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中考资料 > 中考试题 > 正文

年无锡化学中考试题

时间:2017-04-1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2015年无锡市中考化学试卷有答案

2015年无锡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化学试题

本试题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20小题。考试形式为闭卷书面笔答。试卷满分为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码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

2.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正确选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作答,答案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l C-120-16 Na-23 S-32 Fe-56 Cu-64

第I卷 (选择题 共15分)

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5分)

1. 江苏省实施“清水蓝天”工程以来,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提升。下列行为不利于“清水蓝天”工程实施的是

2.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O B.AlC.SiD.Fe

3. 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胆矾研碎 B.海水晒盐 C.蜡烛燃烧 D.干冰升华

4. 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A.糖水B.金刚石 C.空气D.石油

5. 下列是“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的实验操作示意图,其中错误的是

6. 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C.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7. 盛装浓硫酸的试剂瓶上贴有的标志是 B.生活中通过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D.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8. 向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少量品红,品红在静置的水中扩散。从分子的角度对此现象的正确解释是

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分子是可分的

C.品红分子发生变化D.分子体积极小

9. 下列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10. 下列物质的名称、俗名与化学式一致的是

11. 下列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

A.用观察颜色的方法鉴别磷矿粉和硝酸钾

B.用植物的花瓣制作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C.用水鉴别NH4N03、NaOH、NaCl三种固体

D.用FeSO4溶液、Cu和Ag比较Fe、Cu和Ag的金属活动性

12. 某同学梳理归纳了以下知识点:①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②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

生大量白雾;③“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的实验中,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④防毒面具的原理是利用活性炭的强吸附性;⑤洗涤剂能去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可以溶解油污;⑥日常生活中的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都属于合成材料。其中正确的组合是

A.①⑤⑥B.②④⑤C.③⑤⑥D.③④⑥

13. 如下图所示:若关闭Ⅱ阀打开I阀,紫色小花(用石蕊溶液染成)变红;若关闭I阀打开Ⅱ阀,紫色小

花不变红。则甲瓶中所盛的试剂可能是

①浓H2SO4 ②浓NaOH溶液 ③饱和NaCl溶液

A.只有①B.只有②

14. 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C.④② D. ①②③

A. 图①表示向稀盐酸中不断加水

B.图②表示探究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

C.图③表示向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D.图④表示20℃时,向一定量的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

15. 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氯化钡、氢氧化钠、碳酸氢铵、氯化钠、无水硫酸铜、碳酸钙中的一种或

几种。为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该粉末置于烧杯中,未嗅到任何气味;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充分搅拌,静

置后,观察到上层溶液呈无色,烧杯底部有蓝白色固体;过滤。

②向上述滤液中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溶液变浑浊。

③将上述滤渣投入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烧杯中,充分搅拌,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烧杯

底部有白色固体剩余。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白色粉末中可能有氯化钠和碳酸钙

B.白色粉末中肯定没有氢氧化钠和碳酸氢铰,可能有氯化钠

C.白色粉末中肯定有氯化钡、氢氧化钠、无水硫酸铜和碳酸钙

D.白色粉末中肯定有氢氧化钠和无水硫酸铜,且二者的质量比一定为1:2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35分)

16. (8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右图为某食品包装袋的部分说明。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饼干的配料中,富含油脂的是 ;

②配料中可用于腌渍蔬菜的物质是 ;

③小麦粉中富含糖类,糖类在人体内经过一 w w

系列的变化最终转化为水和

④食用香精中含有香豆素(C9 H6 O2),香豆素

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2)现有H、C、O、Ca四种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

①最轻的气体 ;②“西气东输”中“气”的主要成分;

③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④可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氧化物。

17. (4分)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在括号内注明基本反应类型:

(1)硫在氧气中燃烧(2)锌与稀硫酸的反应( )反应。 。 。 (3)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8. (8分)根据所学的知识并结合下列仪器,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仪器A的名称

(2)实验室以氯酸钾为原料制取并收集氧气,完成这个实验除选用A、D、E、F,I外,还需增加的仪器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组装一套气体发生装置所需的仪器是

(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通过查阅资料获知:镁在加热条件下与O2、N2、CO2、H2O均能发生反应;氮化镁(Mg3N2)能与水反应;碱石灰的主要成分是生石灰和氢氧化钠固体。小

年无锡化学中考试题

强欲在实验室里以空气和镁粉为原料制取少量氮化镁。可供选择的装置和药品如下图所示:

①导管口之间的连接顺序是:a→( )()→()()→()()一h。

②通气后,应先点燃装置 (填“B”或“C”)的酒精灯,装置E的作用是

19. (5分)工业上以高纯度的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备高锰酸钾的主要流程如下:

已知相关物质的溶解度(20℃)如下表:

(1)KMnO4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

(2)操作I的名称是。“干燥”过程中温度不宜过高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通CO2酸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K2 MNO4+2CO2======2KmnO4+MnO2↓+2K2 CO3

著用稀H2SO4酸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K2 MNO4+2H2 SO4=====2KMnO4 +MnO2↓+2K2SO4+2H2O

工业上不采用稀H2SO4酸化的原因是。

(4)电解法也可以实现由K2MnO4向KMnO4的转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2MnO4?2H2O通电2KMnO4?2KOH?H2?

与“通CO2酸化”相比,其优点是。

20. (10分)善于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学好化学的重要方法。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学

习铁及其化合物知识时进行了系列研究。

I.提出问题

问题1:铁为何称为黑色金属?

问题2:铁和氧气在不同条件下能发生哪些反应?

问题3:铁有多种氧化物,它们的性质有哪些差异?

问题4:钢铁厂在选矿时,如何测定铁矿石中的含铁量?

问题5: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得到的黑色固体一定是单质铁吗?

II.解决问题

【问题1】上网查寻,有两种说法:

a.因为在铁表面有黑色的铁的氧化物,所以叫黑色金属。

b.因为铁的粉末为黑色,铁的氧化物也均为黑色,所以叫黑色金属。

(1)你认为正确的说法是 a”或“b”)。

【问题2】通过学习,已经知道铁丝在潮湿的空气中能生锈,也能在纯氧中燃烧。

(2)请写出一种防止钢铁生锈的方法。

(3)请写出铁丝在纯氧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问题3】查阅资料:

a.铁常见的氧化物有氧化铁(Fe2O3)、四氧化三铁(Fe3O4)和氧化亚铁(FeO)。

b.四氧化三铁是具有磁性的黑色晶体,可以近似地看作是氧化亚铁和氧化铁的化合物,

它不溶于水,能与酸反应生成两种盐。

c.氧化亚铁是不溶于水的黑色粉末,能与酸反应,无磁性,也不能被磁铁吸引。

(4)请写出四氧化三铁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有一包黑色粉末;可能是铁粉、Fe3O4粉末、FeO粉末中的

一种,请你设计一种实验方案进行鉴别。

【问题4】同学们参观了某钢铁厂,了解到钢铁厂在选矿时测

定铁矿石中含铁量的方法较多。小明结合所学知识,设计了如右图

所示的实验装置测定某赤铁矿样品中Fe2O3的质量分数。他称取

l0.0g赤铁矿,当赤钛矿中的Fe2O3全部还原为Fe时,剩余固体在

CO的保护下冷却、称量,质量为7. 6g(假设赤铁矿中的杂质均不与CO反应)。

(6)图中酒精灯的作用是

(7)该赤铁矿中Fe2O3的质量分数为(列出

计算过程)。

【问题5]在钢铁厂的实验室,同学们采集了用某种

热分析仪记录的CO与Fe2 O3进行反应时的有关数据,并

得到固体质量与反应温度的关系曲线,如右图所示:

(8)根据图像分析,写出P点时

篇二:2016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2016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15分

1. 2016年5月,“感知环境,智慧环保”无锡环境监控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进入整体试运行阶段,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质量提升的是( ) A.对污染水体作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 B.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C.加大汽车尾气检测力度,减少空气污染 D.减少使用农家肥,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2.下列是“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操作示意图,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B. C. D.

3.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 A.豆油 B.蔗糖 C.面粉 D.泥土

4.下列化肥中,从外观即可与其他化肥相区别的是( ) A.硫酸钾

B.硝酸铵

C.磷矿粉

D.氯化钾

5.氢气是一种理想的新能源,目前只在火箭发射等少数情况下使用,其主要原因是( ) A.制取成本高和贮存困难 B.氢气燃烧条件难以满足 C.制备氢气原料极其匮乏 D.氢气燃烧过程难以控制

6.下列是今年无锡市实验操作考查“药品的取用和加热”中部分实验操作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7.根据实践经验,下列课外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

A.用冷碟子收集蜡烛火焰上方的炭黑 B.用洁净的蛋壳和食醋制得二氧化碳

C.用两杯等体积的水比较报纸与保鲜膜的透气性 D.用自制简易净水器制得纯净水

8.国家卫计委发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倡导健康安全的生活理念,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奶制品中含钙丰富,是日常饮食中钙的来源之一 B.食物合理搭配,以保证各种营养素的均衡摄入

C.硒、碘等微量元素在人体中的含量很小,对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作用不大 D.糖类和油脂在人体内经氧化释放能量,提供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的需要

9.用CO2和NH3合成尿素【CO(NH2)2】是固定和利用CO2的成功范例,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2NH3═CO(NH2)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尿素中有2个氮原子 B.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0g

C.参加反应的CO2与NH3的质量比是44:17 D.该反应是充分利用CO2的一种有效途径

10. NaCl、KNO3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C时,NaCl的溶解度为31.6g B.KNO3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

C.使NaCl从其饱和溶液中析出,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D.50℃时,在100g水中加入100gKNO3,所得溶液中KNO3的质量分数为50% 11.只用下列鉴别方法不能把待鉴别物质区分开的是( )

A.A

B.B

C.C

D.D

12.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A

B.

B

C.C

D.D

13.如图为CO还原CuO“微型”实验装置(夹持仪器等略),已知:HCOOHH2O+C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中所需CO可现制现用

B.此装置可节约用品,污染小,现象明显

C.此装置内空间较小,空气易排空,实验危险系数小 D.该实验中所涉及反应的基本类型有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

14.某同学梳理归纳以下知识:①稀释浓硫酸时,降水缓慢注入浓硫酸中;②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③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番茄汁的pH,④将纯锌片浸入硫酸铜溶液,观察到锌片表面有一层红色固体析出,说明锌的活动性大于铜;⑤分子可分,原子 ⑥化学科学和技术的快速发展必须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不可分;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5.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NaNO3、CaCO3、NaOH、CuCl2、NaCl和Ca(NO3)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蓝色溶液B中阳离子只有Cu2+ B.无色溶液A中一定有NaOH C.原固体粉末一定有NaCl

D.原固体粉末一定有CaCO3、NaOH、NaNO3、CuCl2和Ca(NO3)2

二、非选择题共35分

16.通过化学启蒙学习,同学们对组成万物的基本物质有了进一步了解.

(1)现有H、C、N、O、Ca五种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①最简单的有机物②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③可做制冷剂的干冰④常用作改良酸性土壤的碱.

(2)澳大利亚工程师研制出新型太阳能电池的路灯将极大提高能量转化效率. (3)①如图所示物质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②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灯材料使用的铝合金属于“纯净物”或“混合物”).

③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材料是硅,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其中

x=

17.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标有①的仪器名称是.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证明集气瓶已充满二氧化碳的方法是,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应(填“正”或“倒”)放在桌面上. (3)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其中二氧化锰起作用,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若用盛满水的E装置收集氧气,应从导管(填“a”或“b”)处通入.

(4)小可同学为探究乙烯的化学性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已知:①乙烯是一种无色气体,具有可燃性;②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③乙烯能使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他的操作过程如下:关闭止水夹1.打开止水夹 2.打开活塞,观察到A、B中溶液均逐渐退至无色.关闭止水夹2.打开止水夹1.在尖嘴导管处点燃乙烯,发现火焰较微弱,说明尖嘴导管处乙烯量较少.待A、B中溶液均褪至无色后直接点燃乙烯的原因

是.于是,他关闭水夹Ⅰ一段时间后,向贮气瓶中加水,说明乙烯(填“难”或“易”)溶于水.打开止水夹Ⅰ,重新点燃乙烯,观察到火焰明亮且有浓烟.他关闭止水夹Ⅰ一段时间后才向贮气瓶中加水的原因是. Ⅱ制备Fe3O4

乙同学模拟生产复印用Fe3O4粉的实验流程如下:

【资料二】Fe(OH)2是一种白色难溶于水的固体,在空气中易被氧化.

FeSO4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②4F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依次为①,(OH)

2+O2+2H2O═4Fe(OH)2.由沉淀2═Fe3O4+4H2

O

a获得Fe3O4的化学方程式为:Fe(OH)2+Fe(OH)

篇三:江苏省无锡市2016年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2016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化学试卷

解析版

一、选择题共15分

1.2016年5月,“感知环境,智慧环保”无锡环境监控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进入整体试运行阶段,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质量提升的是( )

A.对污染水体作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

B.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C.加大汽车尾气检测力度,减少空气污染

D.减少使用农家肥,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考点】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

【分析】A、根据防止水体污染的措施进行解答;

B、根据应用新技术、新工艺能减少污染物的产生进行解答;

C、根据汽车尾气中含有空气污染物进行解答;

D、根据过量使用农药化肥会污染水和土壤进行解答.

【解答】解:A、对污染水体作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能防止水体的污染,故A不符合题意; B、应用新技术、新工艺能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利于环境质量提升,故B不符合题意;

C、加大汽车尾气检测力度,能减少空气污染,故C不符合题意;

D、过量使用农药化肥会污染水和土壤,不利用环境保护,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应该从平时的点滴做起,如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等.

2.

下列是“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操作示意图,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B.

C. D.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夹取木炭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木炭发红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木炭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二氧化碳使石灰水变浑浊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3.

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

A.豆油 B.蔗糖 C.面粉 D.泥土

【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

【专题】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它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只有被分散的物质在水中是可溶的,二者混合后才会形成溶液.

【解答】解:A、豆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 B、蔗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正确.

C、面粉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

D、泥土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本质特征(均一性、稳定性、混合物)、各种物质的溶解性方面的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

下列化肥中,从外观即可与其他化肥相区别的是( )

A.硫酸钾 B.硝酸铵 C.磷矿粉 D.氯化钾

【考点】化肥的简易鉴别.

【专题】生产、生活、环保类简答题.

【分析】从外观看主要是对它们的物理性质中的颜色状态气味等方面进行分析.

【解答】解:硫酸钾、硝酸铵、氯化钾从外观看均为白色或无色晶体,只有磷矿粉是灰色或褐色粉末,故与其它化肥从外观看与磷矿粉不同,

故选:C.

【点评】此题是对化肥外观进行的考查,通过对各种化肥颜色状态的分析,知道磷矿粉颜色与其它化肥的不同.

5.

氢气是一种理想的新能源,目前只在火箭发射等少数情况下使用,其主要原因是( )

A.制取成本高和贮存困难 B.氢气燃烧条件难以满足

C.制备氢气原料极其匮乏 D.氢气燃烧过程难以控制

【考点】氢气的用途和氢能的优缺点.

【专题】化学与能源.

【分析】根据氢气的特点以及制取和储存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A.制取成本高且不易贮存是氢气作为燃料暂时还不能广泛使用的主要原因,故正确; B.氢气是一种极易燃烧的气体,燃烧条件很容易满足,故错误;

C.目前水资源受污染状况可控,大量的海水淡化后可用,故错误;

D.氢气燃烧可以通过阀门来控制,故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氢能源的认识,学生应明确利用水分解制取氢气存在的急需解决的问题,同时明确氢能源的优点及广阔的应用前景.

6,

下列是今年无锡市实验操作考查“药品的取用和加热”中部分实验操作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考点】固体药品的取用;加热器皿-酒精灯;液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A、根据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取用液体药品时应注意:①瓶塞倒放,防止沾的污物腐蚀瓶内的药品,②瓶口紧挨试管口,防止药品洒落;

C、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分析判断.

【解答】解:A、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时,试管横放,然后用药匙将药品送入试管底部,然后慢慢竖起,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取用液体药品时应注意:①瓶塞倒放,防止沾的污物腐蚀瓶内的药品,②瓶口紧挨试管口,防止药品洒落,图中瓶塞没有倒放,试管没有倾斜,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熄灭,不可用嘴吹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7.

根据实践经验,下列课外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

A.用冷碟子收集蜡烛火焰上方的炭黑

B.用洁净的蛋壳和食醋制得二氧化碳

C.用两杯等体积的水比较报纸与保鲜膜的透气性

D.用自制简易净水器制得纯净水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蜡烛燃烧实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水的净化;塑料及其应用.

【专题】实验设计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分析】A、根据蜡烛不充分燃烧生成炭黑,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报纸的透气性好,而保鲜膜的透气性差,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用小卵石、石英沙、活性炭等用品制作的简易净水器的原理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蜡烛不充分燃烧生成炭黑,在靠近蜡烛火焰的上方放一只冷碟子,一段时间后可收集到炭黑,故选项课外实验能成功.

B、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醋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用洁净的蛋壳和食醋制得二氧化碳,故选项课外实验能成功.

C、报纸的透气性好,而保鲜膜的透气性差,用两杯等体积的水可以比较报纸与保鲜膜的透气性,故选项课外实验能成功.

D、小卵石和石英砂能够起到过滤的作用,而活性炭能吸附可溶性杂质、异味及色素,膨松棉可以阻挡活性炭进入水中,可以达到净水的目的,但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等,不能制取纯净水,故选项课外实验不能成功.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设计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8.

国家卫计委发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倡导健康安全的生活理念,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奶制品中含钙丰富,是日常饮食中钙的来源之一

B.食物合理搭配,以保证各种营养素的均衡摄入

C.硒、碘等微量元素在人体中的含量很小,对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作用不大

D.糖类和油脂在人体内经氧化释放能量,提供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的需要

【考点】均衡营养与健康;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

【专题】化学与生活.

【分析】A.根据钙元素的来源来分析;

B.从合理搭配膳食,以保证各种营养素的均衡摄入,保障人类身体健康去分析解答;

C.根据微量元素的作用来分析;

D.根据人体的供能物质来分析.

【解答】解:A.奶制品中含有丰富的钙元素,这是人体获取钙元素来源之一,故正确;

B.合理搭配膳食,以保证各种营养素的均衡摄入,保障人类身体健康;故正确;

C.人体对微量元素的需求量虽小,但是起到的作用却非常大,如人体缺碘易患甲状腺肿大,故错误; D.糖类和油脂是人体的供能物质,糖类和油脂在人体内经氧化释放能量,提供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的需要,故正确.

故选C.

标签:无锡 化学 中考试题 2016年无锡中考化学 2016年化学中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