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中考资料 > 中考数学 > 正文

【“平台式”生态建设模式及投融资研究】政府投融资平台 待遇

时间:2019-02-0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本文从我国当前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借助平台经济的概念,提出“平台式”生态建设模式的创新。从技术与资金的角度,将“平台式”生态建设划分为高新环保开发技术共享平台和生态投融资综合服务平台系统,分别对两种平台的资金源性质、建设维护主体进行了阐释和图解,并将其与传统生态建设模式进行了优劣对比分析,同时还对参与生态建设事业的微观经济体选择问题做了较为详细的探讨。
  关键词:“平台式”生态建设;投融资;微观经济体
  作者简介:赵子铱,女,贵州安顺人,贵州财经学院金融学院教授。
  中图分类号:F205;F830.5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s).2012.02.33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2-78-02
  一、引言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发展经历了长期的高速发展,社会财富的快速积聚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但伴随而来的负面代价却是生态环境恶化,人们生存环境的可持续性受到严重的威胁,如水土流失、草原退化、沙尘暴、温室效应等等,生态恶化的抑制和改善已成为当今全球面临的难题。我国正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生态建设的战略地位已成为全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中心环节,在政策指导方面,“十二五”规划已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并强调以科技创新促发展。
  尽管我国现已将生态建设提上国家战略地位,但在具体实施中还存在很多严重的问题,其中较明显的包括生态建设资金供应不足、投资建设效率低下等。追溯这些问题的根源,我们发现其与我国长期以来过多地依赖于财政性资金治理生态问题以及落后的治理技术等有着直接的关系。财政性资金和专项环保资金存在两点缺陷:其一是审批的流程繁杂,往往导致资金到位的时滞问题;其二是资金投放后没有足够的人力去监督管理资金的落实,这常会出现资金的浪费或者挪作他用。我国当前还处于发展中国家行列,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都还比较落后,基于这一现实因素的影响,我们通常采用的生态环境治理方式多是“粗放式”治理,这不仅容易导致大量的人力和物质资源浪费,还常常出现使得治理效果不理想且抗冲击力差等问题。因此,本文针对我国当前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创新式思考,提出“平台式”生态建设模式。
  二、平台经济的概念
  有关平台经济的概念,目前业界还没有统一、明确的定论,但可以确定的一点是平台经济诞生于网络科技的发展。前不久在上海首届中国金融家论坛上,上海市委副秘书长、上海市决策咨询委员会主任王战指出,平台经济是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信息经济学以及交易成本理论的研究范畴。在谈到诸如苹果、淘宝、亚马逊等平台型商业系统时,朱晓明指出其最具优势的地方在于拥有客户群体最大化、免费和开放。
  从相关专业人士的发言中我们看得出,平台经济其实是通过某些优势资源构建一种虚拟或者真实的交易场所,以促成双方或多方之间的互惠交易,而平台本身并不生产产品。平台经济是高科技发展的产物,其创新、互动、互惠等特征不仅能够适应当今社会的人性化需求,更能够促进经济的进一步高速增长,这是一种前沿的理念,是未来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平台经济概念的推广将会极大地改善经济社会的结构形态。
  三、“平台式”生态建设的两个主要方面
  我们通过对平台经济模式的解读,吸取其精髓并将之创新地运用于生态环保建设事业上来,针对前文提到的当前我国生态建设所存在的问题,文章在此提出两点思考:第一,建立高新环保开发技术共享平台;第二,建立生态投融资综合服务平台系统。提出的理由有以下几点。
  首先,生态恶化多是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所遗留的难题,如果没有特殊的应对措施,生态的改善必然是以降低经济的增速为成本,而这从综合发展的角度看,是不能满足高速增长的人民需求的。因此,生态建设必须走高科技路线,以技术创新来解决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动态问题。
  其次,生态环保建设具有公益性、长期性、大规模性和高风险等特征,所以,生态建设的技术开发和资金供应都必须有强健的后盾作为支撑。从专业化分工的角度分析,只有将高新技术的开发与投融资渠道开发两者相分离,才能做到纵向深入和最优化。可以想象一个人既要全心投入科学,又要考虑生活来源,其最终的成就和社会贡献是可想而知的。
  再次,成立专门的生态环保技术开发共享平台,有助于节省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因为经济中众多的微观体都可以通过这一平台免费或者以很低的成本获得技术支持,参与到生态环境建设事业当中。而成立专门的生态投融资综合服务平台系统,这主要是为了解决某些微观体在投融资方面的先天性障碍问题,如融资成本较高、渠道狭窄、效率低下等,同时,这一平台系统也可以使社会中的闲置资金得到更合理有效的配置,从而达到充分调动社会各经济体的主动性和活跃度,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均衡发展。
  四、“平台式”生态建设模式构建及资金融通
  图1给出了基本的“平台式”生态建设运作模式,从中可以明显看到,这一模式的最核心环节是技术开发与资金支持的同步实现,即不仅要有过硬的技术支持,又要有充足的资金供应做后盾,这就如同人的两条腿,必须相互协同合作才能站的更稳。
  
  “平台式”生态建设模式与传统生态环保建设模式最大的区别在于两点:
  第一,政策性资金不再是直接投资于生态建设项目上,而是利用政策资金的规模优势,集中开发高新环保技术,并通过一定平台将所开发的技术共享给社会中各经济体。相比传统的政策环保专款专用等模式,这不仅解决了政策资金的时滞效应和运作监管等实际中的问题,提高了政策资金的运用效率,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推进环保节能产业的大力发展。
  第二,投融资途径不再是依靠环保类企业的自筹模式,而是将融资的工作交给具有融资优势的机构群体来完成。这些机构群体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较低成本的资金来源,然后在一定条件下转由社会中的微观经济体运作投资于生态环保事业,待生态项目实现收益后再逐级偿还债务融资。这样便可以解决某些科技环保型“小微”企业无法参与生态工程建设的问题,同时也一定程度地降低了由于信用等级低而导致的额外融资成本。
  在“平台式”生态建设模式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两个平台的资金源性质和建设维护主体的特征。其中,高新环保开发技术共享平台的资金源设计我们主要考虑具有稳定大规模且有针对性的政策资金和环保基金,当然也可以有其他的途径,其建设维护主体选择政府的理由主要是考虑到研发技术的共享性,这一特性决定了其他私有化经济主体无法担此大任。
  而在生态投融资综合服务平台系统设计中,我们充分考虑了社会中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多元化渠道优势,将具有融资优势的“专业机构群体”作为这一平台体系建立的中心环节,其最终目的是能够充分利用社会各界中闲置的资金资源,来发挥对生态环保事业的建设。关于“专业机构群体”的理解,我们可以解释为综合实力强大、在同行业乃至社会各界具有较高信誉和融资优势的大机构,包括政策性机构、专业信托投资机构、知名大企业等。这些专业机构群体通过一定的网络技术连结而组建成一个庞大的投融资服务平台系统,从而在市场中更好地配置资源。当然这一平台的良好运作需要有一系列相关配套措施和法律条文的保障。
  另外还需说明,生态建设微观经济体包括有“大中小微”型企业,其性质可以是环保类企业,也可以是其他性质的企业(生态环保技术共享平台解决了跨行业投资的壁垒问题),只要它们拥有优越的管理体系和投资运作效率,且具有投身生态环保建设事业的积极性,那么它们都可以成为这一微观经济体中的一份子。
  至于文中提到的生态建设微观经济体为何包含有不同规模、不同行业的企业,这主要是对传统环保企业规模大、期限长、效益低等观念的一种创新思考。传统环保企业规模大、期限长,那是因为如果没有充足的资金供应和持续稳定的融资能力,企业难以完成庞大的生态环保工程的全面建设;传统生态项目效益低下,那是因为企业没有足够的精力投入技术研发,无法获得技术创新的超额收益。“平台式”生态建设模式克服了这些传统模式中的问题,它不仅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支持,而且不会受到融资来源的困扰,可谓天时地利,只需经济中的各微观体来参与即可。由于不受技术和资金的约束,社会中势必会逐渐出现众多积极的生态建设参与主体,那么,这里就出现了择优的问题。目前社会界比较公认有效率的经济体选择方式是投标,因此,我们可以采用多经济体投标的方式,选择出那些真正具有管理能力和高效经营运作能力的优秀企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力军,其中,我们要根据生态工程建设中的不同条件和需要,择取不同规模和专业优势的企业,按需所用、灵活匹配。
  五、总结
  经济与社会在不断发展,随之而生的各种体制和运作方式也在日新月异,生态环保建设更需如此。生态环境是我们生存发展的基础,友好和谐的环境能够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节能减排、环境友好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主题之一,平台经济是我国未来发展的大趋势,那么“平台式”生态建设也可以成为传统生态建设概念的创新。我们需要顺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充分利用已成熟的各种社会条件,有选择、有针对性地灵活发挥其各自的优势,并不断探索适合新时期生态建设的模式,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叶丽雅.朱晓明谈平台经济[J].IT经理世界,2011,(11).
  [2] 王涛、高少华.上海“平台经济”成转型发展新热点[N].新华每日电讯,2011-12-12.
  [3] 赵子铱、许桂荣.贵州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治理与经济增长的关系[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9,(11).

标签:投融资 生态建设 模式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