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中考资料 > 中考语文 > 正文

【如何在解决问题中建设管理文化】 我国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包括什么

时间:2019-02-03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成功的企业文化会让员工对企业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与企业同心同德,风雨同舟划大船,为企业的发展出力流汗,殚精竭虑,让员工在企业发展的同时真正得到个人发展,感受到个人成功的乐趣。
  
  好多年前,我中学时代的一位数学老师家里装修,来工厂找我购买胶水,闲谈中老师突然谈及我学时的痛处,数学有点偏科。我不由脸红心跳,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啊!
  中学时代我不喜欢数学,那是真的,现在想想那时不是我不喜欢,也不是能力不够,而是没有认识数学,重视数学,用心学数学,加至文革期间基础知识上的断层,忽略了一些简单原理,未得要领,没有循序渐进提升,而产生畏惧感,以至于越怕越难,越难越怕,现在还真有点后悔。书到用时方知少,到了工厂之后,在管理的实践中我反而逐渐喜欢上了数学,觉得将数学的解题法运用到现代企业管理中很有意趣。例如,数学公式的运算、变形,几何图形的分解,三角函数的解析……通过活学活用数学解题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用化归思想方法有意识引导员工,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简单问题明白化,未知问题已知化,抽象问题具体化,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设企业文化,还真找到了一种行之有效的“解题管理法”。
  人人都是管理者
  数学中,当我们探求几何问题的解题思路受阻,或虽有办法,但很难解时,老师常常提醒我们用解析法,通过分析问题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将其转化为代数问题,常可得到简捷解法。
  有一次出差刚刚回来,桌上的《月度考核汇总表》让我陷入沉思:机修班的现场管理居然没有得分。看着那个“0”,我淡淡一笑,不由想起老人家的那句话:人民群众一旦发动起来,那是什么力量也阻挡不住的。
  这些天,由于老设备和新产品工艺不配套,机修班的一帮大小伙子们正没日没夜地改装设备,压根不管现场操作制度。其实我心里有数,他们的确挺辛苦,每天都要干到凉月子巴巴升上来才回家。不过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这可难煞了值班的,不实事求是不行,按规定扣分吧,一不小心就会挫伤那帮“土专家”的积极性。
  第二天一早,我走进车间看看,发现进度还真快。管道在延伸,储罐立起来了。不过看看工作台,就不那么像样了:螺帽螺丝散落一地,工具七零八落,半截焊条斜指天花,像败兵逃离的现场。看着这满地狼籍,我背着双手,低头踱着小步。难结放到面前了,总得想办法解开啊!
  中午,我同生产部长带上一箱饮料与抽调过来的小妹(一位女工的小名),又去车间。老远就看到机修师傅大老高鼻尖顶着个老花镜,他蹲在地上,用阀门在密封板上比划着,活像个老裁缝,身旁散了一地的法兰、螺丝,弯头,乱七八糟。另外一边,机修班长站在铁梯上,脸全被面罩遮住,专心在焊接管道接口。另外几个小伙子在吊装着新增的滴加罐。车间里焊光闪闪,吊装的葫芦发出“哗啦、哗啦”的节奏声。“江班,歇一会儿,厂长来慰问你们了!”生产部长扯着嗓门喊着。小江除下面罩,从梯子上下来,头发汗津津的,一脸的茫然。
  “来,大家歇会儿。喝桶‘健力宝’,精力才更好!”小妹将饮料一一打开,递到众人手中。我顺手拿起一罐递到小江手上,拿开他的面罩:“小江,今天送你一个小妹!”边说边将小妹推到他面前。小江抓头挠耳,脸上泛起红云。大家也哈哈大笑起来,笑得小妹脸上也飞起一阵胭脂红。
  “从现在开始,小妹就帮大老高划划线,做辅助工,帮你管理现场。你再戴着面罩管现场,我可要扯掉你的遮丑布了!”我边说边将手上的面罩举起又放下。
   “是,是!”小江连连应诺,“厂长放心,再忙,干到任何时候,一定搞好现场管理,我们让小妹监督。”大家也跟着七嘴八舌表态,像刚刚打开的“健力宝”,活力四射。
  记得有一次大家庭假日聚会。夫人切菜时不小心将手指划破。我忙去找酒精棉球消毒。女儿问我,“用酒精消毒的时候,什么浓度最好?”“当然是越高越好!”我顺口接道。念医学院的姨侄连连摇头说:“错了!浓度太高的酒精会使细菌的外壁在极短的时间内凝固,形成一道屏障,后续的酒精就再也杀不进去了,而细菌在壁垒后面仍然活着。”“那最好是什么浓度呢?”姨侄神秘兮兮地说:“最好是把酒精调得柔和些,慢慢渗透进去。”
  其实解决问题亦如此。在工厂对于员工那些低级错误,绝不能动辄挥舞处分、罚款的大棒,一个善意的玩笑,一个诚恳的提醒,一个无伤大雅的打赌等等,也就能够解决问题了。复杂问题分解成若干步骤,分步解决,用数学中的换元法开拓解决问题的思路,可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送一个小妹起到了搭桥连路的作用,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管理包含两个侧面,一个是靠制度去管,一个是靠文治去理,去引导。制度的执行,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其实,好多制度问题你理解了执行就轻松了,你不理解,强制的执行,可能执行一时,执行不了长久。
  成功和失败都是宝贵财富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借鉴几何问题的代数解法,有时不妨用点出人意料而又不悖情理的新奇方法提出问题,深入到事情的本质与核心,以便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天清晨,财务科李科长早早来到厂里,大老远就看到财务科前面的草坪里有一团废纸。出于习惯,她将纸团拾了起来。打开纸团一看,原来是驾驶员小吴已结账的一张数额7000多元的作废借据。李科长没有将纸团扔进废纸篓,也没有急着去找小吴,而是策划了一出双簧戏,以“教训”一下小吴。
  上班后,小吴又要填写借款单准备出差了。办完批准手续,他到财务科借款。现金会计接过借款单一看,不动声色地说,前帐不清,后帐不理,上次借的7000多元还没有结清。虎头虎脑的小吴有点恼怒,特别是看到那皱巴巴的借据,急得脸红脖子粗。得知这只是刻意而为的玩笑后,小吴不好意思地说,退还的借据扔到草坪里,谁知会酿出这么大的笑话!”
  根据“私凭文书公凭约”的古训,用小吴随手扔掉的借据向他追款,7000多元的借款,相当于几个月的工资,他怎能不急出一身冷汗呢?如果简单地进行罚款,又会是什么效果呢?这种无声的警告对小吴来说可能是终身的。
  素质是抽象的,像空气一样无形无色,但又无所不在。培养和塑造具有较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是建设企业文化的根本任务和核心内容,现代企业管理的全部工作与培养和塑造员工素质密不可分。文化管理拒绝缺乏情感支撑的简单生硬的制度管理,必须将员工在亲身感知的鲜活事实中进行思考和鉴别,由此感悟出其中的道理和诀窍,从而使成功的经验和失误的教训都成为一种财富。
  而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对别人的方法不要生硬搬照,要对照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汲取,因为再好的方法,也不能适合所有的人。思维策略永远比具体解题方法重要,那是因为具体解题方法,可以千变万化,而如何分析思考,才是最有价值的。优秀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一个制度的内涵如果能被大家接受,就会得到自觉的遵守与共同的维护,这种习惯就是一种文化。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就是引导员工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企业文化建立在于无声处,只有员工都能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才可以说我们把企业文化建到了实处,我们的员工素质得到了真正的提高。
  被动的催化不如主动的自化
  在解决问题中建设企业文化的最终目的,是升我们的执行力;解决问题只不过是达到这一目的的必要手段。因此在具体的解决问题过程中,要学会辩证地使用解题模式,凸现灵活性,并不断地体验、反思解题模式的有效性,以便形成自己独特的解题个性与特色。
  人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也是最活跃的资产。管理者的责任,就是培养员工的合作意识、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调动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每个员工的潜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掘。实践证明,一旦员工对企业有了归属感和责任感,就会产生巨大的力量,从而成为企业长盛不衰的动力所在。
  新建的车间已到了紧张的安装阶段,吊车“指点江山”,焊枪“激扬文字”,现场一片火热。
  老远见电焊工小张,一身工装,扛着一箱焊条,像只小老虎似的在我面前匆匆走过。看着小伙子的背影,我不由想起了毛主席老人家的那首七律: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跟着小张走上焊接平台,小伙子们都在紧张有序地工作。彼此起伏的弧光射得人睁不开眼睛。蓦地,平台上被丢弃的几十根焊条头像只只蟋蟀,跃入我的眼帘。随便拾了根看了看,足有两寸多长,完全可以继续使用。况且,它折射出员工的工作责任心,关乎勤俭节约的精神。
  我忙叫住机修班班长小江,“嘿,小伙子,地上怎么多大蟋蟀的呀!”我幽默中不乏一点严肃,边说边比划着手中的焊条头责问道:“怎么留这么长?”
  “焊接内角,焊条短了焊枪焊不到部位。”小江说得也蛮有道理。
  “即使这样,也不能就这样浪费啊!”我指指平台,“你说,这些焊条头可不可以焊接这些部位?”
  小江拿着面罩的手垂了下来,原本就红的脸上沁出了汗珠。
  “小伙子,勤俭是本色,我们要节约每一寸焊条啊!……”话未说完,小江便在平台上捉起了“蟋蟀”,将焊条头一一拾了起来。我们认为,四处“蹦跳”“蟋蟀”,背后既有管理的原因,更有文化的原因。为此,我们在制定了行之有效的焊条头回收与管理制度的同时,把小江拾“蟋蟀”的事情写成一个正面的案例,并配备了漫画图,挂在管理现场,把偶发的管理小事打造成为了企业的文化的管理案例,为职工弥补了勤俭理念的缺失。
  管理方法是管理哲学和文化的反映。要使员工释放出潜能量,充分发挥其才能,必须培养员工主人翁的精神和姿态。一个好的医生不仅能治好人的病,而且还应该是教导人能如何防病、不得病的高手。启发员工捉“蟋蟀”,拾起仍可使用的焊条头,是将被动的催化变成主动的自化,用自觉管理深刻体悟精神的实质,寻回失落的传统,承接起勤俭的美德。
  精神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应该体现为实实在在的行动。管理实践中,解决问题讲究来龙去脉。所谓“来龙”,指的是这件事在什么背景下产生的;所谓“去脉”,就是研究如何解决最佳。往往很多问题的解决都是在过程中发现的、完美的。管理过程中,能不能恰到好处地运用责任激发艺术,是调动员工积极性、创造性、责任心的关键。交付工作就是交付责任,无论当面交付还是会上当众交付,或者是签定责任书,都是落实责任的一种形式。责任人感受到你对他的信任与重视,接受责任的人就会从担负责任的第一分钟起增添责任和自信,明白实现目标任务所需承担的责任与压力。文化管理只有认真分析透管理过程中的问题,用做人的道理、文化的方式,从根本上解决管理过程中问题的所在,塑造人的精神,牢固树立勤俭节约的意识,积极探索新时期管理的新办法、新途径,才能与时俱进,使管理思想和行为跟上时代。否则,一圈圈的涟漪也会累积成掀翻我们心船的巨澜。
  从另一个角度去想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个企业家,最核心的职能是把最优秀的资源组合起来,就像解题,运用代数知识求解,再赋予几何意义,从而获得对几何问题的解答,以创造更大的价值。真正的强人不一定是自己有多强,而是使强人为他工作的人,如果凡事靠自己的力量去工作的人只能叫作工匠。
  工厂南端的绿树丛中,有三只用于储备溶剂的大储罐,一字排开矗立着。每年9月,我们都要为储罐“洗个澡”,再用油漆为它们“理疗保养”一次。
  三位新招聘来的大学生小周、小王、小张,被安排到车间参加设备检修。那天,刚结束晨训,老远我就看见三个年轻人,两个一前一后各扛着一张梯子,另外一个个头稍高一点的一手拎着油漆桶,一手拿着钢丝刷等工具,准备去保养储罐。
  忙了一圈后,我走到储罐旁,只见小周站在梯子上,小王扶梯子,小张则是“单打独斗”,旁边还有一张梯子孤零零地靠在储罐上。他们先用小铲刀铲去罐体上老化剥落的油漆,再用钢丝刷来回刷除浮锈,来来去去,像解方程式似的,一道道地做着。看着他们的组合,老远听着铲刀的吱吱声、钢丝刷的嗤嗤声。此情此景,我若有所悟。
  下午,我到车间询问几名大学生的情况。走到离储罐不远处,我指着头戴工作帽、满脸汗水的三个大学生问车间主任:“他们目前的思想状况如何?”“总体不错。”车间主任答道。“那就好。你是怎么记他们的工的?”我问车间主任。车间主任听出我话外有话,忙说:“他们刚来,暂时按考勤记工。”我没有应答车间主任的话,只是对着三个忙碌的大学生们说:“小伙子们,歇一会儿。”“我们不累。”颇为机灵的小张边说边干,没有停下来的意思。“磨刀不误砍柴功,”车间主任接过话,“都休息一下。”
   “你们私下有没有责怪我这个厂长,把有文化的大学生不当回事,干这种又脏又累的活儿呢?”“没有,没有”,三人异口同声。“那就好。你们大学生脑袋瓜儿活,咱们体力劳动之外来点脑力劳动,考考你们,三个人两张梯子,你们认为资源配置得当吗?如果只要一张,何必多扛一张,白白浪费了汗水?如果要两张,为何又让另一张下岗?想想看,还有什么办法使你们的效率更高?”三个大学生听着我的话,个个沉默不语。
  我和车间主任又到别处巡检去了。再回到储罐附近时,三个大学生的组合发生了变化,只见小张站在两个梯子的中间,伸手扶着两张梯子,小周和小王则站在梯子上,挥舞着铲刀和钢丝刷,像两只飞燕。合理的组合使三个人工作获得了四个人的效率。
  行为科学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工作业绩不仅取决于他的工作能力,而且要看他的工作动机被激发的程度。思维永远高于方法。高明的中医总是在成方基础上,始终储存着针对所识别症候的原方,随机应变,用灵活化裁处方。三个人与两张梯子,就是利用理性分析,从不同角度探索思考解决问题,来提升责任和效率,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新来的大学生产生深受信任和被人器重的感觉,从而将三个人用一张梯子干活激发为三个人用两张梯子做事,这就是从解决问题中建设企业文化的必然王国,走进了在解决问题中建设文化的自由王国。
  “注重解决问题”需要我们的管理者从不同的角度,像解难题那样探索思考,时时、事事、处处以崭新的视角,针对不同环境、不同条件、不同场合下的不同人出现的不同情况,抓住事情的本质内核,灵活运用积累的丰富数学知识,实中有虚,虚中见实去激发员工的智慧和责任心。
  如果我们把文化管理比作电脑,其良好运转不仅需要显示器、硬盘、内存等硬件的协调配合,更需要软件系统的帮助支持,否则再好的配置也无法出色发挥功能。在解决问题中建设企业文化,采用解题法管理是一种化归思想,将问题通过变换使之转化,进而达到解决的目的。
  企业经营是上面一根针,下面千条线, 解开千千结,才能理顺千条线。建设企业文化,像学生解题,重在解决问题。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就是企业主动发现自身问题,自主解决自身问题,自我完善塑造新的企业形象的过程。这些年,我们运用解题管理法在解决问题中建设企业文化,使黑松林人在点滴中感悟,在点滴中受益,使行为在点滴中得到规范,使思想在点滴中得到升华,员工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企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不知道明天干什么的人不是黑松林人”,成为每个黑松林人的座右铭;“用知识打造品牌,先谋势后谋利”的经营理念深入人心。2003年,企业被评为“全国民营化工优秀企业”;2005年6月,企业被评为“中国化学工业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1998年至今,“黑松林”商标已经连续四届被评为“江苏省著名商标”,2005年元月又被评为“中国化工卓越品牌”和江苏名牌产品,并于2009年获得了中国石油化工十佳企业文化示范单位。
  成功的企业文化会让员工对企业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与企业同心同德,风雨同舟划大船,为企业的发展出力流汗,殚精竭虑,让员工在企业发展的同时真正得到个人发展,感受到个人成功的乐趣。
  
  作者简介:刘鹏凯,高级经济师,江苏黑松林粘合剂厂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化工作者协会副主席,中国管理科学院特约研究员,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企业文化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长期致力于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研究与实践,笔耕不辍,在多家报纸开辟转栏,作品达200多万字,著有《黑松林,我的太阳》、《细节的响声》、《漫画企业细节管理》、《漫画企业文化管理》、《心力管理》等。 (编者 天舒)

标签:解决问题 建设 文化 如何在