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中考资料 > 中考语文 > 正文

[在主题学习中培养学生诵读能力的策略研究]

时间:2019-01-13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一、研究背景   随着中国传统文化不断走向世界,在我们生活中传统的文化愈来愈受到国人的瞩目,热爱诵读的人也越来越多了。而在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中,更是将“培养学生文化底蕴,丰富语文教学,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作为主要实验目标。
  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我们也大力倡导学生的诵读,但没有形成体系。目前很多学生虽有一定的诵读能力,但对诵读的意义认识不深刻,另外学生对诵读方法掌握得不成系统,教师也没有因生而异的诵读方法指导,没有一套完整的指导方案。
  笔者经过问卷调查,制约学生诵读能力提高的主要问题大致有以下几种。
  1.诵读认识的问题
  2.诵读内容的问题
  3.诵读方法的问题
  4.教师指导的问题
  5.诵读时间的问题
  6.记忆规律的问题
  二、有效策略
  (一)营造诵读的氛围,提高学生对诵读意义的认识
  要堵养学生的诵读能力,首先要解放学生的思想,使学生深入了解诵读的重要意义。在实施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加强宣传意义。创设浓郁的“诵读”氛围:
  1.利用阅读课,教师开展以“诵读经典名篇习惯使我终生受益”为主题的班会课
  教师可利用阅读课向学生宣扬,语文主题学习中的经典名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这其中内容广泛,包罗万象,其中精邃的思想、哲理就像―颗颗璀璨的明珠,映照人们的心灵,陶冶人们的情操,净化人们的灵魂。诵读这样的经典可以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对我们一生的成长都是大有裨益的。而3~12岁是一个人背诵记忆的黄金时期,儿时背诵,终生受益。“八岁背唐诗。八十不会忘”。小学生具有其他年龄段的人不可企及的记忆力。这一年龄段的人背熟的文章,常能记忆终生。同时教师列举我国历史卓有建树的名人,都有诵读的习惯。用这些古往今来有所作为的人物的成长实践向学生一再证明,―个人如果能具有一定的诵读能力。对形成良好的品德,成就一生的事业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2.充分利用校园的可视空间,使学生感受氛围
  教师带领学生实地参观校园文化建设,因为各个学校都把展示传统文化名篇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引领学生实地参观,就会让学生感受到学校营造的这种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3.家校联系,开展“亲子共读”活动
  利用家长会、家访、“家校联系卡”和“学生成长手册”等多条渠道使家长也能提高对诵读意义的认识,取得家长的支持,在家中为孩子营造一种诵读的美好氛围。
  (二)联系扩充,对诵读内容按照主题分类,使诵读内容形成知识组块
  为了改变学生诵读内容支离破碎,学生记忆内容不成整体的现状。可结合单元主题教学分类归纳诵读内容。主要方法是
  1.把学生已积累的诵读内容进行不同主题的归纳整合
  主题的归纳可以是多种形式的。例如,可以叙写的内容为主题、可以以作者为主题,也可以以中心主旨为主题、还可以以表现手法、情感基调或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为主题等。
  2.结合单元教学主题来拓展诵读内容
  以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本中的八个单元主题为基础。拓展补充同一主题的相关文章。例如,学习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我们指导学生同时诵读其他有关“咏柳”的名诗,如杜牧的《柳》:“数树新开翠影齐,倚风情态被春迷。依依故国樊川恨,半掩村桥半掩溪。”罗隐的《柳》:“灞岸睛来送别频,相偎相依不胜春。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杨万里的《新柳》:“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把这几首同一题材的诗歌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习,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并在对比诵读中强化了记忆效果,从而激起诵读的兴趣。
  3.诵读主题资源共享,丰富诵读内容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不同的小组分别诵读不同的主题。然后互相交流交流补充诵读的内容,这样做大大丰富了每一个学生诵读的内容,达到了诵读主题资源共享。
  (三)进行诵读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具备诵读的技巧
  在这一策略研究中,我们主要采用个案分析,经验交流、案例评析的方法来探索出有效的诵读技巧,进行强化训练。我们总结出的具体的诵读技巧有:停顿、重音、语调、语气、速度、节奏。
  (四)规范教师的课堂教学,提高教师的诵读指导能力
  1.抓重点词句引导学生读书感悟,使学生在读中悟情,在情景交融中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
  2.通过丰富的诵读形式。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
  在实际研究中,我们探索出了有效的课堂诵读形式。具体有:(1)自由朗读。(2)齐声朗读。(3)指名朗读。(4)分角色朗读。(5)配乐朗诵。(6)范读。
  3.通过“主题导学、自读读通、细读悟情、诵读积累”为基本特征的“四环节”的主题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
  在实际的评课议课活动中,我们初步探索出了“主题导学、自读读通、细读悟情、诵读积累”为基本特征的“四环节”的主题教学模式。“主题导学”就是教师结合单元教学的主题引入新课。引入要学习的同一主题的阅读篇目,第二环节的“自读读通”就是教师组织学生采用多种方式的读以使98%的学生都能达到熟读的程度;接下来的“细读悟情”一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以“阅读提示”中的问题为抓手进行细读感悟,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对文章的主题思想有所感悟。最后一环节的“诵读积累”就是运用“范读模仿法、熟读成诵法、联系扩充法、想象入境法、图文结合法”等有效地提高诵读水平的方法来进行诵读,在此基础上背诵摘抄,积累成习作素材。
  以“主题导学、自读读通、细读悟情、诵读积累”为基本特征的“四环节”的主题教学模式,可操作性强,有实效性。结合着单元主题来进行诵读。因为有了内容的整体性、情感的一致性、朗读技巧的统一性、指导方法的―致性学生的诵读的能力便会大大提高。
  (五)开展各种活动,提高学生的诵读水平
  注意过程跟进,使学生背得牢。为了避免其减弱或消退,根据识记程度对遗忘进程的影响,教师应注意安排诵读进程,不断强化记忆痕迹。
  (六)读写结合,注意能力运用
  学生诵读能力在语文学习中的最终体现之一就是把诵读的内容的习作中的合理运用,从而达到以读促写,以写带读,使读写得到有机的结合。在教学中可结合着单元主题进行作文指导训练。进行学生活动式阅读和学生自由作文,就是说作文的各个环节都有学生参与。学生把日常诵读的资料,自主拟题,构思立意,研究写法,在民主氛围中。表达自己的感受。写作完成之后,发动学生与学生、小组与小组、班级与班级之间相互交流研究所得。互评互改互荐,学生在老师的启发点拨下和在同学问的互相帮助下由原来的愿写变成会写。
  实践证明,以“营造氛围,提高认识;联系扩充,知识组块;指导方法,掌握技巧;规范教学,提高指导能力;开展活动。提高诵读水平,读写结合。注意能力运用。”的诵读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改变了学生对诵读的认识,促进了教师指导方式和学生诵读方式的转变。
  (作者单位 山东省海阳市新元小学)

标签:诵读 培养学生 策略 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