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中考资料 > 中考语文 > 正文

济宁市中考语文试题

时间:2017-05-15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2016济宁中考语文试题

篇二:山东省济宁市2016年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济宁市二〇一六年高中段学校招生考试

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3题。

日出喷薄,阳光下,万只竟游的白天鹅在五彩斑斓的湖面上成了美丽的剪影,宛如水上一朵朵袅娜的白莲。...他们,;

时而曲颈低头,娴雅胜似仙子;时而旋转对鸣,轻盈仿佛芭蕾。草地上的天鹅像白雪公主那么美丽,双腿一..

蹬,跃出优美的弧度,身躯展现天鹅完美的曲线。此起彼伏的叫唤声,犹如飘逸轻柔的交响曲,极富艺术感...

染力。

1. 文中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喷薄(báo)斑斓 (lán) B.袅娜(nuó) 娴雅(xián) ....

C.旋转(zhuǎn) 跃出(yào) D.曲线(qǔ) 飘逸(yì) ....

2.文中画线的词语,书写错误的一项是(2分)()

A.竟游 B.剪影 C.宛如 D.弧度

3.在文中横线上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时而如同将军,神气地挺脖昂首

B.时而神气地挺脖昂首,如同将军

C.时而神气如同将军,挺脖昂首

D.时而挺脖昂首,神气地如同将军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光明小学开展了《让阅读陪伴我成长》主题读书活动。

B.新城区的立体斑马线视觉效果神奇:远远看去,仿佛一个个长方体凸起在地面上。

C.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故事,至今仍以戏剧、壁画、传说??等形式广泛传播。

D.面对各种突发事故,很多没有经验的司机都束手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5.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对于跑鞋来说,舒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跑鞋制造商也是绞尽脑汁,重点考虑消费者双脚的感受。 ....B.来到兵马俑博物馆,你会发现,每个兵马俑的表情都惟妙惟肖,古代匠人们的工艺实在令人震撼。 ....

C.我钦佩《荒野求生》的男主角贝尔,因为面对艰苦的生存环境,他不以为然,总能乐观面对困难。 ....

D.目前,全球大约有20亿人拥有智能手机,智能手机销量逐年上涨,普及程度让平板电脑相形见绌。 ....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通过设立交通安全宣传站,发放宣传材料,讲解今天安全常识,使市民增强了安全意识。

B.导致青少年营养不良的原因主要是偏食挑食、吃零食过多、为追求身材过度节食造成的。

C.很多人喜欢运动,但专家提醒,适量运动才能增加人体的免疫力,运动要讲究科学性。

D.除公益放鱼环节外,本届太白湖放鱼节,还有超模大赛、航空模型展演等活动。

7.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不超过15字)(2分)()

黑板上挂着两张照片,一张拍的全是蓝天,而另一张,蓝天之中点缀着几朵白云。老师问:“哪张照片里的蓝天更美?”学生们一致认为点缀着白云的蓝天更美。”老师说: “是啊,白云衬托着蓝天,从而让蓝天变得更加美丽。那么,白云为什么会衬托蓝天的美丽呢?那是因为蓝天给白云展示美的空间。”

其实,人际交往的道理也一样:。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共21分)

8.默写填空。(6分)

(1)子曰:“ ,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吴均《与朱元思书》)

(3)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4)问渠那得清如许?(朱熹《观书有感》)

(5)少壮理应努力,暮年仍可奋发,曹操在《龟虽寿》中以比喻手法写道:“ ,志在千里。”与之相似,苏轼在《浣溪沙》中亦有同样表达:“谁道人生无再少?!休将白发唱黄鸡。”

9、阅读下面这首元诗,回答问题。(4分)

塞上忆汶水

曹元用

沙碛秋高苑马肥,哀笳一曲塞云飞。

南都儿辈应相念,过尽征鸿犹未归。

(注)沙碛:沙漠。苑马:西域大苑所产的马。

(1)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2分)

(2)最后一句写“征鸿”有什么作用?(2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11分)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

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

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

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

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孰:仔细 .

B.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蔽:缺点 .

C.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刺:指责 .

D.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间:间或,偶然 .

11、下列句子中,加点“于”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

A.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

B.相与步于中庭 .

C.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

D.万钟于我何加焉 .

1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

(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13、阅读下面的短文,用斜线(/)给画线的部分断句(限断3处)。(3分) 邹忌将己之美,徐公之美,细细详勘,正欲于此参出微理。千古臣谄君蔽兴亡关头以闺房小语破之快哉!

(选自《古文观止》)

三、现代文阅读(共2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4—16题。(10分)

鱼类也有感情和意识

黄岚 郭原毓

①一直以来,判断动物是否具备人类所拥有的情感时,要看它们能否通过“情感发烧”考验。当鸟类、哺乳动物和某些蜥蜴类物种被放入新环境中时,它们的体温会在短时间里升高1℃~2℃,这是真正的“发烧”,就好像它们在对新环境感染作出回应。这种发烧与生物的情绪变化相关联,原理是受到外部刺激,在此过程中产生了行为和生理上的变化。

②一些科学家认为,这种“情感发烧”现象仅出现在拥有复杂结构大脑的动物中,此前的研究表明,蟾蜍和鱼不能做出类似反应。而英国斯特林大学的实验给予了鱼类更多选择,得出的结果与传统认知完全相反。研究人员将72条斑马鱼分为两个对照组,第一组斑马鱼没有生存环境的变化,第二组斑马鱼被单独放在一个小网中,网置于水箱内27℃水温的小格子内——事实上,斑马鱼喜欢28℃的水温。15分钟后,研究人员释放了网中的斑马鱼,使它们可以在水箱内的其他5个格子内自由游动,这5个格子的温度分别从18℃到35℃不等。

③结果他们发现,和对照组斑马鱼相比,这些鱼类会花更长时间待在温度更高的水槽里。而且,在此过程中它们的体温会升高2℃~4℃,这表明它们也存在“情感发烧”。研究人员表示,此项研究结束了一直以来关于鱼类能不能意识到环境变化的关键争论,鱼类也具有情感。

④然而这一结论发表后,招致了很多反对的声音,科学家们依据不同的判断标准来下结论:认为鱼类没有此能力的科学家指出,鱼类的大脑较小且简单,缺少哺乳动物大脑中负责协调高层次信息处理的大脑皮质。他们认为,鱼类几乎没有学习和记忆能力,只有非常简单的行为技能。根据这一观点,鱼类对新环境变化的“发烧”反应只是一种条件反射。

⑤也有许多科学家反对上述观点,他们从另外的角度论证鱼类可能拥有一定程度的情感和意识能力,并列举了一系列论据:虽然鱼类的大脑与哺乳动物的大脑在组织上不尽相同,但是在一些结构上,鱼类大脑也与哺乳动物大脑拥有相同的进化起源,比如负责情感行为的杏仁核和支撑学习能力的海马体。英国斯特林大学的后续试验也证明,如果这些区域受损,鱼类和哺乳动物会出现类似的行为反应。

⑥此外,还有一些科学家研究发现,鱼类明显具备学习能力。他们据此认为,这种学习能力能够支撑鱼类的一系列复杂行为。许多种鱼类通过记住意境地图,能够完成极其复杂的导航行为,比如大马哈鱼每年溯游而上的产卵行为;有些鱼类懂得观察和记住潜在对手以往的战斗过程,来掌握战争的主动权;一些鱼类甚至懂得制造和使用工具,比如它们懂得使用砧骨来撬开软体动物的甲壳。

⑦英国斯特林大学研究团队还发现,鱼类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会对有毒刺激物作出反应,当它们接触到有毒刺激物时,体温同样会随之增高。这种行为是心理状态的转变。用于识别意识存在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所谓的“应激性体温过高”或“精神性发热”, 这是一种与人体感染导致的发烧类似的身体反应,此前一般认为鱼类没有这一特征。当然,这个试验只针对某些表现出“精神性发热”现象的鱼类,它们并不能够证明所有鱼类都具有意识。但是,这一事实也意味着,那些认为鱼类没有感情的人们以后不能再以鱼类没有“精神性发热”来作为争论依据。同时,这也表明鱼类也是可能拥有意识和感知能力的复杂动物,至少是拥有一定程度的意识和感知能力。最重要的是,这一发现也影响我们对脊椎动物的情感和意识能力进化的理解。

(选自《广州日报》2016-04-16,有删改)

14.除“情感发烧”外,鱼类拥有一定程度的情感和意识能力的依据还有哪些?(3分)

15.指出第⑤段运用的一种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4分)

16.在科学发现方面,本文给你怎样的启示?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7—20题。(15分)

山果

黄兴蓉

我从北京出发到云南元谋县,进入川滇边界,车窗外目之所及都是荒山野岭。火车在沙窝站只停两分钟,窗外一群约十二三岁破衣烂衫的男孩和女孩,都背着背篓拼命朝车上挤,身上那巨大的背篓妨碍着他们。我所在的车厢里挤上来一个女孩,很瘦,背篓里是满满一篓核桃,她好不容易地把背篓放下来,然后满巴掌擦着脸上的汗水,把散乱的头发抹到后面,露出俊俏的脸蛋儿,却带着菜色。半袖的土布小褂前后都是补丁,破裤子裤脚一长一短,也满是补丁,显然是山里的一个穷苦女娃。车上人很多,女孩不好意思挤着我,一只手扶住椅背,努力支开自己的身子。我想让她坐下,但三个人的座位再挤上一个人是不可能的,我便使劲让让身子,想让她站得舒服些,帮她拉了拉背篓,以免影响人们过路。她向我表露着感激的笑容,打开背篓的盖,一把一把抓起核桃朝我的口袋里装,我使劲拒绝,可是没用,她很执拗。

慢慢地小姑娘对我已不太拘束了。从她那很难懂的话里我终于听明白,小姑娘十四了,家离刚才的沙窝站还有几十里,家里的核桃树收很多核桃,但汽车进不了山,要卖就得背到很远的地方,现在妈妈病着,要钱治病,爸爸才叫她出来卖核桃。她是半夜起身一直走到天黑才赶到这里的,在一个山洞里住了一夜,天不亮就背起篓子走,才赶上了这趟车。卖完核桃赶回来还要走一天一夜才能回到家。

“出这么远门你不害怕吗?”我问。

“我有伴儿,一上车都挤散了,下车就见到了。”她很有信心地说。

“走出这么远卖一筐核桃能赚多少钱?”

“刨除来回车票钱,能剩下十五六块吧。”小姑娘微微一笑,显然这个数字给她以鼓舞。

“还不够路上吃顿饭的呢!”我身边一位乘客插话说。

小姑娘马上说:“我们带的有干粮。”

那位乘客真有点多话,“你带的什么干粮?”

“我已经吃过一次了,还有一包在核桃底下,爸爸要我卖完核桃再吃那些。”

“你带的什么干粮?”那位乘客追问。

“红薯面饼子。”周围的旅客闻之一时凄然。

就在这时,车厢广播要晚点半小时,火车停在了半道中间。我赶忙利用这个机会,对车厢里的旅客说:“这个女孩带来的山核桃挺好吃的,希望大家都能买一点。”

有人问:“多少钱一斤?”

女孩说:“阿妈告诉我,十个核桃卖两角五分钱,不能再少了。”

我跟着说:“真够便宜的,我们那里卖八块钱一斤呢。”

旅客纷纷来买了,我帮着小姑娘数着核桃,她收钱。那种核桃是薄皮核桃,把两个攥在手里一挤就破了,生着吃也很香。一会儿,那一篓核桃就卖去了多半篓。那女孩儿仔细地把收到的零碎钱打理好,一脸的欣喜。很快到了站,姑娘要下车了,我帮她把背篓背在肩上。然后取出一套红豆色的衣裤,放进她的背篓。对她说:“这是我买来要送我侄女的衣服,送你一套,回家穿。”她高兴地侧身看那身衣服,笑容中对我表示着谢意。此时,一直在旁边玩扑克的4个农民工也急忙站起来,一人捏着五十元钱远远伸着手把钱塞给小姑娘:“小妹妹,我们因为实在带不了,没法买你的核桃,这点钱拿回去给你妈妈买点药。”姑娘哭了,她很着急自己不会表达心里的感谢,脸憋得通红。小姑娘在拥挤中下车了,却没有走,转回来站到高高的车窗跟前对那几位给他钱的农民工大声喊着:“大爷!大爷们!”感激的泪水纷挂在小脸上,不知道说什么好。那几位农民工都很年轻,大爷这称呼显然是不合适的。她又走到我的车窗前喊:“阿婆啊,你送我的衣服我先不穿,我要留着嫁人时穿,阿婆??”声音是哽咽的。“阿婆,我叫山果,山——果——”

灿烂阳光下的这个车站很快移出了我们的视线。我心里久久回荡着这名字:山果!眼里也有泪水流出来。车上一阵混乱之后又平静了,车窗外那一族族漫山遍野的野百合静静的从灌木丛中探出素白的倩影倏尔而过,

连同那个小小的沙窝站,那个瘦弱的面容姣好的山果姑娘,那些衣衫不整的农民工,那份心灵深处的慈爱消隐在莽莽群山中。

(选自《文摘报》2016-04-23,有删改)

17.简要概括小姑娘的形象特点。(4分)

18.试从小姑娘的角度,对文中画线句子进行赏析。(4分)

19.找出文中一处景物描写并分析其作用。(3分)

20.本文以“山果”为题的好处。(4分)

四、作文(共40分)

读了《山果》这篇文章,或许你内心会涌出莫名的感动。其实,生活就是这样,不经意间,就会有一个人、一件事、一句话、一个细节、一个场面感动你,影响你。关于“感动”,你有什么样的认识和思考?

请以“感动”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文体特征鲜明;

(3)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和套作;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

篇三:2015年济宁市中考语文试题

试卷类型A

济宁市二0一五年高中段学校招生考试

语 文 试 题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15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那片浩翰汹涌的水,仍旧尽日横冲直滚,倒悬飞溅,汹涌澎湃,雷鸣山崩;那些虹霓仍..旧在它下面一百英尺的空中弯亘横跨。太阳照在它上面的时候,它仍旧像玉液金波,晶萦清.

澈。天色暗淡的时候,它仍旧像玉霰琼雪,纷纷飞洒;像轻屑细末,从白垩质的悬崖峭璧上..阵阵剥落;像如絮如棉的浓烟,从山腹幽岫里蒸腾喷涌。 ...

(1)文中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横冲(hèng)飞溅(jiàn) B.弯亘(gèng) 琼(qióng) ....C.屑(xiè)剥落(bō)D.絮(xù)喷涌(rǒng)....

A.晶萦清澈 B.浩翰 C.悬崖峭璧 D.虹霓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不要担心下一步。听我的话。” B.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2)文中画线的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2分)

C.为了变换食物的花样,我还给蝈蝈吃很甜的水果:几片梨子,几颗葡萄,几块西瓜。

D.曲阜的“三孔”、少昊陵、邹城的峄山、泗水的泉林都是济宁境内著名的旅游景点。

3.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他们有的坐火车旅行漫长的路程,有的从图拉驾车而来,在客厅里正襟危坐地等待....

这位大师的接见。

B.我在叙利亚经商的好友最近被迫回到国内,他耳濡目染了那里的骚乱和动荡,现在

谈到还心有余悸。

C.人类为自己取得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D.孟宪实教授将一代明君唐太宗励精图治,开怀纳谏的故事讲得绘声绘色,不同年龄的....

观众都非常喜欢。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每一个节日都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

B.由于建成了公共自行车运行系统,为济宁市民“绿色出行”提供了便利条件。

C.国务院要求加快推进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速降费,加强服务水平。

D.如果将烟草税提高50%,可使烟民减少4900万,避免约1100万人不因吸烟死亡。

5.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 分)

A.《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我们学过的《香菱学诗》就节选自此书。

B.《傅雷家书》中傅雷以深厚的学养、真挚的父爱,对儿子在做人和生活方面进行了有

益的引导,表现出他对儿子深切的关爱之情。

C.《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的早期作品,语言既富于变化又生动优美,文采斐然,

是一部极具讽刺意味的社会喜剧。

D.《格列佛游记》把读者带进了一个奇异的幻境,童话色彩只是这部小说的表面特征,

对当时社会的赞美才是其灵魂所在。

6.参考下面的例子,从“海、路、思、记、忘”中任选一字,根据其字形特点写一两句有意蕴的话。(3分)

示例:灯——黑暗中一丁点儿的火星,也可以点燃希望的明灯。 ...

出——努力翻过一座山又一座山,就会找到出路。 ...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共20分)

7.默写填空(5分)

(1)曾子曰:“ ▲ ,任重而道远。” (《论语·泰伯》)

(2)忽如一夜春风来,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 ▲,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

(4)古代有很多抒发愁情的名句,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赋予“愁”以长度;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赋予“愁”以形态;李清照却在《武陵春》中赋予“愁”以重量:“ ▲,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8—9题。(4分)

湘南即事

戴叔伦

卢橘花开枫叶衰,出门何处望京师。

沅湘日夜东流去,不为愁人住少时。

8.《湘南即事》共四句,每句七字,从体裁上看,这首诗属于。诗中所写的季节 应为 。(2分)

9.作者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11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

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黄发:借指老人 ..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绝境:无助的境地 ..

C.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具:全,部 .

D.余人各复延到其家 延:引领 .

11.下列句子中,加点“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

A.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

B.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

C.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

D.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

1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3.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用斜线(/)给画线的部分断句。(3分)

(欧阳修《归田录》)

三、现代文阅读(共2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4—16题。(10分)

谁的心中不曾有过远方

张 铁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当微信朋友圈被北京的沙尘暴刷屏,这句话给人的“小清新”之感,更显强烈。近日,河南一位女教师这封“最有情怀,没有之一”的“辞职申请”,引起无数人共鸣。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一句话撩动心弦,正是因为它以一种诗意的方式,说出了不少人心中的渴望。从朝九晚五的按部就班中跳出来,从办公桌边的循规蹈矩里跳出来,打破思维方式的条条框框,摆

济宁市中考语文试题

脱现实生活的患得患失,拥抱一个更广阔也更精彩的世界。即便这个世界可能只是一种美好的想象,但谁的心中没有激荡过一个远方?

电影中,有一种特殊的类型叫“公路片”。主角们走过漫长得似乎没有尽头的旅程,不管是不是能抵达,都会经历精神的考验,收获心灵的成长。“看世界”与“在路上”,其实有着一致性,不一定是逃避,也不一定要彷徨,就是为了遇到一个更好的世界,也成就一个

更好的自己。相信,行遍大千世界、看过人生百态,这位女教师如若再次站上讲台,应该能讲出不一样的精彩。一个正常的社会,也应该是一个有活力有机会的社会。当人生出彩的舞台越来越广阔,也更加刺激了“出走”的渴望。女教师的选择本身,就是一个例子。现实中,过去鲜见的公职人员辞职,也不断见诸报端。温州平阳原副县长周慧的辞职信,也写得很文艺,“每个人都应该遵循自己内心的想法去选择自己的生活”。的确,有了更多的机会,人生也就有了更多的可能——虽然每一次选择都不免纠结。

说到底,渴望远方,还是因为现实的砝码更重一些,让说走就走的旅行难以成行。黄土涵养农耕,农耕孕育家庭,数千年的中华文明,让生存状态的“稳定性”,成为这种文化所化之人最基本的诉求。学者认为中国社会有着“超稳定结构”,其实,从安土重迁的观念到家族聚居的方式,中国人的心灵世界又何尝不是如此?这或许也是一些稳定的职业有着很强吸引力的原因。在这样一种文化中,“现世安稳”是一种扯不断的心理牵挂、情感羁绊。身处开放的环境、面对信息化的洪流,“世界”是个诱惑十足的词。然而,在竞争激烈、“压力山大”的社会中,面向大海的转身难以避免地遭遇更多艰难。“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或许,去世界看看的人们,终究还是要面对“娜拉出走之后”甚至“娜拉回来之后”的问题。“出门看世界”和“回到老地方”,成为当今中国人一组难以解开的心结,惟有在朋友圈里徒然羡慕着远方。

对于“想去看世界”的辞职,虽然点赞者甚众,但真正能“从心动到行动”的,在这样的社会里不应该也不可能成为主流。毕竟,情怀不能当饭吃,甜点也不能当正餐。辞职的女教师去“看世界”了,更多的人却选择了留下来,在讲台上继续自己的事业,换个角度看,没去看世界者不才是这个社会的基石吗?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看起来文艺腔十足的表达,背后是时代的发展、文化的演进,诠释着社会心理结构的变迁。其实,生活充实,何必别处?心有梦想,何必远方?过好每一天,走好每一步,未尝不是同样精彩的人生。

(《人民日报》2015年4月16日,有删改)

14.作者认为“因为现实的砝码太重,让说走就走的旅行难以成行”的原因是什么?(4分)

15.文章在论述的过程中,主要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2分)

16.通观全文,本文作者所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7—20题。(15分)

石崖上的枣树

刘成章

那是陕北的一座高峻石崖,陡峭得不能再陡峭了,齐上齐下,刀削的一般,笔直地立在那儿;崖上又极少有土,极少有草,却不知在何年何月,就在那半崖上,在一条看不大清楚的石缝间,突兀地生了一棵枣树。照说,枣树生长在那儿,哪来的什么养料和水分,只要能勉强挤出几片叶子,现出一点儿绿色,就算很不错了;可它偏偏悖乎常理,长得健壮而蓬勃。每到了八九月间,红的绿的半红半绿的枣儿缀满那枣树的枝叶间,把整个树冠都压得垂吊着,像一片彩色瀑布。

年年金秋到,这一树枣子总是红得诱人,装饰着好大一片天空。挑筐的走过,扛锄的走过,都只能仰着脖子,望枣兴叹;城里人颠簸着汽车前来旅游,猛地看见了,也顿时兴奋起来,跃下车,结果呢,也只能仰着脖子,望枣兴叹。他们口腔里分泌着唾液,每一条神经都被挑逗得打着颤颤,却都无可奈何。

石崖下有个石雕加工工地,工地上汇集了来自好几个县的能工巧匠,有老汉也有年轻后生。他们雕成的和正雕着的石狮子,一个个生动可爱,摆得到处都是。这些民间艺术家们,如处近水楼台,当然更想摘那树好枣子。据说,他们中间的一个小后生,膂力过人,他曾运足了气,把一块石子儿硬是扔到枣树上,不过也仅仅打下两三颗枣子而已。“这枣真成了王母娘娘的蟠桃了!”他瞅着那枣树咒骂。而那枣树,望着气急败坏的小伙子,好像故意气他似的,摇了三摇。

一棵枣树,爽了那么多人的眼,打动了那么多人的心,又扫了那么多人的兴,使有的人在离开的路上还要对它念念想想,思思谋谋,人们无从弄清它的背景,更无从弄清它是轻佻还是贵气。

那年亲眼看见这棵枣树的时候,我也忍不住停下脚步,仰起了脖子。由于仰角太大,我的帽子都顺着肩膀滑落了。与我同行的朋友说:“光瞅有什么用!要是真想尝尝,咱们哪天有了空儿,从山后爬到那崖上去。”后来我们真的去了。绕来绕去地足足走了有七八里山路,走得人大汗淋漓,衬衣全湿透了,才算近距离地看见了枣树。也许由于特别兴奋,也许是枣子的映照,我俩的脸都红得像一片霞了。那枣树真让我们很想欢呼几声。崖上风很大,阳光也很充足,风和阳光一年年地透过了它粗糙的树皮和枝叶,为它储满了诱人的生命力,因而果实又大又艳,宝石一般。虽然那树上的每颗枣子我们都看得清清楚楚,甚至能看见爬在枣子上的几只大蚂蚁,但是那儿的地势太险峻了,我们依然无法再向它挪近一步,令人惋惜,只得一步一回头地悻悻离开。

好多年之后,当我不由得又想起那棵枣树的时候,终于不再悻悻了,那是因为我重读了《诗经·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我又想起了一首陕北现代民歌:

羊肚子手巾哟三道道蓝,咱们见面面容易说话话难。一个在山上哟一个在沟,拉不上话话哟咱招一招手。瞭见了个村村哟瞭不见个人,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

这些不朽民歌所创造的情境,和那棵枣树所引发的情境不是一样的吗?

想到这一层,我忽然感到我的生命颤栗起来,抖落了些许的俗气。你看,那棵枣树是那么美好,那么诱人,却总是难以触到,总是让人企慕;它总是撩逗着你,召唤着你,却又总是远离着你;它是美人,美人如花隔云端。它结的是一树实实在在的枣,但它给人们带来的却是诗的境界、浪漫的情怀、美学的情景。它让我想起钱钟书先生所命名的“企慕情境”,令人久久回味。

(《光明日报》2015年04月10日,有删改)

标签:济宁市 中考 语文试题 2016济宁中考语文试题 济宁市中考数学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