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中考资料 > 中考数学 > 正文

浅谈初中数学新课导入教学|初中数学新课导入设计

时间:2019-01-0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良好的课堂开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一个好的开头是师生建立感情的第一座桥梁,可为整堂课的讲解定下基调。“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使整个教学进行得和谐,自然,有如“春色初展,鲜花含露,叫人钟情”。下面就笔者对新课导入的教学谈谈几点看法:
  一、新课导入的作用
  导课的作用在于集中学生注意力,引起学生兴趣,明确学习目的、要求,为学好新知识创造良好的前提。
  有效地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教师在导入新课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精心设计好导入的方法,教师用贴切而精炼的语言,正确、巧妙地导入新课,就会达到课始趣生的境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全神贯注、精神振奋、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地去接受新知识。教师的课堂语言就会像涓涓细流注入学生的心田,拨动学生的心弦,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使他们鼓起学习的风帆,这样就会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新课导入的四个基本环节
  1.引起注意
  人的注意力越集中,对周围其他干扰的抑制力就越强,这时接受信息效率也最高,这时人对事物观察得最细致,理解得最深刻,记忆得最牢固。所以,教学中教师应在学生进入教室后情绪尚未稳定、注意力尚未集中之前。运用适当的手段或方法使学生的注意力尽快集中到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上来。
  2.激发动机
  学生学习兴趣的持久性以及克服困难的毅力是与其数学学习动机密切相关的。学习动机的构成是多方面的,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明确学习目标是学生学习动机激发的主要手段。所以,教学要引起学生的兴趣以激发其动机。
  3.组织引导
  当学生具有数学学习动机的前提下就要组织引导,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只有把学生引入到需要讲授的方向上来时,才能使学生在短短的一节课中直击目标,提高效率。
  4.建立联系
  导入不是教学目的,是一种手段,教师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和所要学的知识之间建立一个桥梁,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前后联系很紧密的学科,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善于把握前后的联系,做到在联系当中教,引导学生在联系当中学。
  三、如何导入新课
  如何导入新课是一项需要经过精心设计而且实行颇难的教学艺术。那么,如何精心设计每堂课的导入呢?下面介绍数学中几种常用的方法。
  1.“课本”导入法
  教材汇集了众多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其科学性和数学性得到了多次的论证,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几千年文化的沉淀。新教材中呈现了大量的导入情境,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教师应认真研究教材,充分挖掘其内涵,发现其教学价值。在教学阶段,教师应将自身的教学认识与教材内容融为一体,通过各种方式生动形象地讲述;读通读好教材,使自己的知识水平高于教材,深于教材,广于教材。这不仅是新课改向纵深推进的初衷,也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所在。
  2.“生活”导入法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的潜意识知识及生活经验相关性越大,学生对此的学习兴趣越浓。因此课堂导入要从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境出发,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导入新课的内容。
  3.“问题”导入法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思维的出发点。”有问题才会有思考,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提出具有一定思维容量、发人深思的“问题”或“悬念”,作为引起学生好奇心的出发点,使他们产生一种强烈的“愤”、“悱”心理。
  例:在学习“有理数乘方”一节时,教师首先设计了一个问题:“用一张厚度为0.5毫米的报纸对折50次,其厚度大概是多少?”大多数学生不会猜想到其厚度,最多猜到几米厚。这时教师提示说:“如果可能的话,你们把对折50次以后的报纸放到地面上,另一头的高度远远超过月球了。”学生感到很惊讶,并急于探求其所以然。至此,教师点出本堂课的主题,以悬念成功完成导入。
  4.“活动”导入法
  学生的抽象思维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感性经验,直观活动导入可利用实物演示、动手操作等方式变抽象概念为具体实物,通过学生眼、手、脑协同活动,激发学生直觉思维。这种方法充分体现数学教学要“关注学生活动”,把教学设计转向“引导活动”的新课程理念上来。
  例:在学习“三角形三边关系”时,可以让学生在长度不等的若干根小棍中取出三根,经过拼一拼,看能否组成三角形。通过实际操作,学生会发现,任取三根木棍,有时能组成三角形,有时却不能,在此,教师点明本堂课的课题,这个新课题就很自然导入了。
  5.“故事”导入法
  在讲授新课时,给学生讲授一些与课程有关的趣味实例,如名人轶事、历史故事、数学趣题、数学游戏等。这样的导入,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精神饱满,在急需要释疑的迫切要求之下学习。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时,教师可先讲一个故事:唐朝一个官员准备提升一名下属到较高的职位,底下的办事人员物色了两名候选人。但这两名候选人在各方面的条件旗鼓相当,难分高下,一时无法定下来。这名官员就把两名候选人叫到大厅上,出了一道数学题,要他们当场计算。题目是这样的:有一个人在林中散步,无意中听到几个盗贼在商量怎样分偷来的布匹。他们说,若每人分6匹,就会剩5匹,若每人分7匹,就会差8匹,问这里共有几个盗贼?布匹总数又是多少?其中一名候选人很快算出了答案:盗贼人数为13人,布匹总数为83匹,于是他得到了提升,另一个候选人也心服口服,无话可说。你想知道他是怎样快速解决的吗?学生被故事吸引,对学习新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6.“温故”导入法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每堂课开始时,教师通常采用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作为导入新课的方法。这种方法,便于学生巩固已学的知识,便于将新旧知识有机联系起来,便于教师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复习导入一般通过提问、练习、讲述等方式进行,使学生在“温故”的基础上“入题”、“知新”。
  7.“类比”导入法
  这是一种利用知识间迁移规律,对同类知识进行类比,获得新知识的方法。数学中的很多概念、性质、定理是通过推理发现的,它是科学研究中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利用类比导入新课,不仅建立了新旧知识的联系,引出了课题,同时也交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8.“直接”导入法
  授课开始就接触教学内容的主题,点明本课所论问题的重点及中心,尽可能使学生心中有数、一目了然。
  四、导入新课应注意的问题
  掌握了这些导入方法后,如果不能恰到好处的使用仍旧会事倍功半,所以在新课导入时应注意一系列问题。
  ①要有目的性。②要有高效性。③要有灵活性。
  总之,新课导入是一门艺术。导入方法灵活多样,但方法要紧扣教学内容,时间要适当,导入的例子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教学,要有趣味,有艺术魅力,诱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迅速投入,集中注意力,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创造愉快的学习氛围,要他们“愿学”“乐学”,调动学生高涨的情绪,步入振奋的求知状态,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562413贵州省兴义市沧江乡中学)
  

标签:浅谈 导入 新课 初中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