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中考资料 > 中考数学 > 正文

印度嫁妆制度【印度:嫁妆的膨胀与嫁妆法的无能】

时间:2019-01-2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据印度2011年人口普查,在12.1亿总人口中,男女比例为1000:940,总体上男性比女性多3720万。照常理,印度女子既然如此“稀缺”,就更应得到宠爱,而男人要想娶到媳妇,必然会费尽心思,并甘愿奉上丰厚的彩礼,并对妻子百般珍爱:然而,在印度事实正好相反。文明古国的不文明陋习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结婚时,女方反而要给男方价值不菲的嫁妆,男方甚至理直气壮地向女方索要财物!许多印度男人根据自身条件而要求不同档次的嫁妆,印度新郎仿佛成了贴了标签的商品。如果新郎出身高贵,受教育程度高,为了男方较高的社会经济地位和新郎受教育的费用,女方家庭就必须对此进行补偿,不得不付出更多的嫁妆。
  随着社会的发展,嫁妆的内容也花样翻新,不仅包括衣物、首饰、家电、家具、现金等,男方甚至要求女方为其购买房屋、别墅,以及出国旅游等。去年3月印度国大党议员坎瓦尔?坦瓦的儿子结婚,新娘家的嫁妆竟然还包括一架直升飞机。
  目前嫁妆的价值平均占到新婚夫妻财产的68%,并且成婚当天的费用主要也是由女方承担,男方可以邀请众多亲朋好友,参加婚礼的客人非但不用送礼,反而还可以拿红包。所以在印度有“嫁出姑娘,掏空家产”,或者“一家若有仨姑娘,全部家产折腾光”的说法。重男轻女观念根深蒂固
  这种与现代文明极不相融的嫁妆制度,之所以能占据印度婚嫁的主流,必有其内在原因。
  首先是宗教的影响。印度几乎是全民信教,并且绝大多数信仰的是印度教,而印度教圣典《摩奴法典》中对嫁妆的说法是:“过门的媳妇如能带来充足的财富,在婆家就会受到尊敬,神灵也会感到喜悦。(新娘的父亲)应该不惜一切代价不断给自己出嫁的女儿提供饰品、衣物和食品”。所以,在印度教看来,新娘出嫁要陪送大量嫁妆是天经地义的事。
  其次,男女地位严重不平等。在传统的印度教家庭中,女性不仅没有财产继承权,并且被认为是一种“负担”,女儿出嫁时需要向男方家庭做出一定的补偿。
  印度的种姓制度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在婚姻方面,男子可以娶同种姓及低种姓的女子,而女子则只能嫁高种姓及同种姓的男子。高种姓的男子一般只有在讨不到老婆的情况下,才会娶低种姓的女子,这种情况叫“顺婚”,低种姓女子嫁到高种姓家不但意味着自己子女从此出身高贵,而且自身也得到了净化,与神的距离更近了一步,这是低种姓女子改变地位的唯一的办法。因此低种姓的女子就不得不用丰厚的嫁妆来吸引高种姓男子。另一方面,高种姓的女子由于可供选择的择偶范围非常小,为觅得如意郎君,也不得不陪以厚嫁。嫁妆法脱离社会现实
  实际上印度是世界上不多的专门为嫁妆立法的国家。印度开国总理尼赫鲁曾深恶痛绝地说:“嫁妆是邪恶的,是文明进步的障碍。”他在1961年力主通过了“嫁妆禁止法”,该法于1984年和1986年进行了修订,1985年还出台了专门的配套规则。
  从立法来看,对嫁妆犯罪的处罚不能说不重,甚至还存在“有罪推定”的嫌疑。嫁妆禁止法也确实发挥了一定的威慑作用,印度的内阁部长阿尔琼?辛格及其家人就曾遭孙媳妇的起诉,被控告非法索要嫁妆。但总的看来,嫁妆禁止法施行以来,执行的效果并不理想,陪嫁之风甚至愈演愈烈。正如有报纸所说,法律吓不倒贪图嫁妆的人。实际生活中,很难区分什么是嫁妆,什么是新娘父母送的礼物。当双方经过协商,一方愿送而另一方愿收时,几乎不可能查明违法行为。
  嫁妆禁止法与社会现实的脱离,使执法者也缺乏积极性,加之此类案件证据难搜集,受害人普遍缺乏指认犯罪的勇气,以及腐败行为对司法机构的侵蚀等。都严重阻碍了案件的公正解决。
  印度废除嫁妆的艰难过程说明,如果法律规定与社会现实有相当程度的差异乃至分离,其法律的效果与实施程度会大大降低。要防止嫁妆问题的膨胀,就必须要改变“土壤”的属性。法律的规定是必要的,但是更应该注意对传统的改造。也许只有在切实保证妇女的经济权益,加强妇女的教育,提升妇女的社会地位之后,这些问题才能得到诼步解决。

标签:嫁妆 印度 无能 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