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中考资料 > 中考数学 > 正文

[语文阅读教学有度拓展刍议]初中英语拓展阅读教学

时间:2019-01-15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自从新课标提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一建议之后:“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已成为小语界的共识。很多教师喜欢教完课文后进行拓展,希望超越文本。笔者以为课堂阅读的拓展首先应基于文本,其次,拓展又应超越文本,拓展不应该只是简单的“加法”,还应该挖掘出对于学生学习语文的更有用的价值。那么如何对文本进行适度有效拓展,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 扩大文本广度
  
  小学语文拓展阅读的主题是由语文阅读教材而来。我们应根据不同的文体类型和不同的学习方法设计教学,开展活动:
  1. “情境回归类”
  所谓“情境回归类拓展阅读”,通过收集阅读大量与主题相关的资料,让学生回归到与文本相关的自然、历史与社会情境中去,了解并体验某一名胜的地理环境与人文景观、历史故事及文化信息,从自己特定的视角形成独特的感受与观点。如苏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材中《九寨沟》主要介绍了介绍了九寨沟蔚为壮观的自然景色。学习后我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虚拟网上游――《中国名胜任我游》。我以自己制作的专题学习网站《中国指南》为依托,让学生扮演导游或游客,通过有关某一中国名胜大量资料的收集阅读,了解、体验那里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历史故事、文化气息、风俗习惯等,从自己特定的视角形成独特的感受与观点,向大家描绘和阐述,在拓展阅读的主题活动中进一步巩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感悟智慧类”
  所谓“感悟智慧类拓展阅读”,就是通过收集阅读大量与主题有关的“寓言”、“成语故事”等文体特征的文章,感悟其中所蕴涵的哲理、并联系生活实际体悟人性真善美。如学习了《寓言两则》,我们组织学生阅读《伊索寓言》,其目标定位为:阅读某一类寓言故事,了解寓言故事所涉及的背景和典故,理解体验寓言的寓意,并联系生活实际,感悟生活哲理。
  3. “文学欣赏类”
  学生通过搜集阅读、欣赏散文、诗歌、随笔类文学作品,能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并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作出自己的评价,形成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如学习了冰心的《只拣儿童多处行》后,我们组织的《冰心散文鉴赏》就属于欣赏式拓展阅读。其目的在于了解冰心散文的特点,进一步感受冰心散文的内在美和外在美。
  
  二、 讲究时段适度
  
  拓展性阅读作为课内教材的补充、延伸,我们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类型及教学的需要,把它安排在不同的时段。为此,我们从课前拓展性阅读、课中拓展性阅读、课后拓展性阅读三个角度进行了初步的尝试。
  1. 课前拓展性阅读。
  课前拓展性阅读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写作背景、了解作者的相关资料或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知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为学生更好地学习课文储备能量。如苏教版四年级教材中的《特殊的葬礼》一课,上课伊始,老师可请学生谈谈课前通过查资料(包括上网)所了解的瀑布是什么样子的,怎么形成的。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下面学习课文埋下伏笔。
  2. 课中拓展性阅读。
  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会遇到疑难,适时地利用拓展性阅读材料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自主学习,释疑解惑。如三年级教材中的《菩萨兵》一课,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主要让学生了解藏族同胞听说有部队开进自己居住区,便躲进深山不敢露面的原因。这里老师可简介国民党军队是如何对待老百姓的,也可以请学生们谈谈自己在电视上、电影中所看到的相关内容。学生对第四自然段中翻译说的“一定是乌云遮住了他们的眼睛”这句话就容易理解了。
  3. 课后拓展性阅读。
  我们不难发现,苏教版新教材课后思考练习中多了一些 “搜集资料”的要求。如四年级教材《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课,课后要求“搜集宋庆龄的有关资料,说说人们为什么总爱在她故居的两棵樟树前留影纪念;《李时珍夜宿古寺》一课的课后要求“中药是我国宝贵的遗产。你知道哪些中药?说说这些中药的药效。”
  这些都表明,实行课程改革,要不断增强课程的资源意识。
  
  三、 挖掘拓展深度
  
  语文教学要丰富学生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拓展就是要把学生对文本语言的感悟内化为思想认识,外化为语言表达,把学生的认识和思考二度激活,引向深入。
  我们语文教师可以把拓展阅读体现在全过程,作超越文本的延伸:或在重点处拓展,或在空白处填补,或的结尾处推敲,或在关节处比较……像在教《三借芭蕉扇》重点断时,我就出示了《西游记》的原著部分,让学生进一步感悟作品大胆的想象。在学生主动积极的阅读中,文字蕴涵的信息会奔涌而来,学生尝到了读书的情趣与滋味。
  
  四、 提升拓展效度
  
  拓展阅读,教师往往只理解为从课本之外寻找拓展源,其实有的时候也可以把教材中的课文前后串联起来,通过这种拓展放大文本的效度。
  王自文老师执教的《古诗两首》(《题临安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教师在开课伊始,即将两首古诗和盘托出通过比照参读、因果索解,实现古诗解读模式的突破。从内容上比照,不难发现其中的因果关系,权贵寻欢实为遗民苦盼之因,反之,遗民苦盼必为权贵寻欢之果。用遗民之泪浇权贵之醉,何其让人心酸;以权贵之醉衬遗民之泪,何其让人悲愤。这种形象、情景、氛围的强烈反差,形成了一种震撼人心的情绪场。王老师以其不凡的身手,引领学生切己体察、感同身受,师生在情绪场中共同受到了一次刻骨铭心的精神洗礼。
  此外,与任何教学活动一样,对于拓展阅读同样需要及时的检查反馈,需要适当的评价。只是在评价中,更应该倾向于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生生互评,评价的内容要以阅读的兴趣和主动性为主,使我们的学生通过拓展阅读爱上阅读,使阅读成为每个学生的爱好。
  文本拓展,是“文本”的拓展,必须立足文本;
  (陈娟娟 江苏省如皋市白蒲小学 226511)

标签:刍议 有度 阅读教学 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