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中考资料 > 中考数学 > 正文

扬州盐商对扬州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理念的现实意义|扬州盐商

时间:2019-01-2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扬州盐商对扬州文化遗产的贡献很大,总结他们对扬州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的理念价值不仅是给他们以应有的历史地位,而且也是为了继承和弘扬他们的理念、做法,可以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在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更高的层面上保护和利用好扬州文化遗产。
  关键词:扬州盐商;扬州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理念;价值
  中图分类号:G09;G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030(2012)01-0080-07
  一、扬州盐商对扬州文化遗产的贡献
  城市的魅力在于个性。扬州城市的魅力在于文化,个性的文化。
  扬州处在南北走向的运河与东西走向的长江交汇点上,凭藉其地理区位的得天独厚,营造出一代又一代商贾云集、人文荟萃的兴盛景象。专家认为,正是由于山西商人和新安商人在财力上的支持,扬州才在文化上取得了光辉的成就。其实除晋商、徽商的功劳,其他地方的商人也愿意在扬州投资赢利。扬州的文化成就得益于它对四面八方的人才与文化的吸纳,得益于扬州文化兼容并包的博大胸襟。在家族聚居的传统乡土社会,封闭保守是其文化特征,兼容并包并不是很容易做到的。但是扬州正是以交流融合为其文化特长,它就像吸纳百川的大海,源源不断地吸收着各地的文化资源,加以融会冶炼,从没有中断和消亡,使之传承、发展、弘扬,彰显出个性,而独树一帜。
  扬州是风光秀美的风景城,自然曲折的脉脉清流,秀石叠砌的池沼假山,鳞次栉比的楼阁亭台,城闽清梵的庵观寺庙,集北方妙景之雄,兼南方佳境之秀,成为“淮东第一观”,竹西最佳处。
  扬州是人文荟萃的文化城,钟灵毓秀之地引动多少文人雅士云集寻胜,雄姿英才荟萃探幽,吟诗作赋,留下多少歌咏扬州佳景的华章;拈毫挥翰,作成多少描摹古城风韵的书画;孜?探求,写就多少研究古代文化的专著。运河碧水是滋养骚人墨客的甘甜乳汁,“烟花三月”又平添古城名邑的无限风韵。地以人名,文因地著,文地交辉,使“人天美景不胜收”。
  扬州是博大精深的博物城,笔补造化的书法艺术,神似取胜的国画艺术,气韵生动的雕塑艺术,五彩缤纷的工艺美术,淳朴深厚的风俗民情,奥博罕见的典籍收藏,古色斑斓的雕版印刷,乡土气息的戏剧曲艺,巧夺天工的园艺技术……这些异彩纷呈的艺术门类,扬州皆代有创新,独领风骚。
  扬州是可歌可泣的英雄城,扬州屡经风云变幻,饱览人间沧桑,才迎来了今天的普天同庆、莺歌燕舞。扬州的街头巷陌,处处流传着英雄感天动地的传说;邗城的古壁残碑,时时回荡着历史深沉悠远的回音。扬州城因之正气沛然,扬州人则因之骄傲自豪。
  扬州是物产富庶的丰乐城,汉代的兴盛,唐代的繁盛,明清的鼎盛,现代的腾飞使这座古城为全国的经济繁荣做出过自己应有的贡献,而创造的饮食文化使文人雅士发出“却将一脔配两螫,世间真有扬州鹤”的感叹。
  扬州又是国际交往的友谊城,它既无私地把自己成熟的文化输向天涯海角,又充分地吮吸五洲四海文化丰富营养。唐代鉴真大师盲目航东海,将盛唐文化之菁华一一传播于彼邦;晚唐新罗(韩国)学者、诗人崔致远入淮南节度使幕府;宋代,阿拉伯友好使者普哈丁来扬州传教,临终还愿意安卧于维扬之畔;元代威尼斯旅行家马可?波罗遍访扬州,并且有在扬州任职之说,可谓“维扬玉立亭亭柳,送客迎宾总是情”。
  所以著名学者宋振庭先生盛赞:“扬州,是唤起中华民族自豪感的好地方”,“这里山好,水好,人更好。真是人文荟萃之地,风物结晶之城”。
  这一切文化遗产,包括物质的和非物质的,与扬州盐商,尤其是清代盐商的崇文尚德情结,对扬州文化遗产的贡献密不可分。是他们垄断行业,富甲一方,对文化大力倡导,躬亲参与,财力支持,使扬州的文化有世俗的精细,工巧而精致,浅近而精妙。但细则细矣,却细而不弱;浅则浅矣,却浅而不薄。他不同于北京的博大恢弘、苏州的精致雅丽、成都的悠闲洒脱,而是精细而厚重、精致而朴实,这成为城市最可贵的个性。
  二、扬州盐商对扬州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理念的价值
  扬州丰富的、独特的、高品位的物质遗产和文化遗产,造就了“文化扬州”的城市特色。其文化是中国境内众多地域文化中历史最悠久、内涵最丰富、特征最鲜明的地域文化之一。其博大精深,大体可分为三种形态、三个层次。三三种形态,即物质形态,如建筑、园林、街巷等;文艺形态,为戏剧、曲艺、书画、工艺等;观念形态,如人文精神、风俗民情等。三个层次,即学术、艺术、技术。不是说其他城市没有这些,但像扬州这样的地级市,差不多每个门类都能自成一派、独树一帜的很少。
  扬州盐商对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的历史经验是:
  1.注重形成官民上下一心的合力。官员有巨大的热忱总持风雅,盐商的乐此不疲慷慨解囊,群众的直接效力尽显才智。如大型玉雕《大禹治水图》的制造,是乾隆直接过问指挥,扬州政府官员负责,扬州艺人悉心制作,才成就了工艺史上的极品。再如源于盐商“例蓄花雅两部”的对戏剧的情有独钟,四大徽班才次第晋京,是皇上倡导,扬州政府官员亲自组织,盐商的积极效力,扬州戏曲的繁荣土壤,才使中国戏剧有了划时代的里程碑。
  2.注重摆正文化创新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扬州当时所以能在全国的经济和文化上有举足重轻的地位,并非没有社会矛盾,而是因为解决社会生存和发展两者的关系应寻找不同的途径:解决生存的烦恼主要靠物质;而解决发展的众多烦恼很大程度上靠的是文化。这是在精神层面上对经济发展的能动作用。那时形成的对物质的和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创新、发展的氛围,以至于形成现时的扬州传统文化精神,不仅仅具有了文物价值,而且已作为一种传统和习惯,早已渗入扬州人的血液中,至今仍在指导着扬州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这是扬州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
  3.注重全方位的开拓,雅俗共同发展,文野各擅胜场,相互渗透,相得益彰,包容南北,传承古今。“扬州学派”、“扬州八怪”、扬州园林、扬派盆景、扬州戏曲、雕版印刷、扬州工艺、“淮扬菜系”,文化的不同层面都努力做到:和而不同,发扬个性;吸收而不排外,传出而不自私;应时而变,与时俱进;学人之长,锐意创新。
  4.注重队伍建设。当时培养了群体经学、小学大家、书画艺术家、工艺美术家、园林艺术家、戏曲表演艺术家、烹饪艺术家、休闲服务大师。正是有了这支队伍,才使文化活动积累的技艺大都没有消亡,而是壮大发展,经三四百年的传承,零散的、个体的、少数人的文化活动有的已发展成为产业,如休闲服务;有的已成为品牌,如烹饪;有的已成为文化行业的领军,如玉雕、漆雕;现在业内的专家呼声很高,认为扬州最有资格打造中国“玉”中心。
  5.注重吸收、包容和创新。如兼具吴学之专、皖学之精并以“通”为最大特色的扬州学派,这种包容和博大表现得尤为明显;如汇融不同地域空间精英文化而造就的“扬州八怪”立异 标新、纵横恣肆的文化精神;兼具“南秀北雄”之美的扬州园林,如“借来西湖一角堪夸其瘦,移来金山半点何惜乎小”的瘦西湖和小金山;如海纳百川、群芳斗妍、花(部)雅(部)争盛的扬州戏曲舞台和兼收并蓄、包容创新的扬剧;如集致用、审美、技艺为一体,技艺精湛,琳琅满目的扬州工艺珍品;如集扬州菜、苏州菜、上海菜、杭州菜等各路江浙菜之大成的“淮扬菜系”等。
  这些经验比起可触可摸的文化遗存更可宝贵,那时形成的对物质的和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创新、发展的氛围,以至于形成现时的扬州传统文化精神,不仅仅具有了文物价值的“木乃伊”,而是充满生命力的“活化石”,已作为一种传统和习惯,早已渗入扬州人的血液中,至今仍在指导着扬州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这是扬州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激发创新文化的动力。
  三、新时期对盐商文化的保护和开发。文化遗产理念的弘扬
  扬州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精神价值、历史价值、科学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教育价值、实用价值、经济价值等多重价值,我们理应继承和弘扬历史遗产。历史上的盐商有意无意地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做出了他们应有的贡献,但是历史的局限、时代的局限、阶级的局限使之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仅仅处于“自在”的阶段――有意无意地,仅以个人的喜好、享乐、功利为动因;我们完全可以升华为“自为”的阶段――应该而且必须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在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更高的层面上保护和利用好文化遗产,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是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的。
  虽然扬州文化遗产非常丰富,开发与保护工作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扬州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现状忧喜并存,保护与开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尚有不少问题有待研究,保护与开发中面临着一些困境,文化遗产保护开发有待上档次、上水平,戏剧、工艺、古建技艺的大多数传承人年事已高,后继乏人,甚至人逝艺亡,一句话,政府重视、资金扶持、人才配备、法规建设、宣传力度等方面并不完全到位。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既不能毁祖宗基业,更不能砸子孙的饭碗,对于打造扬州文化遗产的国内外品牌形象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1.研究历史上盐商保护和开发文化遗产的经验,就是要解决扬州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中面临的问题
  (1)保护与发展并存的问题
  不管是现代化的大都市,还是一般的边境小城,在现代化社会中,都面临一个发展的问题,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扬州也概莫能外。我们既要保留住古城的特色和传统,也要让古城里生活的人们有着现代生活环境,享受现代人应有的生活条件。在国内,很多历史文化名城的传统保护做法是:跳出老城建新城,将老城置于独立空间之中,使其不受现代文明干扰,利用各种办法最大化地将居民迁出,避免形成新的破坏。这种形式犹如建立起一个保护单位,先将古城“存”起来。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城区房屋破旧,街巷狭窄,卫生消防等功能设施不全,历史城区居民生活质量普遍较差,使得历史城区保护遇到了新的难题。所以,我们在保护的同时,也要循序渐进地发掘历史城区的潜力,最终回到改善历史城区居民生活质量的目标上去。
  (2)缺乏投入和规划的问题
  扬州历史城区的保护实际上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如何做到“定位准、起点高、格调雅、内涵深”,真正成为荟萃古城人文的窗口,任重道远。它的完成是和一定的经济投入分不开的。少量的资金,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投入,可能只能永远穷于应付现状,而古城资源却在日渐递减和损耗。另外,古城的保护整治工作很有必要形成一个总体的规划,以避免起点不高和具体实施时的随意性。有人说现时有一种“极端发展主义”,不是又好又快,而是只快不好,表面上看越俎代庖,恨不能一天内将明天的事做完,其实是把祖宗的业毁完,把子孙的饭吃完。许多时候,基于好的出发点,却做了不少不明智的事。很多原生态的东西都遭到了破坏,本来是古城应该拥有的东西却被彻底地现代化,只落得“可粗看不可细看,可远看不可近看,可外行人看不可内行人看”的无奈和叹息,让人很难在这里找到一种对历史的回忆。
  (3)古城资源产权模糊的问题
  丰富的古城资源是一块香饽饽,每一个部门都想去插一手。多主体就必然导致了权利和责任、义务的无序化,给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阻力。表现在对文化遗产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机构不健全,专业人才缺乏,工作落实不到位;对文化遗产的法规建设滞后;投入不足,普查、抢救、保护经费缺乏;宣传不力,没有在全社会形成保护文化遗产的合力;文化生态环境持续恶化,传统民族民间文化项目参与人员越来越少,传承者和受众群体均出现明显断层,这些问题当由扬州市政府牵头,对5.09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各种事物的产权作专题调研,规范统计,并采取措施归拢产权,划分到相应的管理机构,集中管理,这样就可以避免保护过程中责任不清“踢皮球”、权利不明乱指挥的局面,为古城的合理保护和利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2.对历史上盐商保护和开发文化遗产的经验,当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提出现今对扬州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对策,呼唤新时期的扬州人文精神
  (1)建立健全文化遗产的保护体系
  政府主导体系。政府在其中的主导决策地位是不可否认的。地方政府作为职责部门,是一个城市建设的制定者和最终决策者,一个政府尊重历史和文化,它一定会在这些历史城区的保护上下功夫,作为政府机关,在充分发挥扬州这个历史文化名城的品牌效应时,应按照点、线、片、面结合的方式,坚持保护、保留、整治的有机结合,分级保护好现有的历史文化遗存,保护老城区的历史街区及传统民居的整体布局和独特风貌,全力保存建筑符号、历史信息、文化元素。
  社区辅助体系。扬州文化遗产载体的历史城区大部分都是居民集中区,这就必然使它的保护与整个社区紧密联系在一起。街区风貌、街巷体系、建筑空间尺度的保护和复原固然重要,地方特色的传统的生活方式的保护和传承更为重要。规划人员和政府开发商对此一般没有切肤之痛,而社区居民作为这些区域的主人,有权利知道这些历史街区的保护和整治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对他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在地方政府的指导下,如何成立由社区居民组成的协调委员会,提高社区参与的代表性和影响力,让社区居民参与选择具体的重大的保护整改项目的设计和决策,使社区参与成为居民与政府之间利益沟通的桥梁,社区居民感受到实在的利益后,更有利于这块地域的保护和开展,减少因此造成的矛盾。进而建立健全相应的社区参与古城保护的法律条例及规范,建立社区参与的权威的监督机制。
  (2)加强对城市居民尤其是青少年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教育
  意识决定着人的行为。每个市民应自觉地用 法律法规约束自己的行动,我们一方面要依靠法制加大打击文物破坏、盗掘、走私的力度,但另一方面必须加强全民的文物保护意识,使之认识到这一不会再生的资源正是发展扬州、提高扬州人民生活水平的不可缺少的资本,这既是负责于历史,负责于当前,也是负责于子孙后代。青少年作为我们这个城市的未来,如果他们的保护意识和荣誉感树立了起来,那么他们就会自觉地参与到古城的保护工作当中来,古城保护就有了更光明的前景。
  (3)充分肯定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的成绩,发扬光大成功的经验
  历届政府相承相传的共同努力是古城保护与开发利用的保证。追溯其原因,文化遗产保护的良性循环一是赖于强有力的行政措施,二是由于历届政府相承相传的共同努力。如文革中扬州的文化遗产受到冲击,由于政府部门顶着压力严防死守,不惜顶着“保护四旧”的罪名,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文物。
  城市建设必须处理好拆旧建新的关系,适时总结经验教训。旧城改造中,如今是“拆星”下凡,对于扬州这样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几乎每一次改造都是对文物的破坏。这种城市建设和文物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追求原真性与注入现代元素的矛盾日益尖锐。历届政府和文物部门共同努力,在必须改造旧城的大前提下,本着“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采取了一些文物保护措施,有些是行之有效的。
  坚持“修旧如旧”。扬州的盐商遗存在经历建国60年建设后的今天进行整体全面保护已不现实,因此只能在现有基础上,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以便确保最能反映古城盐商遗存景观的地段。文化、规划、建设等有关部门已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保遗存保护的范围,并报省人民政府核定公布。在省人民政府尚未核定之前,由市文管部门予以登记并公布,并提出建设性的保护思路,启动保护立法程序,从而有效、持久地管理和整治,坚决贯彻中央规定的“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
  坚持原真性。对原真性的评价主要从设计、材料、工艺、环境四个方面考察,扬州的盐商遗存都是传统民居,其资源价值包括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观赏特征,必须要考虑外观和功能的统一性。遗存的保护要强调整体性和发展性的统一。为保证具体实施的可操作性,可根据建筑与环境的价值、质量、特点等因素,分层次采取维修、改建、新建等不同处理方法。遗存的保护应建立在对整体传统风貌系统规划的基础上,据此划定重点保护区、建设控制区和环境协调区,从而使保护中有发展,实现保护进程的有机更新。
  坚持稳定社会结构和优化城市功能相结合。扬州的盐商遗存的保护不仅要从原有的空间环境、文化环境、视觉环境考虑,还应注重原有的社会结构等城市历史文脉,并符合改善人居环境的现实需要。为此,必须加强对传统居住形态的研究,创造出新的改良模式,使之既维持历史传统风貌,又充分发挥其优良居住模式、组织形态和生活方式的使用功能,从而实现保护和使用的和谐共存。
  坚持保护原状与“有机更新”相结合。扬州的盐商遗存应尽量维护原有肌理,不能轻率地大规模拆建,必须整体规划,有机更新,滚动建设。其整体保护规划可借用“主景”和“背景”的关系来研究处理,即可把巨大的纪念性建筑视为“主景”,把传统民居等历史环境视为“背景”。过去的保护我们多着眼于“主景”,现在还应同时注重对“背景”的保护,即环境肌理文脉的保护。
  以法明确政府、部门和全民责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文化遗产保护和城市发展的关系问题。
  《文物保护法》已制定多年,尽管不断重申其意义,不仅关乎一地一物,更关系着国家主权和尊严,但全民保护意识还比较淡薄,致使文物保护举步维艰。保护不力破坏却有力,这似乎是双刃剑,既破坏着文物又败坏着旅游发展。解决之唯一途径是增强全民的文物保护意识,自觉地以法规规范领导部门以及个人的责任。
  (4)建设文化博览城,挖掘和整合历史文化遗产,更高层次地提升古城新貌的档次
  近年来,已建成或新建广陵书社、工艺美术馆、扬州博物馆、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城市水环境展览馆、扬派盆景博物馆、淮扬菜历史博物馆等几十个博物馆。“十一五”期间,进行了《扬州市古城区建筑风貌管理办法》《扬州市古城区居民翻建管理办法》的制定,将建设扬州文化博览城十类重点项目列入规划,将发挥名城的综合效应。《“文化扬州”建设“十二五”规划》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确立了“一带、一区、两片”的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框架,扬州历史街区有2500年建城史,保留了唐宋元明清各时期的文化遗产,集中国古典园林、盐商文化、宗教文化于一体,是市域历史文化资源最积聚的区域。新的时期,对于扬州的历史城区保护和开发,一方面,我们要去保护它,只有完整的历史城区的存在才能完整地去发挥历史文化名城的品牌效应。这些年来,尽管许多城市都树立起建国际型大城市的目标,高喊“工业立市”的口号,但扬州作为一个中等城市,如果也加以仿效,将一流的历史文化名城变成三流的现代化工业城市,那很可能就是“邯郸学步”,得不偿失了。历史城区代表的就是传统风貌,我们要是无计划地大拆大建,那很可能就是走别人已经失败了的老路。尤其是在历史城区的规划方面,更是要从长计议,不能为短期利益所左右,为后人留下遗憾。另一方面,正如专家所认为的那样,保护和利用古城有三条基本原则:存其形、贵其神、得其益。“得其益”即通过保护发挥出它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扬州自古就是淮左名都,在清代尤其是盐商云集之地,这里的很多高宅大院的主人以前多是盐商富贾,现在许多大盐商的后人都居住在世界各地,且很多都颇有成就,他们的后人也都回来寻根问祖。扬州市政府当及时制定措施,以此带动吸引这些大宅门的后人们来扬投资建设,这也是提高这些历史城区保护综合效应的一大举措。
  (5)积极务实地申请世界文化遗产
  如今申请世界遗产仿佛成了一个时髦、一个潮流,只要是收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地方,一夜间就可以身价百倍,所以申请世界遗产不失为一个为旅游城市提升自身档次的好方式。当然,这样的想法会被看做急功近利,进入世界遗产的最长远的优点就是可以有效地保护文化遗产或自然遗产。世界遗产的申请和评定都是漫长而艰苦的工作,对于申报遗产的候选者来说,特别是文化遗产的候选者,光靠宣传或做秀是没有太大的用处的,因为评定很大程度上要看其文化厚实的沉淀程度和人文的光辉程度,也就是说,申报世界遗产工作不可能速成。
  现在大运河申遗已列入议事日程,这是用世界语言讲述“扬州故事”,几年前扬州市府提出,2014年前,在大运河申遗中确保扬州重要点段列入,争取瘦西湖及扬州历史城区项目申报成功。扬州应凸显申遗牵头城市的重要地位,扬州历史城区是我国唯一的被现代城市叠压的古城遗址,已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 备名单》。但剖析了申遗存在的问题,认识还不到位,对扬州文物遗产保护意识还没有上升到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高度。“对标准理解不到位”,目前,单就文物保护而言,我市走在全省前列,但围绕着如何用国际标准、用世界语言来讲述世界的遗产、中国的历史、扬州的故事这一要求,还有差距。
  2011年4月,大运河申遗进入实质性阶段,根据各成员单位意见及专家现场复核,大运河申遗预备名单进行了调整,名单共包括132个运河遗产点和43段河段。其中,立即列入遗产点的有65个,我市瘦西湖、普哈丁墓、两淮都转盐运使司衙署(仅门厅)、扬州盐业历史遗迹、盂城驿、邵伯古堤、邵伯老船闸、邵伯码头、天宁寺行宫(含重宁寺)、镇水铁牛10个项目人选;还有扬州城遗址、茱萸湾古闸等5个遗产点列入后续项目。大运河申遗已定的目标是2014年申报成功,2013年国际专家现场考察,申遗项目建设环境整治迫在眉睫。但老城区、古运河沿线、瘦西湖景区的建设项目多,老城区及古运河沿线大部分文物建筑属于直管公房、单位集体用房,特别是市区有的建筑几十年未经维修和保护,大多已成危房,必须按照世界遗产标准推进修缮和整治工作。
  现在扬州又加盟海上丝绸之路的申遗,其实运河、海上丝绸之路的申遗都是以扬州盐商园林、住宅、会馆、盐号等为标志的“扬州盐商历史遗迹”为申遗的主要项目的,何不以“扬州盐商历史遗迹”单独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呢,这是最有资格的。清代刘大观有评:“杭州以湖山胜,苏州以市肆胜,扬州以园亭胜,三者鼎峙,不可轩轾。”如今苏州、杭州都以园林申报成功了世界文化遗产,而扬州园亭远胜它们,却与世遗无缘,实在令人感叹。现在我们只能另辟蹊径,打出“扬州盐商历史遗迹”之牌,当包括清代盐商自己享用的、出资修葺的、赞助文化的行状的遗迹,包括园林、住宅、寺庙、会馆、书院等遗迹,包括废圮的、现存的,其中湖上园林、寺庙园林、住宅园林、陵墓园林等。如李泽厚言:“但就整体建筑群而言,它却结构方正,逶迤交错,气势雄浑。它不是以单个建筑物的体状形貌,而是以整个建筑群的结构布局、制约配合而取胜。非常简单的基本单位却组成了复杂的群体结构,形成在严格对称中仍有变化,在多样变化中又保持统一的风貌。”其显现的中国古代文明独特的审美方式、人生态度、哲学观念,对世界文明的进程的突出影响和意义。完全符合世界文化遗产“突出普遍价值”。
  应该认识申遗的有利因素。扬州盐商遗址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历史比较久远,扬州盐商园林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有充足的法律依据,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应具有保护该遗产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并体现在预先制定保护历史遗产的法规条例,支持园林的管理和关注园林的修复和完整;现状保护较好、遗址文化保护状况的良好体现在人民群众对改善园林周边环境与遗址的协调度,支持搬迁和支持遗址文化的宣传;企业单位应自觉支持遗址的修复,不造成污染和支持迁出工作,积极配合政府活动。
  也应该清醒认识我们的不利条件。扬州盐商遗址申请世界遗产的不利因素就是没有充足的法律依据、保护标准和资金保障体系。扬州需要一部专门的历史文化保护法规,因为我国目前除了《文物法》之外,对世界遗产的保护,尚无其他法律依据。不过作为拥有世界遗产的北京和苏州,都有专门的遗产保护法规来约束破坏和保证遗产的完整。南京、苏州、无锡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都已颁布实施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文化保护等地方法规,而我市作为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文物保护的政策体系建设有待加强。如何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严格实施世界文化遗产要求的文物保护标准,提升扬州文化名城的品质。“对于不同的文物保护建筑,不论是公有还是私有,应有强制性保护制约措施”,任重道远。仅以园林为例,苏州颁布了我国第一部地方性园林保护法规――《苏州园林保护和管理条例》之后,园林的保护就有法可依了。目前扬州园林的保护只有《文物法》可以参考,很多职能靠政府和群众的自觉,但一旦出现破坏园林和负面影响园林的情况,就没法追究责任了。
  扬州盐商遗址申请世界遗产的努力方向:首先是政府职能在世界遗产申请中的体现,如何立法保护和政策的完善;政府支持提高历史文化遗产的管理水平;政府需要制定长远的稳固的城市规划;政府支持建立资金保障体系。其次是人民群众在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中的支持。再次是相关部门在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中的积极和主动。可以说,申报世界遗产是系统性工程,应将其看作是一个宣传加保护的过程,使扬州盐商遗迹的地位被大众所承认,力戒把扬州盐商遗址的申请世界遗产看作一场“做秀”。世界遗产是属于世界人民的,它是世界历史给我们人类的礼物,也是最宝贵的财富。

标签:扬州 盐商 文化遗产 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