容。尽管我们与孔子所处的时代不同,但是我们可以吸收孔子思想精华中有益于提升自己思想品德修养的部分,借鉴孔子学习、生活中成功的经验,做到古为今用。

【参考译文】子路问道:“听到一件合于义理的事,立刻就去做吗?”孔子说:“父亲和兄长还活着,怎么可以(不先请教他们)听到了就去做呢?”冉有问道:“听到一件合于义理的事,立刻就去做吗?”孔子说:“听到了应该立刻就去做。” 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一件合于义理的事,立刻就去做吗?’时,您回答‘还有父兄在,怎么可以听到了立刻就去做?’冉有问‘听到一件合于义理的事,立刻就去做吗?’时,您回答‘听到了应该立刻就去做’。我感到迷惑,我大胆地请问这是什么缘故呢?”孔子说:“冉有畏缩不前我鼓励他进取;仲由好勇过人,所以提醒他退让些。”

,所以

标签:论语 十二章 中考试题 中考论语十二章阅读 论语十二章中考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