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中考资料 > 中考语文 > 正文

年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

时间:2017-05-1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2014年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备考练习题(附答案)

2014年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备考练习题(附答案)

(一)有人卖骏马者,比三旦①立市②,人莫知之。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③之贾④。?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选自 《战国策〃燕策》) 【注释】①旦 :早晨。②市:集市,市场。③一朝:一天。④贾:通?价?,价钱,这里指报酬。

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2分)

(1)比三旦立市() (2)人莫与言( )..

12、对文中画线句子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愿你去看看我的马,去照顾一下我的马。

B.希望你去看看我的马,绕着我的马转几个圈儿,回头照顾我的生意。

C.愿你去看看我的马,围着我的马转几个圈儿,去照顾我的生意。

D.希望你去看看我的马,围着马转几个圈儿,离开时再回头看一眼。

13、从这个故事中你获得什么启示?(4分)

(二)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于熨,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上。取酒共酌,意致闲淡,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日暮,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予始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已也。至若予者,为毛锥子所窘,一往四十余年,不得备国家一亭一障之用。玄鬓已皤,壮心日灰。近来又遭知己骨肉之变,寒雁一影,飘零天末,是则真可哭也,真可哭也!节选自袁中道《游岳阳楼》

注:【毛锥子】毛笔的别称,这里指诗文写作;【皤】白色。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词(2分)

意致闲淡( )泫然不能自已也 ( ) ..

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愀然以悲船载以入 ..

B、为毛锥子所窘 不足为外人道也 ..

C、近来又遭知己骨肉之变何陋之有 ..

D、是则真可哭也 出则无敌国外患 ..

3、谈谈作者在本文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岳阳楼记》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许金不酬

①济阴之贾人,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之上,号焉。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贾人急号

②曰:?我济上之巨室也,能救我,予尔百金!?渔者载而升诸陆,则予十金。渔者曰:?向许.

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贾人勃然作色曰:?若,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而骤得.

④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而退。他日,贾人浮吕梁而下,舟薄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

⑤人曰:?盍救诸??渔者曰:?是许金而不酬者也。?立而观之,遂没。

【注】(①苴:枯草 ②诸:相当于?之于?或?之乎? ③无乃不可乎:恐怕不行吧④

薄:撞⑤ 盍:为何、何不)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1)向许百金许 : (2)?若,渔者也若: ..

2.对划线句子?是许金而不酬者也!?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是答应给我一百两金子而不兑现承诺的原因!

B.是有许多金子而不酬谢我的人!

C.这是那个答应给我一百两金子而不兑现承诺的人!

D.这是有许多金子而不酬谢我的人!

3.商人最终沉入水底淹死了,你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4分)

(四) 温人之周

温人①之周②,周不纳,问曰:?客耶??对曰:?主人也。?问其巷而不知也,吏因囚之。君使人问之曰:?子非周人,而自谓非客,何也?? 对曰:?臣少而诵《诗》③,《诗》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今周君天下,则我天子之臣,而又为客哉?故曰主人。?君乃使吏出之。(选自《战国策》)

【注】:①温:魏国温城。 ②周:东周。 ③《诗》:《诗经》。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2分)

(1)温人之周 ( )(2)君乃使吏出之( ) ..

2.选出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 ) (3分)

A. 你既然不是周人,却又认为自己是客人,这是什么道理呢?

B. 你既然不是周人,却又认为自己不是客人,这是为什么呢?

C. 你既然是周人,却又承认自己是客人,这是什么道理呢?

D. 你既然是周人,却又承认自己不是客人,这是为什么呢?

3.温人为什么认为自己是主人?(用原文回答)从文中看,温人是什么样的人?(4分)

(五)原宪甘贫

孔子卒,原宪①遂亡②在草泽中。子贡③相卫,而结驷连骑④,排藜藿⑤,入穷阎⑥,过谢原宪。宪摄敝衣冠见子贡。子贡耻之,曰:?夫子岂病乎??原宪曰:?吾闻之,无财者谓之贫,学道而不能行⑦者谓之病。若宪,贫也,非病也。?子贡惭,不怿⑧而去;终身耻其言之过也。

注释:①[原宪]字子思,鲁国人,孔子弟子。②[亡]流亡隐居。③[子贡]孔子弟子,他是孔子的得意门生。④[结驷连骑]随从马车接连不断,前呼后拥,指出行排场盛大。⑤[排藜藿]?排?,披,分开。藜藿,一种高过人的野草。⑥[穷阎]?穷?,陋。?阎?,巷门,此指里巷。⑦[行]实践。⑧[怿]喜悦,高兴。

1.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⑴原宪遂亡在草泽中_____________ ⑵过谢原宪_____________ ..

2.对画线句?吾闻之,无财者谓之贫,学道而不能行者谓之病。?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我听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财富叫做贫穷,学习道义却不能实践才叫做有病。

B.我听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财富的人称他为贫者,学习道义却不能实践称他为病人。

C.我听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财富的人称他为贫者,学习道义却不能实践的人令人担忧。

D.我听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财富的人使他贫穷,学习道义却不能实践使他有病。

3.用自己的话回答:为什么子贡?惭,不怿而去;终身耻其言之过也??(4分)

(六)吕蒙深明大义

宁厨下儿曾有过,走投吕蒙。蒙恐宁杀之,故不即还。后宁赍(jī)礼礼蒙母,乃出厨下儿还宁。宁许蒙不杀。斯须还船,缚至桑树,自挽弓射杀之。毕,解衣卧船中。蒙大怒,击鼓会兵,欲就船攻宁。宁闻之,故卧不起。蒙母徒跣出谏蒙曰:?至尊待汝如骨肉,属汝以大事,何有以私怒而欲攻杀甘宁?宁死之日,纵至尊不问,汝是为臣下非法。?蒙素至孝,闻母言,即豁然意释,自至宁船,笑呼之曰:?兴霸,老母待卿食,急上!?宁涕泣歔(xǖ)欷(xī)曰:?负卿!?与蒙俱还见母,欢宴竟日。 (选自(三国志〃吴志〃甘宁传》)

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1)徒跣:________________ (2)负卿:________________ ..

2﹒对划线句?汝是为臣下非法。?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你作为臣下是违犯法律。

B﹒你们为臣私下做非法勾当。

C﹒你们为臣私下是违犯法律。

D﹒你作为臣下做非法勾当。

3﹒请简要分析文段中吕蒙的性格特点。(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成侯邹忌为齐相

成侯邹忌为齐相,田忌为将,不相说。公孙闬谓邹忌曰:?公何不为王谋伐魏?胜,则是君之谋也,君可以有功;战不胜,田忌不进,战而不死,曲挠而诛。? 邹忌以为然,乃说王而使田忌伐魏。

田忌三战三胜,邹忌以告公孙闬。公孙闬乃使人操十金而往卜于市,曰:?我田忌之人也,吾三战而三胜,声威天下,欲为大事,亦吉否??卜者出,因令人捕为人卜者,亦验其辞于王前。田忌遂走。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⑴公何不为王谋伐魏() .

⑵公孙闬乃使人操十金而往卜于市() .

2、对文中划线句子?邹忌以为然,乃说王而使田忌伐魏?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邹忌以为是这样,于是劝齐威王派田忌伐罪魏国。

B、邹忌以为是这样,于是说服齐威王派田忌讨伐魏国。

C、邹忌认为他说得在理,于是劝齐威王派田忌伐罪魏国。

D、邹忌认为他说得在理,于是说齐威王应该派田忌伐罪魏国。

3、阅读这则故事后,你认为邹忌是怎样的一个人?(4分)

(八)猩猩,兽之好酒者也。大麓之人设以醴尊。陈之饮器,小大具列焉。织草为履,勾连相属也,而臵之道旁。猩猩见,则知其诱之也,又知设者之姓名与其父母祖先,一一数而骂之。已而谓其朋曰:?盍少尝之?慎无多饮矣!?相与取小器饮,骂而去之。已而取差大者饮,又骂而去之。如是者四,不胜其唇吻之甘也,遂大爵而忘其醉。醉则群睨嘻笑,取草履着之。麓人追之,相蹈藉而就絷,无一得免焉。其后来者亦然。夫猩猩智矣,恶其为诱也,而卒不免于死,贪为之也。

(节选自刘元卿《醒世恒言》)

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1)陈之饮器 陈:________________ (2)盍..少尝之 盍:________________

2.对划线句?而卒不免于死,贪为之也。?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而且最终还不免想到死亡,这是为了贪婪造成的啊!

B.可是最终还不免想到死亡,这是贪婪的结果啊!

C.可是最终还免不了一死,这是贪婪的结果啊!

D.而且最终还免不了一死,这是为了贪婪造成的啊!

3.请结合文段的内容,简要分析猩猩这一形象的性格特点。(4分)

(九)萧颖士开元二十三年及第,恃才傲物,夐无与比,常自携一壶,逐胜郊野。偶憩于逆旅,独酌独饮。会有风雨暴至,有紫衣老人领一小童避雨于此。颖士见其散冗,颇肆陵侮。逡巡,风定雨霁,车马卒至,老人上马呵殿而去。颖士仓忙觇之,左右曰:?吏部王尚书,名丘。"初,颖士常造门,未之面,极惊愕。明日,具长笺造门谢,丘命引至庑下,坐责之,且曰:"所恨与子非亲属,当庭训之耳。"顷曰:"子负文学之名,倨忽如此,止于一第乎?"颖士终于扬州功曹。

1、解释下列加点字在句子中的意思。(2分)

(1)恃才傲物( ) (2)颖士常造门( ) ..

2、对画线句?颖士见其散冗,颇肆陵侮?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萧颖士看见老人懒散无助,在店铺喧嚣张凌辱他。

B、萧颖士看见老人散漫无助,放肆地凌辱他。

C、萧颖士看见老人散漫的样子,很放肆地凌辱他。

D、萧颖士看见老人散漫的样子,在店铺凌辱他。

3、文中的萧颖士为什么一生做官止于扬州功曹而没有再升迁?这对于你有何启示?(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王烈字彦方,太原人也。少①师事陈实,以义行称。乡里有盗牛者,主得之,盗请罪,曰:②?刑戮是甘,乞不使王彦方知也!?烈闻而使人谢之,遗布一端。或问其故,烈曰:?盗惧吾闻其过,是有耻恶之心,既知耻恶,则善心将生,故与布以劝为善也。?后有老父遗剑于路,行道一人见而守之,至暮,老父还,寻得剑,怪而问其姓名,以事告烈。烈使推求,乃先盗牛者也。诸有争讼曲直,将质之于烈,或至涂而返,或望庐而还。其以德感人若此。

【注释】①师:名词作状语,像对待老师那样。表示对人的态度。

②刑戮是甘:(我)甘心受刑被杀

1.解释加点字在句子中的意思。(2分)

(1)遗布一端( ) (2)是有耻恶之心( ) ..

2. 对?或至涂而返,或望庐而还?的翻译,正确的是( )。(3分)

A.有的人到路上就返回来,有的人看到他的家就把欠人家的钱还了。

B.有时到路上就返回来,有时看到他的家就回来。

C.有的人到路上就返回来,有的人看到他的家就回来。

D.有时到路上就返回来,有时看到他的家就把欠人家的钱还了。

3.王烈是怎样对待小偷的?(用原文回答)他的做法给我们什么启示?(4分)

参考答案

(一)1、(1)接连地 (2)说话(交谈) (各1分,共2分)

2、D(3分)

3、骏马因伯乐而升值,说明权威的重要性。但也不能完全迷信权威,盲目地崇拜权威,凡事要注重实地考察,才能得出真实的结论,否则就会犯经验主义错误。或:只要自己的东西是好的,不妨借助名人效应来宣传。 (4分)

参考译文:有个卖骏马的人,接连三天在市场上站着卖马,结果没有一个识马的。他前去拜见伯乐,说道:?我有一匹骏马想要卖掉,可是接连三天在市场上站着卖,没有人来问一声,我希望您去围着马转一圈看看,离开的时候再回过头来看一看,我愿意献给您一早晨的费用。? 伯乐于是去市场上环绕着马看了一圈,离开的时候又回头来看了看,结果一天之中马的价钱涨了十倍。

(二)1、情趣、停止2、A

3、作者的思想感情受外物好坏和自己的得失所左右,局限于个人的政治命运,思想狭隘了一点,而古仁人思想感情不受外物好坏和自己的得失所左右,有开阔的胸襟,表现出宏达的思想境界。(要关注?比较?答题规范,古仁人1分,作者2分)

【解析】

2、试题分析:A项中?以?都用作一般连词,连接方式与行为。B项中的?为?一为?被?,一为?向?。C项中的?之?一为?的?一为宾语前臵的标志。D项中?则?一为?真的?一为?如果?。

(三)1、 许:答应 若:你2、C(是:这; 许:答应;者:……的人)

3、商人的出尔反尔、不讲诚信;渔者财迷心窍,见死不救,只图一时痛快;(或:旁者明哲保身,不愿出手相救。答对两点则可得满分)

译文:济阴有个商人,渡河时从船上落下了水,停留在水中的浮草上,在那里求救有一个渔夫用船去救他,还没有靠近,商人就急忙嚎叫道:?我是济水一带的大富翁,你如果能救了我,我给你一百两金子。?渔夫把他救上岸后,商人却只给了他十两金子。渔夫说:?当初你答应给我一百两金子,可现在只给十两,恐怕不行吧!?商人勃然大怒道:?你一个打鱼的,一天的收入该有多少?你突然间得到十两金子还不满足吗??渔夫失望地走了。后来有一天,这商人再一次乘船顺吕梁湖而下,船触礁沉没,他又落水了。正好原先救过他的那个渔夫也在那里。有人问渔夫:?你为什么不去救他呢??渔夫说:?他就是那个答应给我一百两金子却

不兑现承诺的人。?渔夫撑船上岸,远远地观看那位商人在水中挣扎,商人很快就沉入水底淹死了。

(四)1.(1).去、前往 (2).使……出,意为释放 (2分) 2.B(3分)

3.今周君天下,则我天子之臣,而又为客哉?(1分)温人了解周君的心理状态,他是个直率和执著,能言善辩,聪明机智的人。(3分)

翻译:魏国温城有一个去东周,周人不准他入境,并且问他说:?你是客人吗??温人毫不迟疑的回答说:?我是主人。?可是周人问他的住处,他却毫无所知,于是官吏就把他拘留起来。这时周君派人来问:?你既然不是周人,却又不承认自己是客人,这是什么道理呢?? 温人回答说:?臣自幼熟读《诗经》,书中有一段诗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如今周王既然君临天下,那么我就是天子的臣民,又怎么能说我是客人呢?所以我才说是‘主人’。?周君听了,便把这个人释放了。

(五)1、于是 告谢、问候2、 A

3、原宪以贫富之辩暗指子贡迎合世俗而去当相,勾结小人,为了仕途而求学,为了牟取财利而去教人,不行仁义,而特别讲究车马的装饰、衣着的华丽,忘记了老师的教诲,子贡领会了原宪的言外之意,所以惭愧。(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孔子逝世以后,原宪就跑到低洼积水、野草丛生的地方隐居起来。子贡做了卫国的国相,出门车马接连不断,排开丛生的野草,来到偏远简陋破败的小屋,前去看望原宪。原宪整理好破旧的衣帽,会见子贡。子贡见状替他感到羞耻,说:?难道你很困窘吗??原宪回答说:?我听说,没有财产的叫做贫穷,学习了道理而不能施行的叫做困窘。像我,贫穷,不是困窘啊。?子贡感到很惭愧,不高兴地离去了,一辈子都为这次说错了话感到羞耻。

(六)

1 (1)光着脚(2)辜负(各1分)

2 A

吕蒙能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深明大义、顾全大局。(2分,答对性格中的一

点得1分,每多答对一点加1分,附加分不得超过2分)在甘宁背信弃义的3 情况下,吕蒙听从母亲的意见,以国事为重,不以私怒而攻杀甘宁。

(2分)

参考译文:

甘宁的一个厨子曾有过失,投奔吕蒙,吕蒙担心甘宁杀他,因此没有立即让他回去。后来甘宁带着礼物拜访吕蒙的母亲,吕蒙便叫出(那个)厨子,送还给甘宁。甘宁答应吕蒙不杀(他)。一会儿(甘宁)回了船,便将(那厨子)绑在桑树上,(甘宁)亲自挽弓射死了厨子。事后,(甘宁)脱了衣服躺在船里。吕蒙大怒,擂起战鼓,调动军队,打算上船攻打甘宁。甘宁听说后,故意高卧不起。吕蒙的母亲赤脚步行出来劝谏吕蒙说:?吴王待你如亲骨肉,托付给你大事,,有什么私人恩怨而攻击甘宁呢?甘宁死的日子,纵使吴王不问罪,你作为臣下也是违犯法律。?吕蒙向来孝顺,听了母亲的话,马上豁然释怀,亲自到甘宁的船上,笑着喊他说:?兴霸,老母亲做好了饭等你去吃呢,赶快上岸走吧!?甘宁涕泪俱下哽咽着说:?我辜负了您啊!?于是甘宁与吕蒙一起回去见吕蒙母亲,欢欢喜喜地宴饮终日。

(七)1. ⑴讨伐、攻打⑵派遣(一个1分)

2. C。(注意区分?以为?和?说?的翻译)

3.心胸狭窄,嫉贤妒能,为达目的不择手段。(4分)(前面两点一点1分后一点2分)

译文:成侯邹忌是齐国的宰相,田忌是齐国的上将,两情面感不睦,互相猜疑。公孙闬献策给邹忌说:?足下何不劝说大王,令田忌率兵伐魏。打了打赢战役,那是您筹谋好,大可居功;一朝战败,田忌倘使不死在疆场,回国也肯定冤死在军法之下。?邹忌认为他说得在理,于是劝齐威王派田忌伐罪魏国。田忌三战皆胜,邹忌连忙找公孙闬磋商对策。公孙闬就派人携带十斤黄金招摇过市,找人卜筮,自我先说道:?我是田忌将军的臣属,如今将军三战三胜,名震全国,此刻欲图大事,请你卜筮一下,看看吉凶怎样??卜卦的人刚走,公孙闬就派人拘系卖卜的人,在齐王眼前证验这番话。田忌闻言大恐,出奔逃难。

(八)

1 2 (1)放臵(或陈放、安放)(2)为什么不

2 3 C

猩猩聪明,能够识破人家的引诱;(2分)可猩猩贪心,最终受不了引诱而喝3 4 醉酒被活捉。(2分)

参考译文:

篇二:天津市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汇编

2012-2015年天津市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试题汇编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7分。)12年

阅读文言文,回答14—16题。

竹似贤,何哉?竹本①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②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③者。竹心空,空似体道④;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⑤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⑥名行⑦,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为庭实焉。

【注释】①本:根。②建:树立。③倚:偏颇。④体道:包含仁德。⑤虚受:虚心接受。⑥砥砺:磨练。⑦名行:名节操行。

14.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1)竹本固固:

(2)夫如是如是:

15.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故君子人多树为庭实焉。

译文:

16.文中“竹似贤”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2分)

答: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7分)13年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4-16题。

陶公①性检厉,勤于事。作荆州时,敕船官悉录锯木屑,不限多少。咸不解其意。后正会②,值积雪始晴,听事③前除雪后犹湿,于是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官用竹,皆令录厚头④,积之如山。后桓宣武⑤伐蜀,装船,悉以作钉。

【注释】①陶公:陶侃,字士行,晋朝鄱阳人,曾任侍中、太尉、荆江二州刺史。②正会,元旦集会。③听事:处理政事的厅堂。④厚头:剩余的比较大的竹块。⑤桓宣武:桓温,曾任大将军、大司马。

14.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1)咸不解其意咸

(2)值积雪始晴值

15.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

译文:

16.文中写了哪两件事?表现了陶公是怎样的人?请用自己的话概况。(3分)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7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3~15题。14年

楚庄王问詹何①曰:“治国奈何?”詹何对曰:“臣明于治身而不明于治国也。”楚庄王曰:“寡人得奉宗庙社稷②,愿学所以守之。”詹何对曰:“臣未尝闻身治③而国乱者也,又未尝闻身乱而国治者也。故本在身,不敢对以末④。”楚王曰:“善。”

(选自《列子?说符篇》)

【注释】①詹何:古代哲学家。②社稷:指国家。③身治:自身修养好。④末:末节,次要的事情。

13.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1)詹何对曰对:

(2)故本在身本:

14.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臣明于治身而不明于治国也。

15.楚庄王在与詹何的对话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请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3-15题。15年

袁黄①公力行节俭,与缙坤②相约:每会荤③素五品,不许宰牲。然县门左右各有熟食店,具来已久,日杀牲甚众,公亦不能禁也。已而渐少,期年之后,并无一家卖熟食者。盖向来买食,皆由讼者邀宴吏胥④。今公随问随结,庭无滞狱,买者鲜少,则卖者折阅⑤,故皆徙业耳。

节选自《感应篇》)

【注释】 1 袁黄:号了凡,明朝万历年间曾做知县,有《了凡四训》传世。 2 缙坤:指有官职或做过官的人。3 荤:指葱姜蒜等辛辣味的菜。 4 胥(xū):小官吏。 5 折阅:亏损。

13.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1)期年之后期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皆由讼者邀宴吏胥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日杀牲甚众,公亦不能禁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结合选文,举例说明袁黄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12年

14.(1)稳固 (2)像这样 (2分)

15.因此君子大多种植竹子,作为庭院中的观赏物。(3分)

16.竹“本固”“性直”“心空”“节贞”,如同君子的美德。(2分)

13年

14年

13.(1)回答(2)根本,基础

14.我明白修养自身(的道理)却不明白治理国家(的道理)。

15.修养自身是是治理好国家的根本。

15年

13.(1)满一年(2)全,都

14.每天宰杀很多家畜,袁公也不能禁止。

15.由“与缙绅相约:每会荤素五品”和“随问随结,庭无滞狱”,可以看出袁黄是一个力行节俭、勤于政事的人。

篇三:2016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18《课外文言文阅读》

2016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18《课外文言文阅读》

【福建省龙岩市】二、(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5分)

患盗论

刘敞

天下方患盗。或问刘子曰:“盗可除乎?”对曰:“何为不可除也?顾盗有源,能止其源,何盗之患?”或曰:“请问盗源?”对曰:“衣食不足,盗之源也;政赋不均,盗之源也;教化不修,盗之源也。一源慢,则探囊发箧而为盗矣;二源慢,则操兵刃劫良民而为盗矣;三源慢,则攻城邑略百姓而为盗矣。此所谓盗有源也。”

【注释】①顾:只是;②修:贯彻得好;③慢:疏忽。

7.解释下面加点的词。(3分)

①盗可除乎 ( ) .

②衣食不足 ( ) .

③则探囊发箧而为盗矣 ( ) .

8.下列句子中的“或”与“或问刘子曰”中的“或”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而或长烟一空 B.或王命急宣 C.或以钱币乞之 D.或异二者之为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⑴顾盗有源,能止其源,何盗之患?⑵则攻城邑略百姓而为盗矣。

10.作者认为产生“盗”的原因有哪些?(用原文回答)(3分)

【答案】7.(3分)①除:清除(消灭) ②足:足够 ③箧:箱子。

8.(3分)C(A项“有时”;B项“如(有)”;D项“或人”。C项意为“有人”)

9.(6分)

?只是偷盗是有根源(原因)的,如果能够阻断他们产生偷盗的根源,还担心会有盗贼吗?”

?就会攻打城镇、侵犯百姓成 为盗贼(强盗)啊。

10.(3分)①衣食不足②政赋不均 ③教化不修

【参考译文】天下正忧心盗贼蜂起。有人问我说:“盗贼可以平息吗?”我回答说:“为什么不可以平息呢?只是偷盗是有根源(原因)的,如果能够阻断他们产生偷盗的根源,还担心会有盗贼吗?”那人又说:“请问偷盗(产生)的根源是什么?”我回答他说:“穿的吃的不足,是偷盗产生的根源;徭役赋税不公平,是偷盗产生的根源;道德教化不开展,是偷盗产生的根源。第一个根源(指衣食不足)被忽视,就会掏别人腰包开别人箱柜而成盗贼;第二个根源(指赋税不公)被忽视,就会手拿兵刃抢劫良民而成盗贼;第三个根源(指道德教化不开展)被忽视,就会攻打城镇、侵犯百姓成为盗贼(强盗)啊。这就是所说的盗贼也有产生的

根源。”

【广东省】二、(二)(9分) 亭林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出门则以一骡二马捆书自随。遇边塞亭障,呼老兵诣道边酒垆对坐痛饮咨其风土考其区域。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马上无事,辄据鞍默诵诸经注疏。遇故友若不相识,或颠坠崖谷,亦无悔也。精勤至此,宜所诣渊涵博大,莫与抗衡与。

(节选自《清朝艺苑》)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手不释书/即书诗四句 B.若与平生所闻不合/烨然若神人

C.必无所疑乃已/惧其不已也 D.辄据鞍默诵诸经注疏/孙权据有江东

10.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呼 老 兵 诣 道 边 酒 垆 对 坐 痛 饮 咨 其 风 土 考 其 区 域。

11.根据选文,概括亭林先生“所诣渊涵博大”的原因。(3分)

【答案】9.(3分)C

10.呼 老 兵 诣 道 边 酒 垆 /对 坐 痛饮 /咨 其 风 土 /考 其 区 域。(3分)

11.(3分)?勤奋好学;?注重实地考察;?治学严谨;?学习专注。(任意答对三点即可)

【参考译文】顾炎武先生从少年到老年,手中时刻都不放下书本,出门在外就用一头骡子、两匹马捆绑书籍随身携带。遇到边关堡垒,就呼喊老兵去道边酒肆与他一起痛快地喝酒。咨询当地的风土人情,考察当地的地理状况。如果这些情况与以前所听到的不一致,他就详细写下來,必定要没有疑问才作罢。骑在马上没有什么事情,就在马鞍上默诵诸经的注疏。遇到老朋友,就好像不认识一样。即使跌倒坠入悬崖深谷,也不后悔。他对学问精心勤奋到如此程度,难怪他的学问博大精深,其他人无法与他抗衡了。

【广西崇左市】三、(三)古文阅读(4分)

桑干枝水又①东流,长津委②水浪,通结两湖,东湖西浦③水,渊潭相接,水至清深,晨凫④水夕雁,泛滥其上,黛甲素鳞⑤水,潜跃其下。俯仰⑥水池潭,意深鱼鸟⑦水,所寡惟良木⑧水耳。

【注】①桑干枝水:今称黄水河。②委:弯曲,曲折。③浦(pǔ):湖泊。④凫(fú):野鸭。⑤黛甲素鳞:代指鱼鳖等水族。黛:青黑色。素:白色。⑥俯仰:代指“观望”。⑦意深鱼鸟:寄深意于鱼鸟,物我交融。⑧寡:少。良木:美木。

1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桑干枝水又东流( ) 水至清深( ) ..

16.短文描绘了两湖什么样的景色?(2分)

【答案】15.东:向东,名词用作状语 至:极

16.短文描绘两湖水面开阔,水极清澈,鱼鸟繁多的景象。

【参考译文】桑干支水又东流,长河巨流,连通两湖泊,东湖西浦,一水相连,潭水极清且深,早晚有凫雁在湖上浮游,青甲白鳞潜游于水下。观望池潭,寄深意于鱼鸟,物我交融,美中不足的只是缺少美木而已。

【广西桂林市】三、(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0分)

言志①

《论语》

颜渊、季路侍②。子曰:“盍③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④,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⑤。”颜渊曰:“愿无伐⑥善,无施⑦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注释】①本文是《论语》一书中《公治长》篇的“颜渊”章,标题系编选者所知。②颜渊、季路:孔子的两个学生,季路即子路。侍:古代后辈陪从在尊长者之旁叫做侍。③盍:何不。④裘:轻暖的皮袄。⑤憾:遗憾。⑥伐:夸耀。⑦施:表白。

10.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盍各言尔志(助词,无义) .

B.衣轻裘(名词活用为动词,穿) .

C.敝之而无憾(弄坏,使……破旧) .

D.无施劳(功劳) .

11.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2分)

A.属予作文以记之

B.愿闻子之志

C.策之不以其道

D.万钟则不辨礼仪而受之

12.请将“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3.“言为心声”,本篇虽只写了孔子师徒三人的简短对话,却可由此窥见他们不同的心志。请结合文中内容简析其中一个人的性格特点。(2分)

【答案】10.A(“尔”是代词“你”的意思)

11.B(A、B、C三项中“之”都是代词“它”的意思,而B项中“之”表助词“的”。)

12.使老者安详晚年,使朋友信任自己,让年轻的子弟们怀念我。

13.孔子:仁义 子路:重情义 颜渊:谦虚忠厚

【参考译文】颜回、子路侍立在孔子身旁(颜渊:名回,字子渊。季路:名由,字子路或季路)。孔子说(子: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何不各自谈谈你们的志向呢(盍:何不)?” 子路说:“(我)愿将我的车马、衣服和朋友共同享用(衣裘:泛指衣服。“轻”字为衍文,是因《论语·雍也》中有“衣轻裘”而误衍。“裘”:本指皮衣。共:动词:指共同享用),用坏了也不抱怨(敝之:指把车马、衣裘用破,用坏。敝:使动用法。憾:懊恼)。”

颜渊说:“(我)愿做到不夸耀自己的好处(伐:夸耀),不把劳苦施加在别人身上。”

子路说:“希望(愿的古义)听听您的志向。”

孔子说:“使老人安享晚年;使平辈的人(朋友)信任我;让年轻的子弟们怀念我。

【广西梧州市】二、(二)课外文言文阅读(7分)

滇游日记

忽见层崖之上,有洞东向,余竟仰攀而上。上甚削①,半里之后,土削不能受足,指攀草根而登。已而草根亦不能受指,幸而及石;然石亦不坚,践之辄陨,攀之亦陨②,间得一稍粘者,绷足挂指,如平贴于壁,不容移一步,欲上既无援欲下亦无地生平所历危境无逾此者。久之,先试得其两手两足四处不摧③石,然后悬空移一手,随悬空移一足,一手足牢,然后悬空又移一手足,幸石不坠;又手足无力欲自坠,久之,幸攀而上。 选自《徐霞客游记》)

【注释】①[削]陡峭 ②[陨]坠落 ③[摧]崩裂

1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有洞东向() ?无逾此者() ..

1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已而草根亦不能受指,幸而及石。

【答案】16.?东:向东?逾:超过

17.过了一会儿,草根也不能承受手指的力量,幸好脚碰到了石头。

18.选文:侧面描写。《三峡》正面描写。

【参考译文】突然发现层层悬崖的上面,有个洞口朝东的山洞,我抬着头攀岩上去。(悬崖)上面非常陡峭,攀登了半里路之后,土崖太陡峭搁不下脚,用手抓着草根向上攀登。不一会草根也禁不住我了,幸亏到了石崖地带;但是石头也不结实,踩一下就掉落,扒一下也掉落,偶尔能找到一个稍微牢固的石头,绷紧了脚扒住了手指,就像平贴在崖壁上,不能动一步,想往上没有援助想往下也没有地方,是我生平经历的最危险的境地。过了好长时间,先试着找到两手两脚周围牢固的石头,然后身体悬空挪动一只手,随即再悬空挪动一只脚,一只手一只脚抓牢以后,然后又悬空挪动另一只手另一只脚,幸亏石头没有掉落;手脚又感到没有力气想自己坠落,很长时间,幸好攀上去了。……

【贵州省遵义市】二、(四)四知(10分)

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后转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1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①闻其贤而辟之.

②当之郡.

18.阅读选文和《三峡》两篇文章,指出它们在 描写山势的手法上有什么不同。(2分)

③何谓无知 .

④故旧长者 .

20.

年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 ②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21.本文写了杨震的哪两件事?表现了他怎样的可贵品质?(2分)

【答案】19.(4分)①听到②到;去③说④老朋友

20.(4分)①我了解你,你却不了解我,这是为什么呢?(给分点“故人”“知”,反问句式)②(我要)让后代被称作清官的子孙,用这个来馈赠给他们,不也是很优厚的吗!(给分点“遗”“厚” ,省略句式)

21.(2分)拒绝下属夜怀金十斤相送,拒绝“故旧长者”提出的“为开产业”(1分,表现出杨琢清正、廉洁、自律的可贵品质(1分)。

【参考译文】大将军邓骘听说杨震贤明就派人征召他,推举他为秀才,多次升迁,官至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他赴郡途中,路上经过昌邑,他从前举荐的荆州秀才王密担任昌邑县令,前来拜见(杨震),到了夜里,王密怀揣十斤银子来送给杨震。杨震说:“我了解你,你不了解我,为什么呢?”王密说:“夜里没有人知道。”杨震说:“上天知道,神明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拿着银子)羞愧地出去了。

【河北省】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下列问题。(15分)

邵民瞻为东坡买一宅,为钱五百缗,东坡倾囊仅能偿之。卜吉日入新第,既得日矣。夜与邵步月,偶至一村落,闻妇人哭声极哀,东坡徒倚听之,曰:“异哉,何其悲也!岂有大难割之爱,触于其心欤?吾将问之。”遂与邵推扉而入,则一老妪,见东坡,泣自若。东坡问妪何为哀伤至是。妪曰:“吾家有一居,相传百年,保守不敢动,以至于我,而吾子不肖,遂举以售诸人。吾今日迁徒来此百年旧居一旦诀别宁不痛心此吾之所以泣也。”东坡亦为怆然。问其故居所在,则东坡以五百缗所得者也。东坡因再三慰抚,徐谓之曰:“妪之旧居,乃吾所售也。不必深悲,今当以是屋还妪。”即命取屋券,对妪焚之。呼其子,命翌日迎母还旧第,竟不索其直。

【注释】①邵民瞻:人名。②东坡:苏轼的号。③五百缗:五百贯钱。④倾囊:尽出其所有。偿:偿还。⑥卜:选择。⑦第:按一定等级建造的大宅院。⑧得日:过了几天。徙倚:走过去斜带着。⑩何其:多么。老妪老妇。自若:依然如故。不肖:不成材。诸:相当于“之于”.决别:分别。宁:难道。徐:慢慢地。售:这里是“买”的意思。券:契据。翌日:次日。索:求取。直:通“值”,价钱。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4分)

①闻妇人哭声极哀闻:

②东坡亦为怆然怆然 怆然:

标签:文言文 课外 年中 2016年中考课外文言文 2017中考课外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